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谈儿童特质理解中的乐观主义现象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乐观主义 浅谈 特质 理解 现象

摘要:特质理解是儿童社会认知的重要内容,它对于社会能力的促进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儿童的特质理解存在着一种超现实的乐观主义现象。文章介绍了乐观主义现象的表现,探讨了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发展意义以及对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儿童 特质理解 乐观主义

0 引言

特质是人类对个体相对稳定、持久的特征的认识结果,它们可以帮助人们有效地组织、预测其社会世界。如果没有特质的存在,人们眼中的世界将会变得混乱不堪、毫无预测可言[1]。特质具有稳定性,即特质具有跨时间和跨情境的一致性,它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人们的行为。例如,一个在某件事上表现诚实的学生,我们将预测他在其他事件上也会表现诚实。一个在读书阶段细心的人,我们会预测他在工作阶段也会表现出细心的特质。然而,特质的稳定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其相对性表现为:第一,特质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它决不可改变,事实上,随着人的发展、生活经验的改变,人的特质是可能发生一定变化的;第二,人的行为会受到各种内外因素和具体情景的影响,特质不是惟一因素,如一个一贯细心的人可能会因为亲人生病而焦虑,在工作上有粗心的表现。

人们对特质稳定性的理解存在着个体差异,不同的人持不同观念,有人认为特质是固定不变的,如俗语所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而有人相信特质是可塑的,可以改变可被培养的。对特质的不同理解会导致个体不同的行为、不同的个性和社会性水平。对特质稳定性的理解还存在着年龄差异,与成人相比,年幼儿童对特质稳定性的理解表现出一种不受控制的乐观态度。儿童对积极特质(如:聪明、善良)稳定性的理解与对消极特质(如:愚笨、懒惰)稳定性的理解是不同的,他们认为积极特质是固定不变的,具有高的跨时间一贯性与跨情境性(如:一个聪明的儿童长大后会是一个聪明的成人),而他们却认为消极特质是可塑的和发展变化的(如:一个不聪明的儿童长大后会变成一个聪明的成人)[2]。这就是儿童特质理解中的乐观主义现象。

1 儿童特质理解的乐观主义现象的表现

儿童特质稳定性理解的乐观主义主要表现在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的预测与解释上。如年幼儿童比年龄较大的儿童和成年人相比,会更少地预测个体内在的消极特质的不良表现会重复出现。年幼儿童比年龄较大的儿童更多地预测他们的同伴的学业能力在未来会发生积极变化。

高雯和杨丽珠(2005)考察了4~5岁的幼儿,7~8岁的小学儿童和大学生对积极和消极特质稳定性的理解。结果发现,与大学生成人组相比,儿童一致认为消极特质能够向积极的方向转化的。4~5岁的幼儿最乐观,他们认为消极特质能够完全改变,转向积极的方向。7~8岁儿童认为消极特质是可以变化的,但不像幼儿那样极端,他们已经开始意识到一些特质是不能变化的。而以大学生则倾向认为特质是人们身上固定不变的部分,即使特质有可能变化,这样的变化也很困难。对消极特质转变的解释上,年幼儿童较为普遍地认为消极特质的变化与成熟或发展有关,即人长大后能够变得更好。7~8岁儿童认为人们朝积极的方向变化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或练习。几乎所有的被试都认为一个人所拥有的积极特质能够得以保持,不过他们的解释却不同。年幼儿童认为好的事情能够保持不变,特别是在人们希望如此的情况下。7~8岁儿童认为积极特质的保持同样离不开持续的练习和巩固。大学生则认为特质是一个人身上固定不变的部分,有的与先天遗传有关,有的则与后天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关[3]。

2 儿童特质稳定性理解中的乐观主义现象的原因

为什么儿童对特质发展的稳定性存在着这样的乐观主义态度?可能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2.1 认知水平的限制

有研究表明,年幼儿童还不能从心理水平理解特质。由于心理理论能力发展的局限、掌握的特质信息有限以及组织分析能力较低,对于特质及其稳定性的思考还很不成熟。5~9岁随着心理理论能力水平增高、关于特质的信息增多以及组织分析能力增强,儿童能越来越深入地思考特质概念,对特质稳定性的理解更为现实和灵活。此外,有研究发现,年幼儿童不能明确区分愿望和预期。如,在要求年幼儿童对自身能力作出估计时,他们实际上所报告的是自己的愿望。因此,年幼儿童对特质行为乐观的预测可能其实是他们的愿望。

2.2 年幼儿童对成人的刻板印象

年幼儿童可能对成人有种刻板印象,认为成人就意味着强大、智慧、完美,人当中的个体差异被年龄差异所掩盖。于是他们以为,人们长大成为成人后,就自然会成为“好”的人,自然会拥有积极的优良特质。在做特质稳定性的判断时,儿童很可能不是将成人与成人进行比较,而是将成人与儿童自己的能力相比较,更多地关注他们自己的能力与心目中成人原型的能力之间的差距。有研究发现,稍大一些的儿童更可能看到成人的局限性,不再像年龄小的儿童那样对特质发展持一种过度乐观的态度[4]。

2.3 成人的强化作用

成人可能强化5~7岁儿童表现出的乐观主义。在父母、老师及其他成人对儿童进行教育时,总是引导孩子朝积极的方向发展,要求儿童成为具有积极特质的人。如,成长常常教导儿童要善良、要诚实、要坚强等等。这些行为都强化了儿童对积极特质的熟悉与接受,使儿童所获得的和期望的特质的情景体验都是乐观的方面。

2.4 文化因素的影响

年幼儿童的乐观主义同样也可能反映了文化因素的渗透影响。在生活中,儿童听到的故事大多是积极向上的故事,这些故事中的变化模式大多都是从“不好”变“好”的过程。比如:丑小鸭、灰姑娘、青蛙王子、神笔马良等故事,都是愿望转变为可能的预言。年幼儿童很可能受这些故事的暗示,认为神奇的变化是很可能发生的。所以,年幼儿童相信,消极特质也会神奇的变化为积极特质。

3 儿童特质理解中的乐观主义现象的意义

年幼儿童对特质理解的乐观主义是有现实的积极意义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习大量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个过程中总会经历无数挫折,如果儿童认为他们在某些方面不断尝试后的失败是源于一些自身固有的、不可变的因素,就可能很快放弃,不在这些领域中发展控制能力。如果他们相信所有的挫折都只是让自己变得更好,他们就不会放弃,继续努力学习。因此,年幼儿童对特质理解的乐观主义似乎是一种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先天适应性机制,它能提高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和动机水平,保护儿童的自尊和心理健康,有助于儿童学习和尝试各种对该年龄阶段儿童通常构成挑战性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促进儿童认知、技能以及社会性的发展。

4 儿童特质稳定性理解中的乐观主义现象对教育的启示

如何利用特质理解发展机制和规律来促进儿童特质理解的发展,提高儿童社会认知能力,帮助儿童健全人格品质的培养,促进儿童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的发展?从已有的研究文献看,这方面特质理解的应用研究基本空白。不过根据已有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儿童特质稳定性理解中的乐观主义现象对儿童教育有如下启示。

4.1 对儿童传递特质信息时要注意方式

成人有关特质发展的信念很可能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儿童产生不同的影响作用。在高雯和杨丽珠(2005)的研究中发现一些儿童提供了这样的解释:“因为妈妈说,小时候养成了不好的习惯,长大了就很难改了。”成人群体中的某种特质观念以教养方式为中介的传递可能会使得一些儿童放弃尝试可能性的改变,阻碍儿童发展某方面的能力。在向儿童传递特质相关信息时一定要注意方式,一方面要让儿童理解特质的跨时间跨情境的一致性,让儿童理解特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行为进行预测,另一方面又要尽量少贴标签,鼓励儿童往积极方向努力发展。也就是说,在向儿童传递特质信念时要注意度的把握,要让儿童明白特质的稳定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4.2 促进儿童社会性的整体发展

儿童的特质理解以及相关的社会适应行为表现,有赖于儿童社会性整体的发展水平。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主要有:社会技能、自我概念、意志品质、道德品质、社会认知、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性情绪。这些内容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促使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儿童对特质稳定性的理解属于社会认知内容,但同样和自我概念、意志品质、社会适应能力、社会性情绪等内容联系紧密。因此,不能孤立地对待儿童特质理解的乐观主义,应该以社会性整体的提高为导向,它作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部分,既是儿童社会化的内容,又是儿童社会化的结果。

4.3 发挥各种教育因素的协同作用

儿童的发展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的教育环境的影响。儿童对特质的理解同样受这些多种教育因素的影响。促进儿童对特质稳定性的理解不能只依靠学校教育。儿童对特质稳定性的理解是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所以,要重视非正规的社会领域教育的有机渗透,比如在儿童看图书或动画片的时机渗透对特质的正确观念,在儿童遭遇挫折时引导儿童正确进行归因,在儿童的集体活动中让儿童从人格特质角度认识彼此了解彼此,还可通过向儿童提问、启发、示范等多种灵活的方式,发挥各种教育因素的协同作用,促进儿童特质概念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美芳.儿童人格特质概念的研究方法[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4):417-422.

[2]Schuster B,Ruble D N,Weinert F E. Causal inferences and the positivity bias in children: the role of the coveriation principle [J].Child Development,1998,69(6):1577-1596.

[3]高雯,杨丽珠.年幼儿童特质稳定性理解的乐观主义[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8(3):45-49.

[4]Lockhart K,Chang B,Story T.Young Children’s Belief about the Stability of Traits: Protective Optimism?[J].Child Development,2002,73(5):1408-1430.

[5]高雯,杨丽珠.国外关于儿童特质稳定性理解研究的新进展[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9):51-55.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