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船舶专业课程实践能力培养探讨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专业课程 船舶 实践能力 探讨 培养

【摘   要】文章结合船舶工程专业对实践能力培养的较高要求,分析了船舶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实践能力培养的现实状况与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如何运用现代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改善教学方式方法,特别提出编制标准实践案例的方法,使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得到更好地实施,从而保证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得到更好地培养。

【关键词】船舶工程;专业课程;实践能力;标准案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2-0030-01

作者简介:刘可峰,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潜器操纵控制与水动力应用。

随着海洋开发的持续发展和国内对船舶行业的持续投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主要造船国之一。船舶行业的高速发展对船舶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越来越

高,[1]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择业时的优势之一。教育部也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船舶工程师不仅要掌握扎实的船舶与海洋工程理论知识,还要初步具有丰富的工程设计、施工建造及管理运营等方面的工程实践经

验。[2]学生需要具备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要求,同时给船舶工程专业授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应结合具体授课环节,增加实际案例的讨论研究、课程设计及企业实践等。在教学方法上,应采用多种先进教学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研究的方向,激发学生对船舶工程专业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逐步增加工程实践能力。

一、船舶专业课程培养目标

船舶专业课主要包括《船舶结构与制图》、[3]《流体力学》、[4]《船舶原理》、《船舶结构与强度》、《船舶设计原理》等课程。[5]掌握高等数学等基础知识后,开始进行专业课程,从基础的看图读图、流体力学,到综合的船舶设计,一系列的专业课程教学旨在培养专业知识全面、基础扎实的高级船舶工程人才。

通过一系列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解决船舶构造、航行原理与安全、船舶设计与建造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具备船舶工程师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基础和工程素养,为将来从事船舶行业打下扎实的根基。要求能理解各类船舶图纸,对各种船型和船舶主要系统有一定深度的了解,基本掌握主要船舶设计方法和一些常用专业软件,对船舶的制造方法和生产工艺有所掌握。这些都需要学生掌握大量的船舶工程实际知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船舶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学方法效果差。传统“填鸭式”教育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听讲的授课方式。专业课程知识比较抽象难懂,学生往往感到枯燥乏味,无法融入到课程当中。要使学生顺利接受理论知识往往比较困难,导致上课缺乏兴趣,影响教学效果。

2.实践教学不足。目前,专业课程教学仍然以理论知识教授为主,以课程设计、企业实习为辅,学生急需的实践能力培养环节较少,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无法很好地对工程实际深入了解和掌握,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另外,授课教师往往缺乏系统的船舶建造经验,对一些关键问题掌握的深度也有限,无法向学生讲解清楚。在授课准备的材料上,系统的船舶实际资料也经常不足或不够全面,导致教学实际效果较差。

3.学习任务重。船舶与海洋工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专业知识非常庞杂,各种工程方法头绪多、应用灵活,初次接触难以掌握。

为了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各课程教授时往往穿插很多工程实例,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工作量,进一步造成学生学习时的认知混乱。

三、船舶专业课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

1.教学方法多样化。课程教学应注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目前,高校已普及多媒体教学,可以运用新颖的多媒体资源来丰富教学过程,使专业教学过程更加清晰直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一些好的传统教学方法应保留和进一步发展。例如,船舶实物模型是很好的直观教具,具有多媒体视频资料无法替代的现场真实感。借助目前主流的快速制造技术,利用实践或实验课程时间,带领学生应用数控加工、3D打印等先进技术制作船舶模型,可以进一步学习船舶知识、熟悉可用的加工技术,将比目前各种专业统一的金工实习具有更好的效果。

2.科学安排课程实践环节。目前,专业课程的实践环节广义上包括课程内讨论的工程案例、课内或课外独立实验,课程设计及相关企业生产实践。各课程之间有紧密的前后关系,相关课程的实践环节存在各课程独自进行还是最后统一进行的矛盾。前期课程的实践环节可以较早展开,这样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有较深的理解。但船舶知识比较庞杂,前期学习的课程知识在后续学习中容易忘记,因而在后期课程讲授过程中应该系统重复前述知识点,最后统一进行系统、完整的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对前期知识理解较深的基础上,掌握系统而全面的知识。

3.系统整理船型资料。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任务重,为增加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加入大量工程实践案例,势必造成学生学习负担更重。笔者认为,可以编制一套标准的船舶工程实践案例,选用成熟的船型资料,在多门专业课程中应用这些实际工程案例。一方面可以减少学生熟悉船型的工作量,另一方面船型的各类参数可以在各门课程的不同方法中得到反复对比和验证,还能提高学生对该套船型资料整体认识和相应船舶设计方法应用的认识高度。

4.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培养。专业师资力量对于最终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专业课程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往往理论知识较强而工程经验不足。这并不能靠短期培训解决,需要创造机会多到企业参加实践。目前,学校已引进一些工程经验丰富的企业人才丰富教师队伍,并派遣一些教师与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在这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专业课程的重要一环,学生只有将理论知识和科学实践相结合,才能具备优秀工程师的基本条件,才能满足企事业单位现代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船舶专业课程内容庞杂,知识面广,系统性强,学习难度较大。培养实践能力需要专业课程教师精心组织和指导,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定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应业炬,王伟. 船舶类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 船海工程,2011,40(4).

[2]郭佳民,熊志鑫.卓越船舶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大学教育,2014,(4).

[3]王英第. 《船舶结构与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科技视界,2014,(21).

[4]朱仁庆,等.关于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3,30(2).

[5]谢云平. 关于《船舶设计原理》专业课程实践环节的几点考虑[J].中国科技信息,2008,(20).

(编辑:易继斌)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