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炎性及牙周状态的变化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牙周炎 性及 患者 变化 状态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目的 探讨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炎性及牙周状态的变化。 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152例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龈沟液、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牙周状态变化。 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的龈沟液、血清炎性细胞因子hs-CRP、IL-1β、IL-5、IL-8、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PD、PBI、TM、PI、CA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牙周炎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正畸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牙周炎症状,改善牙周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牙周炎;正畸治疗;基础治疗;炎性细胞因子

[中图分类号] R78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6(b)-0102-03

牙周炎为口腔科常见疾病,是一种累及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四种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严重危害牙周健康[1]。牙周炎病程较长,发病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牙齿移位、伸长、松动、缺失等,易导致咬合无力,错畸形,进一步加重牙周症状,最终导致牙齿脱落。本病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其整体形象也受到了损害[2]。采用牙周治疗配合正畸治疗,消除创伤并进行长期的牙周维护,能够固定松动牙齿,使咬合功能恢复,同时也能够使面部的外观得到改善[3-4]。本研究选取本院的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正畸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152例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81例,女性71例;年龄25~43岁,平均(34.9±5.7)岁;病程10~19个月,平均(15.1±2.6)个月;根据错类型分为Angle I类97例,Angle Ⅱ类46例,Angle Ⅲ类9例;根据牙周炎病情程度分为轻度60例,中度49例,重度43例。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6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牙周炎的临床诊断标准,合并错畸形。排除标准:①不能配合治疗者;②有严重精神障碍者;③糖尿病及冠心病患者;④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去除局部致病因素,向患者介绍牙周病的相关知识及正畸治疗中的注意事项、预防措施、保持口腔卫生的重要性等;通过牙周专项检查,对牙周状况进行记录和判断;实施常规牙周基础治疗,彻底清除牙周致病因子,定期维护牙齿及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根面平整等;采用牙周翻瓣术对有严重骨丧失形成牙周深袋者进行治疗,彻底清除损害的牙周组织。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正畸治疗,具体内容如下:在基础治疗后3个月复查,待牙周局部炎症基本消失,X线全景片显示牙槽骨吸收呈静止状态后可行正畸治疗,采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时严格按照细丝轻力的原则;每4周复查1次,根据牙松动度及患者感觉加力调整;对牙周状况进行监控,随时进行牙周护理;完成主动矫治后,用压膜式保持器长时期或永久性保持,定期复查。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1.3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检测两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5( IL-5)、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a)水平。用滤纸吸附法采集龈沟液,抽取空腹静脉血6 ml,室温下静置20 min,离心,3000 r/min,15 min,分离上层血清,在-70℃低温冰箱保存待测。使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hs-CRP、IL-1β、IL-5、IL-8、TNF-a水平。选取16、11、26、31、36、46等6颗指数牙作为受检牙,若其中有指数牙缺失或牙颈部有龋损及充填体则取邻牙,分别记录受检牙颊、舌两侧的近中、中、远中6个位点的牙周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指数(PBI)、牙齿松动度(TM)、菌斑指数(PI)、临床附着水平(CAL),由同一名医师完成所有患者的检查[5]。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龈沟液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龈沟液炎性细胞因子hs-CRP、IL-1β、IL-5、IL-8、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龈沟液炎性细胞因子hs-CRP、IL-1β、IL-5、IL-8、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龈沟液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mg/L,x±s)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hs-CRP、IL-1β、IL-5、IL-8、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hs-CRP、IL-1β、IL-5、IL-8、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mg/L,x±s)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牙周状态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PD、PBI、TM、PI、CA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PD、PBI、TM、PI、CA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牙周状态的比较(x±s)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论

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以牙周组织破坏为特征的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复发性高的特点,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直接影响。牙周炎常造成继发性创伤,对牙周组织损害性较大,使牙周症状进一步加重[5-8]。牙周基础治疗是牙周病的最基本治疗手段,有利于致病菌的消除,能够帮助患者重建健康的牙周环境。正畸治疗能够使牙周治疗及预防的效果提高,进而改善牙周组织的健康。此外,正畸治疗可以使移位的牙排齐,消除创伤,有利于牙周炎的治疗,但在进行正畸治疗时一定要控制好牙周炎,以患者将日常牙周护理方法完全掌握为最佳时机[9]。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的PD、PBI、TM、PI、CA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用牙周和正畸联合治疗能够使患者的牙周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其效果优于基础治疗。

牙周组织的破坏主要由宿主的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引起。血清及龈沟液中的多种细胞因子在牙周炎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0]。hs-CRP可快速敏感地反映全身炎症状态,CRP是机体对创伤、感染、热和缺氧等不利刺激产生的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血清CRP可在急性组织损伤和炎症消除后的24~48 h升高和降低。IL-1β为IL-1家族成员之一,是一种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强的炎性因子,多见于炎症反应的急性期,体外骨吸收活性最强,在牙周免疫破坏中发挥重要作用[11-12]。IL-5是由Th2细胞分泌的主要细胞因子,具有免疫活性,可促进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的活化和增殖[13]。IL-8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效应、趋化效应的细胞因子,能够激活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释放一系列活性产生物,导致相应组织、器官的病理损伤,不利于牙齿的骨性愈合[14]。TNF-α是单核-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被活化产生的内源性调节因子,能够促进中性粒细胞的黏附,使局部炎症反应加重[15]。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的hs-CRP、IL-1β、IL-5、IL-8、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牙周基础治疗、正畸治疗可使牙周炎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降低,同时牙周局部感染因素的去除可使全身炎症状态减轻,有利于与牙周炎相关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综上所述,在牙周炎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正畸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牙周炎症,改善牙周状态,消除创伤,促进牙周恢复,同时兼顾美观与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胥瑛,陈金林,廖珊珊,等.两种正畸术对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 36(1):79-81.

[2] 梁洁,吕达,白雪芹.牙周与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哈尔滨医药,2013,33(2):130.

[3] 王云琴,郑之峻.牙周病正畸治疗的研究进展[J].贵州医药,2011,35(11):1043-1045.

[4] 宋晓彤,张荣和.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8(13):145-148.

[5] 孟德廷,江寰,林志勇,等.清热滋阴活血方剂用于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35):34-36.

[6] 宜云州,史莉.牙周-正畸联合治疗成人牙周炎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4,4(8):161-162.

[7] 张文玲,黄永丽,李新青.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所致前牙扇形移位分析[J].中外医疗,2014,33(3):61.

[8] 董爱芬.基础治疗与牙周手术对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及龈沟液中病原菌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3):3173-3175.

[9] 朱北兰,郭月红,周华安,等.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致前牙扇形移位疗效观察[J].上海口腔医学,2005,14(4):431-433.

[10] 吴壮志,姚小丽.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细胞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08,48(19):167-168.

[11] 常春荣,韩东,孙尚敏,等.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3,42(2):135-137.

[12] 许晓虎,蒲昀,李道华.基础治疗前后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研究[J].海南医学,2013,24(9):1270-1272.

[13] 李仰琪,龚业青,梁艳华,等.特异性免疫治疗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白介素-5、干扰素-γ水平的影响[J].右江医学,2009,37(3):264-265.

[14] 李晓荣.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IL-6、IL-8及C-反应蛋白水平测定[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3(4):232-233.

[15] 孔亚阁,熊均平.布洛芬对慢性牙周炎老年患者龈沟液中炎症介质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3,32(21):80-81.

(收稿日期:2015-02-04 本文编辑:祁海文)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