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探索与体会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住院 规范化 医师 康复 探索

[摘要] 职业培训是行业人才能力提升的基础途径,它具有适应性、多维性、以及差异性等特征。基于此,该文以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为例,着重对如何进行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策略进行探究,以达到充分发挥职业培训的作用,实现医院服务质量综合提升的目的。

[关键词] 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中图分类号] R4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11(c)-0157-02

人员规范化培训,是医院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得以提升的主要方法。准确把握医师培训管理的要点,开展有序性人员能力提升策略,在深入推进医院服务改革中发挥着显著作用。由此,关于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探索,为国内医院管理机构提供理论参考,报道如下。

1  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必要性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国内医疗服务行业自我发展中完善的必然性选择,它不仅是对医师个人水平的提升,更是从社会医疗服务质量层面分析的结果,由此,打破传统的只注重人员培训形式,而忽视培训质量的实践状态,打造科学化、系统性的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对我国医疗事业的整体服务水平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所面对的服务群体,以疾病后恢复的患者为主。该类群体具有心理稳定性差、日常生活需求多元的特征,开展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的规范性培训,也有助于服务服务质量,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是良好医院服务模式构建的基础环节。由此,这一点也是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必要性。

2  当前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培训中存在的不足

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是随着国内医疗行业发展而出现的服务行业,它体现了“优质护理”“以病人为核心”的现代医疗服务理念[1]。但由于该岗位工作开展的时间还比较短,行业中许多问题尚未得到有效的解决,尤其是在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培训环节上暴露出来相关问题,将其归纳为:

2.1  医师培训目标不够明确

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培训,是继医学教育之后的主要职业能力培训渠道,其根本目标是结合医师日常工作情况,实行有效的理论总结与内化,是医生能力持续性提升的主要窗口。但从国内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培训的具体情况来说,59%~65%的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培训达不到这一目标,且40.11%的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培训过程存下着“形式化”的问题,同时,47.81%的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培训效果不佳。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培训的目标不明确所造成的。同时,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管理工作开展缺乏针对性引导,也是导致国内住院医师后续培训工作盲目性实施的重要因素[2]。

2.2  医师培训教学资源不完善

康復医学科住院医师培训,一方面是对个人工作经验的综合整合,另一方面也是对工人工作行为理论的深入性补充,由此,其培训中需要动态和静态两部分教材。其中动态教材,是指临床经验、观摩实际操作等内容,而静态教材,是指《康复医学医师培训手册》等具体的能力完善理论。但从我国当前住院医师培训的具体来说,39.18%~43.17%的培训中仅有动态/静态中的一种;70.44%的培训过程中缺少连贯性教材应用保障[3]。该种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培训资源应用不到位的问题,将直接导致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培训过程专业水平下降。

2.3  医师培训制度体系缺失

当前国内70%以上康复学科住院医师培训制度中,仅仅是从培训人员层面制定了管理标准,而关于师资力量“人文化、专业化”的培训趋向,在制度体系中并未得到真正的体现。由此,大部分康复住院医师经过阶段性培训后,能力和服务精神也并未出现较大的改善。同时,当前的康复科住院医师培训的考核标准,也仅仅以闭卷考试结果作为唯一的培训标准,这种缺乏灵活性的住院医师培训评价方式,自然也不能保障有效的培训效果。

3  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探索方法

3.1  明晰培训思路,形成培训体系

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培训工作规范性开展,首要条件是形成科学性、目标性的人员培养目标,逐步从局部性培训策略向着系统性趋向转变。具体来说,就是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培训期间,应合理进行培训趋向性安排,要尽做到具体课程、具体服务对象等方面培训。其次,将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培训需求,分为初等、中等、高等3级,创建循序渐进的培训实施途径。

如,某次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培训期间,培训管理人员为达到规范性培训目的,开展全面性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管理策略。首先,按照《康复医学科管理指南》等12本培训讲义内容,将培训工作开展目标定位为A~C 3等,其中A等主要是针对讲义中基础理论部分进行培训,其目的是为了对在职医师进行职业理论引导。B等是在针对不同培训内容,实践模拟课堂方面进行分析。而C等是针对具体的临床服务能力进行培养。其次,培训人员实际培训期间,不仅要严格按照这一指标进行目标教学,还需结合实际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培训情况反馈,教师按照学员课程学习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

以上案例中所提到的,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培训目标综合把握期间,管理者按照康复医师课程培训的具体要求,实行培训内容综合探究的过程。为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借鉴,也逐步引导培训工作向着系统性、联动性的趋向转变,由此,其培训方法的变革过程体现了明晰培训思路,形成培训关系的规范化管理。

3.2  整合教学资源,调节资源应用策略

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培训工作专业化引导期间,教学资源的完善程度,将直接决定培训效果和培训的专业程度。为解决当前医师培训效果不佳、教材资源不全面的问题,应首先对静态、动态教学参考资料缺失部分进行补充。同时,按照“理论+实践”的资源安排,合理进行教学资源的搭配。

例如,某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培训工作开展期间,为实现教学培训过程规范性管理,培训管理企业就着重从培训教学资源层面进行问题调节。多方培训管理人员在协同商议之下,提出了具体的教学资源优化对策:①在原有《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能力指导》等基础课本之上,又增加了《患者康复评估》等更具有专业性的能力培训教材;②培训期间要求所有培训人员均要进行临床工作总结,以确保培训是在医师已有工作基础上开展,彰显培训开展的针对性特征;③实际培训期间,应尽可能的引入临床案例,让培训人员在直观性学习期间,也可以目标化开展能力训练;④打造数字化、信息化康复住院医师培训信息沟通渠道,培训期间随时对我国医疗服务制度的变革资料,以及医疗服务工作的相关趋向进行分析。

以上案例中关于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培训资料综合探究的方法,一方面是从动态和静态教材的视角上,进行培训中教学资源综合管理分析。另一方面,也从时代对住院医师岗位要求层面进行培训资料的研究,这是住院医师培训技能资源时代化、系统化管理的具体表现。

3.3  培训制度人性化,多元轉转变

3.3.1 日长管理制度人性化转变  康复服务是患者疾病治疗的最后环节,也是患者心理、生理两方面同时恢复阶段。康复住院医师的能力将直接对患者疾病治疗的结果产生影响,由此,在住院医师职业技能培训时,需建立人文化、高品质的技能服务体制。更具体来说,就是要加强对培训讲师的专业理论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考核,以发挥导师榜样性作用[4]。

如,某地区进行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培训方法综合管理过程中,专业管理人员就制定了相应的制度调节策略,具体实践要点归纳为:①保留原有的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培训人员综合培训的制度,但将其中50%的强制性培训管理要求,转变为“依据个人情况而定”;②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培训讲师的学历、实践经验、以及职业素养等方面,均要实行跟踪性考核;③按照国家职业培训要求,制定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培训课程内容、收费方法制度。该地区所实行的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考核方法,是在培训人员、培训工作开展的要求方面进行日常管理制度的完善。

3.3.2 医师培训考核形式多元化调节  将原有的以考试评分为主的培训结果考核方式,转变为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实际操作、基本理论、以及职业素养,三方同步分析的评定结构,也是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培训方法完善的策略之一。如,将住院医师课堂互动操作能力、课后培训小组任务完成情况,均作为住院医师培训的考核要点之一[5]。

4  结论

综上所述,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探索与体会,是现代医学管理体系探索的要点归纳。在此基础上,该文通过明晰培训思路,形成培训体系;整合教学资源,调节资源应用策略;培训制度人性化,多元转转变,把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点。

[参考文献]

[1]  邵悦萍.基层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培训管理探索[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9,17(2):154-155.

[2]  王涛,李庆曦,周开宇,等.形成性评价在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5):11-13.

[3]  陈思佳,石景芬,龚永,等.教学管三方主体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控指标权重认知的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9,36(2):129-132.

[4]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8, 20(3):186.

[5]  张皓,王晓艳,张婷婷,等.北京市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结果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 23(4):494-496.

(收稿日期:2019-08-21)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