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论现代大学引领文化的职能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职能 引领 文化 大学

摘 要:大学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是人们的共识。同时,也应看到大学从其诞生以来,聚集大量科技、文化精英,通过知识传播、知识创造,以及与社会的互动而对社会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大学实际践行着引领文化的职能。在当前我国社会高速发展,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冲突的时期,大学引领文化的职能愈加凸显。

关键词:职能;大学职能;引领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1-0235-03

《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的一种解释是: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在其1871年写的著作《原始文化》一书中,将文化与文明两个概念共用。他认为:“所谓文化或文明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人类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整体。”[1]这被认为是最早对文化进行界定的经典性定义,这一定义对后来的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文化大师梁漱溟先生在其出版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对文化下了这样的定义:文化乃是“人类生活的样法”[2]。梁漱溟把人类生活的样法分为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三大内容。由此可见,文化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决定着社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标准。大学作为文化的发展中心,在推动社会文化发展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引领着社会先进文化的发展。

一、现代大学职能体系的递进

1.大学职能概述

所谓职能是指人、事物、机构所应有的作用。从机构的职能角度讲一般包括机构所承担的职权、作用等内容。那么何谓大学职能?简单来说大学职能就是大学的职责和能力,这里的大学能力是指承担职责的能力或功能;大学职责则是社会赋予大学的责任和义务,要求大学完成的工作目标或任务。大学的职能不是大学本身所具有的,大学的职能是大学根据社会需要应长期发挥的作用或应履行的职责,它是在大学与社会的长期互动中逐渐形成的。大学的职能与社会的需求直接相关,是社会价值取向在大学的突出体现,它的形成是历史沉淀和印证的结果,对社会的作用是长期的、鲜明的、生动的[3]。克拉克·科尔在他的《大学的功用》一书中指出:“它(大学)在维护、传播和研究永恒真理方面的作用简直是无与伦比的;在探索新知识方面的能力是无与伦比的;纵观整个高等院校史,它在服务于文明社会众多领域方面所作的贡献也是无与伦比的。”[4]因此,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现代大学的职能为: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也越来越多,除了今天人们形成共识的三大职能外,还有第四项职能,甚至第五项、第六项职能,如国际交流、技术创新、就业指导、社会改造等等多种观点。其中赵沁平同志提出的“引领文化”观点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2.大学引领文化职能的含义

大学自诞生以来,聚集了大量科技、文化精英,通过知识传播、知识创造,以及与社会的互动,对社会现实文化进行分析,不断进行价值判断和文化选择,引导社会文化健康发展。历史上,真正的大学都是以引领潮流为己任的。中世纪大学成为那个时代的火炬或灯塔,而北京大学对中国人行动方向的指引更是典型范例。近现代中国的思想潮流都少不了北大仁人志士的引领与宣传,尤其像五四运动那类影响现代中国发展方向的全国性运动,直接发源于北大;而对现代生活方式、尤其是对介入公共生活领域的热情鼓动与引导,也与北大师生有着紧密的关联。北大对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对国家大事的热情关注,对公共政治问题的敏感性,无不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前进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北大至今享有“现代中国的思想库”、“现代运动的发源地”和“现代生活观念的生产商”等盛誉[5]。赵沁平认为:“大学是最高教育机构,也是文化发展的中心,它包含众多学科领域,集精神建构、学术研究、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及人才培养于一体,成为新文化的孵化器;它有科学、民主、创新的精神理念,有开放、平等、自由的学术氛围,有几十甚至数百年的文化积淀;大学不断促进探索和争鸣,激励新思想、新学术的产生,为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6]因此,引领文化也是大学的一项重要职能,即现代大学依托其知识创新、文化积淀和精神辐射引领社会文化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二、大学引领文化职能与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三大职能的关系

现代大学的四项职能从根本上讲是统一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引领文化密切相联,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对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首先,它们的目的一致,都是为社会发展服务;其次,它们的手段互补,培养人才固然以教学为主,但需要教学与研究、社会实践、文化发展相结合,同样的结合也有助于发展科技和服务社会;再次,大学兼备四项职能,可以实现各种资源共享和效用最大化。

大学引领文化,不仅以独特的大学文化影响社会文化,更是通过人才培养,以培养的大批人才去带动社会文化的发展,也通过科学研究(包括自然科学,尤其是社会科学)和直接的社会服务,引领社会文化的进程。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人才,这就要求大学为社会培养一批批的各类人才。培养人才是大学重要的显性职能,大学教育不仅可以使受教育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和掌握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和文明,也可以使受教育者获得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教育的特点和作用使其成为人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最佳途径和重要手段。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的交叉、综合将成为知识发展、新知识产生的主要形式,因此大学教育在以创新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同时,还须重视跨学科、多学科型人才的培养。这就是说,培养人才不仅要重视科学理性文化的发展,还要注重人文科学的发展,大学通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使富有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的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各阶层的中坚分子,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优秀因素,从而提升整个和谐社会的文化水准。

发展科学职能主要体现在大学的科学研究活动中。研究是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研究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自从现代大学制度产生起就成为探索的命题。洪堡将科学研究引入新创立的柏林大学,并提出了“通过研究进行教学”的著名的大学教育思想。在洪堡看来,人的发展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大学实现这一目的的唯一途径是通过研究进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真理的好奇心和方法,使他们在科学研究中完成自我发展。大学的科学研究既然作为科学知识和经济发展的源头,就要为科学知识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因此,人们越来越严重的急功近利的行为必须得到扼制,这就需要大学的研究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具有超越现实功利的境界,这就是最直接的社会文化价值导向。

在今天的大学,服务社会是其第三大职能。20世纪初,美国的弗莱克斯纳认为,“大学不是风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必须时常给社会一些它所需要的东西,而不是社会所想要的东西”。所以引领社会进步文化的大学,服务社会应当更重视“社会所需”,应当以价值和智慧去发现,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我国高等教育学专家胡建华老师指出:“在即将来临的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将成为‘全民的文化场所与学习场所’是‘终身教育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7]大学将那些经过大学文化熏陶、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的人们,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这些优秀的人才将自身良好的文化素养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而引领社会文化向更加先进的方向发展。

三、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现代大学引领文化职能的发挥

著名高等教育理论家潘懋元老先生认为:“文化功能是大学的基本功能,大学的一切工作其实就是为了文化发展。深入探讨这个话题,有利于纠正当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功利主义倾向,把人们对大学的看法引导到正确的认识上来。……大学引领文化从总体上来说,不只是几所著名大学在引领文化,地方大学也是地方文化中心,能引领地方文化。具体说来,世界一流大学引领世界文化,中国一流大学引领中国文化,地方高校引领地方文化。”[8]

大学是知识的殿堂,其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大学最初的工作对象就是知识,在现代社会中,大学扮演着传承发展知识的角色,对于知识的讲授、研究和应用,造就了大学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机构存在的理由。大学教育首先是文化教育,通过大学的文化教育与熏陶,将德、智、体、美内化为人的基本素质,然后将这些体现着文化素养的人才输出到社会,进而影响和作用于社会并推动社会文化的进步。因此,通过培养人才引领文化发展是大学职能最直接的表现。科学研究往往以学科逻辑推进学科体系的完善,而且重视科学理性文化的发展而忽视人文精神和文化的传播,人被边缘化为社会发展的工具,日益丧失了人文价值追求,在科技主义思潮和经济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大学为社会服务的职能主要体现为大学对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推动,这样的消极后果之一是,经济增长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科技发展反过来奴役人、环境恶化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人的精神空虚、价值观念失落。这都警示着大学要通过科学研究尤其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通过直接的社会服务对文化进行集中、整理、鉴别、提炼、积累、普及、推广、创新,从而更好地为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指明方向,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

大学通过教育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良好教养的人才为社会服务,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继承与发扬,让生生不息繁衍发展的传统文化,深深地根植于人们心中。先进的外来文化是对优良的传统文化的补充,借鉴与传播先进的外来文化是大学引领文化职能的又一表现方式。根据19世纪以来考古学以及人类学研究的成果我们知道,文化在其成长发展过程中有着这样一个普遍性规律:单靠其自身的内动力,发展演变缓慢,久而久之甚至要萎缩、停滞乃至消亡;如果在与异质文化接触过程中能够吸收自己没有而又适宜于民族发展的成分,则其生命力将更为旺盛,最终将走向辉煌[9]。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的大学特别是著名大学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国际化程度,使自己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文化的聚集地,从而使各种文明在大学交融。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国际间大学的合作与交流越来越频繁,中国在国外创办孔子学院、国外大学在中国创办联合学院等都成为大学间进行文化交流的方式,不仅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同时也吸收了外国的先进文化,使我国的文化品质得到很大的提升。然而,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只依靠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新文化作为其发展的源泉。大学是新文化的发源地,培育并创造新文化是大学的主要职能之一。文化是分层次的,大学以高深学问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大学的根本特征是永远不停地探索和发展人类知识,力求占领人类知识的全部领域,从物质方式到精神方式探索整个人类经验及其自然环境,大学始终站在探索未知世界的最前沿[10]。随着大学从社会的边缘走到社会的中心,大学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广泛,需要大学解决的社会问题更加复杂。大学不仅要丰富发展现有知识,还应注重培育和创新新型文化,不断为社会文化发展注入新内容。

参考文献:

[1][英]爱德华·泰勒著.原始文化[M].连树生,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

[2]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60.

[3]杨国欣.文化大发展背景下大学引领文化的职能探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4][美]克拉克·科尔.大学的功用[M],陈学飞,等,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29.

[5]钱旭红.创新文化引领未来探寻大学职能新境界[J].中国高等教育,2007,(7):12.

[6]赵沁平.发挥大学第四功能作用引领社会创新文化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6,(Z3):27.

[7]胡建华.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三职能[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78-81.

[8]卢丽君.引领文化:大学功能研究的深化和升华——记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高教所的一次学术沙龙[J].中国高等教育,2006,(18):14.

[9]汪明义.大学的第四功能:引领文化[J].宜宾学院学报,2009,(3):5.

[10]宋大成.文化:大学的气质与灵魂[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90.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