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校园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体系概述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概述 身体 体系 训练 功能

摘要:校园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是指以发展学生正确身体姿态、提高功能动作能力与基本运动能力,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训练实践活动。开展校园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必要性主要有:学生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持续下降,学生身体姿态和运动能力相关的功能性疾病发病率增高,学生超重肥胖率快速升高。从训练的内容和方法来看,校园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分为动作准备、动作模式训练、力量训练、有氧耐力训练、速度和灵敏训练、恢复和再生训练等。

关键词:体质健康;中小学生;体育课程内容;健康体能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01-0048-02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是采用现代康复医学、运动人体学和运动训练学等理论和方法,以优化人体动作模式、提高运动效能及预防运动损伤的训练方法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身体功能训练也是一种基于优化人体运动链的动作模式训练、全身性功能性训练的身体训练理念,集身体运动素质训练和预防损伤为一体的科学训练体系。近些年来,在中国、欧美等国家的高水平竞技体育或职业体育运动队中广泛采用了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方法,在运动损伤预防、训练效率提高、竞技能力提升及运动寿命延长等方面均取待了良好的效果,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也成为当前身体运动能力训练理论和实践的热点。

校园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是指以发展学生正确身体姿态、提高功能动作能力与基本运动能力,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训练实践活动。与传统身体素质练习相比,校园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促进學生体质健康发展的优势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注重动作模式训练,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正确身体姿态,提高功能动作能力,预防脊柱侧屈疾病的发生;其次,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方法新颖,训练手段多样化,重视全身整体训练,更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运动能力;第三,身体运动功能训练重视运动中枢神经系统对肌肉募集和控制的训练,有利于提高运动控制和平衡能力,预防运动损伤;第四,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手段和小器材多样化,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提高体育活动强度,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

(一)学生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持续下降

根据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近20年来我国学生耐力水平一直呈现下降趋势,学生心肺耐力水平持续下降。多年来,我国学生的力量素质也呈现下降趋势。心肺耐力与大肌肉群参与的动力性中高强度长时间运动能力相关,心肺耐力水平低下与早期全因死亡风险显著相关.特别与心血管疾病所致死亡相关。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将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作为人体体质健康中重要的指标,因为肌肉力量是改善和维持身体运动的量和质量。因此,从体质健康角度来看,我国中学生亟待提高功能性运动能力的核心指标——心肺耐力和肌肉力量。

(二)学生身体姿态和运动能力相关的功能性疾病发病率增高

我国少年儿童的脊柱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女性患病率较高,脊柱患病类型为脊柱侧弯(检出率为0.7%~5.4%),初中生脊柱侧弯检出率最高5%~7.58%)。从临床检查结果来看,脊柱侧弯以7—14岁年龄组患者所占比例最高。脊柱侧凸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向侧方弯曲并伴有椎体旋转和矢状面上后凸或前凸的增加或减少的脊柱畸形,是一种三维畸形。脊柱侧弯是常见的脊柱畸形,主要分为先天性和特发性,其中特发性占总数的80%以上。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scoliosis,AIS)是青春前期或骨骼成熟前发生的脊柱畸形,严重威胁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该病如果不积极治疗或治疗不当,不仅影响患儿的体形和外观,而且可能造成心肺功能异常,使脊柱过早退变,出现疼痛,躯干不平衡。畸形严重的病儿,甚至早期出现心肺功能的衰竭,增加该病的死亡率。

长期不正确的读写姿势可导致学生发生脊柱弯曲异常,初中阶段达到患病高峰。由于大多数女生的学习时间较男生长,加之缺乏体育锻炼,因而较男生更容易发生脊柱弯曲异常。营养不良的学生较营养良好的学生更易发生脊柱弯曲异常,在实际工作中应积极防治其他疾病以降低脊柱弯曲异常发生的可能。青少年的脊柱问题既与先天因素有关,也与环境因素有关,应加强干预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增加运动可积极有效预防脊柱异常弯曲。

研究表明,中学生髋关节灵活性不高可能引起颈部疼痛。功能康复性动作模式(隔离性肌肉训练、非稳定性训练)可有效提高肌肉启动工作时机,以及治疗后背疼。研究表明,大量肌群和关节参与的协调动作练习可提高大脑主要运动皮层发展远端和近端肌肉之间的重叠区域专项功能的协同效应。

(三)学生超重肥胖率快速升高

研究表明,儿童的超重和肥胖与功能性动作呈负相关,超重和肥胖儿童的功能性动作得分较低(FMS)。在中学生的FMS测试中,女生的功能性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建议加强学生骨骼肌的干预,提高青少年的功能性动作能力。另外,久坐少动行为可能对功能性动作产生影响,要加强功能训练。最新一项研究表明,短期的运动训练能提高学生柔韧性,但不能有效提高FMS成绩。

(一)校园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发展目标

校园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总体目标是发挥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和提高运动能力的整体效应,有效地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具体目标如下:

1.满足理论需要:推动校园体育课程内容和方法的发展,为我国学校体育改革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

2.满足现实需要:构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校园身体运动训练内容和方法体系,有效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为实现小康社会和全民健康战略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3.满足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需要:为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改革和教学方法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二)校园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内容

从学校体育的内容来看,校园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可以渗透到课间操、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家庭体育活动等方面。

从训练的功效来看,校园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可以实现改善身体形态、纠正不良姿态、提升运动能力、促进体质健康水平(有氧耐力和力量)、预防运动损伤发生等。

从训练的内容和方法来看,校园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分为动作准备、动作模式训练、力量训练、有氧耐力训练、速度和灵敏训练、恢复和再生训练等。

【注:本文为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计划(IDHT20170515)研究成果内容】

(首都体育学院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研究所 100191)

2019年《体育教学》“教研园地”,栏目第1—6期投稿指南

第1期:谈教研活动的方案、思路、途径、建议

在立德树人、健康中国、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教研活动的思路、途径、建议有哪些?怎样通过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的途径开展教研活动?哪些途径能够促进教研持续、高效的开展?贴近教师自身教研的思路、途径、建议有哪些?也可以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一些新的教研形式、问题、建议或向专家求助、咨询等。

第2期:谈教研活动实施的组织、分工、环节、效果

教研活动的目标是通过教研活动中诸如组织、分工、步骤、效果等许多环节来实现的,这些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环环紧扣、衔接缜密,实践表明,只有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才能提高教研活动的效益。各地、各校在开展教研活动时做了很多尝试,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本专题可以以具体教研活动为抓手,谈教研活动实施中的组织、分工、步骤、效果及对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得、失、补、改进、建议、感悟等層面进行撰文、投稿。

第3期:谈教研活动中的问题、见解、亮点、策略

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有的依靠个人力量可以解决,有的可能百思不得其解,而在教研活动中大家群策群力、共同探究,就有可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本专题可以结合体育课、大课间、课余训练竞赛、课外体育活动等具体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谈如何通过教研的形式进行深度分析、探究、解决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何思变、适应、跟进、提升或如何应对、反思、改进的,应特别多关注育体、育人、学科核心素养促进的意识、方法等方面的见解,亮点和策略。

第4期:谈校本教研实施的价值与途径

校本教研的定位、目的、准确性、可行性、价值性及实施途径有哪些?怎样通过价值性的校本教研达到知其价值,从而为教育、教学、自我提升来调动教师教研的积极性,让校本教研保持高效、发展的态势。可以从课程的角度结合中考体育、高考体育从操作层面谈做了什么、怎么做的、成效如何等,也可以从教师、学生发展的视角谈如何应对、改进、提升校本教研的。

第5期:谈校本教研典型案例的弘扬与补给

捕捉校本教研的一些典型案例,比对自我,提出独到的见解,以达到资源共享。结合具体案例谈校本教研给教师、学生、学校、学科带来了什么。也可以从校本教研计划、方案与实施、反思、效果的对接视角谈,力求说清楚典型案例如何弘扬光大,不足在何处,如何长善救失。

第6期:梳理、反思、总结、提升本学期的教研活动

从立德树人、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层面梳理、反思、总结、提升本学期卓有成效、艰辛曲折的教研活动,谈教研过程的深刻体悟。结合具体案例,谈做了什么、怎样做的、做成了什么、还有什么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的。从计划与实施对接的视角进行反思、比对。从阅读本期刊各栏目文章的视角,谈个人的教研、学习、反思、体悟、成长等。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