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十月革命的历史功绩不容诋毁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功绩 诋毁 不容 革命 历史

【摘 要】 文章针对国内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标榜重新评价历史,借机否定十月革命的倾向,肯定十月革命的历史功绩。认为列宁紧密结合俄国历史实际和国内外革命形势,成功地把“一国胜利论”运用于俄国,不失时机地领导了十月革命;它是在主客观条件同时都具备的情况下,为解决各种尖锐化的社会矛盾而爆发的。“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领导人背弃了十月革命道路,背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推行了错误的路线、方针政策。”

【关键词】 十月革命;一国胜利论;早产论

历史的进步无不以牺牲为代价。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垮台,各国共产党相继失去执政地位,最终连苏联也难逃亡党亡国的厄运。长期以来,史学界对于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褒贬各异,不尽相同。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苏联曾出版了一本争论文集——《1917年的十月:伟大的世纪事件还是社会灾难?》。苏共垮台、苏联解体以后,这种怀疑和争论愈演愈烈。从人们评价的褒贬性来看,大致分为肯定性评价和否定性评价。前者热情讴歌十月革命,认为十月革命的爆发具有客观规律性和历史必然性,不以俄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意志为转移;后者攻击诋毁十月革命,认为十月革命是“少数人的阴谋”和“多数人的暴动”,“搞早了”、“搞错了”,也把俄国“搞乱了”。

我们认为,对于十月革命的评价,如果一些颇具心机的人借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肆意诋毁和疯狂抹杀十月革命的历史功绩,这就不仅仅再是一个简单的历史问题,更为主要的是,这里面还涉及到了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学术研讨上的观点摩擦与意见分歧,我们还可以本着“各种思想交流、交融、交锋”的原则予以探析,但对于政治上的诋毁和攻击,我们必须当头棒喝,予以迎头痛击。坚持十月革命所开辟的道路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只要一否定这条道路,就会给党和国家带来深重的灾难,苏共垮台、苏联解体就是最惨痛的教训。

一、从“同时胜利论”到“一国胜利论”

“理论带有根本性,革命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需要靠理论指导解决。”[1]“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2]如果没有列宁的“一国胜利论”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或者只是照旧遵循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同时胜利论”,那么俄国1917年的十月革命就会被人为地扼杀在摇篮里。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将在欧美几个主要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但两次世界大战使得资本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原本就不平衡的情況进一步恶化。列宁正是看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这种扩张性和不平衡性,才得出了一个必然的结论,即“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3]

从“同时胜利论”到“一国胜利论”,列宁并没有完全局限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早年设想,而是紧密结合俄国历史实际和国内外革命形势,成功地把“一国胜利论”运用于俄国,不失时机地领导了十月革命。

二、驳斥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早产论”

秉持这种观点的人借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是以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与基础的,而当时的俄国并不是资本主义发展最充分的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也相对落后,因此并不具备实行社会主义的条件。比如考茨基认为:在俄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做法,就像“一个孕妇,她疯狂万分地猛跳,为了把她无法忍受的怀孕期缩短并引起早产”,“这样生下来的孩子,通常是活不成的”。[4]“能否抓住起义时机,坚决果断地举行起义,这是关系革命能否胜利的重大问题。机不可失,时不再来。”[5]对此,列宁则针锋相对地指出,俄国应该抓住历史机遇,不失时机地进行革命,然后利用新政权为实行社会主义创造条件,这样“生下来的孩子未必不能存活,大人和小孩也都有可能保全”。

还有人借口人类社会的五种形态是依次更替的,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即社会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从而否定了封建残余仍多的俄国未经资本主义充分发展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合理性,鼓噪十月革命“搞早了”、“搞错了”,逾越了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持这种观点的人错误地把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割裂开来,他们只看到统一性,而忽略了多样性。须知,特定的国家或民族都有自己的发展特点,其发展的历程也不尽相同。为此,列宁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6]

实际上,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之所以可以率先实行社会主义,是由革命前的各种社会矛盾决定的,这些矛盾错综复杂,致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时代东西方矛盾的焦点和帝国主义链条上最为薄弱的环节。总的来说,下层的工人、士兵和农民已经不能照旧生活下去,上层的统治阶级也已不能照旧维持下去,于是便出现了很好的革命形势。另一方面,革命的主观因素也已具备,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紧密结合俄国的历史特点和客观实际,紧紧团结在广大工人、士兵和农民的周围,走“城市暴动”的路,不失时机地发动武装起义,最终一举夺取旧政权、建立新政权。因此,十月革命并没有“搞早”,而是搞得不失时机,搞得正是时候。它是在主客观条件同时都具备的情况下,为解决各种尖锐化的社会矛盾而爆发的,正是由于十月革命的爆发,才最终解决了这些矛盾。

三、讴歌十月革命的历史功绩与世界意义

“自15世纪到20世纪中后期,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这九个国家先后崛起, 各领风骚。”[7]这其间,能够决定俄罗斯崛起的标志性历史事件莫过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胜利把社会主义从理论形态发展到了制度模式,实现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一次质的飞跃。十月革命历史性地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打破了“现代化即资本主义化”的传统论调,确立了通过实行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发展模式,从此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两种经济体制在世界范围内竞争并存,深刻地影响着国际政治格局。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国内外便有一些人借机变相否定十月革命在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影响,甚至全面、彻底否定十月革命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进步意义。这恰恰是别有用心地混淆是非,严重地犯了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实际上,“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 都没有能承担起领导改革的使命, 结果在戈尔巴乔夫手中葬送了苏联, 葬送了十月革命的伟大成果。”[8]因此,我们绝不能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罪于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相反,“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领导人背弃了十月革命道路,背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推行了错误的路线、方针政策。”[9]

四、结语

当前,继续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和无产阶级专政,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时代特点和客观实际,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纪念俄国十月革命最好的方式。

【参考文献】

[1][5] 赵曜.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J].科学社会主义,2013(05)35-37.

[2] 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1.

[3] 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2.

[4] 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50.

[6] 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6.

[7] 苏戎安.十月革命:东方大国崛起的序幕[J].社会科学研究,2008(06)76-80.

[8] 俞邃.十月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当代世界,2007(11)15-17.

[9] 王婧.“十月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讨会综述[J].高校理论战线,2007(11)63-64.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