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小学学校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5篇

小学学校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5篇小学学校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 化学品是指各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和混合物,无论是天然的还是人造的。据美国化学文摘登录,全世界已有的化学品多达700万种,其中已作为商品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学校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5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学校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5篇

篇一:小学学校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

品是指各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和混合物,无论是天然的还是人造的。据美国化学文摘登录,全世界已有的化学品多达 700 万种,其中已作为商品上市的有 10 万余种,经常使用的有 7 万多种,每年全世界新出现化学品有 1000 多种。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小学学校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学校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一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安全工作的需要,为维护学校师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有效处理学校突发安全事故,使学校突发安全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此应急预案。

  一、 指导思想

  按照国家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本着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及时处理学校意外事故,力争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低到最抵限度,全力组织恢复正常教学秩序,确保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

  二、成立我校危险品管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孙亚东

  副组长:杜振庆

  成员:吴艳秋、周雅平、张凤、张勇、王晓红、张仁芳、刘福海、钱立辉、各村小校长

  突发安全事故联系电话:(6590021)。

  根据安全应急事故的要求,应急领导小组的全体成员可以随时调集人员,调用物资及交通工具,各教师必须全力支持和配合。

  三、安全事故报告及处理程序

  1、报告制度实行校长一把手负责制

  2、学校发生或接到突发安全事故后,知情者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向校长报告,经请示后及时向教育、公安、卫生、消防等相关部门报案请求援助。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本着“先控制,后处置,救人第一、减少损失”的原则,果断处理,

 积极抢救,指导、组织现场人员离开危险区域,救护受伤人员,维护现场秩序,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上报学校突发安全事故有关材料,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3、学校第一责任人接到突发安全事故报告后,根据事故情况及时向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安全事故工作领导小组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事故现场,组织抢救和善后处置工作.

  4、校内报告程序:事发当事人或目击者—学校安全事故领导小组成员—校长—县教育局

  5、对缓报、瞒报、延误有效抢救时间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追究其责任.

  四、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措施

  1、学校危险药品要求专柜存放,专人管理(实验老师、村小校长)。

  2、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学校要迅速将师生疏散至安全地带,及时将情况报学校安全事故应急小组。

  3、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受伤师生送至医院救治,及时报警,请求援助,保护好事故现场。

  4、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小学学校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二篇

  为了积极应对课堂化学品可能对师生伤害事件的发生,有序地组织开展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及时控制事故扩大。特制定“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

  科学实验经常接触到各种化学试剂,在操作过程中常伴有各种气体、蒸气、烟雾和粉尘等生成。这些化学试剂和反应生成物有不少是可燃的、有毒的、有腐蚀性的或是易爆炸的。实验仪器很多是玻璃制成的,实验过程中又经常使用灯火或其它热源加热,容易发生如失火、爆炸、触电、割伤、烧伤和中毒等事故。为确保科学实验室的安全,现将它们发生的主要原因、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分述如下:

  第一条几种伤害发生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一)、防火

  发生原因:

  1.点燃的酒精灯碰翻或酒精喷灯使用不当。

  2.可燃物质如汽油、酒精、乙醚、苯、丙酮、氢气、乙炔等因接触火焰或处在较高温度下着火燃烧。

  3.能自燃的物质如白磷等由于接触空气或长时间氧化作用而燃烧。

  4.化学反应引起的燃烧或爆炸。

  5.电路故障

  预防措施:

  1.易燃物和强氧化剂分开放置。

  2.进行加热或燃烧实验时,要求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使用易挥发的可燃物质,实验装置要严密不漏气,严禁在燃烧的火焰附近转移或添加易燃溶剂。

  4.使用酒精喷灯前应先检查盛酒精的筒有无酒精外漏,酒精蒸气出口处有无局部阻塞。

  5.易挥发的可燃性废液只能倾入水槽,并立刻用水冲去。可燃废物如浸过可燃性液体的滤纸、棉花等,不得倒入废物箱内,及时在露天烧去。不得把燃着的或带有火星的火柴梗投入废物箱内。

  6.实验室内严禁吸烟。

  7.实验室内经常备有砂桶、灭火器等防火器材。

  9.实验结束离开实验室前,仔细检查酒精灯是否熄灭,电源是否关闭。

  处理方法:

 1.迅速移走一切可燃物,切断电源,关闭通风器,防止火势蔓延。

  2.如果是酒精等有机溶剂泼洒在桌面上着火燃烧,用湿抹布、砂子盖灭,或用灭火器扑灭。如果衣服着火,立即用湿布蒙盖,使之与空气隔绝而熄灭。衣服的燃烧面积较大,可躺在地上打滚,使火焰不致向上烧着头部,同时也可使火熄灭。

  3.扑灭化学药品、试剂造成的失火要注意以下事项:

  (1)比水轻的有机溶剂(如苯、石油烃类、醚等)着火,切勿用水扑救,对于这些物质的燃烧用细砂覆盖或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2)比水重且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如二硫化碳)着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3)与水发生剧烈作用的化学药品着火,如金属钾、钠、镁、铝粉、电石、三氯化磷、五氯化磷、过氧化氢、过氧化钠、过氧化钡等切勿用水扑救。这些物质小范围的燃烧可用细砂覆盖,使之与空气隔绝而熄灭。若燃烧范围较大时,应用干粉灭火机扑救。

  (4)如果在烧杯、蒸发皿或其它容器中着火时,可用玻璃板、磁板、金属板甚至木板覆盖,通常即可使火熄灭。

  (二)、防爆炸

  发生原因:

  1.点燃未经检验纯度的氢气、乙烯、乙炔等气体,或在检验纯度时疏忽而引起爆炸。

  2.仪器装置错误,在加热过程中形成密闭系统,或操作大意,冷水流入灼热的容器。

  3.某些固体试剂混和后研磨发生剧烈化学反应,如误把红磷和氯酸钾混和后进行研磨。

  4.气体通路发生堵塞故障。

  5.在密闭容器里加热易挥发的有机试剂,如乙醚。

  6.减压试验时使用薄壁玻璃容器,或造成压力突变。

  预防措施:

  1.在点燃氢气、乙烯或乙炔等可燃性气体前,必须检验它的纯度。这些气体的发生器应远离灯火。

  2.固体试剂应分别研磨。

  3.蒸馏时,仪器系统不可完全密闭。使用气体时,应严防气体发生器或导气管堵塞。

  4.在减压蒸馏时,不可用平底或薄壁烧瓶,所用橡皮塞也不宜太小,否则易被抽入瓶内或冷凝器内,造成压力的突然变化而引起爆炸。操作完毕后,应待瓶内液体冷到室温,小心放入空气后,再拆除仪器。

  5.对在反应过程中估计会有爆炸危险的,则使用防护屏和护目镜。

  6.长期静置或加热的银氨络盐溶液是一种强爆炸性物质(存在 AgN3 叠氮化银),因此不长期放置银氨溶液。加热或混和这种溶液时,必须十分小心。万一发生爆炸,如伴有失火,则按照(一)所述方法处理。如有人身伤害应送医院治疗。遇到大量出血,应先止血。

  (三)、防中毒

  发生原因:

  1.接触了有毒物质或吸入有毒气体。

  2.对有些试剂的性质不够了解,处理不当。如黄血盐本身无毒性,但若与酸作用,就会分解出剧毒的氰化氢气体。

  3.制备有毒气体的装置不合理或操作不熟练。

  预防措施:

  1.一切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必要时戴上防毒口罩或防毒面具。

  2.有毒药品应严格按操作规程和规定的限量使用。

  3.使用气体吸收剂来防止有毒气体污染空气,如氯气可以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或活性炭吸收。

  4.有毒的废物、废液要倒在专设的废液桶里,由实验员经过消毒处理后再酌情处理。

  5.禁止在实验室内饮食或利用实验器具贮存食品,餐具不能带进实验室。

  6.手上如沾到药品,应用肥皂和冷水洗除,不宜用热水洗,也不可用有机溶剂洗手。

  7.皮肤上有破伤,不能接触有毒物质。

  8.处理液溴、氯化氢、氯气、氰化物、甲醇、氯仿、四氯化碳、苯、硝基化合物、苯胺、酚类等药品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必要时,可戴防护目镜和橡皮手套。

  9.实验室经常注意通风,即使在冬季,也适时通风。

  万一发生中毒,一般的急救方法如下:

  1.吸入氯气、溴蒸气、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时,会引起头晕、乏力、呼吸弛缓等感觉,应该立即离开实验室,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对吸入氯气、溴蒸气的,可嗅闻由等体积酒精和 10%氨水的混和液的蒸气来解毒。

  小学学校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三篇

  根据安教函[2015]14 号文件《关于加强中小学危险化学品管理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

  (一)指挥小组

  组长:

 成员:

  职责:

  1、对危险化学药品万一发生火灾、泄露、丢失等意外情况,指挥中应视具体情况迅速组织各相关人员成立应急小组,制定相关措施。

  2、保障各种应急物品、器材、一起所需资金。

  3、全面负责各种突发事故的处理;协调各小组的工作,人员配备、监督、检查小组职责落实情况。

  4、组织成员学习相关知识,明确各小组的职责,不断提高成员防范应急能力。

  5、紧急呼救电话:巡警 110

  急救 120

  火警 119

  (二)抢救小组

  组长:

  成员:

  职责:发生大的事故后,要保障对外界的联络畅通,并掌握所有成员的通讯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高科技手段迅速做到上通、下达,同时应做好救灾组织与预先人员之间、救灾组织与上级领导和兄弟单位之间的信息,同时当通讯系统被破坏时做好利用其他方式进行联络的可能性。

  (三)医疗小组

  组长:

  成员:

 职责:发生事故后对伤势较重的人员要做好与附近医院的联系,并保证急救药品和设施的齐全与良好,同时对危险化学品的物、化性质要逐一了解,并对可能造成的伤害要有相应的抢救措施。

  二、危险化学品急救措施

  在实验室中发生人身中毒时,必须采取急救措施,再送医院治疗。

  (1)吸入毒气:将其移到空气新鲜处休息(冬天注意保暖),让中毒者吸

  新鲜空气,如轻度中毒者会较快恢复正常,如果发生昏迷休克,可给中毒者做人工协助呼吸,保持安静,注意保暖。

  (2)消化道误服中毒应立即洗胃,使中毒者呕吐。常用的洗胃液是食盐水、

  肥皂水,3—5%的碳酸氢钾溶液或 1:50 的高锰酸钾溶液(千万不能太浓,防止灼伤胃粘膜)。洗胃液要大量喝,边喝边使中毒者呕吐。如果没有洗胃液,可以引用大量温开水,冲淡毒物并使中毒者呕吐。洗胃药反复进行多次,直到洗胃中基本没有毒物,然后再服解毒剂。常用的有生蛋清、牛奶、淀粉糊、面汤等。主要毒物的毒性症状及其急救措施,附表:

  物质

  毒性症状

  急救措施

  氨气

  吸入浓氨气,呼吸感觉困难

  饮用牛奶、蛋清(蛋白)或汤类,喝 3%的醋酸或柠檬酸

  一氧化碳

  跟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它丧失机能,人感觉头痛、昏迷、昏睡不醒而至死。CO 达到 0.1%时,1 小时意识不清,4 小时致死。

 把患者移到空气新鲜有光线的地方,注射咖啡碱,喝淡茶,皮下注射食盐水,吸氧气或人工呼吸。

  乙醚

  吸入蒸气后会麻醉

  一般是吸氧,进行人工呼吸

  汞及其化合物

  汞蒸气侵害呼吸器官,喉痛,嗓哑声音不清

  汞中毒可服用铁粉 2 份加硫 1 份的混合剂

  白磷

  触及皮肤时造成烧伤、损害骨骼、蒸气刺激喉鼻粘膜并有腐蚀性,进入消化系统会发生激烈作用,直到死亡。

  附着于身上时,用 2%的硫酸铜或酸银溶液冲洗,饮入时,用 0.3%的高锰酸钾洗胃,饮用 1%的硫酸铜溶液 200g.

  铜化合物

  伤害消化系统,能引起呕吐,饮用 3.0g 的硫酸铜则有危险。

  用盐水或用牛奶洗胃,要多喝食盐水,蛋清。

  钡盐铅盐

  呕吐,下痢、眩迷,损害肾脏和视力减退。口腔、咽喉和胃部感觉干燥,发热,直至呕吐,并能引起其他神经上的症状。

  使患者胃里的东西吐出后,用 5%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生成 BaSO4,PbSO4的沉淀。

  (3)皮肤、眼、鼻、咽喉受毒物侵害,应立即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对皮肤

 上的浓硫酸应先用干布揩拭),具体急救措施见“化学灼伤和急救措施”。

  灼烧物质

  急救措施

  各种酸(浓硫酸、硝酸)

  立即用水冲洗,接着用 3——5%碳酸氢钠溶液中和,最后用水清洗,必要时涂上甘油,如果出现水泡,应涂上龙胆紫。

  当皮肤粘上浓硫酸时,切忌用水冲洗一面硫酸水合时放热而加重伤势,正确吹方法是先用干棉布吸去浓硫酸,再用流水冲洗,后处理方法同上。

  各种碱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 2%的硼酸,或 2%的醋酸。

  磷立即用水冲洗,再用 3——5%的碳酸氢钠溶液浸泡以中和生成磷碱,然后用 2%的硫酸铜溶液冲洗使磷酸转化为难溶的磷酸铜。再用水冲洗残留的硫酸铜溶液,最后按灼烧伤处理。切不可使伤口暴露在空气中或用油脂涂敷。

  三、其他事故

  (1)实验室如果不慎发生火灾,立即移开可燃物,切断电源,停止通风。

  对小面积火灾,应立即用湿布、湿衣服或沙子等覆盖燃烧物,隔绝空气使火熄灭,对大面积的火灾应立即报警,并针对燃烧物性质使用相应的灭火器进行抢救,以减少损失。

  (2)万一发生触电事故,要立即切断电源,把触电者迅速转移到附近适当地方,揭开衣扣,使其全身舒展。如果触电者停止呼吸或心脏停止跳动,要毫不迟疑地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脏按摩,并迅速送医院抢救。

  (3)危险化学品及剧毒物质等一旦发生丢失情况,岗位人员应及时向应急处理指挥组汇报(电话:),如果事态严重,应与公安部门取得联系,现场人员积极搞好警戒,保护现场。

  中心小学

篇二:小学学校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

危险化学品事件应急预案(试行)

 1 总则 1.1 编制目标和依据 为进一步提高防范和应对突发危险化学品事件的能力,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危险化学品事件的危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相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1.2 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师生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安全防护,预防和减少突发危险化学品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分级负责。学校各有关部门、院系、直属单位(以下统称“各有关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各危险化学品涉及单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切实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3)快速响应,果断处置。事发单位是事件应急救援的第一响应者,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突发事件,要以最快速度、最大效能,有序地实施单位自救,快速、及时启动分级应急响应。在应急处置工作中,按照“统一指挥,先控制后消灭,救人第一,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在避免事件扩大的前提下,首要开展抢救人员的应急处置行动,同时关注救援人员的自身安全防护。当需要外部力量救援时,及时向政府相关部门请求支援。

 (4)预防为主,防救结合。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件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加强危险源管理,做好突发危险化学品事件的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积极开展培训教育,组织应急演练,做到常备不懈;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做好救援物资和技术力量储备工作,做到有备无患。

 1.3 实施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校与危险化学品有关的安全环保突发事件的应对;金山校区、校产等特殊需要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执行或另行编制预案。

 2 危险源分析与事件分级 2.1 危险源情况 2.1.1 危险目标的确定。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结合我校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源和安全隐患识别、排查,按照分类分级制订应急处置预案内容的原则,确定危险目标。

 2.1.2 危险源分析。我校所涉危险化学品包含一定数量的剧毒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易制爆化学品等,分散在各教学、科研实验室及危险品仓库内,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一定危害性。

 2.1.3 危险目标的分布。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场所分布在所有校区。

 2.1.4 风险分析。危险化学品涉及申领、储存、运输、使用、废弃处置等多个环节,可能发生的安全事件类型主要有火灾、爆炸、中毒、灼伤、窒息、泄露、环境污染、失窃、丢失等,事件蔓延迅速,危害严重,影响广泛。危险化学品风险分析情况如表 1:

 表 表 1 1 学校危险化学品 风险分析情况表 危险目标等级 1 1 级 级 2 2 级 级 3 3 级 级 地点 危险化学品仓库 剧毒化学品储存场所 涉及危险化学品使用和存放的实验室 区域性质 储存区 储存区 存放和使用区 触发因素 泄漏、静电、雷电、明火、违规操作 事件类型 火灾、爆炸、中毒、灼伤、窒息、泄漏、失窃丢失等 危害情况说明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 注:危险目标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1 级、2 级、3 级 2.2 事件分级 根据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影响范围等因素,从重到轻依次分为特别重大事件(Ⅰ级)、重大事件(Ⅱ级)、较大事件(Ⅲ级)和一般事件(Ⅳ级)四个等级。

 2.2.1 特别重大事件( Ⅰ 级)

 (1)剧毒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或易制爆化学品丢失或被盗; (2)扩大到校外,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社会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危险化学品泄漏事件; (3)危险化学品引发的致 5 人以上受伤害或有人员死亡的各类事件; (4)危险化学品引发的不可控的火灾事件。

 2.2.2 重大事件( Ⅱ 级)

 (1)除剧毒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和易制爆化学品以外的其它危险化学品丢失或被盗; (2)扩大到所在校区其它单位,对人员生命健康、社会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危险化学品泄漏事件; (3)危险化学品引发的致 3~5 人受伤害的各类事件。

 2.2.3 较大事件( Ⅲ 级)

 (1)扩大到所在校区其它单位,不会对周边环境和人员健康造成影响的危险化学品泄漏事件; (2)危险化学品引发的致 1~2 人受伤害的各类事件。

 2.2.4 一般事件( Ⅳ 级)

 (1)限于事发单位内、无扩大趋势,不会对周边环境和人员健康造成影响的危险化学品泄漏事件; (2)危险化学品引发的初期的或小范围内可控的火灾事件; (3)危险化学品引发的其它各类事件,但未造成人员伤害。

 3 组织体系与工作职责 3.1 组织体系 3.1.1 Ⅰ Ⅰ 级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 发生Ⅰ级事件,学校启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由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指挥中心(以下简称“Ⅰ级应急处置组”)统一领导和指挥全校该级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主要职责:及时前往事发地现场,组织和指挥Ⅰ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3.1.2 Ⅱ Ⅱ 级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

 发生Ⅱ级事件,由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指挥中心组织成立突发危险化学品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以下简称“Ⅱ级应急处置组”),启动Ⅱ级应急响应,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组长:校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委员会主任 副组长: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实验室与装备处、保卫处主要负责人 成员:党委宣传部、人事处、学生工作部(处)、研究生院、科研院、财务处、基建处、后勤、校医院、事发单位等负责人 办公室:设在实验室与装备处 主要职责:及时前往事发地现场指挥并负责Ⅱ级事件的应急 处置;配合环保、公安、卫生等部门做好突发Ⅱ级事件的处理工作。

 3.1.3 Ⅲ Ⅲ 级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 发生Ⅲ级事件,由校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委员会下设的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工作小组作为应急处置工作组(以下简称“Ⅲ级应急处置组”)启动Ⅲ级应急响应,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组长:实验室与装备处主要负责人 副组长:化学系、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实验室与装备处、保卫处等有关负责人 成员:后勤、校医院、事发单位等负责人 办公室:设在实验室与装备处 主要职责:及时前往事发地现场指挥并负责Ⅲ级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3.1.4 Ⅳ Ⅳ 级突发危险化学品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 发生Ⅳ级事件,由涉及危险化学品事件的校内相关单位成立应急处置工作组(以下简称“Ⅳ级应急处置组”),启动应急响应,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组长:事发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主要职责:及时赶赴现场,组织开展现场封控、保护和救援行动;负责Ⅳ级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3.1.5 应急处置专家组 应急处置专家组由学校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委员会化学安全领域专家组成,必要时可召集校内外的相关专家,主要负责突发危险化学品事件应急预测、预警和处置中的咨询工作,向各级应急处置组提供应急处置决策依据和建议等。

 3.2 学校各有关单位相应工作职责 (1)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发生Ⅰ级事件时,协调各成员单位的抢险救援工作;接受政府部门的指令和调动,落实上级部门和学校领导关于事件抢险救援的指示,及时向学校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事件和抢险救援进展情况;发生Ⅱ、Ⅲ级事件时,协助做好相关工作。在Ⅲ级(含)以上事件确认后 2—4 小时内,酌情向教育部、事发地人民政府和教育部门及有关单位报送事件处置情况。

 (2)党委宣传部:发生Ⅲ级(含)以上突发事件时,负责做好宣传工作,向外界及时通报事件情况,开展网络舆情监管、预警,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等。

 (3)实验室与装备处:负责在Ⅲ级(含)以上事件确认后 2 小时内酌情向环保部门报送事件情况、请求支援,及时向上级转达环保部门的指示;负责组织专家,为现场指挥救援工作提供技术咨询;负责联系有资质的专业单位开展监测、治污、放射性化学废弃物处置等工作;负责或配合政府部门做好事件的调查及应急救援工作的总结并及时向学校报送信息;负责联系有资质的专业单位对产生的化学废弃物(含放射性的除外)进行处置。

 (4)保卫处:组织应急机动队伍,执行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任务;负责布置事件现场的安全警戒、人员疏散、治安巡逻,保持校园内救援通道的畅通;负责在Ⅲ级(含)以上事件确认后 2 小时内酌情向公安部门报送事件情况、请求支援;配合事发单位或消防部门进行现场灭火,搜救伤员,控制易燃、易爆、有毒物质泄漏;负责与公安部门联系,协助公安机关做好突发事件的调查取证工作,参与做好事件应急救援总结工作。

 (5)后勤保障处:会同学校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应急所需的水电、交通等保障工作。

 (6)校医院:负责在事发现场附近的安全区域内设立临时医疗救护点,及时调配医务人员、医疗器械和急救药品;负责实施现场救治及统计伤亡人员情况,及时与医学院附属医院等联系求助,将超出校医院救治能力的病员及时转送至上级医院;负责在Ⅲ级(含)以上事件确认后 2 小时内酌情向卫生部门报送事件信息、请求支援。

 (7)各危险化学品涉及单位: 根据本单位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及特性,做好应急救援设施和物资准备工作;负责本单位内Ⅳ级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配合做好本单位Ⅰ、Ⅱ、Ⅲ级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送信息。

 4 预测和预警 4.1 危险源监控 各危险化学品涉及单位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和风险分析,对可能引发危险化学品事件的情况进行监控和分析,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实验室与装备处、保卫处加强安全监管和巡查工作。

 4.2 预警行动 各级应急处置组确认可能导致突发事件的情况后,要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通知相关部门、单位采取相应行动预防事件发生;当需要支援时,请求上级支持并按照本预案规定进行预警等级的发布。预警信息包括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的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单位等。

 5 应急响应办法与程序 5.1 分级响应 突发危险化学品事件发生后,各级应急处置组应立即发布相应等级的应急响应,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各相关单位根据各自职责,迅速采取先期应急处置措施,封锁现场,疏散人员,积极救治受伤人员,控制事态进一步发展。

 5.2 现场应急处置 5.2.1 应急处置基本任务 (1)控制危险源。及时控制造成事件的危险源(灭火、切断毒源等),防止事件继续扩展,确保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

 (2)抢救受害人员。及时、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以降低伤亡率,减少事件危害。

 (3)引导人员撤离。组织撤离时应指导人员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并向上风向迅速撤离出危险区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撤离过程中应积极组织人员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

 (4)做好现场洗消。对现场残留的有毒有害物质和可能对人和环境继续造成危害的物质,应及时组织人员予以清除,减轻危害后果,防止对人的继续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5.2.2 应急处置方案 突发危险化学品事件、剧毒化学品事件的应急处置方案详见附件 1、2。各危险化学品涉及单位应根据各自涉及的化学品种类、危害特性等分别负责组织制订和修订详细的现场处置预案,并保障其切实可行。

 5.2.3 现场处置要点 (1)丢失或被盗事件处置要点 确定丢失或被盗的位置;确定丢失或被盗物质的类别、特性(毒性、腐蚀性、放射性、致癌性、爆炸性、易燃性等);确定丢失或被盗可能导致的后果及其危害性;确定主要的控制措施;确定需要调动的应急救援力量(公安部门等)。

 (2)火灾事件处置要点。确定火灾发生位置;确定引起火灾的物质类别(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物品、自燃物品等);确定所需的应急救援处置专家类别;明确火灾发生区域的周边环境;确定周围区域的重大危险源分布;确定火灾扑救方法;确定火灾可能导致的后果及对周围区域的影响(含火灾与爆炸伴随发生的可能性);确定对火灾可能导致后果的主要控制措施(控制火灾蔓延、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确定需要调动的应急救援力量(公安、消防队伍等)。

 (3)爆炸事件处置要点。确定爆炸地点;确定爆炸类型(物理爆炸、化学爆炸);确定引起爆炸的物质类别(气体、液体、固体);确定所需的爆炸应急处置专家类别;明确爆炸地点的周围环境;明确周围区域的重大危险源分布;确定爆炸可能导致的后果(火灾、二次爆炸等);确定爆炸可能导致的后果及其主要控制措施(再次爆炸控制手段、工程抢险、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确定需要调动的应急救援力量(公安、消防队伍等)。

 (4)中毒事件处置要点。明确引起中毒的物质类别(剧毒性、腐蚀性等);确定所需的中毒应急处置专家类别;明确中毒地点的周围环境;确定是否已有有毒物质进入大气、附近水源等场所;确定气象信息;确定中毒可能导致的后果及

 其主要控制措施(中和、解毒等措施);确定需要调动的应急救援力量(卫生部门等)。

 (5)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泄漏事件处置要点。确定泄漏源的位置;确定发生泄漏的化学品种类(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确定所需的泄漏应急处置专家类别;确定泄漏源的周围环境(环境功能区、人口密度等);确定是否已有泄漏物质进入大气、附近水源、下水道等场所;明确周围区域的重大危险源分布;确定泄漏时间或预计持续时间以及泄漏扩散趋势预测;确定实际或估算的泄漏量;确定气象信息;明确泄漏可能导致的后果及危及周围环境的可能性(泄漏是否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中毒等后果);确定对泄漏可能导致后果的主要控制措施(堵漏、工程抢险、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确定需要调动的应急救援力量(消防特勤部队、防化兵部队等)。

 5.2.4 应急处理联系电话 总值班电话:徐汇校区 64252518;奉贤校区 33612042; 安全办电话:徐汇校区 64253284;奉贤校区:33612273; 火警:119;急救电话:120;公安部门:110 5.3 应急人员的安全...

篇三:小学学校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

x 小学初中高中民办学校幼儿园培训学校托管托幼机构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为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及时有效的实施应积极救援,有序地组织开展抢救工作,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及时控制事故扩大,根据《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学校危险化学品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是学校事故处置工作中重大问题的协调决策机构。事故发生后,负责指挥系统内的应急救援工作。

 一、组织领导 (一)危险化学品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

 组

 长:XXX(校长)

  副组长:XXX

 XXX

  成 员:XXX

 XXX

 XXX

  XXX

 XXX (二)工作职责 (1)负责组织、领导、部署、协调救援工作。

 (2)亲临现场,指挥处置突发事件。

 (3)负责同上级救援指挥部保持联系,接受工作指导,按照部署开展工作。

 (4)落实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1、事故发生后,立即向上级报告。

 2、事故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2)事故简要经过、伤亡情况; (3)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4)事故抢险处理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5)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救援的要求。

 3、现场保护

  事故单位必须严格保护现场,因抢救伤员和财产等原因需要移动

  现场物品时,必须作出标志,最大限度保护好现场的痕迹物证。

 三、事故应急救援 (一)事故发生后,首先启动本单位的应急预案进行抢救。并立即向上级报告。

 1、事故尽速到达现场,了解和掌握事故情况,控制局面,阻止事态发展,并立即向上级报告,并研究事故处理的具体策略。

 2、建立警戒区,为事故划定警戒线,疏散群众,疏导交通。

 3、抢救人员和物资。

 4、现场清消。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空气等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发生的危害,配合相关部门迅速采取洗消措施,防止继续对人体危害和环境污染。

 四、应急救援注意事项 1、救援人员进入事故区做好自身防护,避免发生伤亡。

 2、现场医疗急救实行伤员一人一卡,避免位重伤员的多次转院;妥善处理好伤员的污染衣物,防止继发性损害。

 五、灾后工作 1、做好师生的慰问安抚工作,出现伤亡,及时与保险公司联系,做好理赔工作。

 2、组织好评估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评估,形成事故报告。

 3、做好教育教学秩序恢复工作。

  六、 几种伤害发生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环境实验室部分实验场所存有各种化学试剂,包括易燃的、有毒的、有腐蚀性的或是易爆炸的化学试剂。实验过程中容易发生如失火、爆炸、烧伤和中毒等事故。为确保实验室的安全,现将这些化学试剂发生的主要原因、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分述如下:

 (一)防火

  发生原因:

  1.点燃的酒精灯碰翻或酒精喷灯使用不当。

  2.可燃物质如汽油、酒精、乙醚等因接触火焰或处在较高温度下着火燃烧。

  3.能自燃的物质如白磷等由于接触空气或长时间氧化作用而燃烧。

  4.化学反应引起的燃烧或爆炸。

  预防措施:

  1.易燃物和强氧化剂分开放置。

  2.进行加热或燃烧实验时,要求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使用易挥发的可燃物质,实验装置要严密不漏气,严禁在燃烧的火焰附近转移或添加易燃溶剂。

  4.易挥发的可燃性废液只能倾入水槽,并立刻用水冲去。可燃废物如浸过可燃性液体的滤纸、棉花等,不得倒入废物箱内,及时在露天烧去。不得把燃着的或带有火星的火柴梗投入废物箱内。

  5.实验室内严禁吸烟。

  6.实验室内经常备有砂桶、灭火器等防火器材。

  7.实验结束离开实验室前,仔细检查酒精灯是否熄灭,电源是否关闭。

  处理方法:

  1.迅速移走一切可燃物,切断电源,关闭通风器,防止火势蔓延。

  2.如果是酒精等有机溶剂泼洒在桌面上着火燃烧,用湿抹布、砂子盖灭,或用灭火器扑灭。如果衣服着火,立即用湿布蒙盖,使之与空气隔绝而熄灭。衣服的燃烧面积较大,可躺在地上打滚,使火焰不致向上烧着头部,同时也可使火熄灭。

 (二)防爆炸

  发生原因:

  1、仪器装置错误,在加热过程中形成密闭系统,或操作大意,冷水流入灼热的容器。

  2、气体通路发生堵塞故障。

  3、在密闭容器里加热易挥发的有机试剂,如乙醚。

  4、减压试验时使用薄壁玻璃容器,或造成压力突变。

  预防措施:

  1、蒸馏时,仪器系统不可完全密闭。使用气体时,应严防气体发生器或导气管堵塞。

  2、在减压蒸馏时,不可用平底或薄壁烧瓶,所用橡皮塞也不宜太小,否则易被抽入瓶内或冷凝器内,造成压力的突然变化而引起爆炸。操作完毕后,应待瓶内液体冷到室温,小心放入空气后,再拆除仪器。

  3、对在反应过程中估计会有爆炸危险的,则使用防护屏和护目镜。

  (三)防中毒

  发生原因:

  1.接触了有毒物质或吸入有毒气体。

  2.对有些试剂的性质不够了解,处理不当。

  3.制备有毒气体的装置不合理或操作不熟练。

  预防措施:

  1.购买有毒化学品必须先履行相关的审批手续,具备合适的存放地点,并有专人保管。

  2.一切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必要时戴上防毒口罩或防毒面具。

  3.有毒药品应严格按操作规程和规定的限量使用。

  4.使用气体吸收剂来防止有毒气体污染空气。

  5.有毒的废物、废液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6.禁止在实验室内饮食或利用实验器具贮存食品,餐具不能带进实验室。

  7.手上如沾到药品,应用肥皂和冷水洗除,不宜用热水洗,也不可用有机溶剂洗手。

  8.皮肤上有破伤,不能接触有毒物质。

  9.实验室经常注意通风,即使在冬季,也适时通风。

 万一发生中毒,一般的急救方法如下:

  1.误吞毒物,常用的急救方法是给中毒者先服催吐剂,如肥皂水、芥末和水或给以面粉和水、鸡蛋白、牛奶和食用油等缓和刺激,然后

  用手指伸入喉部引起呕吐。对磷中毒的人不能喝牛奶,可用 5~10毫升 1%的硫酸铜溶液加入一杯温水内服,以促使呕吐,然后送医院治疗。

  2.有毒物质落在皮肤上,要立即用棉花或纱布擦掉,除白磷烧伤外,其余的均可以用大量水冲洗。如果皮肤已有破伤或毒物落入眼睛内,经水冲洗后,要立即送医院治疗。

  (四)防烧伤

  烧伤是由灼热的液体、固体、气体、化学物质或电热等引起的损伤。为了预防烧伤,实验时严防过热的物体与身体任何部分接触。

  烧伤的伤势一般是按烧伤深度不同分为三度,烧伤的急救办法应根据各度伤势分别处理。

  一度烧伤:只损伤表皮,皮肤呈红斑,微痛,微肿,无水泡,感觉过敏。如被化学药品烧伤,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除去残留在创面上的化学物质,并用冷水浸沐伤处,以减轻疼痛,最后用 1∶1000“新洁而灭”消毒,保护创面不受感染。

  二度烧伤:损伤表皮及真皮层,皮肤起水泡,疼痛,水肿明显。创面如污染严重,先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再以 1∶1000“新洁而灭”消毒,不要挑破水泡,用消毒纱布轻轻包扎好,请医生治疗。

  三度烧伤:损伤皮肤全层、皮下组织、肌肉、骨骼,创面呈灰白色或焦黄色,无水泡,不痛,感觉消失。在送医院前,主要防止感染和休克,可用消毒纱布轻轻包扎好,给伤者保暖,必要时注射吗啡以止痛。

  (五)一般伤害的救护措施是:

  1.被强酸腐蚀: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2.被浓碱腐蚀: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醋酸溶液或硼酸溶液冲洗。

  实验室里备有救护药箱,在实验室的固定处放置。箱内贮放下列用品:

  1.消毒纱布、消毒绷带、消毒药棉、胶布、剪刀、量杯、洗眼杯等。

  2.碘酒(5~10%的碘片加入少量碘化钾的酒精溶液)、红汞水(2%)或龙胆紫药水(供外伤用)。注意:红汞与碘酒不能合用。

  3.治烫伤的软膏、消炎粉、甘油、医用酒精、凡士林等。

  4.硼酸(2%的水溶液)。

  5.醋酸(2%的水溶液)。

 6.高锰酸钾晶体,用时溶于水制成溶液。

 Xx 市第

  中学

篇四:小学学校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

小学危险化学品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为了贯彻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安全工作的通知》,为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学生安全,我校特成立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及各种危险品的事故应急预案。

 一、组织机构 1、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 组

 长:陈志明 副组长:骆剑飞

 成

 员:金睁

 曹航飞

  金洪江 主要职责:

 1、使用危险化学品万一发生火灾、泄漏、丢失等意外情况,指挥中应视具体情况迅速组织各相关技术人员成立应急小组,制定相关措施。

 2、保障各种应急物品、器材、仪器所需资金。

 3、全面负责各种突发事故的处理;协调各专业组的工作,人员配备、监督、检查各小组职责落实情况。

 4、组织成员学习相关知识,明确各专业组的职责,不断提高成员防范应急能力。

 三、抢救组 组长:骆剑飞 成员:楼姗姗

 陈赛赛

 主要职责:

 意外事故发生后,抢救组要及时奔赴现场,首先做好人员的抢救,并对现场的事故性质做出迅速的判断,同时做好报警、警戒,保护现场,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等工作。

 四、医疗组 组长:骆剑飞 成员:楼姗姗

 陈赛赛 主要职责:

 发生事故后对伤势较重的师生要做好与人民医院的联系,并保证急救药品和设施的齐全与良好,同时对学校储存的危险化学品的物、化性质要逐一了解,并对可能造成的伤害要有相应的抢救措施。

 五、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理方法:

 甲醛 1、如甲醛不慎接触皮肤,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或用 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2、如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 15分钟。

 3、不慎吸入: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或就医。

 4、不慎食入:应在食入者清醒时立即涑口、洗胃、就医。

 醋酸 1 皮肤接触后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洗至少 15 分钟,若有灼伤,

 就医治疗。

 2 眼睛接触后,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15 分钟,就医。

 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给予 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

 4 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

 硫酸 对皮肤接触的烧伤人员,立即用大量清水或 2%苏打水冲洗。

 烧碱 1 烧碱溅在皮肤上后,应迅速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2 烧碱不慎溅入眼睛后,应迅速提起眼睑,有硼酸水冲洗后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六、丢失应急预案 学校所有化学危险品及含毒物质等一旦发生丢失情况,岗位人员应及时汇报应急处理指挥部。

 前店小学 2015 年 8 月

 三严三实开展以来,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研读了中央、区、市、县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关文件和资料。我对个人“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查摆和剖析,找出了自身存在的诸多差距和不足,理出了问题存在的原因,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和整改措施。现将对照检查情况报告如下,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学习深度广度不够。学习上存在形式主义,学习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不强,在抽时间和挤时间学习上还不够自觉,致使自己的学习无论从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些欠缺。学习制度坚持的不好,客观上强调工作忙、压力大和事务多,有时不耐心、不耐烦、不耐久,实则是缺乏学习的钻劲和恒心。学用结合的关系处理的不够好,写文章、搞材料有时上网拼凑,求全求美求好看,结合本单位和实际工作的实质内容少,实用性不强。比如,每天对各级各类报纸很少及时去阅读。因而,使自己的知识水平跟不上新形势的需要,工作标准不高,唱功好,做功差,忽视了理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

 二是服务不深入不主动。工作上有时习惯于按部就班,习惯于常规思维,习惯于凭老观念想新问题,在统筹全局、分工协作、围绕中心、协调方方面面上还不够好。存在着为领导服务、为基层服务不够到位的问题,参谋和助手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比如,到乡镇、部门、企业了解情况,有时浮皮潦草,不够全面系统。与基层群众谈心交流少,没有真正深入到群众当中了解一线情况,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不全不深,“书到用时方恨少”,不能为领导决策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是工作执行力不强。日常工作中与办公室同志谈心谈话少,对干部思想状态了解不深,疏于管理。办公室虽然制定出台了公文办理、工作守则等规章制度,但执行的意识不强,有时流于形式。比如,办公场所禁止吸烟,这一点我没有严格执行,有时还在办公室吸烟。

 四是工作创新力不高。有时工作上习惯于照猫画虎,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存在着求稳怕乱的思想和患得患失心理,导致工作上不能完全放开手脚、甩开膀子去干,缺少一种敢于负责的担当和气魄。比如,做协调工作,有时真成了“传话筒”和“二传手”,只传达领导交办的事项,缺乏与有关领导和同志共同商讨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五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工作中,有时忙于具体事务,到基层一线调研不多,针对性不强,有时为了完成任务而调研,多了一些“官气”、少了一些“士气”。往往是听汇报的多,直接倾听群众意见的少;了解面上情况多,发现深层次问题少。比如,对县委提出的用三分之一时间下基层搞调研活动,在实际工作中却没有做到。即使下基层,有时也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让看什么看什么,让听什么听什么。在基层帮扶工作上,有时只注重出谋划策,抓落实、抓具体的少,对群众身边的一些小事情、小问题关心少、关注不够。

 六是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自认为在办公室工作多年,已经能够胜任工作,有自满情绪,缺乏俯下身子、虚心请教、不耻下问的态度。对待新问题、新情况,习惯于根据简单经验提出解决办法,创新不足,主观上存在满足现状,不思进取思想,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

 七是对工作细节重视不够。作为办公室负责人,存在抓大放小,不能做到知上、知下、知左、知右、知里、知外,有时在一些小的问题上、细节上没有做好,导致工作落实不到位,出现偏差。

 八是工作效率不是很高。面对比较繁重的工作任务,工作有时拈轻怕重、拖拉应付、不够认真。存在不推不动、不够主动,推一推动一动、有些被动。比如,文稿材料的撰写,有时东拼西凑、生搬硬套、缺乏深入思考。有时也存在着推诿扯皮现象,不能及时完成,质量也难以保证。对于领导交办的事项,有时跟踪、督导的不够,不能及时协调办理,缺乏应有的紧迫感,缺乏开拓创新精神,致使工作效率不高。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认真反思和深刻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主要是自己没有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不注重提高自身修养,同时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在具体应对上没有很好地把握自己,碍于情面随波逐流。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自身放松了政治理论学习。对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在处理工作与学习关系方面,把工作当成硬任务,把学习当作软指标,对政治理论学习投入的心思和精力不足,缺乏自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宗旨意识有所淡化。由于乡镇工作比较辛苦,从基层回到机关工作后,产生了松口气的念头,有时不自觉产生了优越感和骄傲自满的情绪。听惯了来自各方面的赞誉之声,深入基层少,对群众的呼声、疾苦、困难了解不够,没有树立较强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得自己有时会片面地认为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就行了,而未能完全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缺乏做好工作应有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三)忧患意识不强。只是片面看到了自身工作生活环境的变化,吃苦耐劳的精神有些缺乏,开拓进取、奋发有为、敢于冲锋、勇于担当的锐气有所弱化。有做“太平官”的意识,身处领导岗位,求新、求发展意识薄弱,表率作用发挥得不够好,忽视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勤政廉洁意识有所弱化。随着自身经济条件的改善,降低了约束标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有些淡化,对奢靡之风的极端危害性认识不足,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诚然,造成自身存 在问题的原因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如自身的固化思维方式,缺乏居安思危的深层次思考等。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查摆问题,剖析根源,关键在于“洗澡治病”、解决问题。本人决心从党性原则出发,端正态度、认真对待,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强有力措施,立行立改,取得实效。

 (一)求真务实 办公室主任作为承上启下、协调全局、沟通内外的重要角色,要立足发展、改革的新形势、新情况,以务实的作风和良好的品质做出表率。

 一是增强大局意识。要站在全局高度想问题,立足本职岗位做工作。要注重换位思考,真正做到想领导之所想、谋领导之所谋,及早提出比较成熟的意见和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二是增强超前意识。要认真研究领会组织意图和领导思路,围绕领导关心的重大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真实情况和可靠依据。要广泛搜集资料,研究各乡镇、机关单位的新情况、新经验、新做法,借“他山之石”来攻玉,为领导提出决策预案。因此,在想问题、办事情时,要赶前不赶后,尽可能早半拍、快半拍,提高敏感性,增强主动性。唯其如此,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参谋”才能参在点子上,“助手”才能助到关键处。

 三是增强创新意识。要强化服务理念,做深、做透、做好服务工作;要以协调、配合作为服务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做到服务不越位;要围绕解决难点和热点问题开展服务,切实通过服务和协调把大家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解决好,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二)勤政为民

 办公室既是贯彻落实县委、政府决议的执行部门,也是督促落实县委、政府决议

 的监督部门。破除官僚主义,勤政为民应当做好“四件事”。

 一是善于走进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各项工作能够取得成功的一大法宝。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破解“官僚主义”,依靠的依然是人民群众。工作中,要力戒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官老爷”做派,多与群众接触,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养成问计于民的好习惯。

 二是勇于解难事。务实从严,是每个党员干部对待工作的正确态度。要把这种态度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去,要戒除贪图淫逸、讲求舒适、怕吃苦、饱食终日、碌碌无为的不良作风,承担起肩上的责任,做到为官一任,作为一方。

 三是简化办事程序。要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尽最大可能提高办事效率,加快办事速度,一切从实际出发,勤俭从政,效率为先。

 四是接受监督。联系群众更要相信群众,加强民主更要多听民声。工作中时时处处应该考虑到群众利益,自觉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让工作开展得更有人气和活力。

 (三)艰苦奋斗

 要统筹制定领导干部办公用房、住房、配车、秘书配备、公务接待等工作生活待遇标准,落实不赠送、不接受礼品的规定,切实解决违反规定和超标准享受待遇的各种问题。要结合“治治病”的要求,按照中央八项规定,边学边查边整改,对照镜子,深挖思想根源,净化心灵,摒弃享乐主义,坚持艰苦奋斗,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奋发有为的面貌赢取人民群众信任。

 (四)廉洁自律 作为党员干部,无论什么时候,群众本色不能变,群众情怀不能淡。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净化思想、洗涤灵魂、增强党性、明确航向。在始终保持为人民服务中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锻造健全和谐的心理状态、

篇五:小学学校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

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 为保障学校实验室正常、安全运行,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迅速、有效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造成的危害,最大限度减少财产损失,保护师生人身安全,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本应急预案为全校实验室所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引起的各类安全事故的基础参考应急预案,各实验室应根据自身特点,制定更加专业化、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应急预案。

 (二)学校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为学校实验室安全应急处置机构,负责督促全校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现场处置指挥和后续处理工作。各实验室(研究中心、基地、研究室)负责人为本实验室安全应急工作管理人和责任人, 须做好本实验室应急预案制定、应急能力建设和应急管理工作。

 (三)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验室人员应增强安全意识,充分认识事故危害,掌握防护和应变措施,注重预防,尽最大努力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

 坚持先救人、后救物;先制止、后教育;先救治、后处理;先处理、后报告的应急处理原则。

 二、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后的 响应

 (一)事故现场人员是事故报告的责任人,所在单位为事故报告的责任单位;

 (二)责任人应在自救、保护现场的同时立即启动事故上报机制,责任报告单位负责人在接到报告后,初步判定事故情况,进行现场处置,必要时启动应急预案,各相关单位应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协助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处置; (三)实验室安全事故上报机制为:报告人→单位安全责任人→安全稳定工作处、国有资产管理处(实验室管理处)→校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 (四)凡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必须逐级上报,不得隐瞒。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事故及其重要情况的,根据相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给予相应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 、事故处理程序

  (一)现场人员根据相关应急处置办法,安全、妥善开展紧急救护工作,现场救护临时负责人可根据情况第一时间拨打 110、120 或119 电话求助,并立即向二级单位领导报告。

 (二)二级单位主管人员接到报告应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指挥现场处置工作,通知实验室有关人员到场,并迅速向学校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和相关职能部门报告, (三)在学校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指挥下开展抢救、抢险,把损失、损伤减少到最低限度。

 四 、常见事故的应急预案

  (一)实验室火灾应急处理预案。发生火情时,现场人员须立即采取处理措施,防止火势蔓延并迅速报告。

  1.首先确定火灾发生位置,并判明起火原因,何种物品着火。

 2.迅速查看周围环境,判断是否有重大危险源分布,是否会诱发次生灾难。

 3.果断、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正确选用消防器材进行扑救。

 (1)木材、布料、纸张、橡胶以及塑料等固体可燃材料着火,可采用水冷却法灭火; (2)易燃液体、易燃气体和油脂类等化学药品着火,应使用大剂量泡沫灭火剂、干粉灭火器灭火。

 (3)带电电气设备火灾,应切断电源后再灭火。如因现场情况不能断电,应使用黄沙或干粉灭火器,不能使用水或泡沫灭火器。

 (4)可燃金属,如镁、钠、钾及其合金等着火,应使用干砂或干粉灭火器灭火。

 (5)废液火灾,如果是有机废液着火,应选用正确的灭火器,并做好个人防护,以免发生中毒或灼伤;如果是腐蚀性废液着火,可用灭火器灭火或干砂等吸附,不可使用高压喷水,以免废液喷溅伤害扑救人员。

 (6)固体废物着火,应使用干粉灭火器或砂土进行扑救。

 4.根据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别、危害程度级别,划定危险区,对事故现场周边区域进行隔离和疏导。

 5.视火情拨打“119”电话报警求救,并到明显位置引导消防车。

 (二)实验室爆炸应急处理预案

  1.实验室如发生爆炸事故,现场人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必须及时切断电源和管道阀门。

 2.所有人员应听从现场临时负责人指挥,按秩序通过安全出口或用其它方法迅速撤离现场。

 3.爆炸引发的火灾,按照实验室火灾应急处理预案的程序处置。

 4.爆炸如引发人员受伤,应第一时间送往医院救治。

  5.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安排抢救工作和人员转移安置工作。

 (三)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1.危险化学品事故分为三种:化学品伤害皮肤、眼睛等外部器官;毒气由呼吸系统进入体内引起中毒;化学品入口中毒。

 2.实验过程中若不慎将酸、碱或其它腐蚀性药品溅洒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进行冲洗(若眼睛受伤,切勿用手揉搓),冲洗后用苏打(针对酸性物质)或硼酸(针对碱性物质)进行中和。视情况及时送医就诊。

 3.如果发生气体中毒,应立即打开窗户通风,并疏导实验室人员撤离现场。将中毒者转移至安全地带,揭开领口,让中毒者呼吸到新鲜空气。受氯气中毒,情况轻微者,口服复方樟脑酊解毒,并在胸部用冷湿敷法救护;情况较重者尽快安排吸氧,出现昏迷等严重情况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拨打 120 急救电话。

 4.如发生入口中毒,酸碱类物品应首先大量饮水,再服用牛奶或蛋清,送医院救治;重金属盐中毒,首先饮一杯含有几克硫酸镁的水溶液,立即送医救治,不要服用任何催吐药,以免发生危险;砷或汞

 化物中毒者,必须立即就医;其它毒物中毒,原则上应首先催吐,然后送医救治。

 (四)实验室触电、创伤、烫伤应急处理预案

 1.触电事故,应首先切断电源或拔下电源插头,切不可在为切断电源的情况下直接接触触电者;如果漏电严重,切断电源后,立即通知电工处置,并指挥实验室人员撤离;若触电者出现休克现象,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马上送医救治。

 2.在实验过程中,如发生被污染的金属锐器损伤情况,应立即用肥皂和清水冲洗伤口,挤出伤口的血液,再用消毒液(酒精、次氯酸钠、过氧乙酸、碘伏等)消毒,处理伤口。

 3.发生烫伤,如皮肤未破,可涂擦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或用碳酸氢钠粉末调成糊状敷于伤处,也可涂沫獾油、烫伤膏等;如皮肤已破,可涂抹紫药水或 1%高锰酸钾溶液。

 (五)大型仪器故障、玻璃器皿刺伤或割伤应急处理预案 1.受伤人员马上脱下实验服,清洗双手和受伤部位,食用酒精或碘伏消毒。并记录受伤原因和相关的微生物,保留完整的原始记录。

 2.潜在危险性气溶胶的释放。实验室人员须立即撤离相关区域,为了使气溶胶排出,实验室在一定时间内要关闭,门口张贴“禁止入内”标志。

 3.容器破碎及感染性物质溢出污染。应立即带上防护手套,用布或纸巾覆盖全部受感染物质;倒上消毒剂,消毒剂作用 30 分钟后,

 清理污染区域,所有污染物品放入黄色专用塑料袋,按照感染性废物处理。

 4.离心机内盛有潜在感染性物质的试管破裂,应立即关闭机器电源,让机器密闭半小时,使气溶胶沉积后,带上防护手套用镊子清理玻璃碎片,用 1%的消佳净擦拭机器内部,所有污染物按照感染性废物处理。

 5.眼部溅入感染性物质,先用清水冲洗眼部,然后立即送医治疗。

 6.手部污染。如果是一般污染,先用清水冲洗,再用肥皂或洗手液搓洗 10 分钟,再次用清水冲洗,擦干,用酒精擦手;如果是重度污染,先用 1%消毒水浸泡双手约 10 分钟,再用清水和肥皂水清洗。

 (六)废液泄露应急处理

  1.如发生少量泄露,应使用惰性材料(如干沙)作为吸附剂将其吸收起来,然后按照危险废物处置。

 2.如发生大量泄露,应使用惰性材料(如干沙)进行围堵,然后再用吸附剂进行吸收,清理后按照危险废物进行处置。

 3.严禁使用锯末、废纸等可燃材料作为吸收材料,以免发生反应引起火灾。

 五、附则 (一)实验室发生安全事故时,现场人员务必冷静观察,采取科学合理的救护措施;所有人员不应盲目,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互救。

 学院办公室电话:

  安全稳定工作处值班室电话:

 (二)注意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事故现场。

 (三)实验室应向二级单位提交书面事故情况报告,说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和损失情况,实事求是承担责任。

 (四)二级单位配合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五)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立即开展整改。

 ( 六)凡未制定应急处置预案 并 交二级单位备案的实验室,一律不得进行实验 活动 。

 ( ( 七) )

 事故现场人员均都有保护现场的责任,有媒体介入采访的,报请相学校相关部门及领导,由校党委宣传部负责接待采访及安排发言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