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生态系统理论视阈下职校教师成长的环境要素分析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环境要素 生态系统 职校 理论 成长

摘要:生态系统理论将职业院校教师成长放置于一个综合、复杂、交互的生态环境中。从微观、中间、外层、宏观等四个由内向外延展的差序系统分析教师成长的关键环境要素及其作用机制,可以为促进职业院校教师成长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整合的路径。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职校教师;教师成长;环境要素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01-0055-05

作者简介:林晓敏(1989—),女,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社规划学科共建项目“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职业院校专家型教师成长路径研究”(项目编号:GD14XJY02);广东省教育厅2015年度省级学校德育创新重点资助项目“‘立德树人’视域下职业学校德育教师的职业精神现状分析及培育路径”(项目编号:2015DYZZ036)

一、职业院校教师成长对环境的依赖度分析

人的行为受其所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心理学家勒温在心理动力场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人类行为公式:B=f(P,E),指一个人的行为(Behavior)是其人格(Personality)与所处环境(Environment)的函数。也就是说,人的行为表现是自身个性性格与内外环境交互作用、共同决定的产物。

在职业院校教师成长规律的研究中,很多学者也论述了环境因素的重要作用。李景春指出,教师作为教育生态系统的主导因素,受到内部和外部生态系统的影响,其中,教师、学生、管理、科研是教育内部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政治、经济、文化是教育外部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耿明健认为,青年教师成长依赖于客观环境(包括自然环境、教学环境、科研环境、人际环境、政策环境等)与主观环境(涉及自主意识、职业理想、职业精神等)的发展情况。王冰蔚等人对教师的成长规律以及影响职业学校教师成长的因素进行了研究,指出职业学校教师的成长分为形成期、发展期以及适应期三个时期,并提出影响其成长的因素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教师的自身素质结构以及努力程度;第二,学校环境;第三,社会及家庭环境。许松芽采用自编问卷,从学校领导、学校经济条件、同事之间的互动情况等对不同类型教师的学校生态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熟手型教师在这三个方面的表现比新手和专家型教师消极。王爱文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等视角出发,指出自然环境是教师成长的基础,社会环境是教师成长的决定性因素,规范环境是教师成长的行为准则,而这些环境的共同作用最终会维持教师的生态环境平衡。

从以上关于职业院校教师成长规律的研究中可以发现,职校教师的成长依赖于各种环境因素的共同配合。首先,作为一名职校教师,从新手型教师蜕变为专家型教师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各种环境要素的作用,如社会环境、体制环境、经济环境、家庭环境、学校工作环境和个人精神环境等。其次,教师成长的环境主要包括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其中内部环境涉及职校教师个人的身心特征与综合素质,这种内部环境构成教师成长的内在动力,决定了教师成长的内部需求强度和发展高度。外部环境则与家庭、学校、社区、企业、政府、社会等息息相关,职校教师的专业成长与职位晋升都离不开外部环境的配合与支持。此外,教师成长的内外环境要素之间,并不是单一、独立地起作用,而是相互影响、交互作用,共同产生整合性影响力的。当前的研究对环境的论述,多涉及单一层面或单一要素,缺乏从内至外、从微观到宏观的整合性视角,也缺乏对环境要素之间交互作用的分析,以及对教师个性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分析。因此,将职业院校教师成长放置于一个更加综合、复杂、交互的环境中进行考察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为此,生态系统理论向我们呈现了一个有效的整合性关注视角。

二、生态系统理论概述及其借鉴价值

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在其《人类发展生态学》一书中提出了生态系统理论。他将个人生存的生态环境看作是一个嵌套式的组织系统,并对由内而外延展的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给予了界定与分析。

(一)生态系统理论概述

生态系统理论从环境与人的关系入手,指出个体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环境,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协调且互惠关系。因此,对个人问题的理解和判定必须从其生存的环境着手。在关于生态系统理论的论述中,布朗芬布伦纳指出:微观系统是处于最内层的系统,是个体生活和交流最近的环境。对于职校教师而言,微观系统主要涉及教师个人的身心系统(如心理健康状况、个性特征、动机情感、意志态度等)及其相应的活动方式、角色扮演等外部表现。中间系统指的是与个体成长直接关联的社会环境,包括学校、家庭、同辈群体以及上述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之间的关系。外层系统关注个体间接参与的环境系统及其相互作用。在该系统中,个体并不直接扮演主要角色,但系统内的相互作用会间接影响个体发展。对于职校教师而言,外层系统包括兄弟院校、政府、企业、社区等。许莉娅认为,宏观系统是一个较大的环境系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教育、法律等均包含其中。同时,上述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之间也是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二)生态系统理论对职校教师成长的借鉴意义

人类普适性的生存发展环境,同样适用于教师这个子群体。生态系统理论将教师的成长放置于人类的生存背景下,小到教师的身体状况、个性特质、人际关系,大到社会风俗习惯、国家经济环境、政治制度等多层次复杂系统都会影响职校教师的成长。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考察这四个环境系统的某一个层次,或者某个层次中的某一个要素,忽视了整合性的关照和层次间的交互作用。

与普通学校相比,职校教师与社会、市场、企业、政府等联系更加紧密,家、校、政、企的契合和关联对教师成长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各层级系统之间的互动和失衡状态是推动职业院校教师成长的动力。生态系统理论将个人成长放置于一个真实、复杂的系统中,强调多重环境对个体行为及其发展的影响,从微观、中间、外层、宏观等四个环境维度解构交互关系和成长的影响因素,为职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因此,生态系统理论对职业院校教师的成长具有借鉴意义。

三、生态系统理论下职校教师成长的环境要素分析

职校教师成长过程伴随着错综复杂环境因素的影响,即其成长依赖于各种环境因素。结合生态系统理论,对这些环境因素加以归类,由小到大可依次分为微观环境、中间环境、外层环境与宏观环境。下面对这四种环境中影响职校教师成长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

(一)微观环境分析

职校教师的成长与个人的身心系统密切相关。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个性性格、动机情感、意志态度等都是个人身心系统的组成部分。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是其职业发展的基本保障。然而,面对不健全的社会健康保障制度、教学与科研压力、家庭经济负担,再加上自身的健康和保健意识薄弱以及缺少体育锻炼,职校教师的身体与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且直接影响其教学和科研工作。教师的个性性格影响其成长的高度,具有敢于追求、勇于创新性格的职校教师往往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然而,当前规范化、分数化以及奖惩性的教师评价在实现评价的客观性和可比性的同时却忽视了教师的个性化发展,从而导致教师成长的异化和功利化。动机情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教师看待学科及教学的态度与取向对教师成长中教学学术能力的提升影响最大。因此,培养教师对本行业以及本专业的热爱有利于激发其学习动机,并促进其成长。对于大部分试用期教师而言,适应性障碍的出现会使职业理想迷茫,最终可能弱化教师的从教意志,从而导致其转行。

(二)中间环境分析

学校、家庭、同辈群体及其相互作用是中间环境中影响教师成长的要素。这些要素或单独、或通过相互作用间接影响教师的成长。学校提供的自然环境、科研环境和人文环境是教师成长的根基,各种环境交互影响,并潜移默化地促进教师的发展。然而,基于人的惰性,学校也会采取强制、监控、指挥或威胁等手段对教师进行专制管理。各种硬性规定会遏制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如招聘、选拔、岗位安排、上岗转正、培训、监督、晋升、降职等。职校教师的成长也依赖于家庭支持结构(家庭经济条件、家庭结构以及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等)。对于已婚教师而言,随着工作干扰家庭与家庭干扰工作程度的增强,教师的离职意向增强、组织承诺降低。因此,教师的自我边界意识和不同边界内角色转换的能力是实现学校教学工作与家庭生活平衡的关键。另外,同辈群体的教学知识与技能、人格魅力等对教师具有激励作用,而群体间发展水平的落差、沟通的缺乏、信息的阻滞则阻碍教师成长。中间环境注重教师成长中所密切接触的群体和事物之间的关系,相比微观环境,其范围更广,且视野更加开阔。

(三)外层环境分析

在生态系统理论的外层环境中,企业、政府、社区及其相互作用是职校教师成长的重要支柱。校企合作是职校教师成长的平台,特别是“双师型”职校教师,其实践能力的提升有赖于企业的支持。然而校企合作成效不高,存在着政策与管理机制不健全、职业院校无法有效适应行业需求、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等问题,影响了校企合作的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说明国家从政策层面上对校企合作予以大力支持,并且为校企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利于提升职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因此,校企合作的成效依赖于学校、企业和政府之间的相互配合。职校教师的成长也受到政府教育制度的制约,如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下教师教育的规范、教师聘任制度下教师发展模式的变化、学科制度下教师专业的限定等等,都是教育制度对职校教师成长的制约因素。

(四)宏观环境分析

对于职校教师而言,其所处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社会环境及其相互作用。市场经济对教师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信息技术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要求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各种教学活动,且教学的中心由“教”转变为“学”,教师地位也由全能型变为功能型。因此,市场经济在促进教育方式变革的同时,对教师的素质与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治和法律主要通过教育立法或政策形式规定教师的基本待遇、工作和生活条件,并引导、规范教学活动和教师行为,最终为教师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文化场域(行政力量、经济力量、同侪力量)是职校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载体,教师根据自己在多元文化场域里所占据的位置采取不同的行为选择,并不断成长。当今,随着社会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多样化,对职校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同价值取向的教师必须拥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如“双师型”教师以其专业素质为支柱,研究型教师以其绩效取胜,关怀型教师则依靠自身的职业伦理精神。因此,职校教师所依赖的宏观环境是一个复杂且多变的系统,层次更为鲜明且影响更为广阔。

四、生态系统理论下职校教师成长环境的构建

生态系统理论采取系统性和整合性视角,强调了多重环境对职校教师个体行为及其发展的影响。基于上述分析,特提出如下促进职校教师成长的环境构建路径,通过改善教师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促进其成长。

(一)遵循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构建教师微观环境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其基本假设为:第一,未满足的需要能影响人的行为。第二,人的需要有主次之分。第三,人的追求由低层次至高层次逐级上升。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遵循“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强调在尊重人的前提下,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创新性。职校教师的成长依赖于个体微观环境中的心理健康状况、动机情感、意志态度等。因此,对于学校而言,首先,应满足教师的生理与安全等低层次需要,让教师没有后顾之忧并全身心投入工作,以预防职业情感枯竭现象。其次,要适当地运用激励手段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如采用灵活的薪酬分配方式,激发教师的工作欲望;建立科研小组或团队,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从而激发教师的科研兴趣,消除职业高原现象等等。再次,要建立网络环境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使拥有共同目标和兴趣爱好的教师个体(专家、骨干教师、同行)借助网络学习环境,实现深度的资源共享和广域的情境交互,在反思性学习过程中进行资源的交互、共享,让具有同样目标和适应性障碍的教师群体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既能实现教师的社交需要,又能逐渐消除适应性障碍,最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提升。

(二)把握中间环境位、流、网的关系,准确定位教师角色

职校教师的成长依赖于中间环境的学校、家庭、同辈群体各要素以及之间的相互作用。首先,生态“位”要求教师根据自身条件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即在中间环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状态,扮演好教师、父母或子女以及同事的角色,协调好多重角色必须适应的各种关系。其次,生态“流”要求职校教师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分配好时间、精力于中间环境各个要素中,处理好学校教学资源流、家庭人员流和同辈群体信息流的关系,并且当各要素发生冲突时,要结合众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生态关系进行分析与判断,并根据教师自身的状况以及事情的具体情况做出最佳选择,将时间和精力有效地分配于关键要素中。再次,生态“网”涉及生态系统的成员(如学校领导、同事、家人、邻居)与关系结构问题。在职校教师成长过程中,不能仅着眼于教师个体的完善,更要着眼于如何在谋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服务于学校、同辈群体和家庭。教师可以通过科研工作为学校争取荣誉且成为同辈群体学习的榜样,通过评选教学名师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并提高自身工资水平,从而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因此,中间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联性要求职校教师对生态网中离散的价值进行识别与整合,从而使职校教师自身和处于中间环境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受益。

(三)深化生态管理理念,形成适应教师成长的外层环境

教师生态管理是指在有机整体、动态和谐的理念指导下,学校管理者基于自身运行的内在特性和教师发展情况,通过强化职校教师与企业、政府及社区之间的互动合作关系,从而实现教师与外层系统中各要素协同发展的共生型教师管理方式。企业提倡效率优先的管理理念,因此,职业院校应该遵循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法律法规,通过提升自身的吸引力主动适应企业的需求,并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当前,政府主要通过各种评定制度对职校教师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具有强制性,制约了教师的发展。生态管理理念提倡柔性化的人本管理理念,重视教师的个性发展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据此建立一个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教师的成长不仅仅局限于线下活动,虚拟社区作为一种线上互动平台,具有管理、通讯、讨论等功能。虚拟社区不仅涵盖了现实社区所具有的优势,同时还能跨越时空和组织边界进行远距离交流。因此,企业与政府也应该参与到虚拟社区中来,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规范虚拟社区秩序并完善虚拟社区功能,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扫除障碍。企业则可与虚拟社区共同构建虚拟团队,实现虚拟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生态管理理念,有利于实现企业、政府、社区与教师的良性互动。

(四)基于CAS理论,建立宏观环境下教师成长的交互支撑机制

经济、政治、法律、文化和社会环境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宏观要素,它们之间的交互情况间接影响着职校教师的成长。霍兰于1994年提出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理论),该理论认为,当个体与外部环境产生交互作用时遵循刺激—反应原则,并在积累经验过程中不断改变自身的行为方式以更好地适应客观环境的需要。CAS理论具有以下四种特性:聚集性、非线性、流、多样性。此理论同样适用于宏观环境下的职校教师成长。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共同构成了教师成长所处的复杂环境;非线性表明宏观环境各因素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例如,教师的成长离不开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共同支持;教师成长的宏观环境中存在着物质、能量、信息流动过程,如教师的正能量来自于学校提供的优越的物质条件和公平的信息流动;多样性可以从处于宏观环境中的教师个体所具有的个性特征以及独特性得到体现。这四种特性表明教师的发展需遵循刺激—反应原则,学会适应其所处的宏观环境,这与CAS理论所表达的理念相适应。由于职校教师的成长受到宏观环境的各个要素以及各个要素间交互作用的影响,而且职校教师的适应性受到内部运行机制的制约,因此基于CAS理论,建立适应宏观环境下职校教师成长的交互支撑机制模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职校教师所处的宏观环境中,国家经济是职校教师发展的物质基础,处于金字塔的底部;政治、法律、文化则是支撑职校教师成长的重要因素,处于金字塔的中部;社会环境为职校教师提供了成长的空间,处于金字塔的顶端。四者存在着一定的空间层次,彼此间相互依赖,成为职校教师发展的交互支撑机制。

(五)借鉴心理场理论,关注教师个性与各级环境交互作用的影响

勒温的心理场理论强调,行为是随着人的个性与环境这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首先,具有不同个性的人对同一的环境刺激会做出不同的行为。例如,面对同样的额外教学任务,性格比较懒散的教师会产生拖延行为,性格较为急躁的教师会尽快完成任务。其次,同一个人面对不同的环境刺激会做出不同的行为。例如,当教师意识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仅仅有助于提升学校的知名度时,可能会产生动力不足的问题;相反,如果教师认识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有利于提升家庭生活水平时,可能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以获得相应的报酬。再次,同一个人在面对不同的情境时,对同一个环境也会产生不同的行为。例如,已经具有高级职称的职校教师在面临同样的科研课题时,其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可能远远低于未评上职称之时。综上,可以总结出,教师的行为受到自身的个性与所处环境的交互作用,如果个体对于各种环境因素的承受力超出其限度,就会对个体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最终使个体出现行为退缩现象。因此,在研究影响职校教师成长的环境要素时,既要注意全面分析各种环境要素对职校教师的影响情况,也要拓宽视野,关注教师个性与各种环境交互作用的影响,以更好地促进职校教师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李景春.生态位理论视域中的教育生态系统及其发展[J].教育科学,2006,22(3):26-29.

[2]耿明健.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环境研究——以海事学院为例[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0.

[3]王冰蔚,严丽红.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成长规律探析[J].现代技能开发,2002(10):71-73.

[4]许松芽.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成长的学校生态观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4.

[5]王爱文.教育生态学视域下中学地理教师成长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6]King J L,Kraemer K L.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national policy and global competitiveness[J].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policy,1995,4(1):5-28.

[7]许莉娅.学校社会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8]邝颂东,高中华,李超平.工作—家庭冲突对教师离职意向的影响:组织承诺中介作用的实证研究[J].心理研究,2009,2(6):60-64.

[9]张莉.教师成长的环境因素初探[J].继续教育研究,2007(3):106-108.

[10]应国良.虚拟社区: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07(Z2):34-35.

(责任编辑:王恒)

Analysis of the Environmental Elements in the Growth of Vocational Schools Teachers with Ecosystem Theory

LIN Xiao-min  CHEN Li-jun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65,China)

Abstract: Ecosystem theory places the growth of vocational schools" teachers in an integrated, complex and interactive environment. From four sequence systems such as the micro system, the middle system, the outside system and the macro system, the key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their roles in the growth of vocational schools" teachers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which can provide a broader perspective and a more integrated way to promote the growth of vocational schools" teachers .

Key words: ecosystem theory; vocational schools" teachers;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factors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