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中国现代地理学研究与前瞻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地理学 前瞻 中国 研究


打开文本图片集

195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地理学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地理学将在协调人地关系、促进区域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

地理学在地球科学中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兼具自然与人文学科的双重性质,通过对地球各圈层的组成、结构、性质、形成、演化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研究,可为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提供科学支撑。近百年尤其是1950年代以来,中国地理学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骄人的成果,为今后的深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现代地理学研究成就

1950年以来,中国现代地理学已经建立了独特和相当完整的学科体系,地理学家组织和参与完成了国家一系列重大科学研究任务,为国家决策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撑,产生了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半个多世纪的中国现代地理学所开展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主要成就如下。

区域考察和区域开发

1950年代中国科学院组织了对黑龙江流域、新疆、青甘、西藏、蒙宁和西南等的区域科学考察,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1950—1960年代先后组织了对黄河中游水土保持、云南与华南热带生物资源、南水北调、沙漠治理、宜农荒地与天然草地资源的综合科学考察。1980年代又先后组织对南方山区、黄土高原、新疆和西南4大区域的科学考察。1990年代起开展国家攀登计划和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有关青藏高原研究的多个项目,在多个领域取得新的显著进展。

1980年代初我国开始对南极冰盖考察研究。随着1984年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由我国自己组织的极地考察持续开展。几十年来,中国在南极洲开展气象、生物、生态考察和监测,开展冰川、地质、地貌、海洋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世界瞩目的成就。1995年首次远征北极点的考察中,对海冰表面特征、雪层物理和化学进行了实地观测和采样分析。其后,开展了以北极黄河站为基地的斯瓦尔巴(Svalbard)群岛新奥尔松冰川变化的监测。

国土开发整治及规划

在黄淮海平原的治理与开发工作、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开发研究、京津唐渤地区的国土开发与环境研究、东北三江乎原的开发与治理等工作中,地理学家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80年代以来,地理学家在国土资源评价、国土开发战略、国土开发整治区域划分等方面起到骨干作用。地理学家最先开展中国国情研究,发表国情分析系列报告。近年又将开展新一轮的国情研究。在社会经济空间结构研究方面,提出了“点一轴系统”理论和中国国土开发、经济布局的“T”字型战略,对国家相关规划与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全国角度进行了中国工业发展与布局的研究,对新疆、大西南、黄土高原、东部沿海等不同类型地区发展战略的研究分析与论证,提出了对区域发展规划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建议。2000年以来,地理学家主持并参与了国家和各级政府编制的各种类型、各种尺度的区域规划或区域发展战略。其中,主体功能区划分已经上升到国家决策层面。

以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为核心的人地关系研究是地理学的传统领域。人文一经济地理研究热点之一的区位论,从农业、工业拓展到城市,创立了“中心地理论”,并开展了城市化过程的研究。区位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人文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发展,完成了不同尺度的经济区划和区域规划研究。人地系统研究从宏观深入到微观领域,其内容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发展,并从定性研究发展到定量研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机理、指标体系、模型、动力学和决策支持系统等,并在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广泛应用。

自然区划与农业区划

1956年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分别对地貌、气候、水文、潜水、土壤、植被、动物和昆虫八大要素进行区划,连同综合自然区划一起,分9册于1959年出版。1960年代以后,黄秉维对中国综合区划方案进行了系统修订。其后,侯学煜提出了以发展农林牧副渔为目的的自然区划;任美锷等提出了不同方案,并按自然区阐述资源利用与环境整治问题;赵松乔、席承藩等也分别提出不同的区划方案,共同点是全国划分为三大自然区。1970年代以来,中国各省区大多先后完成了自然区划研究,一些特殊区域,如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华南热带、青藏高原等也都做了相应的自然区划工作。《中国生态地理区域系统研究》(2008)应用地理相关法,强调比较生态地理各要素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其划分方案基本承接了黄秉维综合自然区划的思想体系。

1960年出版了邓静中的《中国农业区划方法论研究》,地理学家进行农业区划的试点工作,自1980年起全国大规模地开展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1981年周立三等主持完成的《中国综合农业区划》成果,是农业区划工作的主体部分。1990年代以来,可持续农业成为农业和农村发展研究的前沿领域,地理学以其综合性和区域性的优势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深化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应用研究,通过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现状及潜力分析,开展了农业类型划分与区划,探讨了农业地域类型和地区农业优势产业确定的理论与方法。

野外定位观测试验研究

1956年在宁夏沙坡头建立我国第一个野外定位观测试验站,研究包兰铁路沿线流动沙丘的治理问题,取得显著效果。随后中国科学院建立了沙漠、冰川、积雪、泥石流、滑坡、湖泊湿地、沼泽、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等定位观测试验站。在全国不同自然地带建立农田、草原、荒漠和森林等生态系统的定位观测试验站,表明现代地理学正逐步从静态现象的定性描述,转入动态过程的定量研究,深入了解各种自然过程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的机制、速率和强度,为实现地理预測提供可靠的依据。]988年中国科学院组建“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要求网络内的生态站要具备长期观测、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的功能,最终实现服务于国家生态建设并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基础的目标。

室內地理模拟实验与分析

从1960年代初开始便相继建立了水热平衡实验室、化学地理分析室,以及风洞、流水地貌、地表径流、坡地实验、孢粉分析等实验室。1980年代起,新建了微量元素分析、古地理与古环境、泥石流地理学模型等实验室,以及涉及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河口海岸、冻土工程、冰冻圈过程、沙漠与沙漠化、湖泊沉积与环境、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山地灾害等诸多领域的实验室。多年来这些实验室提供了大量可靠的科学数据,为现代地理科学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国地理学家开始采用数量方法和建立地理模型,逐步成为室内地理模拟分析的一个重要方向。

野外定位观测试验与室内地理模拟实验与分析,实现并推动了地表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及其综合自然过程的深化研究。在国内,地理学者最早开展环境保护研究,发现并阐明了低硒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自然历史过程即古地理方向是区域自然地理的重要内容,我国学者通过黄土、冰芯、湖芯、树轮及历史文献资料的深入研究在古地理及历史气候与环境变化领域的成果为世界所公认。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

1950年代我国已有了规模化的航空摄影并同时组织开展了航空相片判读分析的综合研究。1970年代末中国科学院组织了腾冲航空遥感综合试验,取得显著进展,为中国遥感发展发挥了奠基的作用。1980年代中后期建立在中国科学院的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和航空遥感系统,稳定地提供各类航天航空对地观测数据,为地学研究和国土、农、林、水、环境、测绘等行业的应用奠定了信息基础。

起步于1980年代中的中国地理信息系统,不仅使地理学传统的区域性、综合性得到充分的技术保证,更重要的是在社会上形成了为地理战略咨询与地理工程建设服务的信息产业,成果广泛应用于资源清查与评估、城市规划与管理、环境监测与评价、农作物估产、灾害预警与损失评估等诸多方面,成为地学、宏观生物学、环境科学等许多研究单位和部门的重要手段。地理学亦迅速、深入地切入信息时代,显现出蓬勃生机。

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计算机相结合,具有对时空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对现实世界的模拟能力,并能产生和发现新的信息,为区域开发和宏观决策服务,是地理学研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系列学术专著、丛书和地图集

1970年代,中国科学院组织编撰出版了《中国自然地理》丛书,包括总论、地貌、气候、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地理、植物地理(上、下册)、动物地理、古地理(上、下册)、历史自然地理和海洋地理等共13个分册,在教学、科研和实践应用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时隔半个世纪后,新版《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自2010年以来正陆续出版中。

由中国科学院倡议,组织编写一套《中国农业地理丛书》。1990年代还编撰出版了《中国人文地理丛书》。大型学术著作的编撰,在建立我国地理学理论体系、积累地理学研究资料和向社会宣传研究成果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地图是地理研究的开始与归结,也是地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联系的纽带。1960年代我国先后编制国家及省区的历史、自然、人口、经济、农业地图集系列30余种。其中国家自然地图集、人口地图集、经济地图集和农业地图集、数字化专题地图集的规模和质量,均达当时国际先进水平。1:100万土地利用图、土地资源图、草场资源图、土地类型图、地貌类型图等在国际地理学界也有重大影响。

中国现代地理学发展趋势

长期以来,地理学的综合整体观与实现整体系统综合研究的高难度之间存在着矛盾。各国地理学家都在为提高现代地理学的水平而努力。从近期的发展看,现代地理学有如下一些明显的动态和趋势。

地理学与相邻学科交叉更密切

地理学与相邻学科之间交叉、渗透符合现代科学发展的基本特点。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协同论、耗散结构和突变论等横断科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与地理学综合性、整体性的认识论和方法不谋而合。它们为地理综合体的研究,特别是多因素相关、多功能结构模拟、反馈特性分析、综合体系统概括等,提供了理论武器,促进了地理学的现代化。

地球表层是地理学的传统研究对象。以地球表层为研究客体的基础学科主要为地理学和生态学。涉及地球表层的大型项目计划和任务,如“未来地球”计划、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减灾十年,国土开发整治等。这些必然促进相邻学科之间的汇合、交叉和渗透,打破传统的学科界线。学科的汇合、理论和方法的移植,提高了地理学的水平,不断扩大和开拓了研究领域,出现新的生长点、形成新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

地理学內部综合研究加强

1970年代以来,综合倾向逐渐增强,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内部或它们之间的综合、统一方面都有明显反映,进一步专业分化和更高层次的综合同步进行。长期以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割裂对立的二元论,阻碍了地理学整体综合研究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作用愈来愈大,人地关系更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并且扩展成为全球环境变化问题。地理学应十分重视人文因素的影响及其反馈的研究,重视和发展与人文因素有关的分支学科,并促进它们与自然地理各学科间的渗透和融合。坚持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构筑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理论基础与方法论体系,将对整个地理学科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发挥促进作用。

地理学的微观研究深化

微观研究的深化主要表现为由静态、类型和结构的研究转变为动态、过程和机制的研究以及进一步的动态监测、优势调控及预测预报的研究。自然地理现代过程的综合研究包括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过程。进一步研究地理系统中的界面过程则综合性更强、难度更大。

随着人口增长和人类智能的发展,人文地理过程越来越重要。如城镇化是当前发展中国家较普遍的地理过程,它的深入研究也由结构分析转为各类城镇空间相互作用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与城镇体系演化的动态分析。在开展对行为、政策等因素分析和深入微观机制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对人类活动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区域系统结构优化和调控的对策研究,也已成为当今区域开发研究的主流。

应用研究领域不断拓宽

协调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两个子系统的平衡发展,控制环境污染与恶化,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是环境地理研究最紧迫的一个重大问题。地理学家已开始直接参与国家的环境咨询、管理与决策,以及同环境变化有关的全球性问题。

地理学应用研究的范围、为社会服务的领域更趋多元化,传统上我国地理研究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农业。现在,非农业应用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开始向城市建设、建筑业、旅游业、采矿业、交通运输等领域扩展,其研究内容也更多样化。从基础研究到实践应用通常需要有应用理论作桥梁。因而,近年来,地理学比较重视发展应用理论。

技术现代化和理论思维模式的转变

对地理学发展影响较大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包括:信息获取的遥感、遥测技术;物质、能量、信息的测试和分析技术;模拟与实验技术;信息计算与处理的技术。遥感、遥测技术,特别是卫星遥测极大地提高了地理研究的效率和质量。现在可以进行大区域的综合研究,分析地理综合体的性质、结构、空间分布及时间演化。关于物质能量的定量测试,测年技术手段等各个环节的任何新进展,都将为地理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带来新的契机。

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相结合,使地理信息系统成为现代地理学的强大技术手段。随着地理信息系统朝着具有统一标准、多层次和分布式系统的方向,和遥感技术紧密结合与直接接口,以及具有专家系统水平的智能分析、决策等方面深入发展,必将为地理研究带来新的突破。

地理学的传统思维模式属于经验归纳型综合,是以观察材料和事实为基础,从相互关系中去认识和阐述规律、概括理论。与传统的综合模式相比,现代地理学的综合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有更强的整体观念,更多地从系统整体出发,注意发展从理论假设出发进行演绎,使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互相补充,辩证统一:综合的内容更加深广,包括空间与时间、质量与数量、静态与动态、定性与定量、内部与外部、观察与模拟、自然和人文等方面,深入研究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动态演变过程;综合的方法更具有逻辑性和精确性,多通过结构分析、功能评价、过程监测与动态预测等途径来解决,并且可能用形式化语言、图解模式、数学模式等来表达综合的结果。目前,越来越多的地理学家意识到传统综合模式的局限性并结合各自的研究实践积极发展系统综合的理论与方法。理论思维模式的这种逐渐转变,必将把现代地理学研究推向系统综合的新水平。

现代地理学研究展望

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着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我国地理学家在了解评价自然条件(环境与资源)、协调人地关系、促进区域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将做出积极的贡献。

陆地表层过程与格局综合研究

陆地表层系统包括与人类密切相关的环境、资源和社会经济在时空上的结构、演化、发展及其相互作用,是地球表层最复杂、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一个子系统。因此,对它的研究是地理科学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当前,人们日益关注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陆地表层环境的状况和变化趋势。陆表过程的研究将朝微观深化和宏观综合两个方向发展,关键在于地理系统中界面过程的综合研究。

将陆地表层划分为不同的地域类型,研究其过程、结构和演化,是陆地表层格局研究的重要内容。要关注海陆相互作用,特别是海洋对陆地过程的影响和作用。从全球环境变化领域、地球系统科学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看,需要一个比较好的、便于应用的,兼顾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的区域框架,并根据客观实际变化而及时更新。我国三大自然区并列的独特格局和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为不同区域、类型和自然过程的比较研究提供广阔的舞台。对地表过程和格局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将成为发展陆地表层系统科学的理论基础。

全球环境变化及区域响应

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可能导致全球变暖,已引起公众和各国政府的密切关注。地球和地表自然界是有机的整体,全球各个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愈加强烈。人类对某一地区施加的影响,会对其他地区产生作用,而今天的措施又将对未来产生影响。当今瞩目的全球环境变化问题是与长期以来人类活动影响的缓慢累积过程有着密切关系的。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在过去、目前和未来,都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在“未来地球”研究计划、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和国际全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的推动下,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涉及古地理环境演变,特别是近2000年来历史时期的气候环境变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减轻自然灾害、典型区域环境定位研究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的对策等众多领域。我国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全球环境变化关系十分密切,是地理学可以发挥特长显示才干的领域。

自然资源利用与灾害防治

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是地球人类家园支撑系统的重要组成。长期以来掠夺式的开发和不合理的经营管理,导致自然资源枯竭、环境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应综合研究各类自然资源的格局、过程和动态,研究不同区域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自然资源的时空变化规律并评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效应,提出其调控机制与对策。

自然灾害是人类为了生存而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以及与自然界的天然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对人类社会是负资源。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地理学必须评估其风险并积极应对与防治。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常被归结为人口增长、技术影响和经济发展三大因素,但实质上,从伦理层面分析看,以人类为中心的“工具价值观”削弱了人类关怀地球环境的责任和意识,从而导致生态恶化和环境危机的发生。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灾害威胁和环境退化的严峻形势,人类社会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地理学要为自然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提供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支持。

人地系统及区域可持续发展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地球表层的“人”(人类及其经济社会活动)与“地”(自然环境)在特定地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动态结构。历史经验表明,人和地之间应保持和谐、协调的关系,人类应当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去利用和改造地,妥善处理好两者间的关系,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人地系统研究具有跨学科的特点,其中心目标是协调入地关系,重点研究人地系统的优化,并落实到区域可持续发展上。

区域尺度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是地理学更能发挥优势的领域。区域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发展要建立在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逐渐改善环境质量的基础上,并且应当促进不同类型地区的协调与均衡,缩小区际发展水平的差距。

地球信息科技研究

地球信息科学是地球系统科学、空间技术和信息科学等交叉、融合的产物。地球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有能力对全球性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促进了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现代化与信息化。

“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整体性地研究解决地球问题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它为地球提供可视化平台,为地球科学实验提供一个基本模型框架。地球信息科学研究则为“数字地球”关键技术的解决奠定科学基础。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地理信息系统进入了一个以地理信息服务为核心的发展阶段,海量数据动态接人、综合管理、融合处理、智能分析、个性化制图与知识共享等成为研究的重点与热点,经济社会发展、公共卫生与健康、社交网络与虚拟空间混合等成为新的应用领域,以地理信息为核心,牵动遥感与导航定位的地理空间信息产业正处在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关键词:中国现代地理学 人地关系 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