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让德育在语文课堂中渗透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语文课 德育 渗透 堂中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语文课堂之外的附加任务,注意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日常教学过程中。因此,语文教学要针对语文学科的特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思想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在导语中渗透

精彩的课堂,老师常常会精心设计生动、巧妙的导语和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例如,《向命运挑战》一文,通过霍金以顽强拼搏精神战胜残酷的病魔,坚持科学研究,在天体物理学上取得伟大成就的事迹,向人们揭示只要有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导语:“大家可能听说过张海迪的名字,知道她的感人事迹,但我还想向大家介绍一下。张海迪从小学时患了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失去了知觉,长年坐在轮椅上。但是,她以顽强的毅力战胜了疾病和重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掌握了好几种外语,翻译、创作了不少感人的作品,成为我国当代青年敬仰的楷模。不仅张海迪如此,古今中外有许多这样身残志坚、勇于向命运挑战、创造奇迹的人。今天,我们学习《向命运挑战》一课(板书课题),文中介绍的霍金,其事迹其精神将会使你更加惊叹,甚至不敢相信世界上竟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事。”这样的导入既拨动了学生心弦,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迫不及待地阅读、体会,通过学习霍金敢于向严酷命运挑战的精神,受到鼓舞和激励,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提供学习的榜样。

二、在质疑中渗透

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悟。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有意创设疑问,引导学生质疑,让学生在解疑的过程中突破难点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如《小珊迪》一文,讲到最后时,我请学生设想:如果小珊迪不出来卖火柴,则结果会怎么样?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如果珊迪不出来卖火柴,就不会被马车撞死。有的说,即使小珊迪不出来卖火柴,也难逃一死,因为珊迪家里穷,没有吃的,没有穿的,她不出来卖火柴,不知哪一天也会饿死或者冻死。有的说,在那个黑暗的、吃人的社会里,像珊迪这样的穷孩子,是逃脱不了悲惨命运的。在学生激烈的议论中,德育思想已经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头脑中“安营扎寨”了。

三、在朗读中渗透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是语文课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领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思想和感情熏陶。如《白杨》一课,教师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领悟到:在那茫茫的大戈壁上,高大挺秀而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的,不仅仅是白杨树,还有那些像白杨树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们。文章使学生真正震撼的是结尾一句:“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这种“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无私奉献精神,唤起学生长大后,也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祖国的西部和家乡建设得更繁荣富强的强烈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与这种高大挺秀的形象相联系的情感,更会促使学生产生类似的道德行为。

四、在赏析重点句子中渗透

句子是表情达意、帮助学生知理晓意的基本单位。指导学生赏析重点句子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学生领悟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金色的鱼钩》中老班长牺牲这一段,有这样一段话:“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这个重点句,闪耀着老班长思想的光芒。教学中,让学生反复朗读老班长的话,并联系上下文带着问题深入体会。平时,老班长把鱼汤让给病员吃,自己却嚼草根和鱼骨头,现在他已经奄奄一息了,吃了这点鱼汤,怎么能算浪费呢?老班长喝了这点鱼汤很有可能恢复一些体力,有可能走出草地,他为什么说这是浪费东西呢?通过引导思考、体会,学生明白了老班长分明是让小战士吃,让他们吃了鱼汤一口气走出草地去;他要把生的希望让给小战士,把饿和死的痛苦留给自己;在生命垂危关头,仍然念念不忘党交给他的任务。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这些话的深刻含义,而且为老班长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染,深刻的思想教育在学生的头脑中根深蒂固。

五、在比较中渗透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发生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文中描述的内容和我们国家的生活大相径庭。这篇课文在叙述小女孩第一次擦火柴时,写道:“她终于抽出了一根”,教学时,抓住“终于”这个词,联系上文“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来,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她的小手吗?”这个反问句是说她“根本不敢”,文中用了“终于”一词,这样深深打动了学生的心。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命运多么悲惨,在即将被冻僵的时候,抽出一根火柴划着了,来暖和暖和这双小手,还要做激烈的思想斗争,真是太可怜了。这时让学生想想周围的人和事,同学们都说我们整天吃得饱、穿得暖,每个人都像“小皇帝”、“小公主”一样,有贫困的学生大家都能伸出援助之手,国家还有《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这些未成年人,让学生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等等,教师再从中点拨启发,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残酷和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感受到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知道自己生活在这个年代是多么幸福,应该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同时好好学习,不辜负党和老一辈对少年儿童的期望……从中,学生受到非浅的思想教育。

六、在语言环境中渗透

成功的语文教学总是以情动人,以教材的艺术魅力感人。当学生在情感上与课文作者产生共鸣时,思想教育也进入了最佳境界。教师可利用教材中所提供的思想教育因素,凭借课堂的舞台,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讲述或谈话,营造独特的气氛,让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使认识和情感得到升华。如《金色的鱼钩》一文中,通过“我”的神态、行动、语言衬托老班长的内心世界的句子。在教学中,可先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再通过下列谈话使学生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万根钢针扎着喉管是什么滋味?当你和小梁一样看到老班长把鱼汤让给病员吃,自己却嚼着草根和鱼骨,‘嚼了一会儿,就皱着眉头硬咽下去’那欲吃不能、欲罢不行的神态时,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调动学生内在的情感因素,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教育。

七、在作文指导与讲评中渗透

作文指导与批改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它可以启发、指点学生正确的思想思路;通过批阅作文,教师发现学生的思想观点、道德情操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同时能发现学生对社会、学校、教师、人生的偏见或者是思想深处某种消极的情绪,通过批语或讲评予以纠正,有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八、在语文课外活动中渗透

语文课外活动既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又是课堂教学的发展和延伸;既是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个性品质,又是使学生获得身心健康的主渠道。因此,我精心设计和有计划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寓德育于活动中,通过活动这个“载体”,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针对小学生长在红旗下,生活在和平年代,对革命战争的历史了解甚少,爱国主义观点淡薄的特点,利用班队活动课,组织召开“爱国主义”主题班会,组织“祖国在我心中”等主题作文比赛、朗诵比赛、辩论赛澄清学生模糊的认识,激发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就是要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唤醒学生的灵魂,丰富学生的思想,激起学生的情愫,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正做到德育渗透和语文课堂交融在一起,让德育在语文课堂中飞扬。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