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舞蹈训练对残疾人群体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身心健康 残疾人 积极作用 群体 舞蹈

【摘要】受到生理心理因素等影响,残疾人群体难以正常参与社会活动,身心健康水平较低。系统科学的舞蹈训练及音乐学习对于残疾人群体来说具有促进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为了实现残疾人同步小康的宏伟目标,加强残疾人群体的舞蹈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舞蹈训练;残疾人;身心健康

【中图分类号】J70 【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受到生理、心理等因素的影响,残疾人群体难以正常参与社会生活,身心健康程度较低,无法共享社会发展进步成果。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面提高残疾人群体的身心健康水平是实现残疾人同步小康的关键之举。

一、残疾人群体身心健康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残疾人群体长期得不到系统科学化的运动指导

受到生理因素的影响,很多残疾人长期得不到系统科学化的运动康复和指导,没有机会通过参加运动锻炼身体机能,身体健康状况与健全人群体之间具有较大差距,科学运动对于残疾人群体身体机能康复的重要促进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还有一些残疾人苦于找不到适当的锻炼项目,盲目地选择项目进行健身康复,反而导致身体健康受到更大影响。

(二)残疾人群体心理健康状况不良

与身体机能健康状况相比,残疾人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值得关注。很多残疾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不高,担心外出参与社会活动或锻炼会受到歧视,进而选择与社会完全隔绝。还有一些残疾人群体缺乏与他人沟通的技巧和能力,进而加重了他们的心理问题。

二、舞蹈训练的重要功能和作用

(一)舞蹈训练可以有效实现运动康复的目标

科学的舞蹈训练能够有效调动身体运动机能,让身体的各个部位能够得到完全、系统、均衡、适度的锻炼。对于残疾人群体来说,通过参与舞蹈训练,不但可以有效强化部分身体机能,而且使缺失的部分机能也能得到有效康复,进而实现通过参与舞蹈训练实现运动康复的目标,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二)舞蹈训练可以提高残疾人心理健康水平

舞蹈訓练并不是单纯地运动训练,而且也包含着人际交往活动。残疾人通过参与舞蹈训练,能够很好地感受到团队意识,敞开心扉与他人实现交往,冲破心理障碍和束缚,有效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三)舞蹈训练能够有效提升残疾人群体的审美素养

舞蹈是一门充满美感的艺术形式。通过参与舞蹈训练,残疾人不仅可以亲身感受到舞蹈之美和艺术感染力。而且舞蹈还要伴随着音乐,通过教师的指导,残疾人会学习乐曲、乐理、旋律和节奏等,通过这个过程实现审美能力的提高,这对于提高残疾人群体的身心健康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现阶段残疾人群体舞蹈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长期稳定的经费投入

当前,困扰残疾人参与舞蹈训练的最主要问题是缺乏稳定的经费投入。一方面,一些专业的残疾人培训机构只能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而舞蹈培训无法纳入其中。另一方面,一些社会艺术培训机构在开展舞蹈培训的过程中,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对于生活相对比较困难的残疾人群体来说,这显然会影响到参加舞蹈培训的积极性。

(二)缺乏具有针对性的舞蹈训练项目

由于残疾人群体具有特殊性,他们在参加舞蹈训练的过程中必须要选择具有针对性的项目,而不能完全按照健全人的训练方式来进行。与之相对应的是伴舞音乐的编排科学化水平不高,缺乏带有专业性的乐曲作为舞蹈的伴奏。但是,目前国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成型的成果可以借鉴,所以舞蹈训练的科学性有待加强。

(三)缺乏从事残疾人舞蹈教育的专业人才

现阶段国内残疾人舞蹈训练专业人才缺乏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由于没有成型的残疾人舞蹈训练的理论研究成果和训练模式,很多从事残疾人舞蹈训练的教师都属于兼职,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和专业的能力培养教育。

四、如何有效保障舞蹈训练对残疾人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

(一)加大对残疾人舞蹈训练的资金投入

各级残联的培训机构和康复机构应当适当调整培训项目,将舞蹈训练纳入残疾人康复训练项目之中,充分利用项目的资金优势,聘请专家对残疾人舞蹈训练提供科学指导。与此同时,还要投入资金建设和改造适合残疾人舞蹈训练的场地,为残疾人参与舞蹈训练创造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要建立补贴机制,鼓励社会艺术培训机构为残疾人提供专业的舞蹈训练服务,由财政部门给予专项补贴,切实降低残疾人参与舞蹈训练的经济负担。通过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加大资金投入,残疾人舞蹈训练才会健康发展。

(二)提高残疾人舞蹈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要根据残疾人群体的生理特点和康复需求建立科学化、系统化的舞蹈训练模式,确定具有针对性的训练项目。在进行舞蹈训练的过程中,要注重技能训练与心理康复并重,在指导残疾人掌握专业舞蹈动作、技能的同时,注重通过参与舞蹈训练实现心理调适的过程,逐步消除残疾人群体的心理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适应社会人际交往的需要。通过进行科学化的舞蹈训练,实现残疾人身心全面均衡培养的目标。

(三)提高残疾人舞蹈教师专业化水平

要加强对舞蹈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鼓励一部分舞蹈教师专门从事残疾人舞蹈训练,通过进行定期培训和教育等方式,不断提高残疾人舞蹈教师的专业水平,了解残疾人的实际需求。

(四)开展音乐教育

要在做好舞蹈训练指导的基础上对残疾人进行音乐教育,提高乐曲的理解、适应能力,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全面提高残疾人的身心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金梅.特殊体育教育中的舞蹈教学[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06).

作者简介:薛迎春(1976—),汉族,辽宁朝阳,本科,沈阳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钢琴伴奏。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