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发扬中医药文化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丝绸之路 中医药 发扬 依托 经济

摘  要:中医药文化对于提升我国经济实力和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说明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发扬中医药文化中的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在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战略背景下,从中医药的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两个方向让中医药文化的发扬搭好“便车”。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丝绸之路经济带;搭好“便车”

中图分类号:R19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2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倡导要与中亚各国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之后这一构想引起了海内外众多敏锐视角的共同聚焦。两千多年来,丝绸之路被认为是联系中国与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而未来丝路经济带的建设将向世人展现21世纪丝绸之路的光芒,它不仅是一条财富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之路;是一项惠及地区30多亿人口的壮举。时至今日,中国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依托丝路,将向世界输出的是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明中的优秀的文化价值观念,而在这其中中医药文化无疑有独领风骚的一面,正如2010年6月20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墨尔本出席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授牌仪式上时讲话指出,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放眼世界上没有一种医学能像中医药一样与自己的民族文化结合的如此相得益彰,这也正是中医药历经千年而不衰,历久弥香的原因。

一、什么是中医药文化?

首先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医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中华文化营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所以中医药文化的本质是中华文化;它涵盖中医文化和中药文化,两体共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高度统一于中医药文化这个大概念下,当前已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

二、中医药文化“走出去”的原因和意义

1.国家在“十一五”规划期间把中医药文化建设首次纳入了中医药工作重点之中,这对发扬中医药文化具有建设性作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提升中医药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和竞争力,推动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我国目前社会现状来看,西医仍然占据主流医学地位,中医药则是从属地位,这是有历史和现实原因的,我们不必去追究;而从国家长远发展来看,中医药文化,乃至包括我国各少数民族医学文化都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途径之一。

2.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经贸关系日益密切,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呈现出很多变化: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中国制造行销全球,中国企业走出去……然而随着发展成为共识,仅靠密切的经济联系来维系的交流总会受到来自不同文明,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挑战;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有时候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是同步的,有时候却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文化也要繁荣,包括中医药文化在内的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担负着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责任,只有以文化为润滑剂,找到认同感,我们在对外交流中才能更好的“化戾气为祥和”。我们也看到当今世界文化经济已成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中统计预测2013年中国文化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3.77%,对社会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加强。同时我们发现这与世界发达国家平均10%的比重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表明我国文化产业市场潜力巨大。

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文化具有开放包容的姿态,对外文化交流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箕子入朝鲜,带去了先进的中华文化,开化了当地土著民……循历史车轨而来,在几千年的民族发展史中,形成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伴随着古代中国的每个强盛时期,中华文化基本上都会在与外交流中大发展。然而近现代以来,西学东渐,直到现在,我们学别人的多、了解别人的也多,但他们反过来了解我们的却少,这样误解和分歧仅产生了;中国近现代对外文化交流起步较晚,传统文化方面又面临来自自身和外部的传播困境,过去“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酒香也怕巷子深”。

三、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医药文化

1.“丝绸之路”这个概念最早是由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的,后来被学界普遍接受并沿用至今,古丝绸之路的起于汉长安、经河西走廊、天山廊道,到中亚、西亚,最后远至地中海沿岸,这当然不是靠一次出访,一个朝代就能完成的事;众所周知的西汉张骞之行(约BC138年-BC119年),因使得汉夷文化交往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路迅速传播而被誉“凿空之旅”。中国同中亚传统医学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古代中医史和世界医学史记载,唐朝之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就开始大量外传到中亚地区。差不多同一时期,包括中亚地区在内的伊斯兰地区用阿拉伯文汇集的阿拉伯医学也逐渐兴起,其内容融汇了大量中国医学理论和实践。[1]千年以后的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能够发扬中医药文化这历史地缘便是原因其一。

2.实际上从现实来看,中国与中亚国家间传统睦邻友好和合作关系持续深入发展,双方经贸、人文等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扩大,其中传统医学领域交流与合作迅速发展。中医药正逐渐被中亚人民广泛接受,尤其是中医针灸疗法和饮食疗法深受当地民众欢迎,同时由于地区饮食结构影响,三高、骨质增生等病症在民众当中比较普遍,而中国的传统中医治疗此类疾病见效好、疗效好且价格低廉,所以备受青睐。中亚地区对中医药文化认同也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四、让中医药文化的发扬搭好“便车”

(一)夯实基础、立足长远,做好中医药文化建设

1、中医药立足国学、走向科学,中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效法自然、和谐平衡、济世活人”的核心理念和思维方式,其文化内涵丰富,优秀成果在今天仍具现实价值和生命力;继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使其保持民族性、体现现代性,挖掘其深层次性是首要工作。

2、要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不管是国人还是外国人要真正了解中医,须先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迄今为止,中国的孔子学院是传播中国文化,进行对外教育的强力典范,在传教外国学生汉语、琴棋书画、国术等文化的同时可增强中医药文化对外教育;国内中医药高校也应建立起中医药文化传播与发展研究中心,在中医药国学、心理学、哲学、伦理学方面可考虑学科专业化建设。

3、要做好中医药文化宣传。文化营销是很重要的,中医药对中亚地区是有吸引力的,所以得到了文化认同;传统文化难以传播的问题在于以何种喜闻乐见的手段却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舌尖上的中国》是个很成功的例子,赢得了众多海内外华人和外国人对中国美食文化的啧啧称赞。丝绸之路经济带本身又是一张“中国名片”,我们要利用好自身优势,在中亚打造宣传阵地,扩大中医药文化影响力,同时寻找欧洲大陆的突破口。

(二)积极发展面向中亚市场的中医药文化产业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要逐渐由以政府主导的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发展向以政府、民间、市场共同主导的方向过渡;加强与中亚国家、高等学府、民间医疗机构、医学协会等在产、学、研方面的合作,可开辟中亚道地药材培育和加工基地;可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医药文化研究交流机构;“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2]中亚地区传统医学发展也经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在加强中医药文化产业方面吸收其所长,努力提高对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2、2014年6月18日,陕西省西安市开通了“长安号”丝绸之路旅游专列,根据丝路沿线的旅游资源产品和游客的需求专门设计,同时随着丝绸之路的申遗成功,一下子点燃了丝路经济带上的旅游热点。未来还将计划将此旅游线路延伸到中亚,西亚地区,所以乘此便利,我们要把中医药文化旅游的牌打出去,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拥有的中医药文化的资源情况发展特色旅游产业,同时做好相关配套设施与产业发展。

3、综上所述,随着实践的不断开展,关于中医药文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联系研究会深入进行,并将为我国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马晓晨.中国中亚传统医学交流前景广阔【N】.新华国际,2013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北京,2012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