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三联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疼痛118例临床分析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盆腔 疗法 临床 疼痛 治疗慢性

作者单位:431900 湖北省钟祥市中医院

通讯作者:黄启玲

【摘要】 目的 探讨用本院自制化症消淤片辅以中药保留灌肠及HGP-1000多功能盆腔炎治疗仪三联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8年6月~2010年6月,经现代医学诊疗手段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等原因引起的反复发作的盆腔疼痛,且时间超过6个月者118例,采用以上三联疗法进行治疗,三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经期停用。结果 118例患者经过上述方法治疗一个疗程后,痊愈者23例,占19.49%,显效85例,占72.03%,好转9例,占7.63%,无效1例,占0.08%。结论 用以上三联疗法治疗由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盆腔静脉充血综合征等原因引起的慢性盆腔疼痛,具有方便、价廉、疗效好、患者易于接受的特点,可作为临床治疗的常用方法之一。

【关键词】 慢性盆腔疼痛; 化症消淤片; 中药保留灌肠; 多功能盆腔炎治疗仪

慢性盆腔疼痛是患者的自觉症状,存在于多种疾病之中。因其涉及到盆腔,生殖,泌尿,肛肠等系统,病因复杂,很难明确诊断。笔者在临床诊疗中,深感治疗棘手。因此,笔者所在科室自2008年6月~2010年6月,通过超声、腔镜、血、尿分析、血沉、血CA125、DR、宫颈TCT等现代检查手段对其进行诊断,排除由肠道、泌尿、癌性疼痛、盆腔结核等原因引起的慢性盆腔疼痛,仅对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盆腔静脉充血综合征等原因引起的慢性盆腔疼痛,持续时间达6个月以上的非周期性的,部位在盆腔、腰骶部、腹壁,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病例,采用自制化症消淤片口服、中药保留灌肠、HGP-1000多功能盆腔炎治疗仪三联疗法治疗此病118例,疗效尚可,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6月~2010年6月的慢性盆腔疼痛且时间大于6个月者118例,其中年龄28~48岁,均为已婚妇女,经产妇112例,其中有剖宫产史者53例,阴道分娩者59例,未生育者6例。按非手术诊断标准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者52例,经腔镜诊疗后诊断为复发性盆腔疼痛者12例,慢性盆腔炎引起者38例,反复盆腔疼痛经腔镜诊断为盆腔粘连者5例,诊断为盆腔静脉充血综合征者11例。以上病例均根据病情分别采用彩超(德国西门子G-5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频率2~5 MHz)、CA125(采用ROCHE全自动电发光分析仪,COBASE411)、肠镜、腹部DR、膀胱镜、腹腔镜(德国诺道夫电视腹腔镜及配套设备)、血、尿分析等检查,排除泌尿、肠道癌性疼痛及盆腔结核等疾病。妇科检查:表现为宫颈触痛或触痛不显,或有轻度的摇举痛,骶骨韧带或有触痛结节或有触痛,或骶骨韧带增厚,子宫常大或稍大于正常,活动度差,常呈后位,一侧附件区有明显增厚或有触痛等。

1.2 诊断标准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CPP诊断标准[1]:反复下腹部疼痛,性交痛;或经期下腹疼痛,腹腔镜下确诊;或非手术诊断标准,包括疼痛、不育;盆腔检查可触及痛性结节;超声检查以及CA125检查。5项中任何3项指标阳性,即可诊断。内膜异位复发性盆腔疼痛者:指经过适合个体的手术治疗及药物治疗,病灶缩小或消失及症状缓解后,再次出现临床症状,且恢复到治疗前水平或加重或发现新的内膜异位灶者[2]。盆腔炎引起的慢性盆腔疼痛的诊断标准[3]:既往有反复出现的下腹部,腰骶部疼痛,有或无发热,可有白细胞增高,白带增多呈脓性,附件区条索状或片状增厚,压痛或活动受限。部分可有附件区或子宫后方有痛性不规则包块,彩超示炎性图像,腔镜下诊断,盆腔粘连存在。盆腔静脉充血综合征引起CPP的标准:盆腔坠痛,腰骶痛,性交痛,月经量多,白带多,妇检无明显的阳性体征,盆腔彩超或手术证实盆腔静脉迂曲增粗或成团。

1.3 治疗方法 采用本院药剂科自制且笔者所在科室协助制作的处方化症消淤片(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鄂食药监函(2008)319号批复)规格:0.3 g×100片,片剂。鄂药制字20082759。主要药物成份:醋鳖甲、三陵、莪术、枳壳、制香附、制乳香、制没药、白术、白芍、丹参、川芎等药,混合研沫,按要求制成片剂。每次3~4片,3次/d,经期停服。辅以中药保留灌肠,以鳖甲、制香附、枳壳、玄胡、苍术、车前子浓煎取汁100 ml,保留灌肠,每次100 ml保留1~2 h,1次/d。另用型号为HGP-1000多功能盆腔炎治疗仪,HG-3中低频电疗仪经阴道行腔内治疗,温度设置37 ℃,探头温度37 ℃,电压设定20伏治疗,每次30 min,探头用避孕套套入,治疗期间使患者感觉下腹有跳动,微热感,且舒适。治疗结束后取出,治疗头用清水冲洗,84消毒液浸泡后再清水冲洗,高压蒸气消毒灭菌。1次/d,一个月经周期连用15 d,经期停用。反复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

1.4 疗效判断 痊愈:治疗后盆腔疼痛及伴随症状消失,治疗结束后三个月经周期未复发。显效:治疗后盆腔疼痛明显减轻,伴随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治疗后盆腔疼痛减轻,伴随症状好转,治疗结束三个月症状 不再加重。无效:盆腔疼痛及伴随症状无变化甚或加重。

2 结果

痊愈23例,占19.49%,显效85例,占72.03%,有效9例,占7.63%,无效1例,占0.08%。

3 讨论

本组病例中,以子宫内膜异位症居多,其临床表现主要以盆腔疼痛、性交痛、盆底坠痛、经期疼痛加重为主,其属良性病变,但具有恶性行为,有种植、转移、复发的特点。腔镜下有盆腔粘连,甚或陶氏腔封闭,可见散在点状紫蓝色结节,卵巢巧囊,子宫可见暗红色点状或泡状物附着,或呈腺肌症样表现。慢性盆腔炎以盆腔疼痛为主,病情缠绵,久治不愈,可表现为子宫水肿、质硬脆、输卵管增粗、腊肠状、迂曲或与盆壁粘连。盆腔静脉脉充血综合征,则表现为盆腔坠痛或低位腰痛,可有盆腔静脉充血增粗迂曲的腔镜表现。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临床主要表现均为疼痛,部位均在盆腔,病程长,反复发作,有淤有粘的特点。虽经反复治疗,仍反复发作。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心理上带来压力。针对以上特点,笔者对于明确诊断的慢性盆腔疼痛病例,采用祖国医学理论,应用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为法口服加保留灌肠,再加局部理疗三联疗法进行治疗,效果尚可。现体会如下。

慢性盆腔疼痛在祖国医学里属于“痛经”、“腹痛”、“症瘕”等范畴。属于中医的“气滞症”、“血瘀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主要病理机制为瘀血留结于下腹,淤阻冲任,胞宫,脉络,影响气血运行,日久积结成块,淤粘并存,出现不通则痛之症。慢性盆腔炎多由湿热毒治疗不彻底,病情迁延,使下焦气血不畅,日久亦积结成块,粘淤并存,出现不通则痛之症,盆腔静脉充血综合征,多有气血淤阻下焦,致气血不通,日久淤结成块,故致盆腔疼痛日久不愈。三者均淤粘并存,气滞不通而致盆腔疼痛之症,故在治疗上皆以散结化淤,理气止痛为法进行治疗。

化症消淤片中,醋鳖甲,软坚散结;三陵、莪术破血消淤、散结。据现代药理证实:三陵、莪术能提高血浆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及血浆胶原酶的活性,促进单核细胞吞噬功能,促进腹腔淋巴管对血浆蛋白的吸收,使包块及其周围组织变软、吸收、消散。白芍、丹参、川芎活血化淤;枳壳、制香附理气行滞;制乳香、制没药活血止痛。全方共奏活血散结,理气止痛之功。取醋鳖甲、制香附、枳壳、丹参、玄胡活血散结,理气止痛;苍术、车前子利湿燥湿之意保留灌肠,使其药物经直肠黏膜吸收,直接作用于盆腔部位,有局部药物浓度高,吸收快,粘连得以松解,具有湿可祛、淤可化、积可散的作用,以达到局部气血流通的目的。多功能盆腔炎治疗仪,能产生生物效应和生物非热效应,直接穿透至组织内部,促进炎症吸收,组织松解,促进血液循环,起到消炎散结消淤的作用[4]。三联合用,具有调节机体整体与局部气血的作用。气血通畅,淤积自解,则疼痛自消。

除上述治疗之外,这类患者由于病程较长,心理负担重,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也应注重心理调理,多与其沟通,多予以鼓励,使其心情愉悦,性格开朗,恬淡虚无,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由上可知,按照祖国医学理论,从调理整体与局部出发,采用中药口服,加中药保留灌肠加局部理疗治疗由子宫内膜异位,慢性盆腔炎及盆腔静脉充血综合征引起的慢性盆腔疼痛,具有疗效好、价格低廉、无明显毒副作用、患者乐于接受的特点,是治疗慢性盆腔疼痛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医学妇产科分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协作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治疗规范.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42(9):645-648.

[2] 郎景和,冷金花,赵栋,等.第八届国际子宫内膜异位症学术会议纪要.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10):638-640.

[3] 周萍,赵云霞.慢性盆腔疼痛250例临床分析.昆明医学院学报,2004,2:100-102.

[4] 孙津津.慢性盆腔炎综合治疗的观察与护理.实用护理杂志,2002,18(9):30.

(收稿日期:2011-04-19)

(本文编辑:王春芸)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