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14年某高校女教职工健康状况分析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教职工 健康状况 高校 分析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 了解中国人民大学女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为健康教育和促进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4年参加体检的中国人民大学的女教职职工,采用?字2检验分析不同年龄女教职工间疾病检出率的差异。结果 共有3378名女教职工纳入分析,检出率较高的异常指标依次为宫颈炎症(39.63%)、超重肥胖(34.68%)、子宫肌瘤(25.76%)、血脂异常(24.46%)和脂肪肝(23.67%)等,异常指标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结论 我校女教职工的总体健康水平不高,妇科疾病检出率较高。

关键词:女教职工;体检;健康状况

高校女教职工多为高知女性,她们大多处于教学、科研工作的第一线,工作任务重,岗位竞争激烈,在处理事业与生活的关系上要面临许多的冲突和困扰,精神长期处于紧张、不安和疲劳的状态。笔者对2014年我校女教职工的体检资料进行了分析,发现存在的健康隐患,为实施有针对性的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和促进对策提供数据支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参加我校体检的女教职工3378人。

1.2统计分析 用Excel录入数据资料,采用SAS9.3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字2检验分析不同年龄女教职工间疾病检出率的差异,所有统计学检验均为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教职工的年龄分布 2014年体检的女教职工3378人;年龄20~92岁,平均年龄为48.95岁;多分布在35~49年龄段中,具体教职工的年龄段分布<35岁751例(22.23%),35~49岁1090例(32.27%),50~59岁749例(22.17%),≥60岁788例(23.33%)。

2.2不同年龄女教职工主要异常和疾病的检出情况和比较 超重和肥胖、心电图异常、高血压、肝囊肿、糖尿病、尿酸偏高,胆结石的检出率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递增,在60岁及以上的教职工中达到最高,年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和血脂异常检出率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但在50~59岁的教职工中达到最高(P<0.05);在妇科疾病的检出率中,乳腺增生和子宫肌瘤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分别在<35岁和35~49岁的年龄段最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2014年我校女教职工体检结果显示,妇科疾病是威胁女性教职工健康的主要疾病,宫颈炎症和乳腺增生检出率分别高达39.63%和25.76%,高于之前报道的女教职工检出率[1-3];子宫肌瘤检出率13.17%,处于既往的报道的中等水平[1,4,5],且这三种疾病的高发年龄集中在中青年,具有年轻化趋势。宫颈炎症、乳腺增生和子宫肌瘤的发生与雌激素水平紊乱和内分泌失调密切相关,2%~4%的乳腺增生女性会发生乳腺癌变[6],且脑力劳动者的发病率高于体力劳动者[7]。作为高知女性的中青年女教职工,大多处于教学、科研工作的第一线,工作任务重,岗位竞争激烈,在处理事业与生活的关系上要面临许多的冲突和困扰,精神长期处于紧张、不安和疲劳的状态,再加上大多数女职工晚婚晚育、母乳喂养率低、母乳喂养时间短等因素,均易造成雌激素分泌失衡和紊乱。

我校女教职工体检结果还发现,超重和肥胖、脂肪肝、血脂异常、心电图异常、高血压、肝囊肿、糖尿病、尿酸偏高,胆结石的检出率也较高,这与很多大学教职工的体检结果一致[8-11],其中超重和肥胖、心电图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尿酸偏高均随年龄的增加而递增。很多研究也表明血脂异常和脂肪肝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递增[12-14],但我校女教职工体检结果显示中年女教职工的血脂异常和脂肪肝检出率最高,这提示我校血脂异常和脂肪肝患病的年轻化趋势。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阻塞性黄疸及肾脏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再加上超重肥胖,可加速脂肪肝的形成[15],且血脂异常与缺乏必要的身体活动、饮食结构不合理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16,17]。

综上,我校女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如:充分利用学校网络、电视录像、健康教育讲座、板报等方式向教职工宣传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促进教职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烟限酒、保证充足的睡眠,并增强教职工的保健和防病意识;适当减轻教职工的工作压力,增设教职工活动锻炼的场所,积极组织教职工开展体育运动;定期组织职工进行体检,校医院应建立和完善教职工健康档案,进行长期、动态跟踪管理,对体检中查出的健康问题应及时通知个人并提出具体治疗建议,同时要针对性的为教职工开出饮食和运动处方。

参考文献:

[1]刘平,冷丽佳,景存仁,等.高校女教职工妇科疾病调查结果分析及干预措施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93-94.

[2]袁文华.某高校女职工妇科检查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7,18(4):353-354.

[3]段官平,李霞.2007年天津职业大学教职工体检资料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16(1):96-97.

[4]刘涛.某高校女性教职工妇科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9):1031-1032.

[5]吉顺福,樊卫萍.2009年四川某高校教职工体检结果分析[J]职业与卫生,2011,27(18):2104-2105.

[6]阚秀.乳腺癌临床病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170.

[7]贾朝敏.乳腺增生症发病原因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1,4(5):157-158.

[8]李玉杰,姜珊,王风前,等.2009年哈尔滨医科大学教职工身体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校医,2010,24(3):226-228.

[9]孔庆滨,陈铁梅,石越.高等院校教师体检结果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5):608.

[10]张继红,彭玲,郑伟荣.教职工的结果分析及健康管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8):67-68.

[11]张宏,王强,孟岚,等.某大学1564名在职教职工体检结果分析及健康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29(4):74-76.

[12]戴树人,高昆,王鹏.四川大学教职工1691名健康体检结果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5,9(43):9-11.

[13]姚燕萍.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职员工健康体检结果研究报告[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7,14(5):5-7.

[14]曲辉.高校教职工3年体检结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9):5056-5058.

[15]赵文华主编.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2002)之七--血脂[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6]王明贤,王燎原,吕智.高血脂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四川医学,2012,33(10):1786-1787.

[17]王尚清,于延莲.自拟"降脂饮"治疗高脂血症及合并症[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0,32(4):98-100.

编辑/申磊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