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降糖药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研究进展 药物 降糖

[关键词] 糖尿病;治疗药物;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R97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1(b)-022-03

糖尿病(diabotes mellitus,DM)是一组以长期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是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一种慢性高血糖态。引起血糖增高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慢性高血糖将导致多种组织,特别是眼、肾脏、神经、心血管的长期损伤,功能缺陷和衰竭。DM已成为人类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据Wysowsky[1]报道,2000年全球有1.5亿DM患者,其发病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25年后将翻一番。其增长率为45%,其中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太地区,其增长率为57%。中国每年新增加的DM患者约为12万,每天约有3 000个初发的DM患者。DM患者就职于各行各业,其心理、生活等生存质量值得广大学者关注。DM目前虽然还不能根治,但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减少DM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目前用于临床的DM治疗药物分为: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

1 胰岛素(INS)

1.1 口服INS

INS在胃内会被强的酸性环境及消化酶破坏,失活;INS是大分子物质,一般情况下不能通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循环发挥作用。因此,Morishita等[2]选用肠溶材料EadragitL100制成了INS微球,BowmanBirk将酶抑制剂和抑肽酶等与INS分别包裹于微球体系中。大鼠口服上述微球后,降糖作用增加50%以上,统计结果差异明显。张强等[3]制备的聚氰基丙烯酸烷基酯INS毫微球,能显著延长其降糖作用,生物利用度为7.58%。另外,SKB公司系统研制开发了INS口服微乳,国内吴琼珠等[4]将INS制成复乳(W/O/W)给小鼠灌胃(剂量70 U/kg)有显著降血糖作用,并且发现以硬脂酸纳米为载体的INS在回肠具有最佳的吸收效果。

1.2 INS吸入制剂

INS吸入是一种较新的给药方式。目前对INS吸入治疗的研究主要分为经肺吸收、经口腔黏膜吸收和经鼻腔黏膜吸收三种方式。其中肺吸收的研究最为多见,大量研究表明,肺泡吸入可使INS的生物利用度达到100%,而不需要添加其他成分。肺部吸入被认为是最有希望成功替代常规治疗的无创途径[5]。

从发展的观点来看,非注射用INS新产品和新制剂将是今后国际INS类药物的发展趋势,国内外正在研制的非注射INS制剂包括:鼻腔给药的气雾剂、滴鼻剂,直肠给药的栓剂,INS微囊、微球、脂质体、生物载体或复乳等口服制剂。

1.3 注射用INS

按起效作用快慢和维持作用时间,注射用INS制剂可为速(短)效、中效、长(慢)效三类。这类制剂应在一般治疗和饮食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并按患者反映情况和治疗需要作适当调整。INS给药系统有皮下注射器,可避免多次注射对患者造成的恐惧;注射笔内带按钮的注射器,具有应用方便及计量可控制的特性;注射枪即用皮下针头或INS喷嘴穿过皮肤,患者不指导可自行使用,此装置疼痛小,注射计量准确,注射部位的深度和分布稳定;有资料显示:INS泵能摹拟正常INS分泌模式,治疗时INS“输注”方式较为符合生理状况,吸收更有预测性,可减少发生严重低血糖的危险,患者能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生存质量评分较高。

该类药物的副作用有:低血糖反应;水肿(4~6周);视力模糊、眼曲光不正;2型肥胖病人体重增加;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变态反应;胰岛素抗药性。

2 口服降糖药

2.1 磺酰脲类

第一代磺酰脲类主要有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等;第二代有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吡嗪(吡磺环己脲)、格列齐特(甲磺吡脲)、格列波脲(甲磺冰脲)和格列喹酮等,这类药物作用于胰岛B细胞的表面受体,阻断ATP敏感性钾通道(阻止钾外流),使细胞膜去极化,增强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开放,胞外钙内流,从而促使INS释放,血浆INS水平增高;还可以改善INS受体,增强靶细胞对INS的敏感性;此外,还能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此类药物主要经肺、胆排泄。

格列本脲(作用持续时间12~24 h)是长效制剂,作用强而持久,与B细胞膜上的受体亲和力最强,故作用最强,最易发生低血糖,低血糖持续时间长且严重,老年患者应慎用。格列吡嗪(作用持续时间12 h)为短效制剂,经肾排泄,低血糖反应较少。格列喹酮作用时间(4~6 h)为最短,其代谢物经胆汁排泄,对肾功能不全患者相对较安全。格列齐特除具降血糖作用外,还有抗血小板聚集及促纤溶酶原合成的作用。格列美脲是近年在国内上世的第二代磺酰脲类药物,此药有INS增敏作用,其结构与格列本脲相似,与磺酰脲受体结合,较格列本脲快2~3倍,解离快8~9倍,经肝代谢,肾功能不全者使用安全,推荐剂量为一日1~8 mg,顿服。Massi-Benedetti[6]结合全球格列美脲治疗经验,认为此药较少引发低血糖,体重增加也较少,适用于老年和肾功能不全者,并认为本品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Becic等[7]认为本品降糖作用较格列本脲强,持续时间也较长,但很少发生低血糖反应,故疗效明显优于格列本脲。如果单用本品一日8 mg疗效不佳,可联用二甲双胍或INS。Davies[8]指出,磺酰脲类常导致高INS血症,且有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的危险,2型DM患者长期服用可促使胰岛细胞功能进行性减退,使血糖得不到满意控制。磺酰脲类禁用于已明确诊断的1型DM患者和2型DM伴有酮症酸中毒的患者。

该类药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低血糖、胃肠不适、恶心、腹痛、腹泻,低血糖发生往往不像INS引起的那样容易早期察觉,且持续时间长,导致永久性神经损害。老年人慎用。新型磺酰脲类较少引起低血糖。

2.2 快速INS分泌剂

此类药物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为苯甲酸和苯丙氨酸衍生物,这类药物和磺酰脲类药物结构虽不同,但作用机制都有相同之处,都是抑制ATP敏感性K+通道,或阻止K+外流,使细胞膜去极化,从而使钙通道开放,使β细胞的钙内流增加,诱发INS分泌。Hatorp[9]认为此类药物口服吸收快,起效快,服后92%经胆汁排泄,在体内无蓄积,适用于老年和糖尿病性肾病(DN)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者对其耐受性良好,极少发生低血糖反应。Madsbad[10]对256例40~75岁且无明显血管并发症的2型DM患者进行了为期1年的疗效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瑞格列奈组(1日1~4 mg,餐时服)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的降低都较格列吡嗪组(1日5~15 mg)为优。Dornhorst[11]认为此类药物与二甲双胍或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联合使用能延长β细胞的寿命,对存在INS第一时相分泌障碍和胰岛素抵抗(IR)的2型DM患者很有效。此类药物对血糖控制,HbA1c降低,体重减轻和改善生活质量均较磺酰脲类为好,很适用于餐后高血糖和饮食不规律者。此类药物的副作用主要是低血糖,发生率较磺酰脲类低60%,胃肠道反应罕见。

2.3 双胍类

此类药主要有苯乙双胍(降糖灵)、二甲双胍,该类药物可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抑制肝糖原异生和肝脏葡萄糖输出,减少小肠葡萄糖的吸收。能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不影响血清INS水平,故单独使用不会发生低血糖。苯乙双胍因不良反应较大常诱发乳酸性酸中毒,已停止销售。二甲双胍能增强纤溶系统活性,改善脂质代谢,降低胆固醇及三酰甘油和减轻体重,是超重糖尿病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此外,Bavirti和Tayek[12]报道,美国每年有20%的IGT患者发展为2型DM,使用二甲双胍可使这一比率降至11%。二甲双胍能针对IGT患者的基本缺陷,即INS抵抗和INS分泌异常进行治疗,从而减轻糖代谢恶化,防止IGT向DM转化,对减少DM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Drzewoski和Czupryniak[13]报道,对于磺酰脲类、阿卡波糖或INS治疗效果不理想的2型DM患者,加用二甲双胍后可取得较满意疗效。

虽然,二甲双胍引起乳酸性酸中毒的发生率非常低,但不能否认该药引起乳酸性中毒的事实。肝、肾功能不全,酗酒、低氧或同时使用利尿剂、非甾体抗感染药、秋水仙碱以及使用剂量过大等易诱发。二甲双胍以原型经肾排泄,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老年患者肾功能减退,用药更需慎重。

2.4 噻唑烷二酮类

此类药是近年新开发的一种很有前途的INS增敏剂,代表药有曲格列酮、罗格列酮、吡格列酮和帕格列酮等,这类药物在结构上属于噻唑烷-2,4-二酮衍生物。其作用机制与特异性作用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激活受体γ(PPARγ)有关,PPARγ分布于INS作用的关键靶组织如脂肪组织、骨骼肌和肝脏上,具有调节INS效应基因转入及控制葡萄糖产生、转运和利用的作用,还可参与调节脂肪酸代谢。这类药物对INS分泌没影响,因而要求患者必须有INS存在,也就是说患者并不是INS绝对不足,而是INS相对缺乏即对受体靶细胞组织的敏感性降低,导致INS不能充分发挥作用。Pavo等[14]将205例初诊的2型DM患者随机分入吡格列酮组(30~45 mg/d)和二甲双胍组(0.85~2.55 g/d),以FBG<7 mmol/L为目标,结果显示,吡格列酮组疗效较佳,并增强了患者的INS敏感性,H llsten等[15]比较了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静息和运动时患者INS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罗格列酮在静息时能增加骨骼肌对INS的敏感性,在运动时能加强INS使肌细胞葡萄糖摄取率增高的作用,而二甲双胍则无此效应。曲格列酮因其肝脏毒性于2000年3月1日起被撤出美国市场。

罗格列酮的不良反应是引起舒张压明显下降、体重增加、水肿、LDL胆固醇水平升高等。

2.5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此类药物有阿卡波糖(拜糖平)、伏格列、波糖(倍欣)、米格列醇等,这类药物在小肠上皮刷状缘与糖类竞争水解糖类的酶,从而减慢并延缓葡萄糖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适用于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明显升高及伴有INS抵抗的DM患者,可作为2型DM的一线用药。Chiasson等[16]发表了阿卡波糖对1 368例IGT患者心血管事件和高血压发生率影响的报道,认为阿卡波糖能显著降低或延缓一些并发症的发生。Delgado等[17]报道口服阿卡波糖16周能使餐后血糖从(8.0±0.5) mmol/L降至(6.5±0.5) mmol/L,而治疗前后C肽水平无改变。Scheen[18]认为IGT是DM的必经阶段,干扰此阶段的IR或保护B细胞可防止DM的发生或延缓其进程。

此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结肠部位未被吸收的糖类经细菌发酵导致腹胀、腹痛、腹泻,个别患者出现黄疸。

此外,近年来的药理与临床研究表明,许多中药具有确切的降糖有效成分,中药复方制剂在临床应用上不仅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而且在治疗DM的并发症方面具有令人满意的疗效。

随着对DM认识的深入,已打破了1型、2型DM在治疗上的界限,治疗药物的化学结构也打破了传统的磺酰脲类、双胍类等基本结构,新的药物如:胰高糖素样多肽-1(GLP-1)和胰淀素[19]都是具有B细胞保护功能的肽类物质,这些药物在未来2~3年将会上市。许多新药不断进入临床,在DM的防治上一定会有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Wysowski DK,Armstrong G,Governale L.Rapid increase in the use of oraln antidiabetic drugs in the United States 1990-2001[J].Diabetes Care,2003,26(6):1852-1855.

[2]Morishila M, Lowman AM, Takeyama K,et al.Elucidation of the merchanism of incorporation of insulin incontrolled release systems based on complexation polymers[J].J Control Release,2002,81(12):25.

[3]张强,丁继军,叶国庆,等.口服胰岛素毫微球的体外释药及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J].药学学报.1998,33(2):152.

[4]吴琼珠,平其能.以硬脂酸纳米粒为载体的胰岛素小肠吸收部位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2,33(3):192.

[5]过依.胰岛素治疗进展-肺部吸入[J].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2002,23(6):340-341.

[6]Massi-Benedetti M.Glimepiride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a review of the worldwide therapeutic experience[J].Clin Ther,2003,25(5):799-816. [7]Becic F,Kapic E,Becic E.Glimepiride an oral antidiabetic agent[J].Med Arch,2003,57(2):125-127.

[8]Davies MJ.Insulin secretagogues[J].Curr Med Res Opin,2002,18(1):522-530.

[9]Hatorp V.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repaglinide[J].Clin pharmacokinet,2002,41(7):471-483.

[10]Madsbad S.Comparison between repaglinide and glipizide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1-yaer multicentre study[J].Diabet Med,2001,18(5):395-401.

[11]Dornhorst A.Insulinotropic meglitinide analogues[J].Lancet,2002,358(9294):1709-1716.

[12]Bavirti S,Tayek JA.Low-dose glyburide reduces glucose production rates in patients with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J].Metabolism,2003,52(4):407-412.

[13]Drzewoski J,Czupryniak L.Long-term efficacy of steady-dose metformin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a retrospective study[J].Med Sci Monit,2003,9(6):240-243.

[14]Pavo I,Jermendy G,Varkonyi TT,et al.Effect of pioglitazone compared with metformin on glycemic control and indicators of insulin sensitivity in recently diagnosed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3,88(4):1637-1645.

[15]H llsten K,Virtanen KA,L nnqvist F,et al.Rosiglitazone but not metformin enhances insulin and exercise stimulated skeletal muscle glucose uptake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J].Diabetes,2002,51(12):3479-3485.

[16]Chiaeeon JL,Josse RG,Gomis R,et al.Acarbose treatment and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hypertension in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the STOP-NIDDM trial[J].JAMA,2003,290(4):486-494.

[17]Delgado H,Lehmann T,Bobbioni-Harsch E,et al.Acarbose improves indirectly both insulin resistance and secretion in obese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J].Diabetes Metab,2002,28(3):195-200.

[18]Scheen AJ.Is there a role for α-glucosigase inhibitors in the prevention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Drugs,2003,53(10):933-951.

[19]Ole Schmitz.治疗2型糖尿的新药和方法[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2005,(3):79.

(收稿日期:2007-10-08)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