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应用中西联合治疗效果探讨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下肢 病变 中西 治疗效果 血管

【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联合用药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效果,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7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救治的18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凉润通络汤进行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9.071,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全血比黏度-低切、全血比黏度-高切及血浆比黏度、红细胞电泳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731、6.073、30.913、6.398,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能有效改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对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血液流变学; 凉润通络汤; 影响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7.08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17-0-02

常见的血管病变有心血管病变,脑血管病变,肾脏、视网膜及皮肤的微血管病变等,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一项重要原因[1]。而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作为糖尿病血管病变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病变类型,对患者下肢结构、功能均造成严重损害,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此病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引起下肢疼痛、麻木、发凉、溃疡,坏疽、糖尿病足、继发感染,甚至截肢等严重后果,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糖尿病病程5年,有1/5以上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的,有2/3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率比无糖尿病者高5~10倍[3]。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相结合方法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血液流变进行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7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18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WHO对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诊断标准,确诊为T2DM,患者意识清晰,无心、脑、肝肾等其他严重系统性疾病。排除标准:妊娠期糖尿病,哺乳期患者,无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已获得笔者所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依据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9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46∶44;患者年龄35~80岁,平均(48.4±5.6)岁;患者糖尿病病程4~10年,平均(7.2±1.1)年;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48∶42;年龄35~81岁,平均(49.2±5.4)岁;患者糖尿病病程3~10年,平均(7.4±1.2)年。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于病情确诊后均接受饮食治疗、药物治疗等常规治疗方法,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胰岛素及胰岛素剂量。同时,对照组患者选用丹参注射液(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1022021)15 ml+0.9%氯化钠注射液(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385)200 ml静脉滴注,山莨菪碱注射液(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093)20 ml+0.9%氯化钠注射液200 ml静脉滴注。上述治疗1次/d,持续30 d。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凉润通络汤进行辅助治疗,药方组成为生地黄20 g、生石膏20 g、女贞子20 g、墨早莲20 g、瓜萎12 g、百合10 g、白芍药10 g、木瓜10 g、川芎10 g、蒲黄10 g、五灵脂10 g、延胡索10 g、枳实10 g。上述药剂取水200 ml并持续浸泡30 min,而后加水400 ml煎煮至300 ml药液,患者早晚各服1次,1剂/d、持续30 d。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显效:患者治疗后下肢创面完全愈合,活动正常且能够正常独立行走,血糖水平稳定,检查结果显示其肢体末梢血液循环障碍及血流图像基本正常;有效:患者治疗后下肢活动小范围受限,肢体末梢血液循环及血流图像显著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两组患者治疗后7 d内均接受血液流变学检测,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全血比黏度-低切、全血比黏度-高切及血浆比黏度、红细胞电泳时间等指标,做好相关记录。正常参考值:全血黏度(高切):4.44~14.9 mPa·s;全血黏度(低切):8.23~19.57 mPa·s;红细胞电泳时间:14.3~18.5 s;血浆比黏度0.82~1.99 mPa·s。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观察组合患者治疗后全血比黏度-低切、全血比黏度-高切及血浆比黏度、红细胞电泳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明显降低,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作为当前中老年群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慢性、持续性代谢性疾病类型,患者病程较长,长时间病变很容易对患者血管、血液循环等均造成严重损害,导致患者血管病变、肢体结构及功能病变等一系列症状[4-6]。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即发生在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范围上的一种病变症状,如下肢有发凉、发热、麻木、针刺样疼痛、触电样感觉等感覺异常;或者呈对称性“袜套”样感觉减退,对疼痛及冷、热感觉不灵敏的时候;或者下肢发酸、乏力等,其对患者正常行走能力造成严重损害,且迁延不愈还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7-8]。因此,糖尿病患者应重视早期预防,早期发现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征兆,及时到专业医疗机构就医,绝不能掉以轻心。

目前,本病的常规治疗主要包括降糖、降压、降脂、扩张血管、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疗效各有千秋。传统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范畴,认为患者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是引发其糖尿病的重要原因,而阴津亏耗、燥热偏盛乃是患者的发病机制,最终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造成患者体内阴虚为本、燥热为实的病变类型[9-11]。本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凉润通络汤治疗,其药方中的生地黄具有清热养阴、生津止渴的治疗效果,尤其适用于内伤消渴、热入营血等症状患者的治疗进程中;生石膏则具有收敛生机、除烦止渴的功效,对患者肺脏、胃脏的热证有良好治疗效果。而其余药物中,女贞子联合墨旱莲具有补益肝肾的治疗效果;百合联合白芍药能够有效发挥清心安神、平肝止痛、敛阴止汗的治疗效果;木瓜联合上述药物则能有效发挥养血调经、舒经活络的治疗效果,对改善人体血液、清除人体湿浊之气具有良好效果;川芎联合蒲黄具有活血行血、止痛行气的治疗效果;五灵脂联合枳实、瓜萎则具有化瘀止血、化痰散痞及清热涤痰的治疗效果。上述诸药联合应用,最终达到祛瘀行血、滋阴凉血、去除燥湿、清火祛瘀的治疗效果。文献[12-13]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凉润通络汤对糖尿病血管病变患者有良好治疗效果。而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凉润通络汤能有效降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治疗,对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采用中西医相结合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全血比黏度-低切、全血比黏度-高切及血浆比黏度、红细胞电泳时间等指标,提升临床整体治疗效果,值得临床研究和借鉴。

参考文献

[1]谢冰.凉润通络汤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6):179-180.

[2]黄春玲,盛选方.活血通络汤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血流变影响的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9):29-30.

[3]沈露,刘启胜,朱建光.中西药结合治疗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液流变学、血糖和血脂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5,26(19):2824-2827.

[4]李建玲.补阳还五汤联合通络汤腿浴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神经病变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29(6):63-64.

[5]解志坚.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2):48-49.

[6]王荣,马江卫,贾爱华,等.丹参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相关炎症指标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9):3246-3248.

[7]刘睿卓,李小娟,宫成军,等.活血化瘀通络法联合针刺治疗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9):1687-1690.

[8]张丽琴,高艳军,李玉棉,等.滋阴通络汤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40例[J].河南中医,2013,33(11):1960-1961.

[9]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3-44.

[10]左文仁,付丽媛.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及糖尿病足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15,21(8):85-87.

[11]高林英,任文霞,等.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18(4):308-311.

[12]刘仁贵,赵纪春.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病机理及治疗进展[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6,13(6):676-678.

[13]付麗媛.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中医文献杂志,2011,3(2):52-53.

(收稿日期:2018-01-03)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