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加工整合:区别于多重记忆系统和迁移恰当加工的记忆加工模块猜想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加工 记忆 迁移 恰当 猜想

摘要:本文对其加工整合说进行简要说明,就该理论的意义和含义进行分析。提出了独特的加工模块和加工方式对记忆现象的影响,对内隐记忆进行说明的同时也接受了迁移恰当加工理论和多重记忆系统理论的实验支持。最终的分析证明该理论对于记忆的研究的深化俱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加工阶段内隐记忆外显记忆记忆结构

【中图分类号】G4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351-01

1 加工整合说的假设

认知心理学里内隐记忆现象的发现,对记忆的传统观点产生了猛烈的冲击,使记忆的研究思路和理论建构都有了新的突破。多重记忆系统说和迁移恰当加工说,从不同的视野和维度,讨论了记忆系统的逻辑结构和加工机制。直接深人到记忆的内部结构和信息加工动态过程的深层本质,成为当代最具代表性的两大记忆理论。

加工整合说认为记忆是由多个不同的操作系统的复合体,每个操作系统内部都有更深层次的信息加工模块组成。这些加工模块的运行决定认知过程中不同的信息加工方式和不同的记忆心理活动。

记忆的内部有两种不同的加工系统,这两种不同的加工系统被分解为加工模块服务有差别的两种加工程序。这两种加工程序决定着信息的加工方式,分别是自下而上的感觉加工阶段和自上而下的意义加工阶段。在这两个加工阶段中,都存在着两种加工系统,分别是负责非陈述性记忆的加工整合支项和负责陈述性记忆的组织整合信息(加工整合支项和加工资源都属于加工整合支项)。前者表现出启动效应,甚至可能包括技能学习甚至条件反射。而后者是表现出由前者加工而成的事实记忆和事件记忆。这两种加工系统分别是感觉加工阶段和意义加工阶段中加工模块的整合体,事实上这两种加工系统就是由存在于两个加工阶段的相同功能的加工模块所构成。同样功能的加工模块可以忽略加工阶段而相互协调处理信息。

后者之所以成为可察觉的记忆,当作外显记忆,是因为后者表现出的事件记忆和事实记忆需要在人类的认知工作中操作并且运用。而前者的作用在于对加工的信息操作以形成后者,所以只能在操作中表现出来。这种区分在行为水平上是可以观察到的,组织整合信息存储的是发生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点的各种事件的映象和命题,它们可以被意识到;加工整合支项所存储的则主要是各式各样的操作程序或某种可塑性,这种可塑性促进了认知操作的进行。

但是只有组织整合信息和加工整合支项难以构成认知,这两者属于内部的加工模块,加工阶段对于这些加工模块有绝对的引导和支持作用。加工整合支项所加工的信息属于内隐记忆的范畴,当最终完成操作后会产生其信息载体“加工资源”,并且运用得出的解释塑造组织整合信息。两项加工阶段分别加工自己的信息的同时,也在合并,并且解释着所知觉的信息,最终会形成结合感觉性和意义性的外显记忆。

1.1 加工整合说的对比说明

在加工整合模型中,因为加工整合支项处理的是属于非陈述性质的内隐记忆,而且进行的是一系列信息操作,所以加工整合支项的加工步骤为:1、新载入的刺激与已经被保存的内隐加工资源进行相互加工,通过内隐加工资源匹配加工新信息的同时,新信息也被匹配进了加工资源中;2、对于匹配加工的结果进行两项处理,第一项将匹配下来更新的加工资源进行保存。第二项是将匹配后对于所接受的信息的加工结果进行提交。这样的加工流程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同样的信息加工会进行同样的过程。上面的特性可以对记忆的启动效应做出一定的解释。比如迁移恰当加工理论认为,启动效应的大小决定于:个体加工阶段刺激时的认知加工形势与测验阶段对那个刺激重复加工的认知加工形式的“一致性”或“匹配”的程度;两者匹配程度越高,所产生的启动越大;反之,被试的测验成绩就会下降。事实上,换成加工整合说中的加工整合支项的说明,可以的解释:之所以启动效应的大小取决于两次加工形式的“一致性”或“匹配”的程度,是因为加工整合支项的信息处理方法:加工整合支项使用相对对比加工的方式来处理信息。这样的话,重复的信息就会得到再一次的相对对比加工,又因为已经保存了加工资源,而且内隐记忆只要加工内容差不多那么加工流程也是差不多的。所以相似的加工步骤就会导致易化现象的加大。同样,信息在对比加工的时候,如果得到的是不一样的对比,那么自然不会有相同的加工过程,自然没有或者存在较小的启动效应。

2 加工整合说的浅析,对比和总结

系统说和加工说以不同的观点进行研究 ,虽然系统说和加工说各执一端,其实都只片面的看待了一个问题。因此,它们都不能对所发现的实验性分离现象予以圆满的解释。用系统观点来看:记忆的加工过程确实是信息加工的动态过程,但这一过程必须是在一定的逻辑结构的基础上来实现的。事实上这也代表着,内隐记忆一定程度上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可以接受不同的观点。这样的情况下,一个能从多个方向较好的接受那些观点的假说模型才是目前最贴近记忆结构的。

加工整合说科学合理地解释了为什么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存在着不一致的现象。其基本假设是:内隐和外显记忆的不同是由于它们分别依赖于不同的信息保存方式(记忆系统),即加工整合支项保存记忆只能是内隐信息,而组织整合信息是已经形成的外显信息。一种记忆系统的功能在某种测量(如回忆或再认)上表现了出来,而另一种记忆系统的功能则在另外一种测量(如词干补笔、单词确认等)上表现了出来。

记忆的本质从宏观上加工过程是输人、存贮、检索和提取的过程,一旦信息输人之后即以一定的编码方式和组织形式存贮在记忆系统中,在一定条件下再被提取出来。从微观上看,记忆加工过程实质上是信息加工的动态过程。迁移恰当加工理论正是在这种思路指导下展开其研究的,而加工整合说也一样可以接受这样的思路。例如:迁移恰当加工理论的观点认为记忆系统只有一个,至于内隐记忆测量和外显记忆测量之间的不一致是由于两种记忆测量所依赖的学习加工类型不同所导致的;而加工整合说的观点虽然认为记忆系统存在多个,但是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测量之间的不一致的确和两种记忆测量依赖的学习加工类型不同有关,以加工整合支项为主的内隐加工和以组织整合支项为主的外显加工明显处于不同的程序。

将加工理论研究者提出两个基本假设用于加工整合说:(l)在记忆测验中,测验阶段所进行的操作重复了或重叠于先前学习阶段所进行的编码操作。这就是说,在学习阶段是如何编码信息的,那么在测验阶段就会以相应的方式提取信息。(2)内隐和外显测验通常需要不同的提取操作,所以它们也必然依赖于学习阶段不同的加工类型,或者说从不同的学习加工类型获益。结合上文的理解,我们会发现对加工整合支项和组织整合信息的区分是对这些假设最好的解释。组织整合信息反映了主体有意识的活动,诸如语义加工、精细复述、组织分类以及心理想象等都属于组织整合信息。加工整合支项由学习材料所提供的表面特征所驱使,是一种无需有意识控制的、自动的加工方式。尽管外显和内隐记忆测验都包含有一定的组织整合信息有关,而内隐记忆则更多地依赖于加工整合支项。这样,内隐和外显测验的不一致性可以归因于加工整合支项和组织整合信息。

一些支持迁移恰当加工说的实验也可以支持加工整合说,将组织整合信息确认为陈述性记忆,加工整合信息确认为非陈述性记忆即可。Jaobv在他1983年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再认测验中有更好的成绩(0.78>0.56);但是有知觉辨认测验中,读出单词比产生条件有更大的启动效应(0.82>0.67)。1990年Roediger对此作了最佳的注释,他认为这是因为阅读单词比写出单词更多地涉及对知觉特点的加工,因此对数据驱动测验能更好地传输信息。而从有关线索更多地涉及到意义加工,因此概念驱动测验(再认)能更好地传输信息。两类测验间的其它许多分离现象也可以用加工理论来解释。如果记忆系统的功能决定着分离现象的产生,那么在同一记忆系统内,应该出现相同的结果。如果分离现象仅仅发现在系统之间,其结果应不相同。根据这种假设,Roedir(1990)Bhaton(1993)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来检验实验性分离是发生在记忆系统之间还是发生在加工方式之间。结果表明,虽然假定陈述记忆与非陈述记忆分属不同的记忆系统,但如果进行的测验是数据驱动测验的话,阅读的作用总是大于产生作用。

为了揭示内隐记忆,加工整合说将陈述性记忆和非陈述性记忆予以不同的内在机制,解释为加工整合支项和组织整合信息这两个内在模块的影响下而被观察到的多面性现象。启动效应现象也得到了加工整合支项的良好解释。在心理活动的过程中,组织整合信息模块所参与的活动都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下被意识到的,而加工整合支项参与的心理活动则属于认知操作的范畴。不只是这样,两大理论的不少观点都可以从加工整合说的角度进行解释;而且对两大理论起支持作用的实验也可以良好的支持加工整合说,种种证据都表明加工整合说是更加贴近内隐记忆现象的理论。

不同记忆系统之间的特点在于其加工过程的特殊性,而记忆系统间的关系依赖于所参与的加工过程。按此假设,那些深层的记忆模块在不同的运行方式中会产生不同的记忆现象。

加工整合支项参与的记忆活动可以表现出知觉表征的功能,是一种特殊的知觉记忆形式,是个体的一种生物学效用十分明显的基本能力,它是使运动技能和认知技能易化和行为自动化赖以实现的基础模块,可以假设该模块是以下记忆现象的组成部分:内隐记忆、启动效应等。加工整合支项加工的信息无法被意识到。

组织整合信息参与的记忆活动具有明显的意识偏向,将必要的事件和事实进行存储以备用,在需要的时候进行有意识的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与当前的意识状态和一定操作活动紧密相联,编码方式在不同的情景下有不同的改变。该模块是以下记忆现象的组成部分:外显记忆、事实记忆、事件记忆等。组织整合信息可以被意识到。

可以假设加工模块相互的运行方式有:平行方式和独立方式。

平行方式:当复杂的信息作用于视听感官,再传人大脑,其信息通过加工整合支项在两个加工阶段内操作,得出的信息会组织成适当的组织整合信息,其操作方式是平行的,因为人类的加工从来不可能中断,这就产生了多重记忆效应。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加工整合支项的平行加工可能产生人类知觉中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效应。甚至人类在进行思考的时候会进行更复杂的多种加工模块共同加工,这代表着人类在有意识处理组织整合信息的时候,加工模块也在进行着一连串的内隐加工来渐渐的扩充我们的加工资源(内隐信息库)。平行方式的加工都是相互影响的,是人类在处理复杂信息时的必然。

独立方式:加工整合支项和组织整合信息,在加工过程中既可以说是平行的也可以说是独立的,两者虽然存在着平行加工来相互影响,但因为两者在一定程度上也在独立进行加工,所以这让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分离又合一的。有不少的记忆现象都是加工模块独立运行的结果:启动效应、程序记忆、语义记忆等都俱有一定的内隐性,而工作记忆和情节记忆都俱有一定的外显性,这说明,如果让我们抛弃记忆模块之间进行复杂处理的联系,功能也可以看做是独立的,这也是因为两个记忆模块的区别导致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加工方式的不同。

记忆系统的信息加工过程及其运行方式和记忆的各种现象的解释,概括说明了记忆系统模型的运行机制,根据这一模型,一个事件发生,该信息首先会在感觉加工阶段的加工整合支项进行加工,在得到对于该信息的物理特性的一些对比和解释后,信息可以深入到意义加工阶段中,该阶段的加工整合支项对该事件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作进一步的抽象加工。在意义性和感觉性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工后,得出的解释会组织为组织整合信息。组织整合信息会将这个信息以人类可以自行处理的方式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 王甦,汪安圣.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70-201.

[2] 杨治良,郭力平等编著.记忆心理学(第二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43-351

[3] 杨治良, 周颖, 李林. 无意识认知的探索.心理行为研究,2003, 1(3): 161~165Chase W.G.Simon H.A,Cognitive Psychology,1973(4)P55-8

[4] Rajaram S, Srinivas K, Travers S. The effects of attention onperceptual implicit memory. Memory & Cognition, 2001, 29:920~930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