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抗生素伤肾的3个特征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抗生素 特征

说起抗生素,相信绝大多数人一生中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在很多家庭的自备药箱里也多半会储存抗生素,家人如有感冒、发热、腹泻等症状时,很多人会习惯性地自服抗生素“应急”。如不见效,到医院就诊时,还会主动要求医生给“挂盐水”,而很多医生也会不自觉地在补液中加入抗生素“消炎”。其实,这样做,不仅可能导致抗生素耐药问题的发生,还可能引起肾损伤。

滥用药 肾脏损伤较突出

抗生素为什么容易伤肾呢?这与肾脏的生理功能有关。肾脏承担着人体的代谢、排毒重任。药物的代谢和排泄也依靠肾脏进行,肾小管的浓缩功能还能使尿液中药物浓度超过血浓度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因此,一旦药物反复、长期积聚在肾脏中,就容易引发肾损伤。

抗生素引起的肾损伤主要是过敏反应、急性肾小管坏死或肾内梗阻,严重者发生急性肾衰竭。许多抗生素具有潜在肾毒性,其损害作用随剂量增大、疗程延长而加重,尤其是大剂量联合用药、不合理用药、滥用药时更为突出。

症状不明,化验常异常

抗生素肾损伤的临床表现不一,可在用药后5~7天,也可短至1天,长至3周出现全身过敏反应,包括全身瘙痒、皮疹、关节酸痛、血嗜酸粒细胞升高、IgE升高、尿沉渣见嗜酸白细胞、肾小管功能减退等等,严重的可出现少尿或非少尿性急性肾衰竭。

由于药物所致免疫反应导致的肾小球肾炎,临床可有水肿、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少数病例可有肾病综合征、肾功能减退表现;由于药物阻塞尿路,临床可突然出现无尿和血尿素氮迅速升高,解除梗阻后尿量增多,血尿素氮下降。临床上更多的情况是,病人并没有明显不适,或仅表现为轻度腰酸、乏力,而这些症状往往不被重视,只有在化验时才发现有蛋白尿、血尿或肾功能损伤。

高危人群最易受伤

通常,病人有下列情况时,更容易发生肾脏损伤,因此,此时应注意调整抗生素的用药剂量和种类。

●原有肾脏疾病者,特别是已存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时,由于药物不能经肾脏正常排出,导致药物蓄积在体内,容易引起肾中毒病变。

●长期肝病、肿瘤等引起营养不良和低蛋白血症,导致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减少,药物肾脏排泄量增加,从而增加肾损害机会。

●糖尿病、高血压、痛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均可引起肾损害,导致肾脏对药物毒性的敏感性增加。

●老年人更易发生肾脏损伤,应注意调整用药剂量。

总之,一旦发生抗生素所致的急性肾损伤应及时停药,并在医生指导下接受支持治疗。通常,支持治疗包括抗氧化、碱化尿液、充分补液水化。一般来说,大多数抗生素所致的急性肾损伤预后良好,停药后几天内会得到缓解,少数病人会残留肾功能不全。早期确诊,及时停用可疑药物,并积极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常见肾毒性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按肾毒性递增顺序排列为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

β一内酰胺类抗生素 包括头孢菌素、青霉素类等。近年来,随着青霉素类药物使用剂量的不断加大,以及人们对药品不良反应认识的不断提高,有关其致泌尿系统的不良反应日趋增多。

抗真菌药 两性霉素B是一种肾毒性很强的抗真菌药物。

磺胺类药物 该类药物致肾损害主要源于药物在肾小管内结晶析出,引起血尿和梗阻性肾病。

利福平 该药引起的急性肾衰竭预后较差,临床上多发于间歇用药或中断治疗后再次服用者。

其他 引起肾脏损害的抗菌药物还有糖肽类、多黏菌素、四环素、氟喹诺酮类等。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