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肺癌 晚期 临床 细胞 观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目的:本文就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4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9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5例。对参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较比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的肿瘤控制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肿瘤标志物CEA水平低于参照组,均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应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显著,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肿瘤标志物;不良反应

肺癌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非小细胞肺癌是指鳞状细胞癌、腺癌及大细胞癌等,该类患者的癌细胞生长分裂较慢、扩散转移也较晚[1];对于晚期患者已经失去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只能采取放化疗方案来控制肿瘤进展。为提高疗效,对部分患者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并已取得理想效果,现将研究成果汇报如下:

1 基线资料及方法

1.1 基线资料数据

此次研究是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样本数量为90例。其中男性患者49例,女性41例;年龄在55--78岁之间,中位年龄为(61.3±4.4)岁;腺癌58例,鳞癌32例;临床分期:IIIb期60例,IV期30例; Karnofsky 评分均不超过60分。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5例。两组数据对比,P>0.05。

1.2 方法

參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治疗,紫杉醇剂量为135--145mg/m2,顺铂剂量为25mg/m2,静脉滴注,d1;21d为一周期。

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口服用药,85mg/次,1日1次,共用药一个月。

1.3 评价指标

(1)肿瘤控制总有效率:依据WHO实体瘤疗效标准[2]对两组患者的肿瘤控制效果进行评价,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以及进展四个标准,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总例数。

(2)CEA水平:测定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水平。

(3)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伤、骨髓抑制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与检验,计量资料( ±s)的比较结果行t值检验;计数资料(n,%)的比较结果行卡方值检验;以P<0.05为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的检验标准。

2 研究结果

2.1 肿瘤控制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肿瘤控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详见表1。

2.2 CEA水平对比

治疗前,实验组的CEA水平为(22.17±2.02)ng/mL,与参照组的(22.05±2.08)ng/mL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为(14.82±1.35)ng/mL,显著低于参照组的(18.32±1.62)ng/mL,组间比较P<0.05。

3 讨论

在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中,以往多采用紫杉醇、顺铂等药物进行化疗,但就晚期患者而言,已经发生了显著的扩展或转移,以上化疗方案的疗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肺癌的靶向治疗受到医学界的高度重视,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属于一种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该药物可以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络氨酸激酶的作用进行抑制,进而阻碍肿瘤血管生成,延缓病情进展[3]。此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经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后,患者的肿瘤控制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肿瘤标志物CEA水平低于参照组,均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这一结果足以体现该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文中仅对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进行研究,其远期疗效尚不明确,还需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应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有效提高肿瘤控制效果,且又不会明显增加治疗所产生的的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剑波.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7,36(12):113-115.

[2]李小江,姜珊,郭姗琦等.阿帕替尼联合消岩汤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2017,44(14):701-705.

[3]李旭,张翠翠,谭红叶等.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2):91-93.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