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解痉合剂、异丙嗪及氯丙嗪、20%甘露醇治疗输尿管结石30例观察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甘露醇 合剂 观察 治疗 氯丙嗪

资料与方法

一般情况:本组共计30例,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19~68岁,病程2天~1年。其中23例因绞痛急诊入院,7例为间断性钝痛入院。入院后均经过辅助检查确诊为输尿管结石,其中3例合并肾结石。

X线检查:本组病例治疗前全部做了腹部平片检查,上段结石7例,中段结石6例,下段结石17例,其中有3例同时并存肾结石。有9例治疗前做静脉尿路造影,其中4例发现有轻度肾盂积水和输尿管明显扩张,其余均未发现。

尿常规检查:治疗前15例红细胞(+[KG-*2]+[KG-*2]+),9例(+[KG-*2]+),4例(+),另外2例女性患者因处于月经期而没有检查。

腹部B超检查:本组共有17例做了肾及输尿管B超检查,其中3例同时有肾结石,4例显示轻度肾盂积水和输尿管明显扩张。

治疗方法:①治疗前大量饮水或静脉输液1000ml。②异丙嗪25mg,氯丙嗪25mg肌肉注射;654-2及维生素K3分别用20mg及32mg 联用加入5%或10%的葡萄糖500ml中静滴;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40~60分钟滴完。③每天用药1次,3天为1个疗程,每两个疗程间隔5~6天。④治疗期间统一用医用痰盂收集尿液,经检查证实尿中无结石后方可弃去。

疗效标准:本组病例经治疗1个疗程后,症状缓解,结石排出(含排入膀胱,以复查腹部平片为准)为显效,第2、第3疗程后排出结石为有效,第3疗程结束后仍未排出结石为无效。

结 果

本组病例共29例在异丙嗪与氯丙嗪、解痉合剂注射后约40分钟,症状缓解,疼痛停止;另1例在疼痛仍未完全缓解的情况下注射度冷丁50mg后疼痛立即停止。随后静脉滴注20%甘露醇,30例患者尿量均明显增加。第1疗程治疗后排出结石12例,包括3例排入膀胱,占40%,第2、第3疗程后排出结石分别为5例和8例,占43%,总有效率为83%。有5例患者第3疗程后仍未排出,占17%。疗程最短者为1例下段结石患者,于第1疗程用药后3小时排出1枚米粒大小的结石,疗程最长者于第20天排出。3个疗程后对5例未排石者复查腹部平片,提示有3例输尿管上段显示结石阴影,有2例为输尿管中段结石,其中3例有肾结石的患者仍然存在肾结石。

结石大小及形状:本组病例除了3例结石排入膀胱,5例未排石外,其余所排结石最大者如枣核,最小者如米粒。排出的25枚结石中,5枚呈椭圆形,表面光滑,2例呈圆椎形,其余不规则,表面粗糙。

讨 论

异丙嗪与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两者均具有较强的镇痛、镇静作用,能直接缓解病人肾绞痛,使机体对各种刺激反应减弱,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神经兴奋传导减弱,有利于输尿管痉挛的解除,同时还对输尿管平滑肌起到舒张、解痉、止痛的作用,有利于结石的排出。

654-2与维生素K3的药理作用:均有解除内脏平滑肌痉挛的作用,临床上常联合作为解痉合剂使用。654-2(盐酸山莨菪碱)的作用主要是能解除平滑肌的痉挛,减轻输尿管的梗阻,以利于结石的下排,同时起到镇痛的效果。维生素K3主要用于治疗维生素K缺乏症及出血倾向,但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它还能使输尿管平滑肌松弛、扩张,并有镇痛作用。上述两药合用使解痉及止痛作用加强,可以快速缓解症状及有助于结石下移。

20%甘露醇的作用机理:结石主要停留在输尿管狭窄部位,就较小的结石而言不会形成梗阻。但是,直径<1cm而又偏大的结石,就会形成不同程度的梗阻,即不全性梗阻。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形成积水或轻度积水。20%甘露醇为高渗溶液,能使组织间水分转移到血浆中,稀释血液,增加循环血量,提高有效滤过压和肾小球滤过率。因此,静脉注射20%甘露醇后,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尿液,加强了对输尿管和结石的冲刷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氯丙嗪对血压有影响,易致体位性低血压,同异丙嗪或度冷丁联用时有可能抑制呼吸,应注意全身情况的观察;使用654-2时应向病人交待有口干、颜面潮红的不良反应。维生素K3静注时速度不宜过快,否则可出现面部潮红、出汗、胸闷、甚至血压急剧下降的情况,应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

解痉合剂、氯丙嗪及异丙嗪合用,其解痉、镇静、镇痛作用显著,能彻底缓解结石在输尿管内移动时所引起的绞痛和输尿管痉挛,为20%甘露醇利尿后产生的冲刷作用创造了条件。同时避免了以往冬眠合剂中使用度冷丁等成瘾性的药物,使得本疗法可以按疗程进行。在临床中如遇极难缓解的绞痛,可加用1次度冷丁。本治疗方法简单,不良反应小,疗效显著,有效率达83%,在一般基层医院均能开展。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