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高职图书馆校地合一治理产教融合运行机制的构建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高职 运行机制 治理 融合 构建

摘 要:高职院校图书馆治理运行机制,是以院校、行业、企业和市民需求为基础,以产业文化育人工作体系建设为驱动,以校地党政协同领导为主导,以院校、行业、企业、市民、学生共建理事会体制为组织形式,按照职业化馆长责任制度、校地共同治理制度、引领型嵌入式服务模式、岗位责任制管理模式开展产业文化育人工作,通过政府事业化扶持、理事会督导和社会第三方评价形成质量保障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工作;校地合一产教融合机制

基金项目:2014年度浙江省教育规划课题“校地融合高职图书馆智慧化学习共享空间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4SCG279)

作者简介:郭晓玲,女,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中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图书馆学、图书馆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6)26-0027-05

一、校地合一治理产教融合机制的内涵与特征

治理的概念源自古典拉丁文或古希腊语“引领导航”(steering)一词,原意是控制、引导和操纵,即在众多不同利益共同发挥作用的领域建立一致或取得认同,以便实施某项计划。随着全球对公共治理的关注这一概念界定出现了多种说法,全球治理委员会的表述具有权威性:治理是或公或私的个人和机构经营管理相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在治理理论中多中心治理理论最具有代表性,多中心的治理结构要求在公共事务领域中国家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政府和公民共同参与,结成合作、协商和伙伴关系,形成一个上下互动,至少是双向度的,也可能是多维度的管理过程。[1]运行机制指在人类社会有规律的运动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及其运行方式,是引导和制约决策并与人、财、物相关的各项活动的基本准则及相应制度,是决定行为的内外因素及相互关系的总称,如市场运行机制、竞争运行机制、企业运行机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创新文化事业单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推动公共图书 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组建理事会。广义层面的图书馆治理可以定义为各类社会组织机构和个人基于利益关系对图书馆事务的参与和管理活动。狭义的图书馆治理是指图书馆所有者及其代表对图书馆的管辖和控制。[2]发达国家大多是国家和区域通过立法规范图书馆建设发展,地方制定管理制度和管理构架(理事会),行业协会统一业务技术规范,图书馆制订多元治理的图书馆章程,实行章程规范下的职业化馆长负责制。我国图书馆运行机制普遍存在国家区域立法不足,地方政府质量保障不足,行业协会业务技术规范管理能力不强,图书馆行政化管理、大锅饭现象突出等问题。我国在实施图书馆多中心治理过程中,要加强政府宏观主导,积极营造图书馆组织多中心治理的外部社会环境;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实现图书馆公共服务供给者的多元并存,从而构建覆盖全社会、普遍均等的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3]目前,我国广州、深圳、无锡图书馆等已推行法人治理改革。2014年2月,温州市图书馆根据省文化厅要求启动了法人治理试点工作,包括公开面向政府相关部门、文化事业单位、服务对象招募理事、制订《章程》、尝试社会理事“掌舵”机制。试点工作最大程度实现了政府与图书馆的“管办分离”,保证了党和政府对图书馆的有效领导,实现了图书馆利益相关群体的共同治理,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积极性。[4]

高职教育是一种“跨界”的开放性教育,高职院校图书馆不仅要为校内师生提供文化素质教育和学习服务,还要为社区企业员工和广大市民提供文化素质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治理运行机制改革,应当走校地合一治理,产教融合运行的路子。所谓校地合一治理指高职院校和地方政府共同实施管办评分离,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办馆事务和管理的外部治理;实行党委领导下职业馆长负责制度,校地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制度等的内部治理,以及基于利益相者需求开展学习服务工作,通过理事会督导和社会评价控制和考核工作绩效等。产教融合运行指高职院校和地方政府以产业文化育人为核心,把握图书馆学习服务系统构建的各环节内部以及各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嵌入式服务方式的总和,包括服务运行基本要素,要素有机结合形成的结构,结构发挥的机能和运行的轨迹。2012年,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北仑区政府达成合作共建、共管、共享共建图书馆协议,2014年3月,正式开馆运营;当地80多万市民将与近2万名高校学子可在这座大型图书馆里共享知识盛宴。这一改革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关注,成为我国高职院校图书馆治理运行机制改革的典型案例。综合分析这一案例有以下四个特征。

(一)跨界开放性

跨界开放是世界各国职业院校办学的基本模式,一般包括地方政府统筹管理,院校和企業两个主体共同组织实施,社会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三个层面。校地合一治理,产教融合运行机制,是将跨界开放办学模式应用于高职院校图书馆治理运行机制改革的结果。它将地方政府的职业教育管理服务职能、行业对职业院校办学的指导责任、院校和企业两个办学主体作用,统一于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工作平台,统一于校地融合图书馆理事会领导之下,为校地(政府、行业、企业)共同组织实施产业文化育人工作,形成校地合作的产业文化育人长效机制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

(二)统筹整合性

产业文化育人是通过熏陶、嵌入、渗透等方式,把科技与文化、技能与素养、做人与做事融为一体,培养既有职业能力又有较高职业素养,适应现代产业发展要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从而更有效地促进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高职院校图书馆要以弘扬产业文化,提升全民产业文化素质,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为己任,通过文献资料、视频影像、光盘软件、论坛讲座等形式整合各类产业文化资源,开展跨产业的责任文化、诚信文化、创新文化育人活动,开展分产业(物流、商贸、创意、信息、旅游、电商、机械、模具、建筑等)文化育人活动。具体操作方式是:(1)校地融合图书馆理事专家委员会负责专项研究和策划;(2)图书馆资源开发部负责开发产业文化资源;(3)学校学生管理部门、成人教育部门负责组织动员、安排学生、企业员工、市民参加产业文化素质教育活动;(4)教学管理部门负责产业文化育人学分认定和成绩管理;(5)地方宣传、工会、文化部门负责动员企业员工和市民参加产业文化育人活动;(6)邀请企业家、企业优秀员工开展案例讲座、专家点评、企业文化问题研讨、企业文化建设咨询服务等活动;(7)开展在线自学、主题活动、专业渗透、职场训练等活动。

(三)主动嵌入性

主动嵌入式服务是近年来世界各国图书馆普遍尝试和推广的先进工作理念,但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中如何落地落实在我国却没有先例。许多高职院校图书馆仍然沿袭着即以采购、借阅通识性图书资料为主的普通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但服务职业院校学生职业学习与职业成长、服务职业院校教师专业教学与应用研究、服务企业员工职业技能提升等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服务功能却一直没有得到切实体现。校地合一治理,产教融合运行机制,使图书馆与专业、企业、社区成为同一利益共同体,同一服务责任共同体,为高职院校图书馆了解把握学生职业学习、教师教学科研工作、企业员工就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嵌入式学习服务提供了便利条件。

(四)协同发展性

所谓协同发展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相互协作完成某一目标,达到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协同发展强调竞争不以优胜劣汰置对方于死地为目的,而是促使双方发挥各自特长,或继续发挥优势,或及时转轨创新,以求得双方的共同发展和社会共同繁荣。协同发展论已被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确定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高职院校图书馆实行校地合一治理,产教融合运行机制,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校地双方以图书馆为平台共同开化组织功能优势互补与有机整合,形成了产业文化育人新机制和新能量,促进了各方在利益和职能共同体中协同发展。

二、校地合一治理产教融合机制的意义与价值

近年来,职业教育界学者不断呼吁大力开展产业文化育人实践活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學会、中华职业教育社和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产业文化育人课题研究。2013年10月,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产业文化育人联盟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如何发挥图书馆育人功能,有效开展产业文化育人实践活动,也成为职业院校图书馆界讨论的热门话题。高职院校图书馆校地合一治理,产教融合运行机制,对促进高职院校图书馆提升产业文化育人能力,完善高职院校产业文化育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促进了高职院校转变办馆方式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访问率、资源流通率普遍不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图书馆资源类别、服务方式,难以适应高职院校办学需要。(1)通识性资源、学科性资源多,技术技能应用型、职业实践指导型资源少,难以满足职业院校学生、企业员工职业能力素质提升需要;(2)坐等读者上门型服务多,主动吸引读者、主动服务读者型少;(3)校内封闭型办馆方式多,校地合作开放办馆方式少,不仅极大影响了高职院校图书馆育人功能发挥,也使高职院校图书馆陷入可有可无境地。创新高职院校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的校地合一治理,产教融合运行机制,可以根据高职院校产业文化育人定位需要优化资源类型,提升主动服务意识和主动服务能力,促进高职院校切实转变办馆方式,切实提升文化育人能力和水平。

(二)搭建了区域产业文化育人工作平台

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转型升级。目前,我国许多产业难以摆脱低端加工和低端服务状态,企业效益提升受到产品质量不高、服务质量不高所困扰。表面上看是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管理素质不高,实质上是企业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不高所致。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国行业企业忽视产业文化建设,职业院校忽视产业文化育人工作。当前,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必须高度重视职业院校和企业的产业文化育人工作。创新校地共建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工作的校地合一治理、产教融合运行机制,为地方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面向企业员工、市民开展产业文化育人工作,搭建了一个有效的工作平台,促进全民产业文化素质提升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创新了产业文化育人工作方式

产业文化育人已经取得了地方政府、企业领导、院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的共识,但在具体操作上许多高职院校往往简单地设一门课、搞几次活动应对;企业往往也是弄几个标语口号,搞几次活动,提一些要求。由于校内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历,没有产业文化工作实践,往往育人内容脱离企业实际,脱离企业员工成长成才实际,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校地合一治理,产教融合运行机制,把高职院校学生、企业员工成长成才需要借鉴的理念、案例、路径,通过手机、网络等智能化学习工具,论坛、讲座、主题活动等方式嵌入他们的成长成才过程,使高职院校产业文化育人工作贴近企业文化实际,贴近企业员工成长成才实际。

(四)创新高职院校终身学习服务机制

体现终身教育理念,是《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决定》,对职业院校办学育人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也是职业院校办出特色、办出质量的切入点和落脚点。但目前我国大部分职业院校主要办学工作还仅限于全日制学生培养,终身教育功能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难以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校地合一治理,产教融合运行机制,可以聘请优秀企业经理人、优秀企业员工进校园,面向职业院校学生、企业员工开展产业文化育人实践活动,不仅创新了职业院校文化育人工作模式,全民产业文化素质育人模式,也提升了职业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把职业院校终身学习服务功能落到了实处。

三、校地合一治理产教融合机制的理论分析

高职院校图书馆校地合一治理产教融合运行机制,是在系统论思想指导下综合运用多中心治理理论、产教融合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生态学理论、协同学理论、合作教育理论、博弈理论深入思考的结果,是多学科理论“跨界”建构的结晶。

(一)跨界开放性

从跨界开放性特征出发,按照系统论的思想方法思考,可以认为高职院校图书馆治理运行是以产业文化育人工作为核心,整合行业企业、社会组织产业文化育人工作要素和资源,建立起来的图书馆治理运行系统,包括目标愿景、组织机构、工作制度、结构功能、运行模式。在具体操作层面把高职院校治理运行机制看作一个大的系统,分析其要素、结构、功能、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顺应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或创造高职院校图书馆治理运行系统,使它的存在与发展合乎利益相关各方的目的和需要。从系统构建的外部规律角度看,高职院校图书馆治理运行系统,要成为学校和地方文化育人工作有机组成部分(子系统),其组织决策方式、管理制度创新、工作体系建构,都有要与学校、地方的育人工作系统对接,成为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形成以产业文化育人为核心的图书馆治理运行系统。再从系统构建的内部规律角度看,高职院校图书馆治理运行系统,要从愿景规划策划驱动、组织构架跨界构建、育人资源整合优化、育人工作分解落实、育人工作组织实施、育人质量控制评价等方面构建子系统,并形成紧密链接关系。

(二)统筹整合性

从统筹整合性特征出发,运用多中心治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思考,可以认为高职院校图书馆是院校、政府、行业、企业、文化组织、在校师生、企业员工和广大市民对图书馆事务的共同参与和管理活动,是一个整合利益相关者资源向利益相关者提供服务的办馆制度。(1)以图书馆理事会为平台,统筹整合了院校、政府、行业、企业、文化组织、在校师生、企业员工和广大市民,对图书馆事务参与和管理资源,使图书馆服务者与被服务者形成一个利益与责任相关的共同体;(2)统筹整合了院校、政府、行业、企业、文化组织、在校师生、企业员工和广大市民的文化资源,解决了办馆经费不足和馆藏资源单一问题,特别是来自行业企业的文化资源,是高职院校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3)统筹整合了院校、政府、行业、企业、文化组织、在校师生、企业员工和广大市民的人力资源,便于通过特约专家、图书馆志愿者等方式,解决了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队伍数量不足,类型单一问题;(4)统筹整合了高职院校、政府相关部门产业文化育人工作职责职能,基于高职院校图书馆平台开展产业文化育人工作。

(三)主动嵌入式

从主动嵌入式特征出发,运用生态学理论、合作教育学理论、职业教育外部规律思考,可以认为高职院校图书馆治理运行,它是区域产业集群、产业生态链的构成要素,在企业人力资源优化、产业素质优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按照職业教育外部规律,以产业文化育人工作为核心,将高职院校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工作,作为区域产业集群、产业生态链的构成要素,定位校高职院校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工作,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转型、企业人力资源优化中的角色、功能和价值。主动转变办馆方式,构建主动适应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需要的产业文化育人资源体系、校地融合型服务机制和积极主动的信息化服务模式;(2)遵循职业教育内部规律,以产业文化育人为核心,将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工作,作为高职院校发展生态链的构成要素,定位高职院校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工作,在职业院校发展、人才培养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方式转变、人才培养资源优化中的角色、功能和价值。主动转变办馆方式,构建服务校内人才培养工作需要的产业文化育人资源体系、产业文化育人服务机制;(3)基于校地共建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工作的外部、内部集群关系、生态关系,应强化高职院校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工作,与区域产业、重点行业、相关企业的需求与服务关系、资源支撑关系。强化高职院校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工作,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需求与服务关系。

(四)协同发展性

从协同发展性特征出发,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协同学理论、博弈理论综合思考,可以认为高职院校图书馆治理运行,应将产业文化育人工作,作为回报职业教育利益相关各方办学投入,满足利益相关各方利益诉求的重要职责职能;建立融合职业教育利益相关各方资源投入和协同育人机制;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合作各方以培养人才为核心,以共同发展为目标,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为准则,所达成的分工协作契约安排。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协同学理论、博弈理论综合思考高职院校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工作,应当遵循职业院校“跨界”办学规律,以产业文化育人为核心,将高职院校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工作,作为回报职业教育利益相关各方办学投入,满足利益相关各方利益诉求的重要职责职能;要通过校地共建图书馆产业文化育人平台,建立融合职业教育利益相关各方资源投入和协同育人机制。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合作各方以培养人才为核心,以共同发展为目标,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为准则,所达成的分工协作契约安排。这是职业院校、地方整合、行业企业共同举办混合所有制图书馆,共同分享图书馆育人资源、育人功能的一个办馆体制机制创新。

四、校地合一治理产教融合机制的构建实践

高职院校图书馆建构校地合一治理产教融合运行机制,要从机理设计建构入手,把握高职院校图书馆治理运行系统结构中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运行规则和原理,再根据系统各部分的功能进行分类分层设计。大学治理及其运行机制的核心问题包括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两大问题。一般认为,外部治理主要涉及大学与外部关系。洪源渤认为,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是关于大学内部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配置。[5]克拉克·科尔则认为,大学治理必须考虑大学是由多元社群组成的,大学内部治理还应包括共同治理(利益相关者参与)和纵向管理 (院系)问题。[6]高职院校图书馆治理作为大学治理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体现大学治理的一般特征和要求,包含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两大要素,具体分为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体制、办馆决策体制、工作执行体制、共同治理体制、纵向管理体制五大要素。高职院校图书馆治理运行机制建构,需要从要素完善和要素组合两个视角着手。

(一)按照由外及内、由顶层到中层再分层的顺序设计和完善要素

鉴于高职教育是一种跨界教育类型,高职院校图书馆治理运行机制建构,首先要从建构外部治理关系入手,即面向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行业企业、社会文化组织、企业员工、社区市民、在校师生招募聘任理事,成立图书馆理事,形成校地合一治理体制;在完成外部治理机制建构基础上,才能把治理运行机制建构的重心转移到建立健全内部治理结构上。(1)整合内外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建立由内外利益相关者代表参与的理事会决策体制;(2)通过厘清党政职责职能,建立健全党政议事制度,形成党组织领导下的馆长负责执行体制;(3)成立理事会成员参与的各类共同治理委员会,如专家委员会、资源委员会、技术委员会、财务委员会、读者委员会,搭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平台;(4)设置文化活动部、学习服务部、技术管理部、资源开发部、资源采编部等,形成图书馆纵向管理体制。要素建构的规则和方式主要取决于各方利益诉求和分配机制、合作历史、组织间关系的影响,关键在于合作各方互补性、差异性和成本、效率的动态均衡。

(二)对高职院校图书馆治理运行五大要素进行搭配组合

基于治理运行机制建构过程和逻辑顺序,对高职院校图书馆治理运行五大要素进行搭配组合,使高职院校图书馆治理运行各个环节内部、各环节之间形成内在联系,形成功能结构。(1)驱动层建构。通过校地融合图书馆理事会章程、校地融合图书馆理事会制度渠道反映院校、政府、行业、企业、文化组织、在校师生、企业员工和广大市民的权利、责任、利益诉求;(2)策划层建构。以产业文化育人工作为核心,制订校地融合图书馆发展规划、行动计划、年度计划、重点项目策划、工作质量控制标准、工作绩效考核标准;(3)主导层建构。校地党政领导共同组建校地融合图书馆工作委员会,负责校地融合图书馆发展方向定位把控、发展规划、行动计划、年度计划、建设项目审议审定和推动工作;(4)组织层建构。面向院校、行业、企业、市民、学生招募校地融合图书馆理事单位、理事成员,共建校地融合图书馆理事会,制订校地融合图书馆章程,审议审定校地融合图书馆发展规划、行动计划、年度计划、重点工作、建设项目,进行质量控制和绩效考核;(5)执行层建构。以产业文化育人工作为核心,实施职业化馆长责任制度、校地共同治理制度、引领型嵌入式服务模式、岗位责任制管理模式;(6)保障层建构。通过政府拨付图书馆事业发展经费,校地图书馆理事理事会开展服务质量督导,委托社会第三方开展服务质量评价,建立校地融合图书馆服务质量保障体系“机理”是系统结构中各要素运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运行规则和原理,包括核心层、支持层和辅助层。其中,核心层是战略、组织、保障三要素的协同;支持层是政府的政策引导、项目推动和制度激励;辅助层是行业、社会组织的参与。其過程和模式选择受到合作各方利益分配机制、合作历史、组织间关系的影响,关键在于合作各方互补性、差异性和成本、效率的动态均衡。

参考文献:

[1] 陈广胜.走向善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 黄颖,徐引篪.图书馆治理:概念及其涵义[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1):24-26.

[3] 姜利华,杨爱玲.图书馆多中心治理探微[J].图书馆学刊,2013(3):4-6.

[4] 戴言,胡海荣.温州市图书馆法人治理改革纪实[EB/OL].[2014-07-30].http:///dynamic/magzine/Article/2014-07-30/2014073014591978.shtml.

[5] 洪源渤.共同治理——论大学法人治理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6] 克拉克·科尔. 大学的功用[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3.

[责任编辑 李 漪]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