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信息资源开发研究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资源开发 研究 信息

关键词:信息;资源;开发;图书馆;信息资源

摘 要:在信息时代,信息资源开发已成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强大动力。本文着重讨论了信息资源开发的概念、类型和原则,深入分析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的影响因素,创新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的措施、方法和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0)01-0084-03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资源开发已成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强大动力,充分有效地开发信息资源是图书馆及图书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现代信息技术为信息资源开发开辟了新的途径、创造了新的模式。

1 概念、类型和原则

这里我们注重探讨的是信息资源开发概念、信息资源开发类型和信息资源开发原则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信息资源开发的基本问题。

1.1 信息资源开发概念

信息资源开发的概念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讨论:一是分析学术界信息资源开发的不同观点,二是阐述本文对信息资源开发的认识。

⑴学术界对信息资源开发概念的不同理解。目前主要有以下:①乌家培先生说,“开发信息资源:一是开拓信息渠道,建立信息库存,加速信息流动。二是不断重组和加工信息内容本身。”②符福峘先生说,“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指将收集到的信息,有目的的进行不同类型、不同方式、不同深度地整序和加工,使其增值后,提供给用户。”持这两种观点的人比较多。此外,还有以下三种解释,即信息资源开发是③“信息资源转化”,或是④“信息经营活动”,或是⑤“信息服务的高级形式”。“转化”论者将信息资源开发看作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信息资源中的信息由不可得状态变为可得状态,由可得状态变为可用状态,由低可用状态变为高可用状态的过程。“经营”论者将信息资源开发看作是一种普遍活动,包括信息机构的信息服务和信息经营活动。服务论者认为信息资源开发是一种创造和生产新的信息产品的活动,是信息服务的一种高级形式。

⑵信息资源开发的科学定义

上述五种观点各有不足(前四种解释泛化了信息资源开发的外延,第五种解释又窄化了信息资源开发的外延),都是不可取的。笔者认为,定义信息资源开发,应先“准确界定信息资源”和“正确理解科学开发”两个方面的问题。现在我们立足于“人类选取、组织、序化的有用信息的集合”这一信息资源定义,来界定信息资源开发的概念。信息资源开发就有了特殊含义。信息资源管理分前期信息资源管理和后期信息资源管理两个阶段。前期管理阶段与后期管理阶段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信息资源管理活动。前期管理阶段是指对信息的选择、收集、加工、整理、组织、存储等管理环节。后期管理阶段是指对信息资源的宣传、重组、转化、再生产、再创造等活动。信息资源开发指的是信息资源的后期管理活动。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信息资源开发定义为:人们为使信息资源增值,或使之得到充分利用而对其进行的宣传、报导、重组、转化、再生产、再创造的能动活动。

1.2 信息资源开发的类型

信息资源开发的类型是信息资源开发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以下分两步探讨信息资源开发的类型。

⑴信息资源开发类型划分标准。信息资源开发的多种概念,导致了对信息资源开发类型的歧义,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类型划分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外延与内涵开发标准。二是宏观与微观开发标准。 三是层次开发标准。四是状态与潜在开发标准。五是深度开发标准。六是内容开发标准,七是时间开发标准。八是范围开发标准。九是主体开发标准。

⑵信息资源开发类型。划分标准为信息资源开发类型的划分提供了依据。划分标准的选取应从实际需要出发,划分出的信息资源开发类型应与信息资源开发的定义、与信息资源的类型保持内在的一致性。根据上述考虑,本文拟从开发方式、方法角度将信息资源开发划分为以下8种类型,即宣传开发类型、指导开发类型、服务开发类型、转化开发类型、整理开发类型、转移开发类型、汇编开发类型、研究开发类型。

1.3 信息资源开发原则

信息资源开发原则是对信息资源开发全局或对信息资源开发整个过程起指导作用的准则。其原则有以下五个:一是现实原则,就是根据现有物资和政策的可能条件,最大限度地开发现有信息资源,使现有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二是导向原则,就是:优先开发常用信息资源,将用户导向正常需求行列;开发的信息产品具有易用性和易存取性;开发新领域,引导用户新需求。三是效益原则,就是信息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趋于最大化: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后创造的净收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降低用户获得利用信息的非物质(如时间)消耗。四是特色原则,即:优先开发特色信息资源,并尽快实现产业化;创新信息资源开发的独特方法和技术。五是安全原则,就是信息资源开发不能使信息资源载体受到损伤,不能损害所有者的知识产权,不能泄露国家或单位的有关机密,开发健康有益的信息产品,避免信息污染。

2 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的影响因素

影响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活动的因素很多: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以下介绍的是几种主要的影响因素。

2.1 国际影响因素

国外图书馆的发展对中国图书馆事业有着久远而深刻的影响,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促使中国图书馆走向了国际信息化的道路。

国际影响的积极因素有三个:一是思想因素。即国际图联提出的四项图书馆办馆思想(保存人遗产、社会教育、传递信息、开发智力)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提出的“开放”思想。在这些思想因素的影响下,中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走上了开放、主动、深层、高效的道路。二是方法因素。影响信息资源开发的方法因素有资源的共享方法、开发方法、设施的制造和使用方法等。在方法因素的影响下,中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走向了更为实际更加高级的阶段。三是意识因素。影响信息资源开发的意识因素是信息意识和信息价值。由于信息意识进步,发达国家很快认识了信息的价值,并很快影响了中国,提高了国民的信息观念,进而使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具有深厚的社会共识。

2.2 政治影响因素

政治因素是影响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绝对因素。政府对图书馆建设的重视程度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得以充分有效开发的前提条件。政治影响因素有“政治引导因素”“政策法规因素”“职能履行因素”等。一个国家的图书馆职能的履行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纲领、政策主张、人们的信仰、社会思潮等密切相关。中国图书馆为决策服务、为教育服务、为法制建设服务等等,都是职能履行因素的影响结果。

2.3 经济影响因素

经济因素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开发活动。经济影响因素有:“市场经济的影响因素”“知识经济影响因素”“图书馆经费影响因素”“网络费用影响因素”等。图书馆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其经费应由国家投入。因此,国家的经济条件就是图书馆发展的制约因素。因特网上的检索和电信通信都需要一定的费用,尤其是电信费用更多。所以,充分开发网络信息资源,确定出合理的网络费用是大势所趋。

2.4 科技影响因素

科技影响因素有以下三个:一是馆藏对象因素,随着新型技术的发展,新型载体文献比例加大,网络信息资源扩展,实际馆藏和虚拟馆藏并存,使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发生了明显地改变。二是工作技术的进步,影响了信息资源开发方式的改变。三是环境因素。未来图书馆是信息网络中的重要节点,用户通过网络在任何地点都可获取图书馆信息。

2.5 文化影响因素

文化影响因素有5个,即信息意识因素、知识工程因素、精神文明因素、特殊文化因素、网络文化因素。现代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想意识,使人们普遍具备了信息观念。这种信息观念对图书馆开发信息资源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信息技术与人们的行为方式相融合衍生出了丰富的网络文化,从而形成了信息资源开发的网络文化因素。网络文化因素使信息资源开发大众化。

2.6 教育影响因素

教育影响因素有4个,即科教兴国因素、素质教育因素、创新教育因素、终身教育因素。图书馆作为教育机构,在实施科教兴国的过程中必须积极开发信息资源,展示科学和理性,激发读者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应以丰富的教育内容、广泛的教育对象、无限的教育时间,为社会公众继续学习提供服务。

2.7 资源影响因素

资源影响因素主要有载体因素、内容因素、特性因素、布局因素、出版因素等。信息资源的载体形态直接影响着信息资源开发的方式、方法。只有用户要求与信息资源开发的精确度一致起来,才能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信息资源布局在空间和数量上影响着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丰富的电子出版物、网络信息以及网上书店等改变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方式。

2.8 管理影响因素

管理影响因素有5个,即管理体制的影响因素、工作能力的影响因素、规范标准的影响因素、工作技能的影响因素、工作环境的影响因素。网络环境下,在新的管理观念和新的管理体制影响下,图书馆应继续引进现代管理机制,把信息资源开发推进到高效的科学时代。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应强化管理,应用现代技术,增强工作能力,全面提高服务水平。

2.9 用户影响因素

用户影响因素有信息需求因素、信息素质因素、信息行为因素、职业特点因素。

2.10 馆员影响因素

馆员影响因素有政治思想觉悟因素、专业水平因素、心理素质因素等。

3 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措施、方法和模式

采用各种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创新开发模式,才能充分有效地开发信息资源。以下分别阐述信息资源开发的措施、方法和模式。

3.1 开发措施

为密切用户与信息资源的联系,满足社会信息需求,需制定并采用以下措施。

⑴强化开发观念。是指:树立信息是财富、商品、资源的信息价值观;树立用户第一、服务至上的用户意识;树立标新立异的创新意识;树立市场意识。

⑵改善开发环境。是指保障政策、文化、经济、竞争、技术等优质开发环境。

⑶加强开发实力。实力分信息实力、设施实力两部分。前者是将信息机构中的信息资源变成高速信息传输网的有效节点,成为能动的信息中心。后者则是指建立信息机构集成管理系统、局域网,购置配套设备,建立智能化的服务场所等。

⑷明确开发对象。明确开发对象是指有针对性地开发不同类型的文献,重点开发网络信息文献,重视开发现有用户和潜在用户等。

⑸加大开发深度。深度开发是指对信息资源的重组、整合和分层次加工。包括智力性信息资源开发、特色信息资源开发、预测性信息资源开发、咨询性信息资源开发。

⑹扩大开发范围。扩大开发范围包括四个方面,即面向社会公众开发、面向领导决策开发、面向经济建设开发、面向教育开发。

⑺活化开发方式。信息机构必须借助现代化网络信息服务系统,活化已有的信息资源开发方式,挖掘潜力,针对用户需求,不断开发出崭新的信息服务产品。

⑻强调开发协作。首先树立全新的协作观念,成立开发协调机构互通有无。其次在政策上保证:统一管理、保证资金、配备先进设备、制定相关政策。最后才能实行多级协作。

⑼培训开发人员。应积极调整信息资源开发人员的知识结构,多途径培训信息资源开发人员,使之具备开发能力,

⑽加强开发研究。包括加强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加强开发理论的研究、加强开发方法的研究、加强开发体制的研究。开展开发研究,能很好地帮助人们明确信息资源开发工作。

3.2 开发方法

信息资源开发分现实信息资源开发和虚拟信息资源开发,所以其开发方法也分两个方面研究,现分别阐述如下:

⑴现实信息资源开发方法。目前主要是现实(传统)信息资源数字化。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动画等现实(传统)信息资源在数字化时,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不相同的。现实(传统)信息资源数字化的方法有“扫描数字化”(书刊等)、“照相数字化”(图形、图像等)、“多媒体数字化”(声音、电视图像、动画等)、“普通文档信息数字化”。制作电子文献的工作流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即:扫描输入、OCR中英文识别把图像文件转变为文本文件,机器翻译,校对,全文检索,数据生成,光盘制作。

⑵虚拟信息资源开发方法。虚拟信息资源(网络版的电子图书、期刊、报纸等、经常更新和变化的动态信息、各类收费和免费数据库、各种软件等)的开发方法是指“有址可查的信息资源”(如网址大全)的开发方法和“变化不定的信息资源”的开发方法。 网上有固定地址的信息资源,可以通过Internet地址册进行开发:首先是确定查询主题,明确开发目标。其次是选择网址手册,挑选网址。再次是上网查询,分析查询结果,拷贝有关信息,进行标引加工。最后是组建自己的信息资源库。开发网上变化不定的信息资源,要制定策略,定期上网查询。

⑶其他问题。虚拟信息资源的开发还有以下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一是应尽快制定信息资源开发政策,指导虚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二是权力问题有待解决。目前,对虚拟信息资源开发的权力和义务尚无具体规定,需要广大信息工作者进行认真研究,快出成果,促进信息资源开发工作。三是加快开发中文网络信息资源使用工具。四是开发虚拟信息资源共享系统。

3.3 开发模式

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开发模式需要从“现实文献信息资源开发模式”和“虚拟信息资源开发模式”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⑴现实信息资源开发模式。现实信息资源的开发可采取自主开发模式、合作开发模式、委托开发模式等三种模式。自主开发就是自主选题开发本单位的信息资源。如自建的书目数据库、专题数据库等。合作开发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共同参与开发现实信息资源的方式。它要求技术较高、资金较多。委托开发是指一个单位提出明确的开发要求,委托有经验的单位或专业公司等开发生产有关的电子文献。委托加工的电子文献要求较高。现实文献资源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的因素多,工作量大。

⑵虚拟信息资源开发模式。虚拟信息资源是指文献信息单位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利用的外部信息资源。因特网上信息资源的基本反映方式是主页。虚拟信息资源的开发目标就是要为上网用户提供指引和帮助,即按照某种模式和方法,通过上网搜寻、挖掘一些专业学科的信息资源,进行分类、标引、建立索引和建立动态链结等。虚拟信息资源开发模式主要有站点推荐、专业信息指南系统建设、专业信息资源指引库建设等三种模式。热门站点或相关站点是因特网上利用最多、最简单、最直接的信息开发利用模式,这种模式被广泛采用。因特网专业信息指南介绍的是馆藏虚拟信息资源。其信息系统准确,导航作用突出,能选择参考价值较高的信息资源,是虚拟信息资源开发的又一重要模式。专业信息资源指引库由“信息资源的网址(URL)”、“原始信息”、“查询支持技术(检索软件)”等三部分组成,它将一些物理上分散的大量原始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和组织,从逻辑上联系起来,并且通过各种导航手段,为读者迅速获取所需信息资源提供导引。

参考文献:

[1] 张仁峰.美国行业协会考察和借鉴[J].宏观经济管理,2005,(9).

[2] 董玉宝.21世纪中国信息服务工作的建设与展望[J].情报科学,2006,(10).

[3] 王泠.韩国:传统文化价值的现代开发[J].文化研究.2002,(4).

[4] 王伟.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嘉应学院学报,2004,(2).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