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社会堕化的理论发展研究概述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概述 理论 社会 研究 发展

摘 要:本文从社会堕化理论的起源与发展,以及近期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和评述,分析指出已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可能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社会堕化;群体

1 前言

Maximilien于1913年首次提出“社会堕化”的概念。社会堕化(Social Loafing)被广泛定义为“当个人与他人共同工作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程度和动机水平相对于单独完成时有所降低的现象。”(Steven,1993)。社会堕化现象非常普遍,有群体合作的地方就会出现社会堕化。本文通过对社会堕化的理论起源、发展和近期研究进行归纳和整理,探讨社会堕化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分析各理论成果及不足,为社会堕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2 社會堕化理论

2.1 理论起源

Maximilien于1913年书面记载了社会堕化,他以成年男性为被试,计量他们在单独和团队中拉绳子的拉力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随着拉绳人数的增加,每个被试平均拉力会随之减小。他认为这是个体之间缺少协调性的结果。但是Steiner(1972)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群体间个体缺乏协调性外,个人动机减少也可能是原因之一。Ingham等(1974)也进行了类似的拉绳子实验,不同在于,被试不知道拉绳人数的变化。该实验所得的结果和Maximilien相同,突破性在于将协调性丧失和个人动机减少变量加以区分。基于此,Latané等人(1979)将拉绳任务改成测试被试鼓掌和大声吼叫的音量大小,并得出相同结论:团队中人数越多,个体的努力程度越低。社会堕化理论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日臻成熟。

2.2 主要理论

关于社会堕化的研究和理论众多,涵盖不同的实验类型、被试和实验任务。下面对社会堕化的主要理论进行概述:

社会影响理论Latané(1981)认为可以把人们看作是社会影响的受众或施与者。他指出社会影响来源于3方面的社会压力,即社会影响来源的强度、数量,以及事件的突发性。通常压力越大,个体努力的程度就会越大。社会影响的目标对象越多,责任扩散现象越严重,社会堕化就会越显著。Latan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影响理论,强调社会堕化的外部影响因素,主要解释了群体规模对社会堕化的影响。然而他忽视了社会堕化形成的内在心理过程而受到Mullen(1985)等人的批评。

觉醒降低理论Jackson和Williams(1985)在将社会堕化和社会助长相结合的实验范式中得出了与Latané相同的结论。但不同的是他们将任务的难度、新颖性和复杂性也考虑在影响社会堕化的因素以内,他们发现简单的任务情境中,团队中个体较易出现社会惰化,但是在从事复杂任务中,个体的觉醒水平和努力程度又会增加,产生社会助长。

评价可能性理论很多学者都将社会堕化中动机减少归因于群体中对个体的评价可能性或识别可能性的降低,他们的研究都涉及“评价可能性”概念。如:Szymanski(1987)认为群体中个体对可识别性的感知和评价预期,都会影响社会堕化,不论这种预期的评价是来自实验者、被试自己,或是组织中其他个体。

比较努力理论Jackson和Harkins(1985)率先提出了比较努力理论,他们认为群体中个体倾向于比较自己与团队中其他成员的表现。在高努力情境中,由于群体中个体会相互比较,从而增强个体完成任务时的动机水平和投入水平,出现社会助长。而在低努力情境中,个体预料群体中的其他成员会偷懒和搭便车,为了保持心理平衡和避免自身过多的投入而减少自己的努力程度,产生社会堕化。

自我注意理论Mullen(1991)认为自我注意也会对社会堕化造成影响,并提出了自我注意理论。该理论认为在群体性的工作会使个体的自我意识降低,个体会忽视掉他们自身所能够达到的表现水平和自我觉知水平,在自我监控水平偏低的情况下会不自觉表现出更少的自律行为,产生社会堕化。

努力可缺省性理论Kerr等人(1983)提出了努力可缺省性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个体认为自身的投入对于群体高质量的产出可有可无,非必要的时候,他们就会减少在群体中的努力程度。Kerr对此还提出了“吮吸者效应”,即当个体看到群体中的其他成员工作懈怠时,为了防止别人责怪自己像吸吸管抢走了本属于他们的水(抢功劳)而有意减少自己的努力程度。

效能感理论Bandura(1997)强调了自我暗示在人类动态变化能力中的作用。而这种自我暗示即自我效能感。他将自我效能感定义为“对个人在组织和执行一系列的行动来获得既定成就的能力的信念。”而自我效能感会影响个体在目标完成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努力程度和在面对困难时的坚持程度。个体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也会受到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群体努力理论模型鉴于大多关于社会堕化的实验研究只是研究某单一因素或情景对社会堕化的影响,而没有将所有可能造成社会堕化的变量整合起来系统地研究。Steven等人(1993)提出了群体努力模型,该理论模型将期望价值模型、自我评价理论、阿特金森的期望价值理论等整合起来,系统地阐述了在特定的群体背景下社会堕化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具体如下图所示:

3 现代研究

近期的相关研究不仅验证和优化了早期研究,而且结合新的理论、应用于多元化的任务情景中,提升了社会堕化研究的系统性、具体实用性和应用范围,使社会堕化的相关研究广泛应用于教育、组织和企业管理等领域,为该理论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创造了条件。具体如下:

新的任务情景完善和充实了社会堕化理论。如:Jones等人(2014)以不同领域的运动员为实验对象,研究社会堕化对其训练和比赛的影响。结果显示,社会堕化对个人和团队的努力程度和表现水平都有负面影响。Rune(2016)等人以手球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群体中个体的角色满意度对角色模糊性和社会堕化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个体的角色满意度可以积极地调节后两者之间的关系。个体对自身角色定位越模糊,对角色满意度就会越低,个体自我报告的社会堕化会相应地越多。

結合新的理论对社会堕化进行研究。如:Karadal等人对社会堕化和组织公民行为(有益于组织但在正式的报酬体系中没有明确规定和确认的行为)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该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堕化和组织公民行为呈负相关。Bertolt等人(2016)认为群体中的社会关系会对个体社会堕化产生影响,他们致力于研究在群体工作中断层带(一种假想的分隔线,它会将原本的群体分割为相对来说更加具有一致性和同类性的子群体)、子群体规模和群体社会竞争力三者的交互作用对社会堕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断层带出现较为明显、子群体规模较大和社会竞争水平较低的群体中,更易出现社会堕化。

研究不同情境下多种因素变化对社会堕化的影响。如:Miller(2001)的研究以自我效能感、坚持性和集体效能感为自变量,自我报告的努力水平为因变量,对六年级学生进行现场实验。该研究的突破在于进行了现场实验,并以小学生作为被试,测评了多种情景下个体和群体努力水平的变化情况。

4 评价和展望

纵观现有的社会堕化理论和相关研究,笔者认为社会堕化的研究和发展趋势如下:

研究范围更加广泛。已有的研究大多只是局限于社会堕化的概念、影响因素和形成过程等方面,还没有结合具体情景,这使得社会堕化研究的可推广性和应用性较差。此外,关于社会堕化认知方面的研究还很空缺。很多研究表明,即使在相同的情景下,个体对信息的认知加工不一样也会影响社会堕化。个体对情景因素的认知评价和处理方式是社会堕化的直接影响因素,而外界环境等只是间接影响因素。不仅如此,关于社会堕化身体物理参数的实验研究基本空白,社会堕化虽然被公认为是个体无意识的一种行为,但是当个体出现社会堕化,其身体机能和脑部活动可能会有规律性变化,目前未得到证实。由于社会堕化研究范围的局限性和对认知机制研究的空白,使得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社会堕化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因此,将来关于社会堕化的研究还需结合具体情景,在研究其外部影响因素的同时,还需对其认知和动机机制等进行研究,使关于社会堕化的研究更加系统和完善。

测量方式更加具体有效。对社会堕化程度的测量一般是通过测量个体的努力程度来实现的,但缺乏协调一致性,而且情景等因素的变化也会影响社会堕化。还有很多研究通过被试主观报告的动机水平和努力水平来衡量社会堕化,但这种测量方式易受实验者效应、个体性格差异等因素的影响,缺乏实验信度。因此,若后续的研究发现某些身体机能的变化与社会堕化有关,可以以此为突破进行测量,如:通过测量肾上腺素和胰岛素的变化情况来量化社会堕化,或通过脑成像技术来测量被试在不同情景下的脑电图。

研究方法更加多元和系统。大多关于社会堕化的研究都是实验室实验,但该类实验的信度较低。由于社会堕化易受外部因素影响,实验的信效度较低,可推广性也有限,不能直接应用于现实情景。此外,关于社会堕化的跨文化研究也存在不足,相关实验研究主要集中在欧美国家,虽然国内也有相关研究,但主要是在其理论和研究的基础上简单再重复,还没有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堕化理论。不同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的文化氛围(如: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宗教信仰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影响社会堕化的整体水平。跨文化研究社会堕化不仅是科学发展的需要,更是经济、文化等全球化的迫切需求。

实验结论更加一致和确切。很多关于社会堕化的实验研究结果不一致,甚至相反,如:很多实验研究表明社会堕化与自我效能感、评价可能性呈负相关,但有研究得出相反结论。出现此类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大部分研究只是侧重于某一个或几个变量或情景等对社会堕化的影响,而不能全面系统地解释社会堕化的心理认知机制和外部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因而会得出矛盾,甚至相反的结论。此外,在众多研究中,社会堕化与其它影响因素一向被认为是单纯的线性关系,但事实可能存在非线性的更为复杂的关系,这在后续的研究中还有待考证。因此,这些实验研究中出现的矛盾现象和结论还需要进一步探究和完善。关于社会堕化的研究在更加系统和客观的基础上,将来一定会得出更加确切和一致的结论。

参考文献

[1]Bandura, A.(1997). 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New York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2]Bertolt Meyer, Carsten C. Schermuly & Simone Kauffeld (2016) That’s not my place: The interacting effects of faultlines, subgroup size, and social competence on social loafing behavior in work groups, European Journal of Work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3]Ingham, A. G, Levinger, G, Graves, J., & Peckham, V (1974). The Ringelmann effect: Studies of group size and group performa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 371-384.

[4]Jackson, J. M., & Harkins, S. G. (1985). Equity in effort: An explanation of the social loafing effec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9,1199-1206.

[5]Jackson, J. M., & Williams, K. D. (1985). Social loafing on difficult tasks: Working collectively can improve performa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9 (4), 937-942.

[6]Jones, G. W., H?igaard, R., & Peters, D. M. (2014). ‘Just going through the motions’ A qualitative exploration of athlete perceptions of social loafing in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on texts- implications for team sport coach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Coaching,9,1067.

[7]Kerr, N. L. (1983). Motivation losses in small groups: A social dilemma analy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5,819-828.

[8]Latané, B. (1981). The psychology of social impact. American Psychologist, 36, 343-356.

[9]Latané, B. , Williams, K.,& Harkins, S.(1979).Many hands make light the work: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social loaf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37, 822-832.

[10]Miller J A. (2001). Individual motivation loss in group setting: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he social loafing phenomenon.

[11]Mullen, B. (1985). Strength and immediacy of sources: A meta-analytic evaluation of the forgotten elements of social impact theor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8, 1458-1466.

[12]Rune H?igaard & Susanne Fuglestad(2016).Role Satisfaction Mediates the Relation between Role Ambiguity and Social Loafing among Elite Women Handball Players.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22: 408–419, 2010.

[13]Steiner, I. D.(1972). Group process and productivity.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14]Steven J. Karau& Kipling D. Williams (1993).Social Loafing: A Meta-Analytic Review and Theoretical Integr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65.No.4,681-706.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