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对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的探索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概论 基本原理 探索 实践

【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又是此门科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努力探索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并亲自参与整个实践教学过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其“真心喜欢,终生受益”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院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实践教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理论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具有内容丰富、逻辑性强、基本原理较多等特点。在网络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高职大学生,在信息的接受意趣上更倾向于感性化。因此他们对比较抽象的理论往往缺乏深入理解的耐心和兴趣。

一、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的含义

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是指高职院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按照此课程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和任务,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与社会和人群交往的活动,以获取知识和锻炼能力为具体目标,从而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实践活动的组合。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区分:一是以教学的形式为区分依据。单纯的课堂讲授就是理论教学,采用讨论、演讲、辩论等不同于常规讲授形式的就是实践教学。二是以上课地点不同为区分依据,课堂教学形式就是理论教学,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的形式就是社会实践。三是以课堂主题的不同为区分依据,以教师为主体的是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为实践教学。

二、加强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的依据

(一)基本依据—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而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其主要内容有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主要来源、发展的动力和最终目地,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入实践教学,不仅满足了学生参与实践、了解社会的愿望,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通过对社会现实的亲身感受,有助于高职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能够对复杂的社会问题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将理论内化为自己的价值标准和稳定的心理品质,从而提升了这门理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實效性。

(二)理论依据—实践教学目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有:一是知识目标,即通过教学活动,使大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知识,使他们在这种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学习中形成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二是能力目标,即让大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社会,提升其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实际能力;三是价值目标,即让大学生在学习知识、提升能力的同时,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信念,自觉地形成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终,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是在大学生自主学习和亲自参加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培养与锻炼出来的。

三、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的探索

(一)校内实践教学

(1)开展案例教学。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事实、典型事件或趣味知识等案例,通过评析和讨论,使学生在研究案例的过程中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思维创新能力。如在讲授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时,可以把我国的“天路—青藏铁路建设”作为典型案例;在讲授“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时,可选用我国几十年来“人口政策变化”案例,并让大学生参与案例的讨论与评析,加深其体验;最后教师对案例进行总结,使讨论中暴露出的问题得到及时修正,让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对基本理论的理解。

(2)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邀请本校毕业的优秀创业者来校现身说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邀请与课程相关的专家、学者、校外模范工作者等来校做专题报告,与大学生真诚交流;邀请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到学校作报告,讲述生产第一线的情况,使学生了解社会实际:以优秀农民企业家的成功实践,揭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与社团一起组织与本课程内容相关的征文比赛、辩论赛、演讲会、影视评论等活动,既拓展和深化了教学内容,又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更能促使学生体会知识经济时代刻苦学习的重要性。

(3)进行调研活动。教师针对校园生活中的某一普遍性的现实问题,组织大学生进行专题调研,最终形成专题报告。如校风校纪、日常消费情况、勤工俭学、上网状况、课余时间安排等。根据调查结果,以哲学思维方式给予辩证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或途径。

(二)校外实践教学

(1)开展理论宣讲活动。在学生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成立宣讲团,到农村、社区等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方法,让他们实现由“学习者”向“教育者”的角色转换,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升了他们的理论水平,素养和思想境界。

(2)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教师积极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围绕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调研,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或建议,形成调研成果。如家乡改革前后的变化;家乡的“弱势群体”以及“精准扶贫”“情况;家乡环境情况等调查,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充分进行情感体验和智力参与, 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强化其使命感和责任感。

(3)开展参观考察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或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的地方,进行参观学习,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方面的深刻变化,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伟大魅力,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苦岁月,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要用实际行动来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逐步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