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1978年以来中国报纸新闻文体的演进史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演进 中国 文体 报纸 新闻

摘要:从1978年以来中国报纸新闻文体发展的内在理路看,大致形成了三种基本范式:宣传范式、故事范式和专业范式。三种范式并非按时间先后顺序产生,常常共生于同一阶段,甚至共存于同一家报纸之中。新时期的新闻文体正是在三种范式的互动与博弈中得以不断发展与革新。

关键词:新时期;报纸;新闻文体;宣传范式;故事范式;专业范式

中图分类号:G219.2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0)04-0082-06

考察1978年以来我国报纸新闻文体的发展,尽管新闻文本、文体样式千差万别,但其结构方式、话语体式却始终处在一些类似的框架内。如何描述这些框架?报道模式、报道方式、报道形态等等,与这些框架既有相关性,又很难完全将之囊括其中。于是,笔者“挪借”科学哲学的关键概念“范式”(Paradigm)来对此进行一番“深描”。

一、“范式”与新闻文体

“范式”是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的“创造”,用来描述某个科学领域中“公认的模型或模式”。在库恩看来,“范式”是支配特定时代、特定科学家群体科学研究的理论前提和理论假设,能够“成就空前地吸引一批坚定的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科学活动的其他竞争模式。同时,这些成就又足以无限制地为重新组成的一批实践者留下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此后,社会科学领域的很多学者纷纷在其研究中引入并改造了“范式”概念。美国学者戴安娜·克兰则给予“范式”更高的地位,她认为“范式之解决难题的‘力量’,来自它对于具体的问题组的独一无二的适用能力”。

显然,引入的这些“范式”概念与库恩当初描绘的具有科学革命意义的“范式”有所不同。它更多地体现为文体“范型”,暗含了某种文体理念,规定了新闻报道的基本框架、结构方式乃至话语体式,“不能否认,一个记者在新闻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都遵循着一定的范式。新闻价值的判断、素材的选择、新闻的形式、突出的重点等等,无一不取决于记者的范式。”

从新时期文体发展的内在理路看,大致形成了三种基本范式:宣传范式、故事范式和专业范式。需要指出的是,这三种范式并非按时间先后顺序产生,在新闻文体发展的各个历史分期也不可能只有一种范式起作用,三大范式常常共生于同一阶段,甚至共存于同一家报纸之中。1997年,一项针对中国新闻人的调查就显示;八成以上的被访者“同意”或“完全同意”关于“新闻报道应是客观世界的反映”的说法,同时,有近3/4的被访者认为“在新闻中,事实与观点密不可分”。换言之,尽管人们普通承认新闻的客观性,但新闻同时也是宣传的看法也被新闻工作者所普遍认同。这也表明,不同范式之间往往相互交织,并行不悖,诚如戴安娜·克兰所描述的那样:“当两个范式应用于同一个研究领域时,这两个范式的追随者可以避免对抗,并且发展各自的范式,就好像它们属于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这两个范式都经历逻辑性增长的阶段,并且都包含团结一致的群体和无形学院。”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文体正是在三种范式的互动与博弈中得以不断发展与革新的。

二、宣传范式

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宣传范式导源于党报新闻理念,政党为了介绍党的基本观点与主张、传播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遂创办报刊作为自己的喉舌,运用新闻报道方式来完成这一任务。从共时性维度看,党报新闻理念在各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中都占有一定的比重,有的甚至成为一段时期内的主流新闻观。194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党报新闻理念在我国新闻工作中始终占有主导地位。毛泽东的观点颇为典型:“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于它能够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迄今为止,党报新闻理念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革命战争年代形成、计划经济时代强化、市场经济时期调整。尽管外延和内涵不断丰富,但其核心基本未变,依然是关于党报的性质、功能以及组织原则、工作原则等一系列规约,譬如“喉舌论”的性质定位、“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办报方针以及“五性一统”的新闻工作原则等。这些都从不同侧面建构了“宣传范式”的内涵。新时期诞生的一大批名记者正是因为按照“宣传范式”所界定的宣传主题和话语体式写出有影响力的作品而成名。例如,原《辽宁日报》记者,后来先后成为《经济日报》和《人民日报》总编辑的范敬宜,新华社社长郭超人,《人民日报》记者艾丰等。

1978年以来,“宣传范式”的文体特征表现在三个层面:

(一)遵循“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强调报道的“舆论导向”

“宣传范式”主导下的新闻文体往往表现出浓烈的党性。1989年11月25日,李瑞环同志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主办的新闻工作研讨班上发表了影响深远的《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的讲话。他认为在新闻报道中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就是坚持党性原则的应有之义,对于什么是“正面”,什么是“为主”,他亦给予了充分阐释:“我们所说的‘正面’,所说的‘为主’,就是要着力去宣传报道鼓舞和启迪人们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东西,鼓舞和启迪人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东西,鼓舞和启迪人们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东西,鼓舞和启迪人们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东西,鼓舞和启迪人们热爱伟大祖国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东西,鼓舞和启迪人们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东西,鼓舞和启迪人们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而斗争的东西。总之,一切鼓舞和启迪人们为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而奋斗的新闻舆论,都是我们所说的正面,都应当努力加以报道。”

1994年1月24日,时任党的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舆论导向”的概念。他说:“正确引导舆论,是党的宣传思想战线非常重要的工作。”1996年他在视察《人民日报》时再次强调了舆论导向的重要性,提出了著名的“舆论导向祸福论”,即“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

这样,“正面宣传为主”与“舆论导向”成为新时期“宣传范式”的根本指针,落实到文体层面,则表现在新闻选题的筛选、报道主题的提炼、写作方法的选择等诸多方面。

(二)报道方法从“印证式”转变为“用事实说话”

“宣传范式”的核心理念即是按照一定时期内党的宣传政策和宣传任务来组织新闻工作,传统习惯采用“印证式”的报道方法,即“以典型例子来论证党的主张、方针、政策的合理性、必要性以及巨大的威力,从而使广大干部群众了解、理解,自觉地贯彻执行”。这是从革命战争年代沿袭下来的报道方法,鉴于当时过于单纯的社会生态环境和受众的基本状况,这种做法行之有效,但其潜藏的危害性在于“图解政策”的报道观念和简单化的报道方式容易使传媒逐渐丧失自我,沦为政治的工

具,甚至一度孳生出很多应景的假新闻。例如,1980年“全国好新闻评选”受奖好通讯《钱被风刮跑以后》就是为了印证“文革”后社会风气明显好转这一观点,而生造出的一篇虚假报道。

什么是用事实说话?胡乔木同志早在1946年就有过明确阐释:“学写新闻还叫我们会用叙述事实来发表意见。我们往常都会发表有形的意见,新闻却是一种无形的意见。从文字上看去,说话的人,只是客观地、忠实地、朴素地叙述他所见所闻的事实……我们不要装假,因为我们所要宣传的只是真实的事实,但是既然如此,我们就更加没有在叙述中画蛇添足的必要了。”这表明,“用事实说话”其实是中国共产党党报新闻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宣传范式”中基本的报道方法。只是后来的新闻界囿于庸俗的政治效用,而采取了一种更加简单化、更易于操作甚至极端化的“印证”方法。新时期以来。新闻界拨乱反正,重申“用事实说话”的基础性地位,其实质是“宣传范式”的一个重大转型。

(三)报道体式上虽然仍以“新华体”为主,但已经出现新的变革

“新华体”是在“宣传范式”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报道体式。对“新华体”的诠释,新闻界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宣传舆论学大辞典》给“新华体”下了这样的定义:“新华体是新华通讯社长期报道国内外新闻所形成的一种写作体式。关于新华体的特点说法不一,但这一概念在我国新闻界已流行通用。新华体的公认特点是:消息简洁,文字精练、篇幅短小;善于用事实解释事实,很少空发议论;层次清晰,尽量做到一个事实一段,消息中段落过渡自然;稳健中见权威,该快则快,该慢则慢,注重通稿的信誉;善于抓大问题,关键性问题,重大事件的报道多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角度,主题开掘深刻。”

学者文有仁认为:“所谓的‘新华体’实际上是我国新闻界在长期新闻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共同的新闻写作体式,一种优良的新闻文风。与其称之为‘新华体’,倒不如称为我国新闻文体或文风更符合实际。”王君超博士则指出:“‘新华体’是一种由新华通讯社所创立,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形成和不断改革发展的,符合国家通讯社传播特点的主流新闻文体。它是我国新闻事业中最为完备,同时也是对报纸、广播、电视以及其他大众传播媒介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文体。由于它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嬗变的,因此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孔祥军博士从“新闻精品”的角度归纳出优秀“新华体”的文体特征:“其一,在结构上以‘倒金字塔与金字塔的结合式’为主;其二,导语往往贯穿既叙事又说理、在叙事中说理、‘叙事即说理’的新闻叙事理念;其三,主体部分有一个‘支持性段落’,形成对导语的支持和导语与主体之间的有效过渡。”

总体而言,由于新华社在我国新闻界的特殊地位,同时也因为“新华体”在结构和叙事等方面的各种优点,20世纪80年代以前,“新华体”始终是“宣传范式”下的主流报道体式,在我国新闻文体发展史上发挥了巨大的历史功绩。但是,一种文体样式一旦被固定化并且呈现出“一体独大”的状况时,就容易陷入模式化、刻板化甚至僵化的境地。新时期以来,面对日渐丰富的文体实践,新华体在刻意强调规范化“定体”的同时,其缺陷诸如用语的“八股化”与“名单学”、信息的空洞化、结构的单一化与模式化等也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诚如有学者总结的那样:“在中国媒体上最让公众不满的是,越是重要的新闻、越是重要的人物出现、越是重要的讲话、越是重要的外事会见、越是重要的发奖大会,中国的媒体越是模板化、脸谱化和程式化。”从1980年开始,新闻界呼唤新华体的改革声音不绝于耳。1982年,时任新华社总编辑的穆青同志继60年代提出“尝试用散文笔法写新闻”的观点后,再次提出“新闻写作可以增加散文形式”的主张。同年,新华社记者郭玲春使用散文笔法采写的消息《金山追悼会在京举行》,率先打破了新华体的刻板模式,引起新闻界的竞相效仿。正如郭玲春所言:“我想,这篇稿子唯一可取之处,只在于它想寻找另一蹊径,意欲奋力从蚕茧中解脱。虽不曾如愿,却使人望见一线曙光:前面的路是宽广的。”“散文式新闻”遂成为新时期改造“新华体”的突破口。有资料显示:1980年全国49篇好新闻都是采用散文式新闻的写作技巧。受奖好新闻14篇,其中至少有八篇没有导语。

笔者认为,散文式新闻并非是对“新华体”的彻底扬弃,它是在“宣传范式”框架下,从形式层面对“新华体”进行的改造。这一点,从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同志归纳的“散文式新闻”八个方面的内涵就能有所体味:“新闻报道的领域要像散文那样广阔;新闻报道要像散文那样讲究‘立意’;新闻报道要像散文那样,努力创造出深邃的‘意境’;新闻报道要像散文和木版年画那样,尽量使用‘白描’手法,‘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新闻报道的结构要像散文那样富于变化,新闻报道的语言要像散文那样生动凝练。记者要像散文作家那样,学会运用自己的眼睛,切忌‘以耳代目’。要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多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使读者如临其境;记者要像散文作家那样,在写作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切忌‘千人一面’。”

今天,“宣传范式”在我国新闻工作中依然占有主流地位。这种范式框架下的新闻写作则处于不断变革中,从增强可读性到加大信息量,从会议新闻的改革到领导人活动报道的革新,从单一的“新华体”新闻到散文式新闻、视觉新闻、现场短新闻等,各种写法均已进入“宣传范式”的视野中。

三、故事范式

立足叙述学角度,故事是指按实际时间、因果关系排列的事件。在新闻写作领域,所谓“故事范式”就是突出新闻中的故事因子,用故事化的方式来勾连新闻事实的文体范型。研究表明,用说故事的方式报道新闻契合了人类的接受心理,由此传播的信息也更易于被理解和记忆。因为“这种方式让人轻松,让人觉得有趣。以这种方式整合过的新闻素材将更加有效地吸引读者。因为读者看到的不再是干巴巴的事实罗列,而是真实的生活”。进入新时期以后,为了改革“文革”泛政治化的新闻报道,增强新闻的可读性,“故事范式”开始兴起。80年代以后,报业出现的改版、扩版、创办周末版的热潮,90年代的晚报、都市报的兴起,2000年以后的财经类报纸的崛起等,都从不同侧面促发了“故事范式”的再度勃兴。概而言之,新时期“故事范式”的主要特征包括四个方面:

(一)使用范围从软新闻向硬新闻领域拓展

在传统的文体实践中,“故事范式”的使用范围主要集中在社会新闻、警事新闻、娱乐新闻等软新闻领域。新时期以来,为了改变时政新闻、经济新闻可读性不强的弱点,很多报纸开始尝试“故事化”写作方法,将硬新闻“软着陆”。

以财经报道为例。这种报道类型往往因为过于专业性而缺乏可读性。1943年,《华尔街日报》在其新闻报道中率先引入财经故事,效果显著。2000

年以后,我国报业市场中诞生了一大批财经类报纸。为了赢得更多的读者,增强财经新闻的可读性,这些报纸纷纷引入了“故事化”写作方式。财经故事的好处在于能够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使高层次的读者能读出财经故事背后的深层次内涵,获得大量未知的信息,而较低层次的读者则将财经故事作为一种消遣。这种讲述财经故事的方式,使各个层次的读者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与此同时,深度报道也开始重视故事化写法。对此,《中国青年报》资深记者卢跃刚就明确提出:“调查性报道有一个可读性问题。写报道有一个功夫就是要会写故事会讲故事。当你的叙述里面动词很多的时候,很有情节有触摸感的时候,有可视性的时候,能见度高的时候,自然就会有可读性。很枯燥的归纳性描述不行。”

(二)行文强调细节,凸显人文关怀

“好的作品依赖于对细节内容的运用,而不是抽象的。”“细节是金”,好的细节往往能够设置报道的阅读“兴奋点”,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新时期的新闻文体在运用“故事化”写法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细节的强调,包括人物的语言与动作、新闻现场的环境、故事的背景等。很多新闻文本都显示出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洞察力,使报道内容“可闻、可见、可触、可感”。

故事因“人”而发生,新闻因“人”而精彩。一直以来,“见事不见人”却是我国新闻报道中的一大缺失。新时期的“故事范式”中凸显出浓厚的人文关怀,不仅关注人的生存状态,也探询人的心灵世界,在充分理解、尊重、满足人的基本需求的基础上,观照人类共通的情感。诚如有学者所言:“传递信息的新闻报道仅仅是完成了记者的一半工作,另一半工作是在这篇报道里讲一个能渗入读者或听者灵魂的好故事。深入读者的灵魂,也就是打开读者的心灵之窗,需要记者把新闻写作当艺术那样,用艺术家那种苦心孤诣的精神,钻研写作艺术,勇于探索,尽善尽美,不留遗憾。用人性的观点和一套娴熟、敏捷和精确的手法采写你的作品。”

(三)形成两种主要的叙述结构

1.时序式结构。时序式结构就是按照时间顺序展开故事情节的叙述结构,其特点是平铺直叙,不仅便于记者写作新闻,也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故事。

2.“华尔街日报体”。这是一种使用文学手法叙述新闻事件的尝试,因《华尔街日报》记者率先使用而得名。其方法是:从与重大新闻事件有关的某一有趣的小故事写起,在小故事讲完后再用一个过渡段将小故事与新闻事件联系起来,待新闻事件写完后再把笔锋折回到开篇讲的那个小故事。从操作层面看,“华尔街日报体”的特点是结构安排步步为营、引人入胜,但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开篇的小故事往往很难寻觅,结尾也很难完全再次呼应开篇的小故事。在新时期的文体实践中,记者常常会加以些许改造。譬如,开头会加注编者按,或者由一个总括句引领,再嵌入小故事;或者结尾干脆不再回到开篇的小故事等。

(四)新闻界对于“故事范式”的理解与运用存在偏差

伴随传媒市场化、娱乐化浪潮的兴起,“故事范式”在新闻文体实践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由此也延宕出很多问题,主要有:

1.刻意制造悬念。有些报纸为了突出悬念,或以“新闻连载”的形式拉长新闻的篇幅,或肆意滥用隐性采访、体验式报道等形式,无病呻吟,故意制造紧张的气氛。

2.将“故事性”等同于“低俗化”。“新闻故事化”、“故事情节化”是近年来我国新闻界出现的一种新的潮流。在新闻选择上,一些记者只挑选那些刺激、煽情的事件予以报道,写作时也不看题材和体裁,一味追求新闻的可读性与戏剧化。

事实上,“故事范式”并非等同于“低俗化”、“庸俗化”,其背后蕴涵深邃的文化心理和叙事理念的积淀。叙述理论的代表人物菲希尔认为:故事化操作手法的核心是真实性和连贯性。一个真实性的故事“会表现出‘良好理由的逻辑性’或是听者认为是良好理由的一套价值观”。连贯性是指“一个故事有多大程度的道理,有多大程度上的意义,它是通过故事的组织与结构来衡量。

四、专业范式

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理念认为:“报刊的主要功能是传播新闻,同时还要干预和推动社会。”“专业范式”就导源于此,其核心内涵是强调信息与开掘深度。新时期的“专业范式”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983年,信息概念引入新闻界,其时的“专业范式”在文体观念层面主要表现为对“报纸信息功能”的确认,加大报道的信息量、提升信息质量成为这一时期文体实践的主要诉求。

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的背景,从而说出明天的意义”的深度报道崛起,实质表明“专业范式”开始拓展为对新闻深度的追求和对事实真相的挖掘。

90年代至今,伴随社会生态环境的变化、传媒格局的突变和媒介技术的进步,社会大众对信息的专业化与深度化需求日益凸显,客观报道、解释性报道、述评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等成为新时期“专业范式”的代表性报道样式。

新时期“专业范式”的主要特征包括:

(一)报道遵从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新闻职业化的重要表征,其核心是对事实的尊重,要求记者在报道中尽量淡化个人情感,保持中立的报道立场,避免直接发表意见,将观点与事实分开。同时,不仅要完整地交代新闻前后左右的信息,还要力求平衡地报道各方的意见,尽可能提供新闻来源、使用直接引语、多用动词、少用感情色彩浓厚的形容词和副词。1997年的一项关于中国新闻人的调查显示:在我国新闻工作者对若干新闻报道价值要素的重要性评价中,“保持事实准确”、“报道要客观”、“抢时效”、“挖掘更深入”是几乎所有被访者一致认为“极为重要”的操作追求(认同者的比例均在90%以上);而“保持公正”、“报道有新意”、“得到独家报道”、“写作引人人胜”也被绝大多数被访者赋予了非常重要的意义(认同者的比例均在3/4以上)。以《南方都市报》2003年4月18日发表的《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为例。这篇五千多字的调查性报道,开头即按照时间顺序、使用短句、客观陈述事实,主体部分又分别以“孙志刚死了”、“孙志刚是被打死的”、“孙志刚该被收容吗”、“孙志刚是被谁打死的”为标题,逐层深入地向真相推进。各个部分的内在逻辑只有一个,就是事实。记者在报道中始终隐忍个人情感,行文平铺直叙,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交替使用,新闻来源明确,调查脉络清晰。

(二)文体结构多样,倒金字塔结构依然是主流结构

新时期“专业范式”下的文体结构呈现多样化,时序式结构、对比式结构、并列式结构、事理结构、点面结构等都已出现。但是,倒金字塔结构依然是新闻文体的主流结构。这是因为,“倒金字塔结构一方面从严格的角度讲,是一种新闻报道的格式;而另一方面从宽泛的意义看,它又为记者提供了一条把握新闻的路径,使他们得以在截稿时间的压力下应对报道的不同情景”。典型的倒金字塔结构,不仅文字简练,重要信息一目了然,而且更注重交代新闻背景,多维度拓展信息量。因此,在新时期的文体实践中依然备受业界推崇。

(三)强调信息与深度的整合

从90年代后期开始,“专业范式”出现了信息与深度的整合化趋势。一方面,报纸要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对社会公众有用的部分,并及时、准确地予以广泛传播;另一方面,报纸不能仅仅满足于对信息量的追求,还要从宏观、中观、微观多层次、多角度地解释新变化、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挖掘信息背后的内涵,帮助读者解读信息的意义。2002年12月6日,《中国经济时报》发表了记者王克勤历时半年采写的调查性报道《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在这篇两万多字的报道中,记者通过缜密的调查,个案剖析的方法,将首都出租车业的七大问题逐一呈现,记者不仅在报道中提供了大量内幕信息,而且还对这些信息进行了深入解读,最终完全揭开了北京出租车业的垄断黑幕。

追求信息与深度的整合,逐渐成为当今记者的职业诉求。对此,原《南方周末》知名记者李海鹏曾提出的优质新闻标准就集中体现了这一点:“(1)题材重要,揭示时代的本质;(2)不断指向事件背后的终极推动力;(3)关怀公共利益;(4)信息的收集、择取和推演过程与事实本身相符;(5)具备吸引眼球的亮度;(6)具备艺术的真与美。”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