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肾病:不可不知的9种表现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肾病 不知 表现

大家都清楚,正是肾脏通过增减尿量主宰着水的调控。肾有病时水的调节就会出现问题,例如尿少使水积存于体内而形成水肿,就是肾性水肿。

一、尿量异常

健康肾脏有保持尿量正常的功能,成人平均尿量为1500ml左右。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时称之为少尿;少于100ml时称之为无尿。产生少尿的原因可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情况是肾血液灌注不足,肾小球无法滤出尿液:如休克,吐泻脱水等。原因不在肾脏本身,而在血液中水分不够,造尿没有原料。这种原因只要纠正及时,一般均可完全解决问题。

第二种情况是造尿器官本身,即肾脏自身出了问题,如发生了肾炎,急性肾功衰竭等疾病。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去医院找出致病原因,根据具体疾病种类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第三种情况是肾脏能正常的产生尿液,但由于流出管路——输尿管发生阻塞,如输尿管中有结石或男性前列腺肥大,压迫了尿道,使尿液无法正常地排出体外。对此种少尿,如能及时识别原因,正确施治,肾功一般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相反,如一个人24小时的尿量总多于2500ml,称之为多尿,也属于病态,糖尿病就是一个常见的例子。

二、排尿异常

可分为尿频、尿急和尿痛,尿失禁,尿潴留,尿流异常和遗尿几种情况。

尿频指的是排尿次数增多。尿频同多尿的区别是它的总尿量并不增多。尿急是指一有尿就要迫不急待地排尿。尿痛是指排尿时尿道和下腹部的疼痛。由于三者常常同时存在,所以又称之为尿路剌激症状。因为其存在多标明膀胱和尿道(前列腺)存在有炎症或刺激,所以又称之为尿道综合征。

尿失禁是指丧失排尿的自控能力,因而尿液自尿道不自主地外流。发生基本原因是膀胱逼尿肌持续地收缩,而制止尿液外流的尿道扩约肌却不能有效地收缩。这多是和泌尿系统的炎症或神经病变有关,如膀胱挛缩和脊髓肿瘤等。

尿潴留指尿液滞留于膀胱内不能排出体外,多来源于排尿困难。根据尿潴留的程度可分为部分性或完全性二种;根据发病的缓急又可分为急性或慢性二种。尿潴留和尿路刺激症状同属排尿困难,但却不同。前者下腹胀满,超声下可发现大量尿液;后者纯属感觉排不出尿,实际上膀胱内并无存尿。由于症候表现不一,所以预后和治疗方法也不尽一样。

尿流异常指排尿时尿线无力,尿流缓慢甚至中断,排尿后又有尿液流出。原因主要与尿道和前列腺疾病有关。

遗尿指三岁以上的孩子入睡后不自觉地尿床,多属于功能性,但也可由于器质性原因造成,因而要请医生进行仔细的检查。

三、肾性水肿

大家都清楚,正是肾脏通过增减尿量主宰着水的调控。肾有病时水的调节就会出现问题,例如尿少使水积存于体内而形成水肿,就是肾性水肿。

按水肿轻重肾性水肿可分为有三种:第一是隐性水肿,即体重增加,却从体表查不到水肿。第二是水肿只见于全身的松弛组织,例如眼睑和足背处,属于轻度水肿。这种水肿呈现一种重力性的特点:晨起见于眼睑,而晚上多见于足背处。第三是水肿不仅可见于体表,更见于全身各处,甚至涉及胸腔和腹腔(出现积液),属于重度水肿。

肾性水肿从眼睑开始,再自上而下地走向全身,所以医生们将其称之为下行性不肿;而心源性水肿则从下肢开始向上身发展,因而称之为上行性水肿。肝硬化虽然也有水钠潴留,但主要集中在腹部,四肢却消瘦畸形,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医将其称之为单鼓胀。

出现肾性水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肾病综合征。特点是血中的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血管内保存不住水分,水分最终从血管内转移到血管外的组织间隙中,引起水肿。

四、肾性高血压

肾实质和/或负责供应肾脏营养的肾血管发生狭窄,也可引起高血压,其原因来自肾的自身方面,故称之为肾性高血压。高血压的病人中有相当一部分可能同肾脏病相关,而长时间的严重高血压必然会损害肾脏,所以高血压病人应当检查肾脏。

五、肾性贫血

贫血原本属于血液科疾病,但慢性肾脏疾病可引起严重的贫血,这就属于肾性贫血了。肾脏可以产生一种称之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物质,它可以剌激骨髓生血,缺少这种物质可引起明显的贫血,补充这种物质可以明显改善肾性贫血。令人高兴的是我们中国已能人工合成这种物质,并且成功用于临床治疗,进而明显地改善了尿毒症病人的生活质量。

六、肾大小变化

肾脏位于人身体二侧腰部,由于靠后和部分在肋骨掩盖下,所以在正常情况下不能用手摸到,因而凡属有意无意摸到肾脏者均属病态。单侧性肾肿大常见于肾盂积水、肾肿瘤和肾囊肿等;双侧性肾肿大见于先天性多囊肾、双侧肾盂积水、肾病综合征和肾淀粉样变性等。腹部触诊是最简单、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在此基础上,借助于现代诊疗技术,如超声波、CT扫描不仅可以很清楚和准确地弄清肾脏大小,而且还能弄清肾脏的形态情况。

在肾脏增大阶段如能及时施治,常为病人取得良好的预后争得宝贵的时间。而过小的肾脏则是肾病晚期的表现,这时往往只能选择透析、移植才能解决问题。

七、肾区痛

肾区痛分为二种情况。一是自我感觉,属于主观方面;二是在检查时,即触压或叩击时发现肾脏局部疼痛,则属于客观方面。

钝痛:呈现一种隐痛,常是慢性地长期存在,但在叩击局部时疼痛可更为明显。多见于一些非感染性肾脏疾病,如肾盂积水、多囊肾和肾肿瘤等。

胀痛:为一种持续性的较为剧烈的疼痛,常伴有较为明显的肾区叩痛和发热等全身症状。多见于肾及周围组织的感染性疾病,如急性肾盂肾炎、肾脓肿和肾周围脓肿等。

绞痛:一般是肾盂和输尿管连接部或输尿管阻塞,特别是半阻塞,合并组织痉挛引起的严重疼痛。有突然发作和间歇出现的特点,常常放散到大腿内侧会阴部,病人坐立不安,大汗,不用药物难以忍受,有时伴有血尿。这些症状一般是输尿管结石的典型表现。

肾区叩痛或压痛:是指以手检查肾脏时,即触摸、挤压或叩击时所引起的疼痛,也常见于肾或肾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等病症。有些病人自发痛已经相当明显,便不应进行类似的检查,否则可能增加病人的痛苦。

八、肾性骨关节炎

祖国医学早就知道肾主骨,现代医学已经证明一些骨病就和慢性肾病有关。特别是在肾功衰竭之后,可引起高血磷、低血钙,继而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由于酸中毒等原因,必然会引起骨骼系统的变化。它的特征是引起全身性的骨关节疼痛,下半身的负重骨表现更为明显。用力和负重可使症状加重,骨骼的拍片可以看到相应的改变。儿童可由于骨骼的病变出现发育障碍,身材矮小,成为肾性佝偻病。现代医学已经找到一些药物来对付这一类的变化,甚至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遗憾的是所用花费尚难为多数人接受。

九、尿色异常

尿的颜色一般呈淡黄色。正常情况下受到尿量、尿的酸碱度、某些食物和药物的影响,尿量增多时色浅淡无色,尿量少而浓缩时尿色加深呈深色或浓茶色。例如服用维生素B12时尿呈澄黄色,服用大黄、呋喃坦啶、痢特灵时呈深黄或棕褐色,发生以上情况,不必多虑。

淡红色尿则常见于血尿,应当进行有关的检查。血尿指尿中出现了红细胞。红细胞过多,肉眼可见为洗肉水样,称之为肉眼血尿;红细胞少只是借助于显微镜才能查到称之为镜下血尿。血尿可来源于肾脏的细微结构(经过肾小球),称之为肾性血尿;也可来源于肾外组织,如输尿管、前列腺和膀胱者称之为肾外血尿。肾性血尿系内科疾病(例如肾炎)的表现,肾外血尿则是外科疾病(如结石,肿瘤等)的表现。由于治疗方法和病人的预后不一样,因而医生会给予仔细鉴别的。

在正常情况下,尿中不应当有许多的泡沫,持续存在大量的粘稠泡沫,可能是尿中有大量蛋白的表现,应当到医院验尿,以免影响健康。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