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新闻“云”信息服务系统的传播特性分析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信息服务 特性 传播 分析 系统

【摘 要】“云计算”正推动信息产业内部技术革新。“云”不仅是计算模式和技术框架,更是思维模式,它引发的更是思想创新。依托数字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新闻媒体服务产业也在不断探索“云”,尝试将“云”直接应用于各种新闻媒介中,由此引发媒体新闻信息服务模式的变革。本文以基于传播过程来架构新闻“云”信息服务系统,重点分析该系统中的内容资源、内容平台、内容服务子系统在传播过程中体现的传播特性。

【关键词】新闻“云” 云传播 传播特性

以协同、共享、整合为特征的“云计算”在推动信息产业内部技术革新的同时也引发了相关产业的一系列创新发展。数字媒体时代,媒介融合将通过云计算技术更为深化。借力“云”技术,引入“云”思维,带动“云”传播,最终成就新闻“云”信息服务系统不同于传统新闻信息的传播特性,带动新闻信息服务模式从技术到理念的深刻变革。

一、从云计算到新闻“云”

目前比较统一的观点认为云计算是由并行计算、分布计算、网格计算发展而来,有人直接用互联网计算来指代云计算。广义的云计算常用来描述基于互联网的分布式计算及其相关应用①。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云”计算意味着一种全新的网络服务体验方式,将传统的以桌面为核心的任务处理转变为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任务处理,利用互联网便能实现自己想要完成的一切处理任务②。

在计算机刚兴起时,最初的“云”仅是早期的IT工程师在图纸上用来代替网络的一朵朵白云,象征无穷尽。而今天,当云计算兴起时,“云”变成了由服务器和个人计算机构成的庞大资源网络,真正体现其“没有边界”的含义。与“云”相对的概念是“端”,它是指个人PC终端。身处“云”中,任何PC终端都能获得超级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享受漫步“云”、“端”的自由③。因为包括软件、硬件、服务在内的计算资源,都将由大众化、个人化、终端化的分布式应用不断向互联网聚合。正是各种多样性“端”及“云”和“端”间的互动,使得新闻信息“云”传播系统中包含多种传播形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

二、新闻“云”系统的传播过程

新闻“云”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新闻信息的综合服务系统,具备“综合性”、“服务化”、“系统化”的特征。一切具备信息传播功能的个体、群体、组织及作为传播媒介的报刊、电视、电脑、手机等,通过互联网相连接,便构成一个开放的、共享的、平等的、便捷的新闻信息生产、分发、获取、反馈、再生产的循环资讯系统。在该系统中“云”是数字媒介融合后的存在状态,是创新的集成传播架构体系。

在新闻“云”信息服务系统中,传播者和传播对象间几乎没有区别,一切身处新闻“云”中的个人、群体、组织都同时具备传播者和受传者的双重身份。同时,新闻内容资源也将最大限度的扩容,除了传统的新闻信息来源,更多普通人将参与新闻信息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人人都是记者”在这里将得到体现。

三、新闻“云”中的传播特性

对应“网络即是电脑”(The Network is the Computer)的云计算核心含义,在新闻“云”中,“任何事都是新闻”(Anything is the news)也将成为可能。广义的“新闻”定义将越来越分众化、个人化,“I news ”将成为现实。

1、新闻“云”系统是系统论、信息论与控制论的集中体现

信息科学是传播学研究的三大来源之一,传播学在按照自身的发展逻辑在不断前进的同时,其他学科背景也渐渐弱化。在新闻“云”系统中,将再次全方面体现支撑信息科学研究的三大理论基础,即系统论、信息论与控制论。

与之前的任何新闻媒介系统相比,新闻“云”信息服务系统都更具“系统性”,具备系统的四大要素(元素、属性、关联、存在条件)④,并且整体系统中包含无数的子系统,各系统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新闻“云”系统中的各元素既以实体的形式出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等各种终端硬件),也以虚拟的形式出现,各元素间、各系统间的联系错综复杂。

“信息”不断地在新闻“云”系统中循环流动。作为一个整体,新闻“云”信息服务系统同时提供信息搜集、信息分析与信息定制服务。当信息的特征“不确定性”、“熵”与“冗余”在网络传播时代不可避免时,新闻“云”信息服务系统希望能通过不断的系统优化与升级在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同时能让信息冗余度不断降低。新闻“云”是由无数的个人或组织信息系统融合而成,对于特定的个人或组织而言,可以自行设置信息“防火墙”,对进入自我系统的信息进行过滤,从而造就新闻“云”既开放无限,又封闭有限的特质。

在新闻“云”信息服务系统传播过程中,控制论中的“反馈”在多处体现。首先,双向的信息通道既是对拉斯韦尔“5W”模式的补充,解决其单向线性传播的问题,同时也意味着信息“反馈”通道与“传播”通道并驾齐驱,两者重要性相当。其次,传播者与传播对象的合二为一,意味着一部分的“反馈”将在自我传播中实现,“反馈”将更便捷,更迅速,更有效。

2、新闻“云”系统是多种传播形式的有机融合

新闻“云”系统是一个有机的开放传播系统,“端”与“端”之间,“云”与“端”之间是通过不同的有机联系而形成整体。这些有机的联系从传播学意义上解读便意味着多种传播形式。除了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与群体传播,新闻“云”系统中最能体现传播特性的是与从宏观的层面来分析,新闻“云”信息服务系统中存在大众传播。报纸、广播、电视台、网络等新闻媒介机构所提供的信息资源仍然占据内容资源池中的大部分。这些较专业化的泛媒介机构也是新闻“云”重要的新闻来源,传播者的职业化、专业化与组织化仍将得到体现。在上述以传统媒介为代表的强势发送“端”对个体接收“端”进行信息传播时,大众传播依然能体现,但对新闻信息“云”传播系统最终得以建成并不产生重要的作用。

其次,新闻“云”信息服务系统中存在组织传播。在新闻“云”中,内容服务系统中的邮件列表与OA系统便是一种典型意义上的组织传播形式。在OA系统(自动化办公系统)中,同属一个公司网络间的个人以实名ID的方式存在于系统中,所有的会议纪要、通知公告、知识分享均通过内部网络传输协议完成。而outlook邮件列表则是更为直接的组织传播应用软件,联网通讯录组、小组电子邮件、事件备忘、会议提醒功能等基本满足了普通机构组织成员间的信息传播。

第三,新闻“云”信息服务系统中存在群体传播。群体是介于大众和组织间的中间集群,其形成的条件往往只是共同关注的某一话题。在社群信息平台中,QQ聊天群、微博话题圈、人人网公共主页等社会化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便是通过群体传播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这些或临时或永久,或松散或紧密的群体,都有着各自的群体规范。在传统的群体传播系统中,针对某一特定话题的讨论,基于群体规范,意见态度会相对趋向一致,群体压力在大多数情况下会迫使意见不一致的个体转向或离开群体。但新闻“云”信息服务系统中,基于传播渠道的完全开放与共享,群体规范将越来越弱化,大多数群体子系统中的个人意见自由将被提升,最大程度地释放个人话语权。

最后,新闻“云”信息服务系统中存在口碑传播。新闻“云”庞大但并不强势的存在,它温和而适时地服务于所需要的“端”。对于每一个“端”来说,仅需少量投入(硬、软件),便能享受“云”中所有资源总和所带来的高质量信息服务,体验一站式信息综合解决方案的便捷。因此,每一个“端”都是一个信息传播系统,具备通过信息传播、影响其他“端”信息决策的传播力。在这里,传统的人际传播演变成更具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口碑传播,个人意见将通过具有集成效应的“端”连接入“云”中,在具备一定关注条件下的无限次“转发”后,传播影响力将无限放大。在新闻信息“云”传播系统中,个人可以尝试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参与新闻生产和传播。通过平等自由的“端”(参与平台),新闻“云”中的每个人都可以加入新闻信息协作生产的主力军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新闻素养和传播技能,并通过自由、平等、便捷的新闻信息分发渠道将传播潜能无限聚合、放大和凸显,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传播的主观能动性,促成口碑传播在社会信息传播流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得社会信息的完全自由流动成为可能。

在新闻“云”中,由于“云”计算技术降低了系统进入的门槛,传播渠道将呈现多样化的态势,内容平台将与内容服务紧密连接,平台体现服务,服务依托平台,终端新闻用户将通过平台体验新闻服务。而事实上,一切复杂而层级交叉的系统都将隐匿在“云”中,唯一面向用户的只有服务。前台简单、后台复杂便是新闻“云”信息服务系统的最显著特征。

个人传播权利在新闻“云”中的极大扩容,使得任何个人或组织在运用新闻“云”信息服务系统的同时都将承担相应的传播责任,因此必须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以维护整体系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由技术革新引发的传播革命,进而引发社会的变革,这是媒介技术决定论先驱麦克卢汉对其所处的印刷时代的总结。尽管目前“云”技术在传播媒介的技术上的应用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但其“开放”、“共享”、“平等”、“自由”、“便捷”的理念必将深入人心,影响着社会信息的流动与传播。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个人,“云”与“端”,“端”与“端”的交往将把人类传播带入即将到来的“云”传播时代。□

参考文献

①米勒 著,姜进磊等译:《云计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0

②③王鹏,《走进云计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35

④Hall,A.D.,and Fagen,R.E. "De-

finition of System."In Modern Systems Research for the Behavioral S-

cientist.Edited by Walter Buckley. Chicago: Aldine, 1968:81-92

(作者:李丹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09级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王希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副教授)

责编:姚少宝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