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我国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网上空翻类动作水平移动过大的运动学分析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运动学 蹦床 空翻 过大 运动员

摘要:选取了4名优秀女子国家队队员做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摄像法和三维录像解析法对我国蹦床运动员网上普遍存在的非技术性位移问题,即水平移动过大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非技术性位移主要表现在纵向水平移动上,向前类和向后类空翻动作在纵向水平移动上不存在显著差异。2)在纵向水平上产生非技术性位移的向前类和向后类空翻动作离网瞬时重心的水平速度在1.00 m/s以上,腾起角在80°以下。3)非技术性位移与前一个动作形成的不良的入网时空参数有关,前一个动作入网时重心水平速度在1.00 m/s以上,入网角在80°以下就会对下一个动作的起跳产生影响。

关键词:蹦床运动员;非技术性位移;向前类空翻;向后类空翻;离网阶段;入网阶段

中图分类号:G83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8-1148-03

蹦床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也是我国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冲击金牌的潜优势项目。2004年黄珊汕在雅典奥运会获得了季军,蹦床在我国有较好的训练基础和发展前景,但是,目前我国对蹦床训练的特点、规律及训练方法的认识仍处于摸索实践阶段,成年一线运动员的整体技术水平与世界蹦床强国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位移过大是目前我国优秀蹦床运动员网上普遍存在的技术性问题,是影响我国运动员近几年在国际比赛中动作技术分不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早日解决我国优秀蹦床运动员普遍存在的位移过大问题,实现我国在该项目上的奥运金牌梦,非常有必要对位移过大问题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力图对影响我国蹦床竞技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网上位移过大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索,以期为我国蹦床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国家蹦床队主力运动员:黄珊汕、罗丹、郑晓軻鋆、卢贇。

1.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摄像法;技术动作录像解析法及数理统计法。

2结果与分析

2.1我国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网上水平移动的情况

纵向水平位移是指运动员在网上做某一翻腾动作时起跳离网瞬时到下落入网瞬时脚质心在纵向上移动的距离,横向水平位移是指运动员在网上做某一翻腾动作时起跳离网瞬时到下落入网瞬时脚质心在横向上移动的距离,位移过大是指运动员在网上做某一翻腾动作时起跳离网瞬时到下落入网瞬时脚质心在纵向和横向上水平移动的距离超过了规则规定的界限。在蹦床网面中部有一个用红线标出的翻腾区,长215 cm,宽108 cm,在网中心有一个用红线标出的十字线,十字线中心点到翻腾区边线的距离是54 cm,到翻腾区端线的距离是107.5 cm。国际体操联合会蹦床评分规则指出,比赛中运动员做翻腾动作时,若在网中心起跳,在纵向和横向上落网时脚每压线一次扣0.1分,每出框一次扣0.2~0.3分。[6]本文将运动员在网上做翻腾动作时起跳离网瞬时到下落入网瞬时脚质心在纵向上移动的距离达到或超过107.5 cm,在横向上移动的距离达到或超过54 cm的现象,称为非技术性位移现象即位移过大现象。在此次测验赛中黄珊汕动作难度最大,动作质量最高,动作稳定性最好,虽然在纵向和横向上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水平位移,但没有出现非技术性位移。因此,本文将黄珊汕的动作做为主要参照体与其它几名队员的动作进行对比分析,试图找到一些产生非技术性位移的特征和原因。

由表2可以看出,选取的几名国家队主力队员都存在水平位移的问题,但除了黄珊汕以外其它3名队员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位移过大现象,这次测验赛罗丹的成绩仅次于黄珊汕,但也出现了两次非技术性位移。此次测验赛选取的女队员中横向水平位移过大的次数较少,纵向水平位移过大的次数较多。向前类的动作中罗丹的803动作移动距离为110 cm,郑晓鋆的812<和803<动作移动距离分别为130 cm和110 cm;向后类动作中罗丹的822/动作移动距离为110 cm,郑晓軻的800<动作移动距离为152 cm,卢贇的811动作移动距离为130 cm。其中郑晓鋆第六跳动作失败,卢贇第二跳动作失败,她们动作的失败都是由于动作之间纵向水平位移过大落到台面上造成的。

从动作的翻腾方向上分类,可分为向前和向后的两大类空翻动作,通过统计分析,此次测验赛选取的女队员向前类动作与向后类动作纵向水平移动距离并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可见向前类动作与向后类动作纵向上都存在明显的水平位移,这次测验赛选取的女队员在横向上水平位移过大现象不明显,非技术性位移主要表现在纵向水平移动上。

2.2对纵向水平位移过大的研究竞技体操力学原理中的重心抛物线不变原理指出:在体操动作中,当身体处于腾空阶段时,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则身体仅受重力的作用。在这种条件下,重心的运动轨迹是抛物线,人体内力的作用不能改变重心运动的抛物线轨迹。抛物线的形状取决于进入腾空时的重心速度和方向。根据抛物线的轨道方程,重心沿水平方向所飞行的距离为:Xmax=v02sin2α/g。可见,在蹦床运动中,运动员网上纵向水平移动的距离,若不计空气阻力,主要取决于腾空瞬间的重心速度和方向。

运动生物力学原理指出:当人体处于腾空阶段,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则人体仅受重力作

用,那么人体在空中的运动轨迹是由腾起瞬时所获得的参数决定的。通过统计分析,向前类和向后类翻腾动作水平移动距离与运动员离网瞬间重心腾起方向即腾起角高度负相关,相关系数 r=-0.883(p<0.01),与运动员离网瞬间重心水平速度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 r=0.870(p<0.01)。腾起角是影响水平位移的直接因素,腾起角是指运动员在矢状面离网瞬间重心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从表3可见,产生非技术性位移动作的腾起角度都在80°以下,没有产生非技术性位移动作的腾起角度均在80°以上;产生非技术性位移动作离网瞬间重心水平速度都在1.00 m/s以上,没有产生非技术性位移的动作离网瞬间重心水平速度均在1.00 m/s以下。

根据蹦床的动作特点,理想的蹦床成套动作,人体的重心运动轨迹应在网的中心点垂直方向上运动。因此,合理的起跳技术应在充分压网后,在离网的瞬间,为了保证人体重心运动轨迹在垂直方向上运动,根据动作的翻转速度和方向要求,人体的各环节应迅速作出主动动作,以获得最佳的翻转体位和腾起角。非技术性位移的产生与起跳时重心腾起的角度和离网瞬时重心腾起的水平速度有关。因此对非技术性位移的分析应重点放在对起跳阶段的分析上。蹦床的起跳技术包括两种,一是在完成整套动作之前,运动员为获得完成动作所需的高度而进行的预跳,这一技术唯一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使运动员的重心达到更高。二是运动员完成整套动作中的起跳技术。此间,运动员既要尽可能地使身体的重心保持在一定的高度上,又要调节身体的姿势,以完成后继的蹦床动作。第二种起跳技术又包括向前空翻的起跳技术和向后空翻的起跳技术。从理论上来讲,第二种起跳技术更为复杂,是建立在第一种起跳技术的基础之上。起跳技术是蹦床运动最基本的技术之一,目前比赛中常见的动作除腹弹和背弹技术动作之外,几乎所有的动作都要求具备良好的起跳技术。无论是向前类还是向后类空翻动作非技术性位移的产生一定与不良的起跳技术有关。向前类和向后类空翻动作在起跳方式上有所不同,那么产生非技术性位移的原因可能也有所差异,因而,本文将对产生非技术性位移的向前类和向后类空翻动作分别进行分析。

运动实践告诉我们,无论多么复杂的动作都是由不同形式的简单的基本动作组成,因此,把蹦床比赛整套十个动作中一个动作分成若干时相和阶段有利于对完整的动作进行分析研究。一个比赛动作分为四个时相,即:腾起的最高点、着网瞬刻、网面的最低点、离网瞬间。据此我们得到三阶段即:腾空阶段(从离网到最高点再到着网瞬间)、入网阶段(从着网瞬间至网面最低点)、离网阶段(从网面最低点到离网瞬间)。起跳阶段是人一网系统从处于网面最低点到人体离网腾起瞬间的过程。通过起跳阶段运动员要达到如下目的:1)获得离网腾起瞬间的垂直速度,从而决定动作的腾空高度。2)获得适宜的腾起角。3)获得空翻及转体的动量矩。腾起角是由离网瞬时垂直速度和水平速度决定的,离网瞬时垂直速度和水平速度决定了腾空后抛物线的形状。蹦床的空翻动作需要有尽可能高的腾空高度并在腾空时完成翻转动作,这就要求在起跳时要有足够的垂直速度和适宜的水平速度,增加水平速度必然会影响垂直速度的增加,从而会减小腾起的角度,腾起角度过小,就可能有非技术性位移的产生。

无论是向前类动作还是向后类动作,当腾空后做翻腾动作时,都需要有动量矩,而动量矩是在起跳离网过程中形成的。离网瞬间高水平运动员通过前倾或后仰获得大小适当的躯干斜角,为空中翻转准备动量矩,与此同时上体的适当倾斜使重心发生偏移而调节腾起角,倾斜的程度和重心偏移的距离需要根据翻腾动作的需要来把握和控制。在入网时也需要调整入网角度来消除前一个动作形成的不良的动量矩的影响。实践中,很多运动员在起跳离网阶段没有根据翻腾动作的需要恰当地把握和控制身体倾斜的程度和重心偏移的距离来获得动量矩,在入网时没能调整好入网的角度来消除前一个动作形成的不良的动量矩的影响,从而没有形成适宜的腾起角度,结果产生了非技术性位移。

3结论

1) 我国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非技术性位移主要表现在纵向水平移动上,向前类和向后类空翻动作在纵向水平移动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2) 我国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在纵向水平上产生非技术性位移的向前类和向后类空翻动作离网瞬时重心的水平速度在1.00 m/s以上,腾起角在80°以下。

3) 我国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网上非技术性位移与前一个动作形成的不良的入网时空参数有关,前一个动作入网时重心水平速度在1.00 m/s以上,入网角在80°以下就会对下一个动作的起跳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 刘兴.我国优秀男女蹦床运动员竞技水平与成绩变化特征研究[J].体育科学,2000(9):33-35.

[2] 刘志成.竞技体操力学原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7:81-84.

[3] 张昌亨.运动生物力学[M].武汉体育学院期刊社,1996:92-96.

[4] 国家体育总局.全国蹦床比赛国内特定规则,2002年制定.

[5] 国家体育总局.国际体操联合会蹦床评分规则,2001-2004.

[6] 鲍海涛.蹦床起跳动作力学分析及方法探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0(7):35-36.

[7] 戈炳珠,杨明,张淑兰.九运会蹦床男子网上比赛技术调研报告[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2):25-26.

[8] 邹国防.蹦床运动训练的观察与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2):74-76.

[9] 李艳翎.中国竞技蹦床运动现状及水平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0(7):32-34.

[10] 李东建.蹦床运动员网上垂直起跳技术的初步研究[J].蹦床与技巧,2000(3):2-10.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