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31例临床分析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妊娠 合并 临床 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时机对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孕期病情、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对我院2005~2011年收治的31例妊娠合并SLE孕妇的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妊娠初始时SLE活动与否分为SLE无活动组(A组,19例)和SLE活动组(B组,12例),比较两组患者孕期SLE的病情和妊娠结局的不同。 结果 ①孕期最高SLEDAI评分A组患者为4.26±2.9,明显低于B组患者(11.5±3.0),P<0.05;B组发生产妇死亡1例。②A组胎儿丢失率(0)较B组(27.3%)明显降低(P < 0.05);③A组新生儿出生时胎龄和体重分别是(37.8±3.5)周和(2710.0±810.0)g,均明显高于B组[分别是(33.1±2.1)周和(2061.0±540.0)g)](P < 0.05)。 结论 建议SLE患者选择病情持续稳定期计划妊娠,孕期严格监测、合理调整用药、适时终止妊娠是改善SLE患者母婴结局的关键。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时机;妊娠结局

[中图分类号] R714.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2-0039-02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全身性免疫性疾病,好发于育龄期女性。妊娠可加重SLE患者病情,给孕妇和胎儿造成危害。妊娠生育曾经被列为SLE的禁忌证。随着SLE诊治水平的提高,SLE患者的胎儿丢失率已下降至2000年的17%[1]。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1例妊娠合并SLE孕妇的临床资料,探讨妊娠时机对SLE患者孕期病情、妊娠结局及产科并发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5年1月~2011年12月在柳州市工人医院住院分娩的SLE患者。

1.2 诊断标准和分组

SLE诊断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ACR)1997年修订的分类标准。按妊娠初始时SLE活动与否分为SLE无活动组(A组)和SLE活动组(B组)。A组:临床无SLE活动(SLEDAI评分≤5分),妊娠前1年不用糖皮质激素或泼尼松剂量≤10 mg/d。B组:妊娠前1年有病情活动(SLEDAI评分>5分),或妊娠过程中发病者。

1.3 治疗方法[2,5]

孕期病情稳定者维持孕前用药,出现狼疮活动时加用激素,部分使用羟氯喹。必要时使用免疫球蛋白和血制品,发生严重并发症经治疗无好转,建议提前终止妊娠,分娩前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分娩后继续激素冲击2次后恢复至原剂量,同时积极处理妊娠分娩期并发症如感染、心衰、急肾衰等。

1.4 妊娠结局定义[3,4]

①自然流产:孕20周前妊娠自然中断;②死产:妊娠20周后胎死宫内;③治疗性流产:因为病情需要终止妊娠;④胎儿丢失:包括自然流产、死产和治疗性流产;⑤早产:妊娠37周前的活产。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和Fisher’s精确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住院分娩的SLE患者31例。平均年龄(27.193±3.3303)岁;初产妇29例,经产妇2例;病程从2个月至8年不等,其中孕前确诊SLE 27例,孕期新发SLE 4例。按妊娠初始时SLE活动与否分为SLE无活动组(A组)19例和SLE活动组( B组)12例,两组患者妊娠时年龄、产次、孕次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孕期SLE活动、并发症情况比较

A组19例中,14例孕期病情稳定。5例(26.3%)出现SLE病情活动,其中活动性狼疮肾炎2例,血小板重度减少1例,肺间质病变2例,患者在妊娠终止后经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病情均缓解。B组12例(100%)患者全部出现狼疮并发症,5例(41.7%)出现2个系统以上累及,其中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不全,2例出现重度血小板减少,4例肺间质病变,1例肝功能受损,4例重度子痫前期(33.3%)。4例孕期新发SLE患者均发生严重并发症,其中1例出现神经精神狼疮合并肾功能衰竭、血小板减少,经剖腹产1名活婴,病情尚未稳定家属要求出院,出院后1周后死亡。见表2。

2.3 妊娠结局

本研究中31例患者,共早产9例(29.0%),胎儿丢失3(9.7%)。其中A组19例患者中,足月终止妊娠15例(剖宫产10例,自然分娩5例),早产4例(3例为病情需要剖宫产结束妊娠,1例胎膜早破自然分娩),无胎儿丢失。B组12例患者中,早产5例(均为剖宫产),胎死宫内1例,治疗性流产2例。B组胎儿丢失率较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2.4 新生儿情况

A组新生儿出生时胎龄和体重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均无新生儿畸形及新生儿死亡。见表4。

3 讨论

由于SLE好发于孕龄期妇女,因此SLE患者妊娠是常见的问题,随着医疗诊治水平的升高,SLE预后明显改善,然而SLE患者妊娠仍然存在较高的风险。SLE妊娠生育存在流产、早产、死胎和诱发母体病情恶化的危险[5]。

多年来的研究证实妊娠期狼疮活动性可能性增加,妊娠后约有35%~70%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SLE活动。妊娠期间SLE病情复发或恶化的原因与孕妇体内雌激素、泌乳素水平发生变化而导致的自身反应性B细胞功能紊乱有关[6]。但大多数长期缓解患者在妊娠期和产后狼疮活动并不严重[7]。本研究中A组19例患者仅有5例(26.3%)出现SLE病情活动,所有患者在妊娠终止后经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病情均缓解。选择在病情稳定期妊娠,母儿相对安全,但是,如果孕前SLE病情未得到良好的控制,妊娠期间发生狼疮并发症的几率将大大增加,研究中B组患者100%存在狼疮活动,其中5例(41.7%)出现2个系统以上累及,并且出现1例患者死于狼疮并发症导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且B组最高SLEDAI评分明显高于A组。妊娠期内SLE疾病活动以肾脏及血液系统受累最为常见,Kong NC[8]研究发现怀孕前1年内有SLE活动的患者,怀孕后53.6%患者的狼疮肾炎活动加重,新发SLE则狼疮肾炎的比例更高。因此,SLE患者在妊娠前控制好病情,选择合理的妊娠时机,能降低SLE疾病活动的几率和程度。

文献报道,SLE胎盘在电镜下显示绒毛发育不良,免疫学研究见蜕膜绒毛上IgA、IgG、IgM、C3免疫复合物沉积,胎盘滋养细胞组织和蜕膜的血管病变可致胎盘缺血梗死,血液灌注减少[9],引起妊娠期高血压、胎儿丢失、早产、胎儿受限和低体重儿等。Andrew[10]对包括2751例SLE妊娠的37项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胎儿丢失率为23.4%,早产率为39.4%,狼疮活动时妊娠结局不良发生率更高。妊娠期出现蛋白尿、血小板减少、高血压均是胎儿丢失的独立危险因素[11]。本研究中所有SLE患者早产率及胎儿丢失率分别为29%及9.7%,较文献报道偏低,考虑与样本数过少及仅选择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有关。B组患者的早产率及胎儿丢失率明显高于A组,特别胎儿丢失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文献报告相似。两组患者早产率差异未发现统计学意义,考虑与样本例数过少有关。B组患者的新生儿虽然孕龄和体重均低于A组,但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新生儿畸形及新生儿死亡,提示即使孕期发生母婴并发症,病情稳定患者及时终止妊娠,新生儿的预后亦较好。

因此建议[12]SLE患者应正规治疗病情稳定1 年或1 年以上,泼尼松维持量在15 mg/d 以下,未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甲氨喋呤等) 或至少已停用半年以上;原来有抗磷脂抗体阳性者,抗体阴转3 个月以上;免疫系统检查抗ds-DNA 抗体阴性,补体C3、C4 在正常范围内或增高;符合以上条件后方考虑计划妊娠。一旦妊娠,应在产科和风湿免疫科医师严密监测下,合理调整用药,及时终止妊娠,尽量避免狼疮复发和严重妊娠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Clark CA,Spitzer KA,Laskin CA. Decrease in pregnancy loss rates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over a 40-year period[J]. J Rheumatol,2005,32(9):1709-1712.

[2] 周红辉,卢彦平.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妊娠时机选择与妊娠结局[J].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2,33(4):359-361.

[3] Cortes-Herndmdez J, Ordi-Res J,Paredes F,et a1.Clinical redictors of fetal and maternal outcome in systemic lupus drythcmatorug:a prospective study of 103 pregnancies[J]. Rheumatology(Oxford),2002,4,643-650.

[4] 王芬,徐建华. 64例次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妊娠结局及临床分析[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15(10):888-890.

[5]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5):342-346.

[6] Cohen- Solal JF, J eganathan V, Hill L, et al. Hormonal regulation of B-cell funct ion and syst 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 Lupus,2008, 17(6):528-532.

[7] Doria A,Tincani A,Lockshin M. Challenges of lupus pregnancies[J]. Rheumatology (Oxford),2008,47(Suppl 3):iii 9-12.

[8] Kong NC. Pregnancy of a lupus patient-a challenge to the nephrologist[J]. 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06,21(2):268-272.

[9] 狄文, 洪素英. 妊娠合并SLE胎盘病理及脐和子宫动脉血流量测定[J]. 上海第二医学院学报, 1994, 18(4):285-287.

[10] Smyth A,Oliveira GH,Lahr BD,et al.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 analysis of pregnancy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nd lupus nephritis[J]. Clin J Am Soc Nephrol,2010,5(11):2060-2068.

[11] Clowse ME,Magder LS,Witter F,et al. Early risk factors for pregnancy loss in lupus[J]. Obst et Gynecol,2006,107(2 Pt 1):293-299.

[12] Ruiz-Irastorza G,Khamashta MA. Managing lupus patients during pregnancy[J]. Best Pract Res Clin Rheumatol,2009,23(4):575-582.

(收稿日期:2012-08-02)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