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高职项目课程体系下实训室建设与管理探究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高职 探究 课程体系 项目 建设

[摘要]文章论述了高职院校按项目课程要求建设与管理实训室的措施,以及对原有按学科课程建立的实验室、实训室进行改造的途径,强调了实训室在项目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关键词]项目课程 实训室 建设与管理

[作者简介]季本山(1961- ),男,江苏如东人,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江苏科技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船港电及其自动化的教学与研究。(江苏南通226010)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6-0161-02

随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推进,项目课程已成为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项目课程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组织与实施以及教学考核与评估均不同于学科课程,项目课程体系的建立对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按项目课程的要求建设与管理实训室,如何对原有按学科课程建立的实验室、实训室进行改造,这是实施项目课程改革的关键,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一、充分发挥实训室在教学中的主阵地作用

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改革是解决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系统性偏差和结构性矛盾的关键,专业课程是课程改革的重点。我国的职业教育长期受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影响,对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规律把握不够,特别在就业岗位的实践能力要求与学校的技能训练方面严重脱节。项目课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学做结合,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理论上,项目课程教学应该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育”,学校的课堂应搬到企业的车间。但由于前阶段我国职业院校的“去行业化”,使得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关系相对疏远;市场经济的现实,企业经济独立核算,也决定了企业对学校教学所提供资源是有限的,所以高职院校实施项目课程应将校内实训室作为项目课程教学的主阵地。教师通过对企业的调查与实践,将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关的企业工作项目带进课堂。过去职教活动开展的场所主要集中在普通教室和实训室,而项目课程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一体,实训室成为组织实施教学的主要场所。所以,按照项目课程要求充分开发实训室的教学

功能,加强校内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成为推进项目课程改革的关键。

二、以工作任务为主线,对实训室资源进行优化重组

我国的高职院校大多是由以前基础好的中专学校升格而成,由于历史原因,原中专学校课程体系基本上是沿用本科学校学科课程体系,甚至有的教材与本科教材大同小异,只是对有的章节做了一些删减而已。项目课程的体系结构是由工作体系结构决定的,这就决定了项目课程的教学组织以工作任务为主线,课程内容是综合化的。原有在学科课程体系下建立起来的实验室,显然不能满足项目课程教学的要求,必须对实践教学资源按照项目课程教学组织的方式与内容进行重组与优化,要从三个方面着手:(1)实训室内部环境。项目教学以任务为中心,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获取职业知识与技能,对实训室内部要进行项目课程的情境设计,营造企业的工作氛围。项目课程教学是融理论讲授与学生操练、讨论为一体,所以在实训室内要开辟一个学生讨论、师生交流的区域,为以学生为主导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创造条件,使实训室真正成为“项目教学教室”。(2)实训设备与设施。对实训设备与设施要根据项目教学内容的做全面调整,拆除原专业基础类实验室并将其设备分散到相关的专业实训室去。要组织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深入研究项目教学的工作任务,对实训设备与设施进行改造和开发,满足项目教学需要。(3)实训室规模。项目课程将主课堂转移到实训室,对实训室规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要加强对实训室的投入,有计划地增加实训设备的数量。同时,对同专业同年级的班级要采用不同的课程编排形式,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避免造成教学实训设备的闲置和浪费。

三、大力开发模拟真实环境的仿真实训室

在项目课程教学模式下,许多职业技能的训练难以在校内用真实的设备和真实的环境来完成,一是有的真实设备体积巨大、价格非常昂贵,学校无力购置,如船舶、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等;二是有的生产环境无法在学校时实现,如船舶在海洋中航行、大型港口装卸机械在海港作业等。安排学生到企业实训,企业从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考虑,不可能将昂贵的设备和高危岗位让学生操作。随着计算机和仿真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学校模拟真实环境建设仿真实训室成为可能,一些以前在学校无法培训的技能,如船舶操纵、雷达导航等,可以在学校的仿真实训室完成培训。使用仿真训练器和仿真实训室进行技能训练,具有以下特点:(1)节省经费。建设仿真实训设备比真实设备价格低得多;仿真实训室一旦建成后,其维护费用低,实训耗材少。(2)安全可靠。由于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设备性能稳定,学生训练不具有生产现场的危险性。(3)方便灵活。用仿真训练室培训,不受环境、时间的限制,学校根据教学需要适时安排,满足项目课程教育的需要。(4)教学功能强大。用仿真训练器和仿真实训室教学,其教学功能比真实设备还要强大。模拟器可设置真实设备上不可实现的故障,便于学生了解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模拟器还可模拟真实生产现场难以遇到的复杂环境和危险环境,这使得模拟器比真实设备更具有技能训练优势,提高了实训质量。(5)升级换代和功能扩展方便。由于仿真训练器、模拟器主要由计算机网络系统和视景投射系统组成,硬、软件升级方便,在原先应用程序中多预留一些接口,日后系统功能扩展极为方便。职业院校应积极研究大力开发模拟真实环境的仿真实训室,为实施项目课程教学提供保障。

四、积极实现实训设备的网络管理

项目课程教学的主要场所转移到实训室后,实训室的日程安排将非常拥挤,实训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量加大,维护时间也难以保证。因此,除要增加实训设备的技术维护力量外,还应对实训设备增加网络管理的功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设备智能管理水平。实训设备的网络功能有:实时监视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原因;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对设备设置故障,供学生排查等。对实训设备的网络管理设施,可通过三个途径来建设:(1)组织本校教师开发。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项目内容、实训设备的要求和功能都有系统的认识。组织教师开发网络管理实训实施,不仅能锻炼教师的动手能力,增强教师爱岗敬业精神,而且能节省大量资金,使实训实施更能满足项目教学需要。(2)学院与科研单位合作开发。对专业性强、加工制作有特殊要求的实训实施,可与科研单位、生产企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校企联手使实训网络管理功能更为完善。(3)直接引进现成产品。目前全国教学设备仪器生产厂家有几十个,有许多教学设备的功能具有国内领先乃至国际领先水平。学校要组织专业教师认真进行市场调研,仔细分析教学设备仪器的教学功能,及时引进现成教学设施以促进实训设备管理水平的提高,确保项目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

五、校企合作,共建校内专业平台

高职院校要始终牢记服务地方经济、区域经济的宗旨,加强与地方的联系,关注企业产品的升级换代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校企合作共建校内专业平台,对改善校内实训条件,实施项目课程教学具有重要作用:(1)校企合作共建校内专业平台,具有企业化的教学环境。专业平台硬件环境是具有先进企业的生产设备,软件环境是引入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在这种环境下实施项目课程教学,能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2)利用专业平台的资源优势,大力开展各种技能培训。在项目课程教学中,已将职业资格标准或技能等级引入了教学内容,通过与劳动部门或国内外有职业资格认定机构合作,进行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及论证工作,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完成课程工作任务的同时,学生获得了相应的职业资格或技能证书。(3)共建校内专业平台有利于实现与企业生产接口。专业平台承接生产业务,可将企业的工作项目带入课堂,形成课程项目。师生按企业生产要求完成加工任务,既培训了学生,又为培养“双师型”教师创造了条件。同时,创造的利润为平台和课程建设提供了经济保障。

六、加大实训室开放的力度,巩固教学成果

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教学模式的目标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充分彰显高职教育特色,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出满足企业要求的高技能人才,其核心就是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项目课程的模式下要积极地推行实训室的开放制度,把实训室建设成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主场所。实训室的开放要从两方面入手:(1)时间上的开放。实训室要在正常教学时间外对学生开放,便于学生及时巩固课堂上所学的技能,及时弄懂项目相关知识。(2)内容上的开放。内容开放是指允许学生在开放时间内任意选择一个课程项目作为练习内容,并引导学生在规定项目上完成创新项目或拓展项目。创新型的人才需要具有创新型思维,而创新思维取决于实训教学,因此实训室开放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举措。在实训室开放的时间里,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可完成综合性强的项目或自己设计项目;而技能差的学生可以有目的地加强相关技能训练,能实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目的。因此,实训室的开放是项目教学的延续,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只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训室开放制度,才能扎实开展项目教学活动。

七、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创新实训室管理模式

在我国,航海类高职院校率先将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引入教育管理,为职业教育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高职院校推行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就是要根据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建立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把ISO9000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原理贯穿于教学管理全过程,确保教学各个环节都按质量体系文件所规定的程序执行。高职院校实施项目课程教学,实训室处于重要地位,要确保教学质量必须加强实训室的管理,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创新实训室管理模式是重要途径,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实训室过程控制管理,实现质量管理的新模式。(1)规范管理程序是过程控制的关键。根据项目课程体系、课程目标的要求,制定、修改教学文件和程序,制定与项目教学过程相结合每一个工作的流程,将实训室管理程序成为项目教学过程实施的基础文件,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2)明确岗位职责是过程控制的有力保障。明确每个教学人员的岗位职责,使得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3)建立评估机制是过程控制的动力。在学校内部要建立实训室的评估制度,根据质量体系的程序文件所规定内容,结合教育部实验室评估指标,制定本校的实训室评估体系。实训室的评估可分两级,即合格评估和水平评估。评估小组可由教学督导、教学名师、骨干教师组成。对实训室评估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及时纠正过程控制环节的不足,促进过程控制的改进。院校还可以建立激励机制,根据实训室评估的结果,进行奖惩。(4)提高教学质量是过程控制的目的。高职院校实施项目课程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项目教学的硬件环境在实训室,实训室的过程控制管理是项目课程实施的保障。

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是实施项目课程教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高职院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切实加强实训室建设与管理,把实训室建成与项目课程教学相适应的主阵地,确保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

[2]郝超,徐国庆.试论高职教育项目课程的基本内涵[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3]蒋庆斌,郝超.职教项目课程实施的瓶颈分析[J].职教论坛,2008(7).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