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对公益性科研院所史志编写工作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公益性 科研院所 编写 探索 思考

[摘 要]本文结合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简称亚林所)史志的编写,阐述了公益性科研院所史志编写的意义,及本单位史志编写过程中的经验与体会,并简要分析了史志编写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公益性科研院所史志编写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科研院所;史志编写;探索

编史修志,是我国世代相传的文化传统。近年来,全国高校史志编写蔚然成风[1]。与此同时,科研机构史志的编撰也迅速发展,特别是一些部委所属科研机构编撰出版了大批的院所史志[2]。作为国家林业局直属,融科学研究、科技推广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公益性科研院所,继中国林科院及兄弟单位之后,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以下简称亚林所)借建所50年之际,亦组织人员编写了亚林所五十年发展史。本文结合本次史志的编写,阐述对公益性科研院所史志编写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公益性科研院所史志编写的意义

明确史志的编写的目的和意义是搞好编写工作的前提。公益性科研院所是靠国家全额拨款从事公益事业研究的科研事业单位,多涉及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其独特的学术地位和工作性质在整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经济建设、人才培养、社会进步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是一切社会工作的基础[3]。做好公益性科研院所史志编写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首先,盛世修史。自非营利分类改革以来,公益性科研院所各项事业发展平稳、较快,就亚林所而言经过50年的发展,本阶段是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今日修史是单位兴旺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二,史志的编写有助于汇总、整理、保存史料,梳理学科发展脉络,为科研院所的发展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本单位在所史编写过程中,对前身南京林业研究所时期的情况少有档案记载,要写这段必须理清的历史,难度很大,只能找上年岁的人来回忆,而单位120余名离退休同志,年龄超过75岁的达80多名,现在编写是把这些史料“抢救性”的挖掘保存起来。同时,所史、所志有利于全体职工对所情所况有清晰了解,有利于上下同心。史志是对老一辈创业创新的最大欣慰,对年轻人是重要的教材。编写的过程也是沟通感情、梳理发展脉络的过程。

第三,史志编写是单位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途径,其核心是凝练、阐述、传播和弘扬文化精神。亚林所在50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献身林业、严谨务实、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亚林精神,这是50年来亚林人意志品格与奋斗目标的凝聚精炼,是亚林人生活信念与人生境界的高度升华,是亚林人精神价值与科学追求的集中体现,是一代代亚林人凝练、践行、传承的精神结晶,也是亚林人代代相传的支柱、旗帜与标杆。通过史志编写深入的挖掘并进一步丰富亚林精神,使之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发扬光大。

第四,史志编写有助于扩大宣传,促进单位之间以及科研单位与社会之间的交流,展现了对社会的回报。国家建立并投资公益性科研院所,回报是什么,史志就是一部很好总结汇报材料。科研院所史志也是扩大宣传的媒介,能促进单位与社会之间的交流,使更多的人们与单位加强了解和联系,进行相互交流和学习[4]。

第五,“修志问道、以启未来”,史志编写还可以为当下科研院所的管理者提供“咨政”功能[5]。

二、本单位史志编写过程中的一点经验及体会

1.研究史料,明确编写体例及提纲

史和志是不同的编写原则和方法,本单位借鉴中国林科院及兄弟单位史志编写经验,结合单位实际最终确定以所史的体例进行编写。

经过反复征求意见及专题研讨,本单位所史编写共分发展历程篇、科学研究篇、科技贡献篇、支撑平台篇、党的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篇、人物篇等六篇共二十三章,逐篇总结了50年来亚林所各方面发展历程、成就。此外还有一些重要信息展示于大事记和附录之中。

史志编写内容交叉和重复不可避免,通过提纲设计可以明确不同篇章的编写重点,详略得当,本单位所史编写在提纲设计阶段明确提出编写重点和亮点,既要写好学科发展,又要梳理出单位在50年发展中对社会、区域林业发展的重要贡献及单位文化精神,在随后的修改和讨论过程中,虽提纲几次变化并更趋完善。最后成书有特点,有重点,有亮点。特点在于不同于其他单位史志仅列出职工名单或仅对一定层面的专家有所列示,本单位所史对单位50年来近500名职工都以一定文字配照片一一展示,同时400余名研究生也都榜上有名;科研院所的工作主题是科研,本单位所史的重点在于突出科学研究,并以一篇七章近十万字(全书四十余万字)来总结各学科发展历程、发展成就及对未来的展望;亮点是借本次所史编写,梳理总结了单位对社会对行业的“重要贡献”和“亚林精神”。

2.成立编写队伍

建立一支稳定有力的队伍是史志编写工作的关键。由于史志编写工作是一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既要有很好的文笔能力,又要对单位整体情况及所负责领域比较了解,科研单位人员基本上都没有这方面的编写经验,且本单位离退休人员年龄偏大,年轻的人员对情况不甚了解(40岁以下年轻职工达到46%);再加之史志工作社会活动半径小,需要比较清静的环境才可以更好地梳理思路,清苦寂寞,因此大大增加编写任务的难度。

本单位按照“老、中、青”结合的原则,成立了一支素质好、人员相对稳定的编写队伍,组建了一个由分管所领导任主任,职能部分负责人为协调联络人,离退休领导、专家、在职专家、青年管理人员为成员的编写办公室,主要是负责编写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管理。根据编写提纲,组织人员,把相关任务按领域、按内容分配至各部门、各领域,同时各块任务明确责任领导、牵头人、编写成员;在后期材料校改过程中,每块内容明确一位责任专家/领导审阅并修改材料,对老同志配一位政治与业务素质都比较高的青年职工做助手。同时,编写办公室有专人负责协调、抓进度和面上工作的管理,这样的组合对确保史志按时保质完成奠定良好基础。

3.多方位收集资料

搜集资料是编写史志的基础工作,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一部书的质量。本单位成立至今已有50年,加之前身南京林业研究所时期,有近60年的历史。前身时期候的档案资料由于几经波折,基本无从找起;有些学科领域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萎靡或消失,有些管理部门也在几次体制改革中被撤销合并,有些则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展作了拆分。这就要求史料的收集要全面,要了解当时的历史条件,并准确分析。如本单位发展过程中的几次科技体制改革,这些均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在撰写过程中,就要充分收集并分析史料。

4.序、彩插照片、附录及大事记等不可少

史志编写除了正文之外,“辅文”也不必不可少。“辅文”一般包括序、前言、彩插照片、附錄及大事记。好的序言和前言能给史志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彩插照片有助于读者对史志内容的形式的了解,本单位所史中彩插照片包括领导专家关怀、不同学科领域的科学活动、推广协作、合作交流、院所文化及所容所貌,可使读者看到正文反映不到的背景,是一些“虚”的材料内容的有力补充。附录是对正文没有涉及或不变罗列的相关信息以图表的形势所做的补充,亚林所的所史附录内容丰富,包括历任党政班子、学术委员会、工青妇等名单,组织机构变迁,人才与荣誉,承担科研项目、成果等14个方面,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单位的各方面发展情况[6]。大事记以时间为主线,从单位创建、更名、条件建设、重要活动、重大事件、机构设置与撤销,上级关怀,人才荣誉、获得成果等方面,以史实为内容,以精炼的语言粗线条勾勒出单位历史的轮廓。

5.专题研讨,集中修改,反复校改

对于具有工具书性质的史志资料来说,必须抱着实事求是,对历史负责、对职工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对文稿进行反复讨论修改。史志不是文学作品,语言不能夸张,内容不能虚构,史志是一部系统工程,通常参与编写人员较多,对体例及编写规范方面都应进行认真审阅,诸如对“标题是否贴切”、“结构是否合符逻辑”、“史料是否准确”、“表述是否明确简洁”、“语言是否规范”、“数字、量词是否全文统一”、“标点符号是否妥当”、“单位全称与简称的用法”等都不能疏忽。本单位发展史编写共召开几十余次专题研讨会,分学科、分领域请不同的知情人参与研讨,从内容的真实性及完整性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在定稿阶段组织集中修改,由老中青组成的统稿人对每一篇章内容逐篇审阅,有些地方甚至逐字逐句修改;为更好地与出版衔接,在前期讨论过程中即邀请出版社提前介入,从出版角度给予大量指导,为保证按期出版奠定基础。

审核校对是史志编写的最后一关,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关。本单位所史最后审校从笔误、文字上的差错、计量单位、正文中数据与附表数据一致性、标点符号等方面,反复校对了三次,虽错误与遗漏不可避免,但尽可能地保证资料准确和权威。

6.封面设计

一本书的封面代表了书的内容与风格,就像一个人的着装,是展现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对于计划出版的史志类书籍的封面设计亦是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因此在设计方面既要体现历史文化的沉稳大气,又要反映单位特色。结合本单位林业科研院所特点及求真务实的精神风貌,经多次设计、征求意见,最终确定单位发展史采取了简单、低调的封面设计。

此外,单位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也是编写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之一。史志编写工作浩繁,也很辛苦,是个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说几个人就搞成的事。如果单位领导不重视,工作推进起来难度很大,在本单位发展史编写过程中,前后历时约2年之久,前后参加人员达到100多人,领导班子更是齐上阵,亲自动手撰写、修改大量材料。

三、科研院所史志编写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优秀的史志,应该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重点与亮点大力突出,学术与人文相得益彰,语言文字优美隽永,酸甜苦辣百味俱陈。但从目前来看,史志编写存在一些问题:

1.重编写,轻研究

史志编研应该包括编写和研究,编写固然重要,但同时也要大力进行研究。如本单位学科发展过程中,从最开始的几个主要树种开始,发展至今天六大研究领域二十余研究方向,但同时也有些曾在全国影响一时的学科在发展中萎缩了,这些通过研究都可以找出发展规律,为单位后期学科发展提供更好参考。

2.重成绩,轻问题

史志具有“存史、资政、育人”的功能,很多单位史志编写的定位在宣扬光辉历程以激励后人方面,较注重成就,而忽略甚至故意回避一些失败的事例或走过的弯路。受经济社会发展潮流影响,在本单位发展过程中,在科技企业发展道路上走过不少弯曲,也进行过不少探索,但对这方面的分析较少。

3.重文献资料,轻口述史料

史志编写工作多数是在单位周年庆典之前,临时组织的一个编写队伍,编写人员往往较多地通过查阅档案、文献等方式收集资料,但口述史料更丰富、更生动,往往可以丰富史志细节,填补档案文献资料的空白。如本单位档案记载,1979年主管部门批复亚林所设置遗传育种、竹类、病虫害、引种等研究室,但根据老同志讲述本单位实际上一直存在着栽培研究室。因此口述史料提供了可以多角度观察历史的机会。

四、科研院所史志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

史志的编写是项长期的、具有延续性的工作。为更充分发挥史志的作用,要充分做好宣传教育,以多种形式展示所史内容,所史展、所简介都是很好形式,院所网站宣传所情所貌,同时要开辟宣传教育课,让全体职工知所情、了所况;继续做好大事记、年报/年鉴的编写,成立明确的编写队伍,并以制度明确要求和格式,把大事记、年报的编写工作融入日常工作;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并继续完善,为史志后续编写做好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宁宁.高校校史编撰创新刍议[J].档案学研究,2004(2):31-33.

[2]王扬宗.中国科学院院史的编撰与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3):31-32

[3]赫莉.公益性科研院所人事档案特点与管理方法[J].管理与教育,2007,4(17):177-178.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