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弹道有痕,进取无疆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弹道 无疆 进取


打开文本图片集

余梦伦,航天飞行力学、火箭弹道设计专家。生于上海,原籍浙江余姚。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1958年转学计算数学专业。一直从事实用弹道工程设计,为我国弹道式导弹和大型运载火箭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7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世纪末,我国运载能力最大的CZ-3B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亚太2R卫星精确送入超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近年来,我国运载火箭又成功发射空间探测双星和嫦娥探月卫星,CZ-2F运载火箭连续7次成功地将神舟飞船送入轨道……标志我国航天运载技术一次又一次达到新的水平。这些成就的取得,凝聚了弹道设计工作者的心血和才智。

几十年如一日,以余梦伦为代表的弹道设计工作者以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高度的质量意识、科学求实的工作态度,践行着强国之需。

2011年,中国航天人将面临神舟八号、天宫一号为代表的20余颗卫星(船)的高密度发射任务。如何继往开来发扬“航天精神”,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余梦伦院士。

团结协作,敬业奉献

记者:我国科技战线的各个领域都在大力提倡学习“航天精神”,作为一名航天人,您如何理解和看待“航天精神”?

余梦伦:“团结协作,敬业奉献”是中国航天的传家宝。

“人心齐、泰山移”。在航天事业创业之初,中央就提出“奋发图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的“航天精神”。

《团结就是力量》是我们经常唱的老歌,它道出了我们事业成功的真谛。一个班组、一个单位,甚至一个国家,没有团结精神将一事无成。长期以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一院)上下级关系、同志关系十分融洽,正是团结精神保证了航天一院工作的健康发展。

航天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众多个分系统融合、集成的大系统,是在精确、严密、匹配的工作状态下运行的有机体,任何的失调、欠缺都将会带来系统品质的下降,甚至失败。这就要求每一个专业、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个人都要在统一调度下协同工作。因此人与人之间的配合、协调关系是航天工作的必要保障,要求每个航天人具备高度的“团结协作,敬业奉献”精神。

我参加工作50年来,深感团结的重要性,只有团结才能形成一种钢铁般的力量,敬重事业、献身航天。我认为:

正确的价值观、利益观,是航天取得今天的成就与辉煌的先决条件。“团结协作,敬业奉献”,首先要把航天发展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没有航天发展的利益就没有个人的利益;只有把个人的利益融置于航天的利益之中,个人的利益才能有切实的保障。正是因为每个航天人都树立了科学的价值观、利益观,才产生了学习新知识、钻研新技术的不竭动力;正是在科学的价值观、利益观的支配下,大家才能急航天之所急,难航天之所难,攻克一道又一道技术难关,保持着中国航天人的优秀本色。

“团结协作,敬业奉献”,必须要有着眼发展、追求共赢的精神风貌。航天要发展,社会要繁荣,国家要富强,人民要幸福,需要千千万万个敢于奉献的航天人。“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每个人不仅要注重自身的锻炼提高,而且要时时不忘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培育成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攻关、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形成中国航天的强大推动力。

记者:可以说,您的工作经历是同我国的航天事业同步的。作为见证人和参与者,您如何看待我国航天事业这么多年来所取得的成就?

余梦伦:我1960年参加工作,基本上经历了中国航天从创业、成长、壮大的奋斗历程,期间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

航天一院是具有光荣历史的科研集体,是中国航天的发祥地,曾是导弹总体院,是航天的龙头,几乎航天的领军人物都出自一院,如钱学森、林爽、任新民、屠守锷、黄伟禄、梁守槃、梁思礼、谢光选、李伯勇、李绪锷……以及张庆伟、许达哲等等。我作为一名航天人,为航天一院而感到自豪。

说到经验,我总结了两点:

第一,党和国家对航天事业的关心是我们奋发工作的动力。

发展国防尖端事业是老一代革命家的理想,中国要强大,必须要发展独立的国防工业。1960年是导弹事业大发展的一年,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全国人民正处于极端困苦之际,国家千方百计让科研人员安心工作。为了保证我们航天职工的生活,尽可能从全国支援航天,保证一线职工的生活供应。过去流传一句话叫,“科研人员吃大苹果,政工人员吃小苹果”,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1961年7月17日,老五院全体人员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战略意义的大会,由聂总作关于落实党对科研工作和知识分子政策的重要报告,聂总提出科技人员的爱国表现就是“出人才、出成果”。聂总说:“对科学工作者,要求他们‘专’是天经地义的,如果是专家不‘专’,那还算专家吗?我们今天的专家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专得不是太深而是太浅。尤其是有杰出贡献的著名科学家更是太少了,我们国家需要很多杰出的科学家。”聂总语重心长地说:“全国人民都在看着我们,如果我们完不成发展国防尖端事业的重任,我们就要犯下历史性错误。”聂总又提出:要保证5/6科研工作时间;要创造“安安静静、干干净净”工作环境;要培养“三老四严”作风(讲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严格的要求、严肃的态度、严密的组织、严明的纪律)。

聂总的动员端正了国防科研的发展思路,明确了科研人员的发展方向,为我们成长打下了良好基础,养成航天人爱学习、肯钻研的好作风。聂总的话如一阵春风温暖了广大科研人员的心,大大激发了大家向科学高峰进军的热情,在一院掀起了学习科学技术的高潮。

50年过去了,党对航天人的关爱和聂总的话,一直激励着广大航天职工一生奋斗在航天战线上。我们航天三线的职工有句话—“献了终身献儿孙”,充分体现了航天人忠于事业、献身航天的奋斗精神。

1978年,科学大会迎来科学的第二个春天,航天工作重现新貌。张爱萍将军的“三抓”任务(指洲际导弹、潜地导弹、通信卫星研制和发射任务),大大推动航天事业又一次大发展。虽然有一段时间出现了“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航天事业门庭冷落、航天人才大量流失,但中央及时提出“科教兴国、大力发展航天”的决策,中国航天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进入了又一发展高潮。

第二,知识就是力量。

这句至理名言曾激励和影响了无数人奋发向上,促使无数有志青年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中国航天的成就也印证了这一真理。

知识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知识的力量表现在促进社会进步上。同时,正是党的正确领导和政策的落实,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智慧,才能提高人的积极性,知识才能真正有力量。

我院建院之初,时值我国航天事业刚刚起步,当时除了钱学森外,其他同志基本上都是“门外汉”,既没有系统的火箭专业理论,也没有前人的资料可供借鉴,更没有先进的科研设备。面对基础知识和科研条件如此薄弱的航天工业,大家迎难而上,以特有的钻研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力,投身于祖国的航大事业。

在简陋的条件下,大家凭着废寝忘食的拼命精神,学习、研究、探索,终于摸索出我国导弹研制的前进之路。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基本掌握了导弹的研制规律和研制技术。从1964到1971年,我国研制的近程导弹、中程导弹和远程导弹相继取得成功,特别是1966年l0月两弹结合核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CZ-1发射成功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在当时贫穷落后的中国取得了西方国家无法想象的成就。上世纪90年代,航天运载走出国门,主要靠的是中国航天的技术,体现了中国航天的力量。近几年来,我国在“载人航天”、“嫦娥探月”领域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中国人以自己知识创造的力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推动中国航天发展的另一种力量是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包括计算技术、信息技术、导航技术、材料科学等方面。任何一项科技成果的诞生,对人类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都是几何级的。以电脑为例,在电脑尚未应用的60年代初,计算一条弹道需要6名计算员,计算2个月才能完成,而现要用电脑只需1秒不到的时间;电脑在火箭飞行控制上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控制精度和性能;电脑在设计上的应用又能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航天技术发展,而航天又对国民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对提升航天实力将是极端重要的。

弹道作证,虽苦犹荣

记者:您从上个世纪60年代就开始步入航天领域,参与了我国第一个火箭发射任务,可是您本专业是学数学的,从数学到弹道设计,您是怎样完成这一学科转型的?

余梦伦:50年来,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我国运载火箭弹道设计工作从仿制到独立设计,从近程地地导弹到洲际导弹的弹道设计,从液体导弹到固体导弹的弹道设计,从一般卫星运载弹道设计到今天地球同步卫星发射轨道的设计和载人飞船发射轨道以及奔月轨道的设计,记录了我国弹道设计工作者几十年不懈的奋斗和奉献。

从上世纪50年代建院开始到60年代初期,在仿制苏联P-2近程导弹和自行研制中近程导弹的过程中开始了我国地地弹道式导弹的弹道设计。当时我国还没有科班出身的导弹弹道设计专业人才,搞弹道的都是来自综合大学数学专业和力学专业的大学生。室总体部工程师方俊奎是老军工系统的火炮弹道专家(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他给我们传授火炮弹道学的知识,是我们尊敬的老师。

由于专业的距离,而且当时也没有现成的专业设计资料,更没有前人的经验,要进行现代火箭的弹道设计困难是很大的,但是困难没能阻止我们的决心。大家边工作边学习,每天晚上办公楼灯火辉煌,为攀登国防尖端而拼搏。在大家努力下,攻克了一个个难题,解决了中近程导弹的弹道设计数学模型、弹道计算的数值方法、弹道摄动的计算方法、飞行姿态程序设计等一系列设计课题,慢慢从弹道外行成为弹道内行。

后来大家从苏联出版的弹道设计资料中惊喜地发现,资料中弹道计算考虑的因素和数学模型除了符号用的不一样外,其原理和方法竟然和我们自行研究的完全一致,这对大家是极大的鼓励,证明我们的努力成功了。

记者:我国长征系列火箭已经发射了100多次,回顾这一历程,这些任务对于长征系列火箭的弹道设计提出了哪些挑战?

余梦伦:弹道设计离不开计算,当时我国电子计算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我们一院还没有电子计算机,弹道计算靠手摇计算机,其计算原理是通过齿轮转动来完成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计算时先按数字拨动齿轮,每摇一次可完成一次加法,乘法需要摇动多次才能完成。而三角函数和对数函数需要查像《辞海》一样厚的数表……

1960年11月5日早晨,我国第一个国产地地导弹点火升空,随着震耳的轰鸣声,导弹稳定地飞向远方,不久传来导弹准确命中目标区的消息,我们搞弹道的同志终于完全放下了心,我们胜利了!发射后聂总在发射场亲切接见全体参试人员,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在祖国的地平线上,飞起了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这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自60年代开始,从各军工院校弹道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相继来到总体设计部,使弹道组的成分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成为弹道设计队伍的生力军。在这段时期,我国相继研制成功多种地地弹道式导弹,从中近程、中程、中远程直到洲际弹道导弹。在导弹研制过程中,弹道设计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成功地解决了远程洲际导弹的弹道设计数学模型、飞行程序设计、弹道摄动理论、多级火箭弹道设计、重力异常影响、弹道优化和特殊试验弹道等有关的设计课题。

1969年3月,我国研制的大型晶体管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109丙”调给一院安装,该机运算速度每秒l0万次,是当时国内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该机的投入使用对我院科研工作,包括弹道设计工作,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中国开始步入空间时代。卫星发射成功,也标志着我国弹道设计工作从地地导弹的弹道设计进入航天运载弹道设计的领域。

1975年,我国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发射返回式卫星成功,标志着卫星应用的开始。在长征二号的研制中,弹道设计工作者通过大量分析计算,找到了改变推力程序提高运载能力的有效途径,这种方案称为小推力入轨方案,提高运载能力达30%,为返回式卫星发射升空作出了贡献。

1976年,中央下达地球同步卫星工程研制任务,任务之一是研制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为配合长征三号火箭的研制,弹道设计必须完成地球同步卫星发射轨道设计,这种弹道的设计比一般卫星发射轨道设计更为复杂,难度更大。

当时全院仅有一台“l09丙”晶体管电子计算机,它的任务很重,分配给总体部弹道设计的上机时间只能安排在夜间,而且大部分时间都在深夜。为了配合工程大系统的研制工作,分析各种因素对运载性能的影响,设计出合理的弹道方案,设计工作经常需要连轴转。从计算纸带穿孔、深夜骑车到计算机房上机计算、计算结果分析一直到弹道方案分析完成,一个人要从头管到底。比起有的单位有专职程序员、专职纸带穿孔员,我们的工作要辛苦得多,但苦中自有甘甜,当我们以高效率设计出满足工程总体性能要求的弹道方案时,从心里感到虽苦犹荣。

在长征三号弹道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很多因素,如氢氧和常规两种总体方案、不同海上测量布站方案、运载能力要求、落区约束以及测站火焰夹角限制等因素。经过同志们的几年努力和兄弟单位的协同,终于成功研制出符合中国国情、满足总体性能要求的地球同步卫星发射轨道方案。1984年4月8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终于成功发射“东方红二号”中国首枚通信卫星,火箭精确沿预定弹道飞行,将卫星送入轨道,这是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从80年代开始,一批新大学生走上弹道设计工作岗位,他们不负众望,在工作实践中崭露头角,逐渐成为弹道设计的骨干。

近20年来我们新老弹道设计工作者齐心协力相继为长征二号捆、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二号丙改、长征二号F等运载火箭以及有关的导弹型号设计出高质量的弹道,同时在弹道设计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

回顾弹道设计工作50年艰苦而又引以为豪的历程,我们特别怀念曾经在弹道设计工作岗位上共同奋斗和工作过的同志们。他们中有的由于工作需要已奔赴新的工作岗位,有的已为我国航天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展望未来,老一代弹道工作者己经或将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新一代的年轻弹道工作者正在茁壮成长,他们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将为我国航天事业创造出更新更好的业绩。我们有信心以更卓越的成绩来迎接新的历史使命。

立足班组,发挥光热

记者:在您的带领下,您的班组实现了多年来“无归零事故”,为我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您如何看待班组的作用?

余梦伦:航天事业成在班组,败也在班组。

航天的成功,往往是由攻克众多关键技术集合而成。航天的失败最终往往归结具体系统、具体部件,或具体专业设计。班组是一个科研单位最基层、最活跃的专业科研组织,它是专业攻关、系统设计、产品制造的具体执行者,它的工作好坏直接影响航天产品的性能、质量以至成败。所以班组是各项科研工作的落脚点和具体实践者。班组素质的高低,体现和反映了航天的科研、生产、管理水平和完成国家航天任务的能力。

我认为:

1.要充分认识班组建设的重要意义。班组作为一个企业中最小的生产组织和重要的构成细胞,其基础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一旦失去了坚固的基础,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将成为空中楼阁。

2.班组也是企业实现自我发展壮大的有效载体。班组建设搞好了,企业的基础才能够稳固,基础稳固了企业才能够发展。

3.班组是企业孕育、培养、发现各类技术人才和领军人物的重要阵地,是个人锻炼提高、展示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要安心班组、立足班组,为航天事业尽自己一份力量。每一件工作没有贵贱高低之分,只有社会分工的不同,都是为人民服务。我长期在班组工作,几十年做的都是基础专业工作。在我所在班组,大家团结工作,有困难大家帮忙,有成果大家共享。每个人为班组添砖加瓦,才能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记者:结合您多年的工作经验,您对创新有何认识?

余梦伦:创新是灵魂、协同是关键、理论要结合实际。我们要不断实践、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认识水平,掌握科学发展规律,提高我们的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

记者:您的人生乐趣是什么?您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工作生活?

余梦伦:我于1960年参加工作以来,长期在班组工作,几十年来为祖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虽然个人的力量仅是沧海一粟,但当我沉浸在科研攻关中感到生活无比踏实,当我的成果应用到型号并取得成功时也感到无比的欣慰,我能几十年来在科研第一线为祖国航天事业而奋斗也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作为一名基层科研工作者,更能体会怎样安心基层做好本职工作,甘当螺丝钉发一份光和热,为航天尽职尽力。

在科研工作方法和态度方面的一些体会,用36个字来表达,供大家参考:掌握外语、精通电脑、弄懂概念、捕捉灵感、勤记笔记、谦虚谨慎、团结同志、埋头苦干、自得其乐(乐观的精神,不计较小事,学会自我欣赏)。

记者:面向未来,“余梦伦班组”制定了“十二五”专业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规划,提出了14项新技术课题,以此促进技术革新,保证专业优势地位。作为技术型班组,如何才能做到始终引领本领域的发展前沿?

余梦伦:发展航天是中国国家科技发展的既定方针,中国13亿人民不能没有航天。我们探索宇宙、要利用太空资源为人民服务(其中,空间太阳能电站是解决人类能源的一个重要的而且是可达的路径),航天的发展是无限的,我们决不能因暂时的困难而退缩。

今年是我们航天一院“十二五规划”启动之年,是彻底扭转被动局面的攻坚之年,全面推动我院转型开创之年。航天为我们带来难得的机遇和展示才华的舞台,我们要立足本职、努力工作、开拓创新,为我院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当前我们所面临的任务很重,国家对我们的要求也很高,因此练就一支能打硬仗、技术一流的科研队伍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从航天创业以来,中央老一辈革命家周总理、聂帅、张爱萍将军等在我国航天事业上所倾注的心血是深厚的,他们对航天的爱是无限的,我们航天人更应为国家为人民奉献毕生精力,才能对得起我们的前辈和全国人民对于航天人寄予的厚望。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