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对微课的制作与使用的思考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思考 制作

摘 要:微课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在运用与实践中也出现诸多问题.本文阐述了微课的设计、制作及使用过程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微课;设计;使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教学应用软件推陈出新,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信息资源形式以其“主题突出、短小精悍、交互性好、应用面广”等特点被广泛认可,微课概念在教育领域迅速传播,相关实践和应用也迅速展开.[1]

面对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下载使用的微课也非常多,笔者在收集、学习微课的过程中,发现众多微课资源良莠不齐,在运用与实践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本文就微课的设计、制作及使用谈谈看法.

1 微课设计与制作

高中的微课主要针对的是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仍存在的困惑及疑难问题进行设计制作的视频.短小而精彩的微課适应学生的需求,而学生对新鲜又感兴趣的事物的学习往往是迫切、深刻的.微课可以实现让学生在课前、课后通过对微课内容进行自主的学习或与同学间的合作学习,反复地研究,从疑惑到认识,从理解到掌握的过程.因此,对微课的设计、制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1 微课内容的科学性、严谨性

物理学中的概念与规律的叙述都是精练、准确的,实验研究过程及对结论的推理论证过程都是严格、周密的.在传统物理教学中对概念与规律的阐述本就应该科学严谨,更何况微课更多的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交流中,不断重复地观看、学习与研究.这就要求在微课设计制作中,不仅所讲述的内容要符合科学原理,用词更要准确、严谨,表达清晰不能含糊.在传统教学中出现的“口误”,在微课中绝不能出现.例如讲磁场的概念时,应当说“磁体与通电导线周围空间存在磁场”,而不应说成“磁体与通电导线周围空间叫做磁场”.讲万有引力定律时,应当说万有引力与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而不应说成“万有引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中学物理是由为数不多的基本概念与规律为基础与主干,若在微课的制作中表达不清,用词不当,就会给学生的理解造成误导.如果概念不清,更谈不上掌握物理规律,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某一章节乃至整个高中物理的学习.

1.2 微课选题的吸引性、延伸性

1.2.1 微课选题的独特性、吸引性

微课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它把任务式教学模式转变为驱动式教学模式.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有目的地选择内容进行学习.一节好的微课,不仅要时间短、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生动有趣,要从大量课程资源中凸显出来,它的选题还需具有独特性,符合学生的兴趣点,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

例如,重力与万有引力是学生常常混淆的概念.在高一年《重力》这一节中,对重力的产生原因,应当说“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而不应说成“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因为后者是指万有引力.上课时老师常常只是点到为止,但是对两种说法的区别学生一直无法理解,对两个概念是否真的有不同总是将信将疑.到了高一下学期学习《万有引力天体运动》这一章,学生沉睡在记忆深处的问题被唤醒,同时产生了更多的疑问:万有引力与重力只是说法上的不同,还是本质上有区别?它们的大小、方向一样吗?两者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同,还是有时相等,有时不等?面对大量的问题,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因此微课《重力与万有引力一样吗》就应运而生.在该微课中针对学生的疑问设计了几个问题:①万有引力与重力的产生原因一样吗?②在地球表面上两者的方向相同吗?③在地球表面上两者的大小相同吗?④绕地球旋转的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与重力一样吗?对这些问题的提出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处理与分析问题的激情被激发,教师只需稍加点拔与引导,问题的解决就水到渠成.这正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1.2. 2 微课选题的延伸性、拓展性

对学生原有问题的答疑、解惑,并不是随着微课设计制作、学生完成观看而完结.实践中发现,学生的问题会像滚动的雪球,随着他们学习、了解的知识的增加而膨胀.如学生在看完微课《重力与万有引力一样吗》之后又提出:既然在地球表面上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在高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那为什么还要提出“重力”的概念?重力场与引力场一样吗?是不是在地球周围才讲重力场?……这里有一些的问题可能超出了高中物理教学内容,是不适合在课堂上统一讲解的,但又不能对学生的问题置之不理,应该对问题加以引导与利用.这使后期微课的制作不仅仅是解决课堂问题、课内知识,还要注意知识的挖掘与延伸.

对上面学生反馈的问题,教师可以再做一个微课,简述人们对地球的认识是从惯性系到非惯性系的发展过程,同时人们对竖直悬挂物的受力分析的认识也是从平衡态到非平衡态的转变.让学生了解重力与万有引力提出的背景及用途,同时了解人类对自然认识的探索历程.为了加深学生对“重力、万有引力和向心力”的与区别,还可以再制作微课《赤道上物体、近地卫星、同步卫星》、《赤道上的物体“飘”起来》等,使学生对天体运动问题有更深的理解,又能把物理知识加以应用,也使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化.至于对“重力场”“引力场”的概念要涉及大学物理知识,不宜过度拓展,但我们可以在微课最后附上相关书目或网址,提供参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由于每个人的知识、能力基础不同,对教学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对同一知识内容的微课,也应该设置不同的教学设计方案与内容延伸,形成多层次的课程资源,可以让不同需求的学生自行选择,让学生有个性的发展.

1.3 微课设计的逻辑性、系统性

物理学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实验、探索而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物理学理论的基本特征是实践性、数学性和逻辑性.其理论框架类似于几何学的公理化系统,每个物理定律固然与实验相联系,但奇妙的是,众多的物理定律不是孤立存在的,定律与定律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2]

微课呈现的是特定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及内容,微课教学时间短,内容较少,知识点呈碎片化,但它却能涉及到物理学的各个角落.教师不能抛开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把每一个微课孤立起来,而要把具体的微课内容放在学科系统或知识结构中加以衡量.[3]

例如在“牛顿运动三定律”系列微课设计时,就不能把三个定律的微课教学内容分别孤立起来,让学生学完之后即不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产生背景,也不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动力学地位,更不了解三个定律间的逻辑关系,甚至错误认为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是在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合外力为零时的运动状态.教师要把每个定律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认真研究,又要把三个微课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它们成为一个有逻辑联系的整体.

由于教学时间关系,在传统的教学中对牛顿运动定律的背景不可能有过多的介绍,利用微课《牛顿力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简述人类生存发展过程对有关力学问题的研究与应用,及对经典力学的建立和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把微课作为课前学习的资源丰富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清楚,对亚里士多德运动理论的检验与修正是经典力学的重要起点;牛顿力学是对伽利略、惠更斯、笛卡儿等人工作的继承,他把前人思考的相对独立的规律进行联系,[4]是物理界中一次理论的大综合.

在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的微课设计中,在标题、内容或者总结部分都可以突出每条定律各自的地位及相互间的联系.牛顿第一定律是基础,它奠定了整个牛顿力学的基石,定义了两个概念——惯性和力,指出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抵抗运动状态改度的性质),而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第一定律定性的指出惯性和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牛顿第二定律是核心,它是在第一定律基础上进一步定量研究物体受力与加速度的关系,是实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是补充,它是确定力的性质的定律,是独立于第一、第二定律之外的,又是对第一、第二定律的重要补充——它使动力学的研究对象不限于单个质点,而且还能够用于多个质点或者不能视为质点的物体……它指出了自然界物体运动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而不是彼此孤立的……[5]

在微课设计中注重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避免学生在碎片化的微课学习中形成“堆砌式”的知识结构,而是形成“树状式”的知识结构,使知识系统化.

2 微课使用的局限性

微课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不是传统教学的替代.

教学过程是师生间交互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在交谈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处理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大部分微课是教师根据经验,对学生学习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预测、设计、制作的,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针对学生反馈的新问题再进行微课的设计与制作,短时间内又无法提供高质量的微课,问题的反馈与解决将会脱节.而且根据老师自身思考所设计的微课,和师生间直接相互碰撞交流对比,其局限性显而易见.

教師的肢体语言丰富多彩,形象生动,它以表情、仪态、语气的运用,常常比语言传递更多的信息.课堂上教师有时辅以手势(如讲解“右手螺旋定则”、“左手定则”、“右手定则”),有时需要模拟(如讲解“扭秤实验”时,绷直身体,举起右手臂放水平,让身体扭转来模拟“悬绳的扭转”与“力矩平衡)、有时给予规范(作图时,一手拿着三角板,一手拿粉笔,边说边画),这一字一句、一笔一画间传递的不只是物理知识,还有教师的风格、气质,物理学习中规范、严谨、一丝不苟的科学思维方法与过程,及物理学科引人入胜的魅力.学生追求科学的乐趣,及对科学的学习态度,正是在这日复一日的教师的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的.微课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是教学的补充,所以微课的使用需要一个度的把握,不能作为教学的替代.

虽然不是所有的教学形式都适合微课,但微课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的优越性是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其发展空间还很大,在开发和使用过程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的实践与完善.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 2:5-15.

[2]张立新.物理学中的演绎逻辑.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J],2013,29(5):63-64.

[3]许国梁,束炳如.中学物理教学教法[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4]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编辑部.中学新课标资源库.物理卷[M].第1版.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5]刘胜海.论牛顿三定律的关系[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1(3):19-21.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