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武术文化对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独特性和战略意义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独特性 中国文化 武术 战略意义 实力

摘要: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作为实现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有力的代表——武术文化,在发挥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方面起到了特殊的作用。文章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研究武术文化传播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独特性和战略意义,以期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提供有益的参考。经研究得出:武术文化为中国文化软实力提供丰富资源;武术文化为中国文化软实力提供思想保证;武术文化为中国文化软实力提供精神动力;武术文化为中国文化软实力提供载体支持;武术文化的传播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奠定传播基础。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武术文化对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独特性以及它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武术 文化 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8)7—0017—04

1 前言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促进了不同地区文化、经济和政治的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中国共产党在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就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再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3]这既从侧面反映出我们党和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文化软实力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又体现了党和政府加强文化建设,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决心。[4]武术文化不仅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一颗夺目的瑰宝。武术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已经成为武术发展的历史必然,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术就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悄然走出国门,1936年中國武术首次走出国门远赴柏林奥运赛场,向全世界展现了我国武术的博大精深,并折服了人们的眼球。1960年中国武术再次走出国门,随中国体育代表团出访捷克斯洛伐克。1990年北京亚运会,中国武术被列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同年国际武术联合会也正式成立。1994年广岛亚运会和1998年曼谷亚运会也都将我国武术列为正式参赛项目。时至今日,随着武术的大力推广和海外传播,习武人数已逾亿人之多,武术的国际化能有今天的成就不是偶然的,是大众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武术的全面国际化不仅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武术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对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有着独特优势和深远的文化战略意义。

2 相关概念

2.1 武术文化

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之一,鉴于武术文化内容的广泛性,可以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认识武术文化。从广义上,武术文化可以定义为:与武术相关的各种文化的总和,包括文化遗产中的武术、体育领域中的武术、影视中的武术、文学中的武术、学校教育中的武术等等;从狭义的角度,武术文化专指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传统武术拳种流派,其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以及武德要求、传承制度等。武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范畴的一个子系统,其发展模式与文化发展模式相比既具有同一性又存在特殊性。[5]在我国当前的国情下,当代武术文化的发展不仅要起到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还要肩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文化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中国武术文化是上下延绵五千年的中国文化优秀代表,承载着厚实的民族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内涵。在世界文化交流中,往往成为识别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最具代表的标志性文化之一。[6]

2.2 中国文化软实力

“软实力”的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前院长约瑟夫.奈提出的。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由文化和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的吸引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7]魏明在《文化:综合国力中的“软实力”》中对文化“软实力“的内涵作出如下界定:(1)在国家的建设领域,文化“软实力”是指文化所内涵的凝聚力、生命力和创新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吸引力;(2)在国际领域,文化“软实力”是指文化产品的传播力或辐射力。[8]由此,本研究所述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即是指我国文化以内在的凝聚力、生命力和创新力为基础而产生的对外的吸引力,以及文化产品的传播力。

2.3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性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门就文化发展问题作出重大决定,并充分认识到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感。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是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需要;中国文化软实力将对国家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包括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有赖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国民素质提升的需要。只有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以及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境界的提升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真正含义。[9]

3 武术文化对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独特性

3.1 武术文化为中国文化软实力提供丰富资源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自古至今,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但经过历史的浸润,使得武术的内容更加丰富,分类更加科学,从而更有利于人们全方位、深层次和系统的认识武术,同时也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我国武术分为传统武术和现代武术,传统武术有很多的流派之分,现代武术内容也很丰富。传统武术按照拳理技法分为“内家”和“外家”。按地理空间分为“南派”和“北派”,以黄河流域为界,黄河流域及其北属北方,长江流域及其南属南方。按山川地域分为“少林派”“武当派”“峨眉派”。据1993年出版的《中国武术拳械录》中记载,现有武术拳种129个之多,可见武术体系之庞大。[10]中国武术内容丰富,必然会使他具有广泛的地域适应性、时代适应性、人群适应性。无论在我国哪个地区都会有武术存在,因为同一种拳法经过改造后就可以在别的地域使用,所以武术具有较强的地域适应性。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武术文化表现出了明显的时代性特征。我国武术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在我国古代,武术是用于军事战争的,随着武术形式的不断演变,武术体系愈加庞大,并且武术在每个时代都有其不同的形式存在,这正是武术时代适应性的表现。中国武术之所以能够在各类人群中传播是因为它的受众群体的适应性,它适合于各个年龄阶段的人们学习。少儿可以学习武术套路打基础,青年可以学习套路或是武术散打,而中年人则可以学习传统拳法或是太极拳,老年人学习太极拳或是木兰拳。武术它可以跨越地域、时代、文化、人群等进行传播,无论是哪个地域或时代的人都可以共同享受中国武术给人类带来的福祉。

3.2 武术文化为中国文化软实力提供思想保证

中国武术作为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沃土之上,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使中国武术具备了深厚的思想体系。在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与文明的繁衍中,中国武术在从冷兵器时代到现如今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中国传统哲学、伦理学、养生学、兵法学、中医学、美学等等多种传统文化的思想和观念,使之理论内涵丰富、寓意深刻,注重内外兼修,德艺兼备,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所需的养分。中国武术与民族文化如影相随,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中国武术融哲理、医学、拳理于一身,并具有健身、防身、修身、养性、娱乐等多种功能,其博大精深的理念和技术体系,丰富的思想内涵,致使武术功能多元。中国武术还能够借助于现代的文化艺术形式和现代的文化传播手段,以及以健身娱乐和竞技交流为目的的各类体育项目和体育活动,打破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障碍,被不同文化信仰的人群认同和接受,具有快速形成广泛的民众基础的优势,对构建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3.3 武术文化为中国文化软实力提供精神动力

易经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始终贯穿着自强不息的精神,从而使中国文化有了持久而坚韧的生命力。在中国文化孕育和滋养下的中国武术,不仅通过身体行云流水的姿态变化,演绎和体验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内心的自我反省,感悟和践行自强不息的道术中有“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若要功夫好,一年三百六十早”的古训,这些都论证了武术的习练者必须经年累月甚至用一生去苦练不舍。其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精神,视武术为身心性命之学。中华武学与其中的精神,使你变得更加刚强,更加自信从容,从而使你养得特有的勇气和斗志,进而升华为对万事万物的悲悯和同情,[10]这种精神鼓励人们要发奋图强、仗义行侠、报效国家、立功立德。这种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精髓,更是灵魂,是国民团结奋斗的基石。它凝聚并发挥着整个民族的力量,激發每个国民对民族做出贡献的情感和责任,使其自觉的维护民族利益。精神的感召是发挥文化软实力之根本,这种精神力量远比军事武力更带有特殊强劲,它包涵柔性力量的中国元素。它不仅能彰显国家软实力柔性的一面,而且又能为国家软实力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4 武术文化为中国文化软实力提供载体支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大系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础。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西方文化的渗入,我国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受到了外来文化的视觉冲击后,淡忘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这种现象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屡见不鲜,中国传统文化正逐渐被外来文化所孱食,传统文化的精髓难以被继承与弘扬,最终导致传统文化话语权的丧失,其结果直接影响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与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武术文化担当了传承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任。武术文化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为进一步提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价值而存在。武术文化的传播能使人们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从而去接受与学习传统文化,并且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者。

3.5 武术文化的传播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奠定传播基础

文化需要进行合理有效的传播才能更好地得到认同,特别是对文化软实力的认同。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国家在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着长足的进步,国家在硬实力提升的基础上,逐渐的开始了软实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我国在最近几年着力进行文化软实力建设,如在国外兴建孔子学院,举办武术比赛,武术巡演,开发武术影视等等,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目前孔子学院发展到全球100多个国家,中国国家“汉办”已在全球各地建立了总共420所孔子学院和519个孔子课堂,有超过2100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12]此外作为中国电影最具特征的武侠电影,是我国武术文化对外传播的一个重要窗口。受外国人的喜爱,而身为武术艺术化表现形式的武侠电影,也就成为了对外宣传中国国家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自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以来,中国武术文化以武侠电影为媒介广为流传,如功夫巨星李小龙主演的《猛龙过江》、功夫大哥成龙主演的电影《醉拳》、功夫小子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等电影,都曾红遍海内外,引起巨大的反响,让更多的外国朋友认识到了中国武术,更让外国朋友领略了中国武术本身独特的魅力。越来越多的武术被人们认识,太极拳、咏春、八卦掌等等,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潜心学习中国武术。无论是被视为武术圣地的少林寺、武当山、峨眉山还是现在的我国各大体育高校,都有许多外国学生习练武术的身影。由此可见,我国武术文化对于外国友人具有巨大吸引力,我国武术文化的传播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奠定了坚实的传播基础。

4 武术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对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意义

自1982全国武术工作会议制定了要将武术积极稳妥的推向世界的方针以后,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国在派出武术团队出访表演和宣传武术的基础上,逐渐开展以竞技武术为主流的国际竞赛活动,并日渐成熟。1985年,我国在西安举办了第一届国际武术邀请赛,紧接着1986年在天津举办了第二届国际武术邀请赛,这两届邀请赛的成功举办,不仅推动了亚洲地区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武术竞赛活动,更为武术的国际化推广和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后而至的是1987年起,曾在日本、香港、韩国、菲律宾和越南等地先后举办了数届亚洲武术锦标赛。从1987至今,世界性武术比赛已进行了数十年。竞技武术至今虽然仍没有成为奥运会大家庭成员,但国际武术联合会的成立以及在世界各地所发展的众多成员单位,为武术国际化的传播打下坚实的基础。[13]武术的国际化已愈加广泛,在世界范围内认识武术并学习武术的人正在与日倶增,中国武术的影响也愈加广泛。首先,中国武术的出访表演不仅能够传播中国武术和中国文化,更是我国与其他各国交好的一种途径,1936年在柏林奥运会上的武术表演精彩万分,深深的折服了世人,在随后的出访演出、武术竞赛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国武术的知名度,中国被视为武学圣地,其影响更是不言而喻,国家形象明显提升。其次,在中国武术的国际化推广带动下,中国武术的产业化,武术竞赛、武术服装、武术器材、武术著作、武术培训等,也已经逐步形成了一条完善的产业链,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增加了我国的就业率,并且使武术国际化发展得到可靠的保障。最后,武术需要世界这个更大的发展平台,而世界也需要武术这颗璀璨的明珠,武术作为中国完整的文化意识形态,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要素和成分。武术中包含的“太极”“两仪”“四象”“八卦”“阴阳五行”,武术技法的“形神合一”“内外兼修”等精髓文化,在传播武术的基础上不仅促进了中西方的文化交流,更大力宣传了中国传统文化,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家形象。因此,中国武术的国际化传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5 结语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已经显得尤为重要。中国武术作为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中起到了不可缺失的独特作用,并且占有战略性的地位。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促进国家跨越式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倍受世界各国的关注。在增強国家软实力,特别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充分发掘武术文化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培育武术文化魅力,抢占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对于我国进一步的跨越式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07(21):3-22.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12(22):3-25.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中国经济周刊,2017(42):68-96.

[4]张国文.提升文化软实力助力实现中国梦——论中国文化软实力与中国梦[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02):65-68.

[5]付常喜.试论中国武术软实力[J].内江科技,2009(02):45,67.

[6]郭玉成.论武术文化的涵义及基本特征[J].搏击.武术科学,2009(03):1-2,5.

[7]约瑟夫.奈,马娟娟.软实力[J].当代电力文化,2013⑶.

[8]刘星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9]胡键.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必要性、瓶颈和路径[J].社会科学,2012(02):4-15.

[10]程大力,黄静.关于中国武术继承、改革与发展的思索——竞技套路是保存与发展中国武术的重要形式论[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01):17-20,25.

[11]王岗.中国武术文化要义[M].太原:山西科技出版社,2009.

[12]李德俊.论汉语国际传播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构建⑴.理论月刊,2015(05)63-68.

[13]宗云涛.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变化对竞技武术套路技术发展的影响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8.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