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马克思实践自然观的逻辑结构及其对培育“绿色发展”理念的启示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自然观 马克思 其对 培育 启示

收稿日期:2016-06-15

作者简介:李腾凯,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李慧芳,女,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实践合理性研究”(编号:11BKS002)。

摘要:马克思自然观蕴含主客体关系协调统一的实践逻辑,即以“实践”为基础建立人与自然观念认知的反映与被反映的统一、价值认同的自然主义与人类主义的统一、活动认行的改造与被改造的统一、审美体验的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等四层渐进的逻辑结构。这种逻辑结构对我国培育“绿色发展”理念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启示:通过教育实践使人对自然知识达致认知;通过道德实践使人对自然价值达致认同;通过生活实践使人对自然活动达致认行;通过旅游实践使人对自然审美达致体验。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自然观;马克思实践自然观;实践自然观;主客体关系;辩证唯物主义;绿色发展;“两山”理论

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9092(2017)02-0080-008

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到十八届五中全会倡导“绿色发展”的理念,显示出当前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在我国日益成为关系国计民生、制约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难题,在此时代背景下探究“绿色发展”理念的培育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理论界关于该问题的考察较多呈现在制度建构、机制运行和操作方式等现实进路方面,也有部分研究者试图从哲学基础、逻辑结构和思想发展等方面厘析其理论进路,但总体而言,由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把握缺乏一种多维立体的剖析视角,这些研究成果呈现出的整体感不强。本文认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是马克思探索的重要问题域,马克思基于“实践”的逻辑方法建构了系统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实践是马克思自然观与他者相区别的鲜明特质,在此意义上可称马克思自然观为“实践自然观”。实践逻辑关涉主客体间能动性、生成性与物质性等内在互动品质,预示着实践自然观蕴含多层次逻辑结构,深入厘清这些逻辑结构有助于为“绿色发展”理念的培育和践行提供整体性的方法论启示。

一、 主客体关系视角的马克思实践逻辑

实践是西方哲学史上源远流长的传统,马克思继承了从亚里士多德实践与创制二分法、康德理性意志实践、黑格尔思辨精神实践到费尔巴哈感性直观实践的西方实践哲学传统之合理价值内核,并在对它们的总体性批判中形成了主客体关系协调统一的实践逻辑。具体而言,这种实践逻辑呈现为主客体的认知关系、价值關系、活动关系和审美关系等四个渐进结构的实践性统一。

(一)主客体认知关系的实践性统一

在马克思之前的西方哲学史上,“认识世界”是哲学探讨的主题。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活动”主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从而建立以求知为目的的人与客体的认知关系。在康德那里,“我们的感官表象决不是自在之物的表象,而是物向我们呈现的样式的表象。”[德]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7页。他虽然没有否定纯粹的客体(即物自体)的存在及在人感官的反映,却将它推到不可知的彼岸世界,从而使主客体认知关系呈现出主观化倾向。在黑格尔看来,认知关系必须摆脱这种单纯的主观性,通过人的努力可以把认识提升到精神的高度,精神既是被认识的对象,又是进行认识的主体,即认为“实体本身就是主体,所以一切内容都是它自己对自己的反思。”[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6页。“在他看来,他头脑中的思想不是现实的事物和过程的或多或少抽象的反映,相反地,在他看来,事物及其发展只是在世界出现以前已经以某种方式存在着的‘观念’的实现了的反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7页。从而“能动的方面被抽象地发展了”,现实的、感性的活动却被忽视了。费尔巴哈看到了黑格尔主客体认知关系的头足倒置,批判这种倒置使世界的现实联系完全被颠倒,并用自己的“颠倒”原则对主客体认知关系进行了改造:“我们只要经常将宾词当作主词,将主体当作客体和原则,就是说,只要将思辨哲学颠倒过来,就能得到毫无掩饰的、纯粹的、显明的真理。”[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02页。但费尔巴哈的改造抛弃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从而使主客体的认知关系只是沦为直观的反映活动。

马克思哲学以“实践”为主客体认知关系的基础,实践认知关系既批判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主体性的近代唯心主义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唯心主义反映论,又批判了“不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客体的费尔巴哈等旧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反映论。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历史唯物主义实践逻辑,使主客体的认知关系发展为主体基于实践对客体的能动性反映。

(二)主客体价值关系的实践性统一

从主客体间的特定价值关系去考察各种价值现象是目前哲学界较为普遍的方法,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也甚为常见。早在古希腊时代,斯多葛学派哲学家就已经把“价值”看作是某种对人有用的、为人所愿求的东西。近代哲学在认识论的框架下继续追思价值问题,使价值成为理解主客体关系的重要维度。同主客体间的认知关系一样,价值关系也一度出现二元对立的争论格局:主体主义价值论只强调价值的主体性,把客体价值视为依赖于人类评价者的“外在价值”,而忽视了价值客体的先在制约性。例如,笛卡尔明确认为人因拥有不朽的心灵而高于只有躯体的动植物,以致于“我们可以随意地对待它们,我们完全可以把动物当做机器来对待,人对自然和动物没有义务,除非这种处理影响到人类自身。”Rene Descartes.Animal is Machine.in Susan J armstrong,Susan J armstrong.ed.,Environmental ethnics:divergence and convergence[M].McGraw-Hill,1993:281-285.康德也认为,理性让人成为内在价值的唯一主体,动植物因不具有理性而只是主体实现目的的工具,“就动物而言,我们不负有任何直接的义务。动物不具有自我意识,仅仅是实现外在目的的工具。这个目的就是人”。Immanuel Kant.Rational Beings Alone Have Moral Worth.In Louis P. Pojman :Environmental ethnics: Reading in Theory and Application[M].Wadsworth,2000:31-32.与之相反,客体主义价值论过分强调价值的客体性,把客体的价值看作不依赖于人类评价者的“内在价值”,而忽视了人类作为价值需要的主体能动性。例如,美国学者A·利奥波德认为近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在原则上是错误的,人类的主体需要并非是其他所有客体存在物存在价值的唯一评价尺度;P·泰勒甚至指出要彻底消解生态危机,“最好是人类的消失”。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