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排放 中国 文明建设 强度 生态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和新目标,需要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社会文明和生态环境文明三个子系统协同推进与共同发展。降低碳排放强度是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政府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和必然选择。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尤其从不同维度厘清生态文明建设不同子系统对碳排放强度的具体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利用2004—2016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在STIRPAT模型基础上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社会文明、生态环境文明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中国各省域碳排放强度的Moran’s I指数在0.425~0.473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相互之间的碳排放强度可以相互影响,其原因在于相邻省域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并且自然和经济社会特征具有一定相似性。②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社会文明、生态环境文明与碳排放强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是-4.743 139、2.865 884、-0.324 6447,生态经济文明和生态环境文明可以降低碳排放强度,生态社会文明提高了碳排放强度。通过生态文明建设降低碳排放强度需要三个子系统均对碳排放强度产生负向影响,需要进一步转变生态社会文明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效应,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全面降低碳排放强度。③生态社会文明空间溢出效应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环境文明空间溢出效应的相关系数分别是2.046 531、-3.238 323,生态经济文明上升造成了周边省域碳排放强度上升,生态环境文明上升促进了周边省域碳排放强度下降。相邻省域之间需要确立共同的生态经济文明目标,建立跨省域减少碳排放合作机制,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高的同时共同致力于碳排放强度降低。

关键词 生态文明;碳排放;绿色发展;空间杜宾模型

中图分类号 X19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104(2019)07-0050-07DOI:10.12062/cpre.20190301

改革开放40 a来,中国经济长期处于高速增长的轨道,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在经济速度提高和规模扩大的同时衍生出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生态问题,导致自然环境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了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从环境服务于经济发展到逐步融入经济发展[1]、从环境保护上升为基本国策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以及完善生态文明体制[3],中国一直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中国化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国务院相继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工作逐渐展开,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当前“生态兴则文明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等生态文明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新时代引领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和新目标,尤其在当前中国发展的内在条件和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新形势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气候变暖已成为公认的全球性问题,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被认为是气候异常变化的主要原因[4]。围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国际组织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应对行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设定了碳减排进程,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对气候变化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可能对策持续进行了五次评估;国际社会进行了多次谈判与博弈,先后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厘路线图”《哥本哈根议定书》《巴黎协定》等,试图规定不同国家减少碳排放量的义务。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5-6],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到2030 年实现碳排放峰值目标[7],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节能减排概念,连续在“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作为约束性指标。低碳发展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从不同维度深入分析生态文明建设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对国家实现碳减排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可对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制定更为合理有效的减排政策提供参考。

1 文献综述

生态文明建设是近年来不同学科共同关注的热点领域,科学合理评价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面,“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理论[8-9],有学者把生态文明建设视为一个复合系统,把复合系统分解为不同子系统建立评价指标体系[10-13];“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可以反映系統内部要素间的逻辑关系,也有学者从“压力”“状态”“响应”三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14-16]。在评价方法方面,既有学者运用投影寻踪模型[17]、加权求和法[18]、熵值法[19]等综合指数法得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也有学者运用DEA模型[20]、SBM模型[21]等效率模型评价了生态文明建设效率。在上述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基础上,不同学者对国家[22]、省域[23]、城市[24]等不同尺度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行了评价。归纳已有研究结论可知,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区域之间的生态文明建设存在明显差异,发达地区(国家)往往高于相对落后地区(国家)。

国内外众多学者围绕碳排放问题进行了研究。对于碳排放量的计算,已有研究主要运用四种方法,分别是利用不同能源标准煤折算系数和IPCC提供的碳排放系数得到不同区域的碳排放量[25-26],根据碳排放的影响因素构建模型计算出碳排放量[27],根据遥感影像数据或夜间灯光数据反演模拟出碳排放数据[28-31],从城市CO2排放数据集中获取[32]。在碳排放影响因素方面,主要运用STIRPAT模型、LMDI分解、Kaya恒等式等方法研究了产业结构[33]、经济增长[34]、环境规制[35]、金融发展[36]、市场状况[37-38]、城镇化[39]、技术创新[40]、高铁[41]、人口年龄结构[42]、城镇景观格局[43]、能源强度[44]、土地利用方式[45]等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碳排放总量仍然呈现增长趋势,碳排放强度已有所下降,不同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关系具有复杂性特点。碳排放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对碳排放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较少。生态文明建设通过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社会文明和生态环境文明协同发展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格局形成,也将影响到中国碳减排目标的实现。本研究尝试利用2004—2016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在评价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计算碳排放强度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生态文明建设不同子系统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丰富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研究内容,为制定碳减排政策提供重要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