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詹姆逊对马克思主义当代性的解读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解读 当代 詹姆逊

[摘要]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仍然具有不可超越的批判性和实践性。詹姆逊论述了当代资本主义本质特征依然未变;对社会主义本质与前途的揭示;借助于“革命”这一概念的现实意义;对苏联解体的原因的探究;细致分析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有关“商品化”等三个新特点。这些新的论证和诠释都对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当代性和认识晚期资本主义起着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詹姆逊;马克思主义当代性;晚期资本主义

[中图分类号]B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292(2014)03-0001-03

[收稿日期]2014-03-02

[作者简介]郑朝阳,广州边防指挥学校基础部政法教研室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政治教育。

①俞吾金:《马克思仍然是我们的同时代人》,载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李惠斌,薛晓源编:《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法]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陈学明编:《苏联东欧剧变后国外马克思主义趋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梁树发等:《冷战结束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载《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丛》(第3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②王金林:《“感性现实”:马克思哲学当代性之秘密》,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学版),2002年第1期;[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7页,166—167页;[法]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马克思主义当代性问题,可以说是蕴含着当代人,特别是当今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们的一种永不停歇、永不懈怠的精神探索之旅:他们通过结合当今世界现实,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文本,赋予它们与时俱进的当代诠释,并凸显出它们所具有的不可超越的当代价值,以此获得能得以正确认识和有效改造当今世界的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来作为行动的指南。正如詹姆逊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今日面临着双重的机会:去精心阐释一种能够应对晚期资本主义新现实的批判理论,并从因全球化及其技术而实现的新的广阔的国际联系中获益。”[1](詹姆斯提词)由此可见,研究这一问题,有助于我们探究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各种谱系,反思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脉络,展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可能未来,而更为重要的是,指导当代世界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当代性问题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的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到空前的挫折,并且,如今全球化浪潮下,西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更是甚嚣尘上。然而,国内外有关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却持续不断地升温,并且这些研究者都普遍相信:在当今时代,马克思主义更具有丰富的生命力!它具有不可超越的当代价值!①

马克思主义当代性问题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是否有效、是否过时、是否有价值的问题,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仍然具有不可超越的批判性和实践性。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马克思主义所关注的根本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依然是当今时代不可超越的。马克思主义关注的根本问题是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及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解决问题的方式,是面向现实世界、关注人的现实生存与发展,致力于探求人与世界的关系②。

2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依然是当今时代不可超越的。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它不仅揭示了人、社会和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特别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规律;而且它还提供了一系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了一次思维革命。它还能对当代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全球性问题以及南北矛盾、东西矛盾、恐怖主义等问题的解决提供最好的理论指导邹诗鹏:《活着的马克思——马克思哲学当代性之我见》,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12期;[美]弗里德里克·詹姆逊:《论现实存在的马克思主义》,载俞可平编:《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法]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马克思主义自身所具有的批判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决定了它不可超越。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不仅体现在对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批判,而且还体现在对其理论自身所进行的批判,因而它能在批判中发展,与时俱进。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构原则。马克思主义就是以实践观为基础,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还能以其开放的胸怀充分吸取了现当代西方哲学以及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合理思想,从而实现自身的不断超越王南湜:《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三重意蕴》,《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波]亚当·沙夫:《马克思主义在今天的意义》,载俞可平编:《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法]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二、詹姆逊对马克思主义当代性的论证

詹姆逊是美国当代最重要也是最具批判性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詹姆逊在苏东剧变后发表了《论现实存在的马克思主义》一文。在文中,詹姆逊通过对晚期资本主义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分析,很有针对性地并充满信心地对马克思主义当代性做了强有力的论证和说明。

1詹姆逊通过对当代资本主义本质特征依旧未变的论述和指证,来说明作为研究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依旧有效。在詹姆逊看来,那种借口“今日的资本主义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2](P71)来宣告马克思主义的死亡,或者借口当今资本主义已发展变化来断言马克思主义已过时的做法,都是旨在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都是不符合逻辑的。他指出:“后马克思主义通常出现于资本主义经历着结构性的变态的时期。”[2](P72)在这里,我们看到詹姆逊对于后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片面否定以及抛弃是极端反感的,在他眼里,后马克思主义就相当于反马克思主义,而这主要的就是指拉克劳、墨菲等人为代表的左翼后马克思主义。

2詹姆逊通过对人类理想社会——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前途的诠释和论述,来说明作为社会主义理论大厦的基石——马克思主义依旧充满着蓬勃的生命力。他指出:“社会主义始终意味着对人类从出生到死亡的全方位保护——彻底的保障体系,它为每个人提供自由的存在和发展真实的个性所必需的基本条件,使得人们能够无忧无虑地生活。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 社会主义意味着有保障的物质生活、享受免费教育、免费医疗保健和退休补助的权利;自由结社、享受最彻底的基层民主的权利;享受工作的权利;享受非殖民化的文化和休闲的权利。”[2](P75-76)由此可见,詹姆逊能坚持从马克思主义本真意义上来准确把握社会主义这一理想社会的真正本质,这在当今难能可贵;他还能从理论和实践的这两个不同方面来指证,当代社会主义虽然受到空前的挫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已陷入低潮,但其前途仍然是光明的,这也实属不易;他用社会主义不可战胜的生命力来论证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这又无可厚非。

3詹姆逊通过对“革命”概念的两种不同内涵的分析及其现实意义的说明,来指证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詹姆逊指出:“革命的概念有两种略为不同的含义, 这两种含义都值得保留,特别是在目前的现实环境下,第一种含义与社会变革本身的性质有关,第二种含义与认识集体决策的方式有关。”[2](P77)也就是说,“革命”包含着两种含义:一种是指“一种体制代替另一种体制的过程”;而另一种则是指通过群众的集体实践从而使得人民群众掌握国家政权。詹姆逊深感当今的资本主义世界急需“革命”,并对它寄予着厚望。他认为,“革命”是“一种体制代替另一种体制(或‘生产方式’)的过程”,并且强调这个过程是一整个“体系的变迁”,而不是“点滴的改良”[2](P78-79)。

4詹姆逊通过对苏联解体原因的深层探究,认为苏联的解体恰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胜利,而不是失败。他指出:“苏联的解体不能说是共产主义的失败,而应归结为共产主义的胜利,假如人们最终只是把这看作是现代化的策略的话。”[2](P80-81)詹姆逊之所以认为苏联的解体反而意味着共产主义的胜利,这是因为在他看来,首先,苏联恰恰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从而成功地实现了现代化;其次,苏联的解体并不意味着共产主义的失败,反而是表明了它已成功地在苏联完成了历史使命。由此,他告诫人们不要错误地以为苏联的解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所造成的,更不能轻易相信诸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意识形态所宣称的马克思主义已经死亡的谣言,而应把它看作马克思主义理论胜利的结果!

5詹姆逊仔细地分析了晚期资本主义的三个新特点,并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在晚期资本主义这个新阶段中的地位。詹姆逊认为,晚期资本主义的第一个新特点是“商品化”。“今天,文化基本上变成了商业,这一事实的后果是,过去习惯上被看作是经济或商业的东西现在变成了文化,必须根据这一特征来分析各种理想社会或理想的消费行为”[2](P83)。而后,他认为,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正确地分析这一社会的“商品化”特点。第二个新特点是“消费主义”。“消费主义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对于人类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60年代激进理论的预言——资本主义本身就是一种革命性的力量,它创造新的需求和欲望,这是一种永不满足的体制——现在将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世界体系中得以应验”[2](P83)。在詹姆逊看来, 西方20世纪60年代的“新左派”正是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有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才正确地揭示出了这“消费主义”的真正本质。而这一理论也将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里继续显示其现实意义。第三个特点是“全球化、信息化”。“全球化和信息化技术确实是新的资本主义‘后现代’阶段的主要创新,马克思主义愿从知识上和政治上去分析这些发展”[2](P84)。在此,詹姆逊明确指出了,唯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担负起研究“全球化”、“信息化”这一晚期资本主义新特点的历史责任。并且,他还认为,对那些充分相信马克思主义依然发挥着作用,并能运用于实际的人来说,晚期资本主义的“全球化、信息化”特点并不难理解。

以上,詹姆逊通过对晚期资本主义的深入而细致的分析,概括出它的有关“商品化”、“消费主义”、“全球化”和“信息化”等三个新特点,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它们的性质和危害都做了非常准确的把握和说明。而且,更重要的是,詹姆逊在《论现实存在的马克思主义》一文中论述当代资本主义本质特征依然未变;对社会主义本质与前途的揭示;重新诠释“革命”这一概念的现实意义;对苏联解体的原因的深层探究等。这些都旨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马克思主义在这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依然不可或缺、不可超越的地位图景,对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晚期资本主义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当代性都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并由此强力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不可超越的当代性!

[参考文献]

[1]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美]弗里德里克·詹姆逊论现实存在的马克思主义[C]//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孙广耀]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