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6篇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6篇(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 葛红林在成都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我市政府工作报告 在成都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6篇,供大家参考。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6篇

篇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

林在成都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

  2013 年我市政府工作报告

  在成都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长 葛红林

  (2013 年 2 月 27 日)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 向大会报告工作, 请予审查, 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的政府工作

  过去五年, 在省委、 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下, 在市人大、 市政协监督支持下, 市政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 大力实施五大兴市战略, 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 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成渝经济区、 天府新区规划建设等重大机遇, 有效应对“5· 12” 汶川特大地震灾害、 国际金融危机等多重挑战, 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 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城乡 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呈现出城乡 同发展共繁荣的良好局面, 圆满完成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2012 年,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8138. 9 亿元, 增长 13%, 总量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从 2007 年第 6 位提升到第 3 位; 实现地方公共财政收入 781 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 5890. 1 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317. 7 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7194 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11301 元,分别是 2007 年的 2. 7 倍、 2. 5 倍、 2. 4 倍、 1. 8 倍、 2 倍, 全面完成“十一五” 节能减排任务。

 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 连续两年保持全国文明城市复测省会、 副省级城市第二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美食之都” 称号, 被《福布斯》 杂志评为未来 10 年全球发展最快城市排行榜第一名, 2012 年荣获中国软件名城、 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等称号,成为继上海、 香港、 北京之后中国第四个获得全球财富论坛举办权的城市。

 一、 经济发展目标超额实现

  一是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2012 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2589 亿元, 增幅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一, 总量是 2007 年的 2. 6 倍。

 产业发展实现新跨越, 建成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成为国家电子信息、 汽车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新能源、 新材料、民用航空、 信息、 高技术服务产业基地, 电子信息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突破 3000 亿元, 汽车和食品产业分别突破 1000 亿元。

 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 完成重大工业项目投资3137 亿元, 一汽大众、 汉能光伏等 642 个重大项目竣工量产, 四川石化炼化一体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

 企业发展跃上新台阶, 成飞集团、 科伦集团等本土骨干企业加快成长, 新培育百亿工业企业 11 户, 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深入实施, 新增亿元以上工业企业 700 户。

 园

 区建设迈上新台阶, 新增 500 亿元园区 4 个, 国家级成都高新区、 经开区建成千亿园区,高新区成为全国首批创建世界一流园区试点单位, 综合排名列全国高新区第 4 位, 经开区初步形成汽车制造产业集群和汽车贸易产业群。

 新增中国驰名商标 50 件, 成为国家商标战略实施优秀示范城市。

 彻底关闭小煤矿, 退出烟花爆竹生产, 淘汰落后产能企业 459户, 2012 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 2007 年下降 39. 9%。

 二是服务业提升发展。

 2012 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 4000. 3 亿元, 是 2007 年的 2. 4 倍。

 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金融总部商务区初具规模, 金融外包及后台服务中心等金融机构加速集聚, 成为中西部金融机构种类最全、 数量最多、 市场规模最大城市, 2012 年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 20354 亿元和 15630 亿元, 在副省级城市中分别排名第 3位、 第 4 位。

 商贸物流实现较快发展, 万象城、 仁恒置地等重大商贸项目全面建成, 电子大通关信息系统、 中西部规模最大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成投用, 国际客货直飞航线增至 27条, 成都至欧洲国际铁路货运直达班列测试运行, 成都中药材价格指数成为中西部第一个全国大宗商品交易价格指数, 成功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旅游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加快建设, 都江堰—青城山、 宽窄巷子等精品旅游线路和文化旅游景区打造成效明显, 成功获批全国首批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2012 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050. 8 亿元, 是 2007 年的 2. 5 倍。

 会展经济蓬勃发展, 成为西博会、 糖酒会、 国际“非遗” 节等知名展会定点举办地, 荣获 “中国会展名城” 称号, 2012 年会展业直接收入50. 2 亿元, 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 3 位。

 获批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三是现代农业健康发展。

 财政累计投入“三农” 资金 1157. 5 亿元, 是上一个五年的 4. 5倍。

 农业基础条件不断改善, 东风水库扩建、 “百湖工程” 等重大水利项目加快建设, 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灌区加快改造, 建成高标准农田 330 万亩, 粮食、 蔬菜、 肉类、 水果等主要农产品保持稳定增长, 城乡居民“米袋子” “菜篮子” 得到有效保障。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大力发展生态有机高效农业, 农产品由粗放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 建成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 设施农业基地和粮经高端种业基地共 80 万亩, 国家级农产品品牌增至95 个。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建成彭州濛阳等一批全国性农业物流基地, 全面完成标准化基层农业综合服务站建设, 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 市级以上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 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达 3640 家、 478 家、 2958 家, 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获批全国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2012 年实现农业增加值 348. 1 亿元。

 四是对外开放成果丰硕。

 2012 年外商投资实际到位 85. 9 亿美元、 实际到位内资 3198 亿元、 进出口总额 475. 4 亿美元, 分别是 2007 年的 7. 5 倍、 2. 7 倍、 5 倍。

 投资促进成效显著, 招商引资方式和投资促进服务创新提升, 成功引进德州仪器、 戴尔、 联想、 大众、 沃尔沃、 马士基等一批国际知名品牌企业, 落户世界 500 强企业从 2007 年 124 家增至 233家。

 外经外事成绩突出, 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 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一区两园” 获批成立并封关运行, 建立“大外事” 工作协调机制, 驻蓉领事馆从 2007 年 7 家增至 10 家列全国第 3 位, 国际友好城市从 2007 年 11 个增至 18 个。

 区域合作全面提升, 成都经济区及成都与省内城市、 民族地区合作纵深推进, 成都、 资阳和眉山实现区域通信并网, 成阿、 成资、 成眉等合作共建工业园区累计完成投资 162. 9 亿元、 引进项目 130 个, 成都与长三角、 珠三角、 环渤海城市合作全面加强, 成都和广州实现异地就医结算, 荣获落实CEPA 示范城市称号。

 二、 城乡 一体化发展全面加快

 一是“三个集中” 统筹推进。

 强力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 21 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和13 个市级产业战略功能区集约集群发展, 工业集中度达 81. 4%, 较 2007 年提高 16. 5 个百分点。

 梯度推进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 建成城乡 新型社区 1591 个, 120 余万名农民生活居住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稳步推进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 农业龙头企业、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种植大户规模经营成效显著, 2012 年全市耕地规模经营面积 305 万亩, 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面达 80%。

 城镇化率由 2007 年的 62. 6%提高到 68%。

 2009 年, 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获批。

 二是“六个一体化” 深入实施。

 深入推进城乡 规划一体化, 率先在全国制定新农村规划建设导则, 实行乡 村规划师制度, 基本形成城乡 一体的规划体系。

 深入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 促进三次产业联动发展, 初步形成城乡 一体、 梯度布局、 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深入推进城乡 市场体制一体化, 加快农村金融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 推动城乡生产要素规范有序流动。

 深入推进城乡 基础设施一体化, 加快市政公用设施向农村延伸覆盖, 实现固定电话和广播电视村村通, 光纤宽带、 移动信号乡 镇全覆盖。

 深入推进城乡 公共服务一体化, 全面完成农村中心幼儿园、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乡镇综合文化站、 农村敬老院、 派出所、 司法所、 工商所等标准化建设, 实现城乡 养老、 医疗、 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的一体化衔接。

 深入推进城乡 管理体制一体化, 推进乡 镇街道职能转变, 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 实现便民服务站城乡全覆盖。

 三是“四大基础工程” 扎实推进。

 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健全市县乡 三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 在全国创新并率先建立耕地保护基金, 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土地和房屋等确权颁证工作, 初步建立归属清晰、 权责明确、 保护严格、 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

 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整体推进农村田、 水、 路、 林等环境改造, 统筹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累计完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 526 个, 新增耕地近 30 万亩。

 扎实推进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 坚持将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村级公共事务由农民自主决定, 确保资金用到群众最需要的公共服务事项。

 大力推进农村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建设, 全面推行村民议事会制度, 全市所有村和涉农社区均组建村民议事会和村民小组议事会, 第三方调查显示群众对村民议事会满意率达 97. 2%。

 三、 城乡 社会事业全面提升

  一是就业社保显著提高。

 大力实施为民办实事民生工程, 财政累计投入资金 1034 亿元, 紧贴市民需求实施民生项目 579 个。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大力开展十一项培训就业项目推进计划和五大创业工程, 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 农村富余劳动力、 城乡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 建立城乡 一体的就业援助和就业失业登记制度, 统一失业保险待遇标准, 城镇登记失业率五年平均约 2. 9%, 基本实现充分就业, 成功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

 加快完善医疗保险制度, 积极推进医疗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接续, 完善“全民医保”和基本医保“可选择” 门诊统筹制度, 率先在全国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一体化, 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医疗保险。

 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事业, 多次上调城镇企业退休人员、城乡 居民养老金和城乡 低保、 “三无” 、 “五保” 人员供养标准, 积极培育社区和民办养老机构, 全面启动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建设, 实现城乡 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有机统一和参保人群全覆盖, 面向低收入群体累计发放价格联动补贴 6. 7 亿元。

 完善城乡住房保障体系, 健全保障性住房投资建设和分配管理办法, 在全国创新建立覆盖城乡、 无缝衔接住房保障体系, 各类保障性住房累计开工建设 15. 2 万套、 竣工 6. 8 万套, 实现保障性住房按需建

 设、 应保尽保, 完成 11762 户农村 D 级危房改造, 7800 户农村低保户和 3954 户农村低保边缘户告别土坯房搬入新居。

 荣获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

 二是教育卫生加快发展。

 深入推进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 加快提升全域成都教育均衡化、 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 大力实施城乡 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和优质教育资源满覆盖工程, 严格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按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 大力发展公益性幼儿园, 积极缓解“入园贵” 、 “入园难” 、 “择校热” 问题, 职业教育、 社区教育、 终身教育和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积极开展“鸡蛋工程” 、 “阳光圆梦” 等帮困助学活动, 确保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失学, 建成“1+10” 集团式技师学院, 每个区(市)

 县至少有一所高水平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 荣获全国第三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

 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大力实施卫生“五大能力提升工程” , 完善基层公益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药物制度, 深入开展公立医院改革, 率先在全国实行医疗救助社区首诊制度, 累计开展全民健康体检 1843. 2 万人次, 完成市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新建、 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迁建、 市精神卫生中心扩建、 市传染病医院扩建等项目, 每个区(市)

 县至少有一所二级甲等以上医院, 获得全国基层中医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深入实施优生促进工程, 全面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在全国率先实施单方农业人口计生家庭奖励扶助政策, 累计兑现计生家庭奖励与扶助金 9. 4 亿元。

 建成市妇女儿童中心、 儿童福利院综合楼、 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青少年宫新宫和市工商联大厦, 荣获中国民生成就典范城市最高荣誉奖和中国爱心城市称号。

 三是科技文化不断进步。

 大力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组建新能源、 新材料、 汽车产业研究院和技术转移集团, 成功申报 958 项国家科技项目, 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机构 10 家, 成功举办第 9 次世界生物材料大会, 2012 年全市专利申请 4. 9 万件、 授权 3. 3 万件, 分别是 2007 年的 3. 3 倍和 4. 5 倍, 成为全国科技保险创新试点城市、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城市和“十城万盏” 节能应用工程示范城市。

 深化文化强市建设, 实施农村广播“村村响” 、 电视“户户通” 、 电影“人人看” 、 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 广泛开展金沙讲坛、 百姓故事会等公共文化活动, 完成基层文化“两馆一站一室” 建设, 基本建成“15 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 , 成功举办第 2 届、 第 3 届成都国际“非遗” 节和第21 届国际木偶节, ...

篇二:(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

市政府工作报告 ——在成都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 葛红林 ( 2012 年 2 月 9 日 )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 向大会报告工作, 请予审查, 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11 年工作回顾 2011 年是我市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

 在党中央国务院、 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下, 在市人大、 市政协监督支持下, 我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抢抓机遇, 奋力拼搏, 全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 全面完成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部署。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6854.6 亿元, 增长 15.2%; 地方公共财政收入 680.7 亿元, 增长 30.1%;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006 亿元, 增长 19.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861.3 亿元,增长 18.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932 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 9895 元, 分别增长 14.9%、 20.6%。

 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复测省会、 副省级城市第二名, 荣获中国全面小康特别贡

 献城市称号, 被联合国减灾战略署授予灾后重建发展范例城市。

 一、 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一是工业快速增长。

 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2185.3 亿元, 增长 22.3%, 增幅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

 完成工业投资 1507.5 亿元, 增长 18.4%, 新增百亿企业 3 户、 50 亿元企业 7 户。

 一汽大众三期扩能、 沃尔沃成都基地、 天威新能源三期等 138 个项目 开工建设, 四川石化基地、 戴尔、 中国工程物理院成都基地等 75 个项目 加快建设, 富士康、 联想、仁宝等 163 个项目 竣工投产。

 初步建成世界级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

 汽车机械、 航空航天等先进制造业和食品、 家具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 新能源、 新材料、 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西部第一。

 软件业务收入突破 1000亿元, 增长 63.7%, 荣获“中国软件名城”称号。

 持续推进工业集中 集约 发展, 工业集中 度同 比提高 4.6 个百分点达79.3%, 高新区、 经开区建成千亿园区。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新增中国驰名商标 12 件、 中华老字号 8 个。

 依法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企业 34 户, 全面完成年度节能减排目 标任务。

 二是服务业加快提升。

 实现服务业增加值 3383.4 亿元,增长 12.4%。

 获批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成都国际商贸城二期等 30 余个重大服务业项目 竣工投产, 全国首个移动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电子票据创新中心落户成都, 荣获

 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称号。

 新开通新蓉深、 沪蓉快速集装箱班列和成都至阿拉山口铁路“五定班列” ,建成西部铁路物流中心成都铁路口岸, 新增成都至东京、 阿布扎比等 9 条国际直飞客货航线, 双流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近 3000 万人次,上升为全国空港第四城, 荣获物流推动城市发展最快城市称号。

 全市新增银行机构 9 家、 保险机构 11 家、 上市企业 3家, 首家地方法人保险公司锦泰财保开业营运, 九龙仓国际金融中心加快建设, 建行成都基地启动建设, 金融总部商务区聚集各类金融机构 60 余家。接待国内外游客 9674 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 805 亿元, 分别增长 41.9%和 33.3%, 获批全国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会展业直接收入中西部第一,荣获中国最佳会展城市奖。

 三是农业稳步发展。

 实现农业增加值 327.3 亿元, 增长3.7%。

 实施重大农业项目 618 个, 完成投资 220 亿元。

 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 加快建设万亩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建成粮油、 蔬菜、 茶叶、 猕猴桃等农产品标准化基地 243 个,新建 30 万吨粮食储备库, 新增农民专合组织 512 个, 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面 80%。

 新发展农资配送等社会化专业服务机构 620 个, 建成 146 个标准化基层农业服务站, 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 7 个百分点达 63%, 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保持全国领先。

 完成排灌渠道整治 1484 公里, 新增节水灌面 19 万亩, 新解决农村 35 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实

 现林业总产值 320 亿元。

 完成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 2.06亿元。

 二、 对外开放合作成效显著 一是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

 实际利用外资 80 亿美元,其中外商投资实际到位 65.5 亿美元, 增长 34.9%; 实际到位内资 2565.2 亿元, 增长 32.8%。

 新增美国伟创力、 法国安盛、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等世界 500 强企业 11 家, 落户世界 500强企业增至 207 家。

 签约博世汽车底盘控制系统、 北欧知识城、 西门子工业自动化产品、 冠捷科技、 益海嘉里种植基地等重大产业化项目 429 个。

 引进通用电气创新中心、 飞利浦中国第二总部、 EMC 全球卓越研发中心、 中航安盟财险、 和谐健康保险等一批总部经济重大项目 。

 推动日 本神钢等一批在蓉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扩产。

 成功举办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 中国企业 500 强发布会、 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投资促进活动。

 被《财富》 杂志评为全球最佳新兴商务城市。

 二是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

 实现进出口总额 379.1 亿美元, 增长 53.9%, 其中出口总额 229.6 亿美元, 增长 65.5%,总量继续保持中西部第一。

 新批对外直接投资项目 17 个,完成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 8.8 亿美元, 增长29.3%。

 成功举办成都国际友城周、 东亚论坛、 全球防灾减灾市长峰会、 中英食品论坛和都江堰国际论坛等国际会议,成功申办世界华商大会, 与美国檀香山市等 3 个城市缔结国

 际友好城市, 国际友好城市增至 16 个, 友好合作关系城市增至 32 个。

 泰国国家旅游局设立成都办事处, 与全国友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西部内陆开放高地。

 三是区域合作取得新进展。

 深入落实成都经济区区域合作框架协议, 成简快速路成都段、 三岔湖旅游快速通道成都段建成通车, 成绵乐城际铁路等交通共建项目 加快建设。

 成资、 成眉、 成阿、 成雅等共建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 20.1亿元,“两湖一山”等旅游合作项目 有序推进, 成眉共建现代农业科技园、 西南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等农业合作项目 顺利实施。

 成都经济区劳动保障、 医疗卫生、 人口计生、 环境保护、市场监管、 城市管理等合作全面启动。

 与德阳、 绵阳、 乐山、泸州、 凉山区域合作进一步深化, 与长三角、 珠三角、 环渤海城市和港澳地区合作全面加强。

 三、 城乡建设管理明显提升 一是天府新区建设正式启动。

 编制完成天府新区总体规划、 分区规划、 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综合交通、 绿地系统等专项规划, 基本完成大源组团、 中和组团等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正式启动天府新区建设, 新川科技园、 公兴电子信息产业园区、 万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正兴片区等起步区加快建设, 成都高新国际低碳环保产业孵化器、 新筑股份轨道交通材料产业园、 地铁 1 号线南延线、 2 号线东延线等首批84 个重大项目 集中开工, 总投资 2144 亿元。

 先导性重大产

 业化项目 快速集聚, 主干道路等基础设施加快推进, 天府新区建设呈现相继开工的蓬勃态势。

 二是交通通信枢纽加快建设。

 西部综合交通主枢纽骨干体系基本构建, 建成投运西部最大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成都东客站, 加快推进成渝客专、 成灌快铁彭州支线等铁路重大项目 , 双流机场实现常态化双跑道运行, 新航站楼中央大厅主体工程顺利完工, 成德绵、 成安渝、 成德南等高速公路进展顺利。

 大力实施中心城区缓堵保畅工程, 建成公安交管指挥中心、 进出城通道交通诱导屏系统等智能交通指挥系统,地铁 1 号线安全运行, 地铁 2 号线一期实现全线“轨通” , 地铁4 号线开工建设, 中心城区 2.5 环基本打通, 一环路西门车站、 羊西线和高升桥上跨立交建成通车, 新增人行天桥 21座、“电子眼”450 套、 公交车 1500 台、 出租车 1759 辆, 新开及优化公交线路 89 条。

 建成投运万国数据成都数据中心一期工程等重大通信项目 , 国际直达数据通道和互联网同城直联中心、 云计算中心扩容升级加快建设, 获批国家首批海峡两岸无线城市合作试点城市。

 三是城市更新改造扎实推进。

 积极推进四大新城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配套设施建设, 南部新城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加快完善, 石室天府中学等配套设施建成投用, 西部国际医学城、 北部国际商贸城和东部文化创意城建设进展顺利。

 大力推进火车北站扩建改造工程, 完成滨江路、 蜀都大道和人民

 北( 中)

 路等重要路段立面整治, 完成三环路、 羊西线和顺城大街等主要干道路面综合整治, 历时三年总投资 100 亿元的东郊企业生活区危旧房改造惠民工程基本完成, 惠及群众7 万余人。

 重点镇建设和一般场镇改造完成投资 130 亿元,安仁、 街子、 西来等古镇建设显现新貌。

 城乡新型社区竣工344.6 万平方米。

 完成林盘整治项目 50 个。

 四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明显。

 深入推进“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和“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 积极开展中心城区楼顶脏乱差治理, 全面加强老旧院落和集贸市场整治,推广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和无害化处置, 运用物联网技术全面提高城市道路桥梁照明设施管护水平, 建成全国一流的全域成都数字化城管系统, 中心城区及郊区( 市)

 县主要干道、重要街区和场镇整体环境风貌明显改善。

 深入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 完成中心城区 16 条重点治理河道综合整治, 治理下河排污口 472 个, 完成 58 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主要河道水质持续改善。

 深入推进大气环境综合治理,加强饮食服务业油烟污染、 建筑工地扬尘和秸秆禁烧专项整治, 淘汰高污染机动车 14.8 万辆, 关闭并拆除嘉陵电厂, 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322 天, 创十年新高。

 深入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 退耕还林、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积极推进城区“三绿”工程、 公园景观改造等生态绿化建设, 龙泉山脉除金堂境内 3 万亩外全部实现荒山植绿,

 完成 1079 公里健康绿道建设, 新增森林面积 3640 公顷。

 双流县、 温江区被环保部命名为国家生态县( 区)。

 四、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取得新进展 一是农村“四大基础工程”深入推进。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全面完成农村产权确权和股份量化工作, 积极推进生产要素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组建全国首个农村产权仲裁院,郫县、金堂县启动用地制度改革试点,全市实发耕保基金 20.6亿元。

 深入开展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 村级专项资金标准由每村每年 20 万元提高到不低于 25 万元。

 稳步推进土地综合整治, 启动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 260 个, 交易建设用地指标 64 宗、 涉及金额 13.3 亿元, 郫县、 新津等 4 个整县和 24 个整镇推进示范线建设初见成效。

 加快完善新型村级治理机制, 村民议事会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构建农村新型基层治理机制荣获“2011 中国十大社会管理创新奖” 。

 二是投融资改革稳步推进。

 加强政府融资平台建设和债务管理, 完善市属金融等国资监管体制。

 继续坚持政府投资项目 投建管“三分离” ,严格执行政府重大投资项目 评审联席会议制度和投资项目 招投标办法, 交通、 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投融资 481 亿元。

 完善农业农村投融资机制, 积极发展村镇银行、 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健全“三农”投资服务体系, 推进金融机构向农村延伸网点和服务, 发

 放农村产权抵押贷款 16.3 亿元,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三是社会管理创新积极推进。

 深入推进全域成都户籍制度改革, 全面实施居住证一元化管理制度, 促进城乡居民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和参与社会管理。

 扎实推进街道体制和社区治理机制改革, 积极开展富士康等重大产业项目 社区事务自治试点, 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物业管理服务体系, 城市生活小区、 农民集中居住区管理切实加强。

 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 完善社会组织分类发展和管理办法, 成立全国首个社会组织发展基金会, 社区志愿者服务蓬勃开展。

 积极开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执行情况督查。

 五、 城乡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是就业社保稳步提升。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扎实开展特别培训就业行动计划和五大创业工程, 在全国率先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失业调控机制和统一失业保险待遇标准,城镇新增就业 15.3 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 2.97%。

 全面加强城乡社会保险, 在全国率先实施农民工综合社保并轨接续城镇职工社会保险, 推进医保药品定价谈判和付费方式改革,上调城镇企业退休人员、 城乡居民养老金和城乡低保、“三无” 、“五保”人员供养标准, 建成益民菜市场 19 个, 实施物价上涨与低收入群体价格补贴联动机制, 全年发放价格补贴 1.1 亿

 元。

 完善公共住房保障体系, 健全保障性住房投资建设和分配管理办法, 完成棚户区改造 8550 户, 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累计 5.6 万套,开工率 100%,全市现行标准下的 7192户农村低保户全部告别土坯房搬入新居。

 全面完成各区 ( 市)县综合福利中心新建改建, 成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老龄、 地方志、 哲学社会科学等工作切实加强。

 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特别荣誉大奖称号。

 二是教育卫生加快发展。

 深入推进全域成都教育均衡化、 现代化和国际化, 编制完成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启动城乡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 推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按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 推进城乡互动联盟、 常青树计划等优质教育资源满覆盖, 职业教育、 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加快发展, 建成公益性幼儿园 397 所, ...

篇三:(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

省政府工作报告(2012 年 1 月 10 日 蒋巨峰)

  各位代表:

  我代表省人民政府, 向大会报告工作, 请予审查, 并请省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过去的一年, 按照党中央、 国务院的决策部署, 在省委领导下, 在省人大、省政协监督支持下, 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牢牢把握“高位求进、 加快发展” 的工作基调, 奋力推进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和灾区发展振兴, 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较好地完成了省第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胜利完成

 2011 年是完成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任务的最后一年。

 我们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 切实把灾区公共服务设施运营好、 管理好、 维护好, 深入推进与对口援建省市的合作交流, 制定实施灾区发展振兴规划。

 到 9 月底, 纳入国家规划的恢复重建项目完工 98. 68%、 概算投资完成 98. 96%, 纳入省规划的 103个一般受灾县重建项目也基本完成。

  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面广、 量大、 难度高。

 三年多来, 我们坚持把恢复重建作为全省中心工作, 认真实施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 感天动地的灾后恢复重建斗争, 灾后恢复重建任务胜利完成, 如期实现了“家家有房住、 户户有就业、 人人有保障、 设施有提高、 经济有发展、 生态有改善” 目标。

 民生重建方面, 成功解决了 540 多万户、1200 多万人的住房修建问题。3001 所学校完工 2989 所, 1362个医疗卫生和康复机构完工 1359 个。

 耕地和宅基地损毁的 20 万农民安置和生计问题妥善解决, 622 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成功解决, 1449 名因灾新增“三孤” 人员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2. 7 万余名地震伤残人员得到医疗康复, 受灾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 再生育家庭已有 3194 个新生命诞生。

 基础设施重建方面, 4847 公里国省干线及重要经济干线公路完工 95. 6%, 29028 公里农村公路重建全部完工,

 成都至都江堰高速铁路建成运营, 1222 座震损水库、 810 公里震损堤防除险加固全部完工, 1067 个电网和电源重建项目完工 96. 9%, 37 个水厂重建全部完工。城镇重建方面, 北川、 汶川、 都江堰县城主要市政基础设施全面完成, 青川县城框架基本形成, 映秀、 汉旺、 水磨、 街子镇建成旅游名镇或工业新镇, 其他 30个重点镇重建也基本完成。

 产业重建方面, 2440 户规模以上震损工业企业恢复生产, 4989 个生产力布局与产业调整项目完成 99. 97%。

 新建 5 个省级开发区和24 个对口援建产业集中发展区。

 市场服务体系项目全面完成, 871 个商贸流通项目基本完工。

 农业产业有效恢复。

 防灾减灾和生态重建方面, 2334 处重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全部完工。

 完成 217. 8 万亩灾毁土地整理复垦。

 恢复大熊猫栖息地148. 7 万亩。

 448. 9 万亩林草植被全部恢复。

  三年负重前行, 我们穿越灾难、 加快发展, 创造了世界灾后恢复重建史上的奇迹, 书写了从灾难到进步、 从悲壮到豪迈的恢弘篇章!

 灾后恢复重建不仅取得了巨大的物质成果, 而且为应对自然巨灾积累了宝贵经验。

  统筹谋划、 精心组织, 高效有序推进恢复重建。

 省委、 省政府成立灾后恢复重建委员会, 统揽全局、 科学决策, 省人大强化法律监督、 工作监督, 省政协加强民主监督、 积极建言献策。

 我们制定实施支持灾后恢复重建的政策措施, 建立完善条块结合、 上下联动、 对口衔接、 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 开展重建专题培训,强化市县主体责任, 优化完善工作方案, 加强过程控制, 对共性问题及时研究协调解决, 对个性问题适时“发点球” 限期解决, 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灾后恢复重建。

 遵循规律、 科学规划, 严格按照规划实施。

 坚持高起点规划,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重建立足于功能恢复、 提升, 产业恢复重建立足于布局优化、 结构升级, 住房重建立足于与新型工业化、 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明确不在地震活动断裂带、 地质灾害隐患区和行洪通道上建设项目的“三不建”选址原则。

 本着“安全、 经济、 实用、 省地” 的原则, 推进城乡 居民住房重建。坚持开门开放搞规划, 集中全国乃至世界的智慧, 组织编制我省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 10 个专项规划、 43 个行业规划。

 所有项目均严格按规划组织实施, 并实事求是地开展项目中期评估和调整, 使规划更加符合实际。

  依靠群众、 激发活力,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确立群众主体地位, 通过民主决策, 调动群众参与规划设计、 户型设计、 工程施工等各个环节的积极性; 通过财税、 金融政策, 调动群众建房兴业、 创业就业、 增收致富的主动性; 同步推进精神家园重建, 深入开展感恩教育, 引导和激励灾区群众自力更生、 坚强奋进。

 优先推进城乡 住房和学校、 医疗卫生机构重建,震后一年内, 365 万户震损住房修复加固全面完成; 震后一年半, 150 万户农房重建全部完成; 震后两年, 26 万户城镇住房重建基本完成; 学校、 医院成为最安全、 最牢固、 群众最放心且可供震时避险的场所。

 高标准、 高质量建设公共服务设施, 灾区公共服务设施和功能实现历史性跨越。

  对口援建、 多方参与, 汇聚重建强大合力。

  18 个对口援建省市积极响应中央“一省帮一重灾县” 号召, 派出得力干部和专业技术力量, 投入巨大财力物力, 倾情倾力参与灾区重建。

 香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和海南省、 内蒙古自治区主动援建我省灾区; 其他兄弟省(区、 市)

 、 中央各部委和人民解放军、 武警部队以及社会各界纷纷向我省提供援助。

 我们注重衔接协调, 加强援建服务, 并以此为契机, 与对口援建省市建立起更加紧密的长期合作机制。

  政府主导、 市场运作, 努力破解重建难题。

 面对 1. 3 万多亿元的重建资金缺口, 重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 作用, 通过整合财政资金、 优化支出结构和市场找、 银行贷、 群众筹、 企业投、 社会帮, 确保了重建资金总体平衡。

 用好特殊用地政策, 有力保障重建用地需求。

 开放市场, 整合资源, 创新机制, 有效破解建材紧张、 人才短缺等难题, 保证了重建工作顺利推进。

  建章立制、 严格监管, 依法推进恢复重建。

 严格执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 及时提请省人大常委会通过有关法规, 制定一系列政府规章。

 坚持进度服从质量, 依法依规把好工程设计、 施工、 验收等关口, 重建工程经受住了余震、 洪水和特大山洪泥石流的严峻考验。

 加强财政、 监察、 审计监督, 选聘志愿者和专家担任社会监督员, 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良好。

 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杜绝了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化危为机、 恢复提升, 推动灾区可持续发展。

 着眼发展抓重建, 抓好重建促发展, 抢抓危中之机, 推动灾区更高水平发展。把基础设施重建作为基础性、 先导性工程, 重点建设一批关系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灾区发展条件根本性改善。

 适时把工作重点转向灾区发展振兴, 推进产业发展、 就业促进、 扶贫帮困、 生态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等重点工作, 灾区发展内生动力明显增强。

  走过三年多艰辛奋斗的历程, 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有力, 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 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在此, 我代表省人民政府, 向大力支持恢复重建的全国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和港澳同胞、 台湾同胞、 海外侨胞, 向关心支持灾区建设的国际友人和有关组织, 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目前, 地震灾区尚有极少数项目没有完工, 主要是受地震次生灾害和二次受灾影响的项目, 少数工程量大、 建设周期长的重大基础设施和生态修复项目, 我们将再接再厉、 加快推进。

 同时, 全面实现灾区发展振兴仍面临巨大挑战, 我们将深入实施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 努力把地震灾区建设得更加美好, 让灾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十二五” 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2011 年是“十二五” 开局之年。

 面对严峻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和宏观调控政策, 细化落实省“十二五” 规划纲要, 强化形势研判, 主动应对挑战, 抢抓发展机遇, 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增长较快、 效益较好、 价格趋稳、 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初步统计, 全省生产总值突破 2 万亿元, 达到 21026. 7 亿元, 增长 15%; 地方公共财政收入 2044. 38 亿元, 增长 30. 9%;城镇登记失业率 4. 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7899 元, 增长 15. 8%; 农民人均纯收入 6128. 6 元, 增长 20. 5%;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5. 3%; 人口自然增长率2. 98‰。

  一、 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投资、 消费较快增长。

 主动对接国家支持的重点和方向, 优化投资结构, 加大投资力度,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5141. 6 亿元, 增长 17. 7%。

 贯彻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 全面启动天府新区规划建设, 集中开工了一批重大项目。

 西

 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主体骨架正在形成, 全省铁路营运里程达到3549 公里,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 3000 公里; 双流机场客运量达到 2907. 4 万人次, 成都上升为全国空港第四城; 水运港口建设加快推进, 集装箱吞吐能力在建和建成规模达到 233 万标箱。

 “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 工程取得重大进展, 亭子口水利枢纽等 30 个续建大中型水利工程加快推进, 新开工 10 个大中型水利工程项目。

 一批重大产业项目、 民生和社会事业项目、 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加快实施。全面落实中央稳定物价的各项政策措施, 物价涨势得到初步遏制。

 千方百计扩大消费需求,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837. 4 亿元, 增长 18. 1%。

  产业发展步伐加快。

 深入实施“7+3” 产业发展规划和八大产业调整与振兴行动计划。

 启动实施 233 个战略性新兴产品培育计划, 省级财政专门安排 20 亿元重点支持 100 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加快园区发展, 提前一年实现“1525工程” 培育目标。

 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计划和中小企业发展倍增计划。

 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能力建设, 技术改造投资增长 20. 3%, 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3270件, 财政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216 个, 高新技术产值突破 6000 亿元, 军民结合产业规模达到 1580 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8928. 8 亿元, 增长 22. 3%;净利润 1961. 3 亿元, 增长 42. 6%。

 积极落实惠农补贴政策, 大力实施新增 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和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 新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 829万亩、 高标准农田 209. 5 万亩,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 35. 8%, 粮食产量增长 2. 1%, 连续五年增产。

 深化现代畜牧业试点和提质扩面, 建成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 84 个。

 大力发展林业产业, 新建现代林业产业基地 400 万亩, 发展珍稀树木示范基地 4. 3 万亩。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各类经营组织带动农户面达59%。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西部物流、 商贸、 金融中心建设扎实推进, 会展、服务外包、 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 规模以上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到1000 多家, 成都市被授予“中国软件名城” 称号。

 旅游经济持续高位增长, 实现旅游总收入 2449. 2 亿元, 增长 29. 9%。

 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市场规模和效益稳步提升。

 服务业增加值 7015. 3 亿元, 增长 10. 9%。

  统筹城乡 发展扎实推进。

 成都统筹城乡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省市梯级试点有序推进。

 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省市县三级示范片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

 基本解决农村断头公路等突出问题, 新建机耕便民道 2. 9 万公里。

 改造农村 D 级危房21. 6 万户, 新增 4361 个自然村通电话、 3053 个行政村通宽带, 新建农村沼气池27. 7 万口, 解决 279 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全面实

 施。

 启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修编和四大城市群规划编制。

 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遏制。

 深入推进城乡 环境综合治理, 扎实开展“五乱” 治理和城乡 风貌塑造, 在 5 个城市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试点, 农村垃圾分类收集体系初步形成,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城镇化率提高 1. 62 个百分点。

  节能减排、生态环保和国土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实施一批重大节能减排工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严控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

 预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 5%, 化学需氧量、 二氧化硫、 氨氮、 氮氧化物排放量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 80%和 89%, 分别提高 7个和 5 个百分点。

 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完成营造林 808 万亩, 退牧还草围栏建设 1200 万亩, 治理沙化土地 6. 5 万亩, 新增森林面积 175 万亩、 森林蓄积 1450万立方米, 森林覆盖率 35. 1%。

 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初步建立。

 治理水土流失 2000 平方公里。

 规范推进城乡 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 深入实施“金土地工程” , 整理耕地 120. 8 万亩, 新增耕地13. 2 万亩。

 攀西钒钛磁铁矿整装勘查取得新进展。

  二、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

 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

 全面推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点, 省属国有企业规范董事会建设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扩权强...

篇四:(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

都市人民政府 2011 年政府工作报告 ——在成都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 葛 红 林 ( 2011 年 3 月 30 日 )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 向大会报告工作, 请予审议, 并请市政协委员 提出意见。

 2010 年工作回顾 2010 年是“十一五” 最后一年, 也是我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起步之年。

 在党中央国务院、 省委省政府和市委领导下, 在市人大、 市政协监督支持下, 我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深入实施城乡 统筹“四位一体” 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奋力推进三次产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 扎实推进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 全面落实“扩大开放年” 各项任务, 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提前完成“十一五” 规划主要目 标任务, 全面完成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部署。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5551. 3 亿元, 增长 15%;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526. 9 亿元, 增长 36%; 固定资产投资 4255. 4 亿元, 扣除灾后重建同比增长 10. 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417. 6 亿元, 增长 18. 8%; 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20835 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 8205 元, 分别增长11. 7%、 15. 1%。

 统筹城乡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受到国家充分肯定。

 公共文明指数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分别列全国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第三名 和第一名 。

 一、 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三次产业加快发展。

 工业快速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640. 1 亿元, 增长 23. 6%, 新增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 3 户 , 完成工业投资 1301 亿元, 其中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 完成投资 684 亿元。

 一汽丰田、 神钢挖掘机等 182 个项目 竣工投产; 彭州石化、 一汽大众二期等 143 个项目 加快建设; 富士康、 重汽王牌等 95 个项目 开工建设。

 工业集中发展区基础设施完成投资 200 亿元。

 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获批设立, 成都经开区列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民营工业增加值 1100 亿元, 增长 25. 2%。

 服务业持续提升。

 服务业增加值 2785. 3 亿元, 增长11. 8%。

 仁恒置地、 兰桂坊特色街区等 16 个重大商贸项目 竣工投用, 成都国际商贸城、 成都国际金融中心等 121 个重大商贸项目 加快建设。

 新增澳新银行、 联泰大都会等 7 家中外资金融机构, 新增 A 股上市公司 5 家, 成功获批跨境贸易人民币 结算试点, 首家本地保险公司锦泰财保获批成立, 成都银行新增重庆、 资阳和眉山 3 家分行。

 新增国家 3A、 4A 级

  旅游景区 10 个, 接待国内外游客 6818. 5 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 603. 9 亿元, 分别增长 22. 3%、 20. 5%。

 成功举办“西博会”等会展节庆活动 382 个, 参会参节 8100 万人次, 会展业直接收入 32. 4 亿元。

 成都· 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成为中西部第一个全国大宗商品交易价格指数, 获批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全国首批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美食之都” 称号。

 农业优化发展。

 农业增加值 285. 1 亿元, 增长 4. 1%。

 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90 家、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25 个, 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133 个、 标准化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 230 个。

 新增无公害、 绿色和有机农产品认证 161个, 新增国家和省级农产品名 牌 44 个。

 基本建成彭州濛阳农产品批发市场等 33 个农业物流基地, 新增乡 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49 个。

 新增节水灌面 26 万亩, 新解决农村 35 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林业总产值 268. 9 亿元。

 获批全国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大力 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 完成技改投资 1000 亿元, 技术创新投入 57 亿元。

 强力推进产业集中集约发展, 强化“一区一主业”, 电子信息、汽车、 石化等产业集群发展不断增强, 工业集中度 74. 7%,同比提高 4. 5 个百分点。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积极推广低碳

  技术, 加强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 强化重点企业环保和节能减排监管, 关停落后产能企业 168 户 , 全面退出烟花爆竹生产。

 三次产业结构 5. 1∶ 44. 7∶ 50. 2。

 三是战略功能区建设扎实推进。

 启动编制 13 个市级战略功能区规划, 基本完成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

 建立健全开发建设机制, 完善市县两级统筹推进和整体联动的长效工作机制, 并同步建设 49 个县级功能区,全市功能区承载能力明显提高。

 加快推进重大项目 建设, 围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 大力 吸引 龙头企业和关键配套企业, 市级功能区引 进重大项目 167 个, 完成投资 795 亿元。获批新能源产业、 新能源装备、 高性能纤维三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二、 统筹城乡 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 一是加快了 重点领域改革步伐。

 深化全域成都城乡 统一户 籍改革, 推行农村居民持有产权和股权进城居住就业, 实施市域城乡 居民自 由迁徙。

 深入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积极推动资本市场建设, 扩大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范围, 成功组建成都农商银行。

 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积极开展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 试点, 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行公立医院管办分离, 组建市医院管理局。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 组建西部首家综

  合性文化产权交易所。

 进一步对五城区下放规划、 国土、 建设和城管等管理权限。

 二是加快了 全域成都规划编制实施。

 按照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 标, 制定了 规划建设导则, 确立了 布局组团化、 产业高端化、 功能复合化等“九化” 规划原则。

 编制完成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规划纲要和总体发展战略规划、 示范线和城市绿道系统建设等规划。

 修订完善市域现代交通体系规划和新农村规划建设技术导则, 编制完成快速轨道交通规划, 在全国率先建立乡 村规划师制度并正式派驻首批乡 村规划师。

 完成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草案)

 编制工作。

 三是加快了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线建设。

 扎实推进 11条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线和 100 个示范项目 建设, 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加快构建新型城乡 形态。

 优先安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一般旧 场镇改造和城乡 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 , 配套实施 113 个现代农业产业化项目 , 同步推进农村新型综合社区建设, 21 个土地综合整治示范点建设顺利实施,1. 4 万农村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积极打造健康绿道等生态景观, 绿道体系示范项目 基本完工, 示范线作用不断显现。

 四是加快了 农村“四大基础工程” 推进。

 农村产权制度

  改革不断深化, 农村产权确权颁证基本完成, 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 改革试点深入推进, 建立集体公益林生态保护资金制度, 核实发放耕保基金 19. 6 亿元。

 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深入开展, 市级财政下拨专项资金 4. 3 亿元,实施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项目 34002 个。

 土地综合整治稳步实施, 初步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制度, 实施土地整理项目 95 个, 新增耕地 7. 8 万亩, 实施城乡 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 120 个, 涉及建设用地整理面积 6. 3 万亩。农村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加快完善, 村民议事会制度化、 规范化和程序化水平不断提升, 基层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荣获中国全面小康特别贡献城市奖。

 三、 灾后恢复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 一是灾后重建任务基本完成。

 全市灾后重建项目 累计完成投资 828. 9 亿元。

 城乡 住房重建全面完工, 分别累计完成4. 3 万套和 13. 7 万套, 灾后重建集中居住点建成 749 个。

 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重建基本完成, 169 所中小学校和 239 个卫生重建项目 投入使用, 电力、 通讯、 交通等重建项目 全面竣工, 全省首个灾后重建重大项目 成灌快铁建成运营, 二王庙古建筑群抢救保护工程全面完成。

 “新家园、 新生活、 新风尚” 文明活动深入开展, 建成农村新型社区 180 个。

 完成生态修复 50 万亩, 灾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二是灾区经济振兴发展。

 工业重建项目 累计开工 403 个,竣工率 98. 5%, 完成投资 116. 8 亿元。

 旅游重建项目 累计开工 18 个, 完成投资 20. 4 亿元, 商贸服务和粮食流通重建项目 累计开工 906 个, 完工率 98. 4%。

 农业重建项目 累计开工16 个, 完成投资 53. 5 亿元。

 对口 援建项目 累计开工 380 个,完工 376 个, 都江堰“10 万亩现代生态农业集聚区”、“闽彭产业园” 等合作园区加快建设, 具有灾区地域特色的旅游品牌和绿色生态农业加快发展。

 都江堰、 彭州、 崇州、 大邑等重灾市县三次产业全面恢复并远超震前水平。

 三是有效应对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

 8 月 中旬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 我市立即启动防汛应急预案, 及时协调组织救援力量, 全力解救被困人员 , 妥善转移安置受灾群众8. 4 万人。

 灾区干部群众充分运用抗击特大地震灾害成功经验, 层层落实防范监测, 及时进行应急避险, 最大限度减少人员 伤亡和财产损失。

 有关部门快速响应, 千方百计恢复交通、 电力、 通信和供水等基础设施, 全面加强水情、 气象监测和地质灾害排查, 灾区生产生活得到及时恢复。

 四、 对外开放合作显著进步 一是招商引 资取得突破性进展。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位居中西部城市之首, 实现 64. 1 亿美元, 增长 43. 2%; 实际到位内资 1932. 3 亿元, 增长 33. 5%。

 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欧盟

  投资贸易合作洽谈会、 商界领袖成都论坛、 中央企业—成都合作发展论坛、 跨国公司 成都行等投资促进活动, 新签约重大项目 374 个, 成功引 进德州仪器、 戴尔、 联想、 SK 集团、富士康、 仁宝、 纬创等世界知名 企业, 在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上取得重大突破。

 落户 世界 500 强企业增至 189 家。

 被《福布斯》 评为未来 10 年全球发展最快城市排行榜第一名 。

 二是对外合作交流成效明显。

 全年进出口 总额位居中西部城市之首, 实现 246. 6 亿美元, 增长 38. 6%。

 新批对外直接投资项目 22 个, 完成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 6. 8亿美元, 增长 19. 7%。

 成功举办中美市长峰会、“成都· 以色列周 ”、 “世博会成都日 ”、 “全球招募熊猫守护使”、 成都大熊猫赠澳门等重大国际交流活动。

 新增英国谢菲尔德市为友好城市, 与澳大利亚珀斯市等 5 座城市结为友好合作关系城市, 国际友好城市增至 13 个, 友好合作关系城市增至 28 个,荣获“中国国际友城交流合作奖” 和“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

 三是区域合作拓展深化。

 成都经济区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签订实施, 成资、 成眉、 成阿等合作工业园区进展顺利, 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13. 9 亿元。

 成简快速通道、 三岔湖旅游快速通道等交通共建项目 加快建设, “两湖一山” 等旅游

  合作项目 有序推进, 成眉合作共建现代农业科技园区顺利实施, 成都、 资阳和眉山实现区域通信并网共用长途区号。

 成都与重庆、 长三角、 珠三角、 环渤海城市合作加强, 成都和广州异地就医结算顺利实施。

 五、 城乡 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提升 一是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加快建设。

 西部综合交通主枢纽地位基本形成, 双流国际机场第二跑道投入使用, 新增成都至班加罗尔、 马尔代夫直飞客运航线, 机场新货站建成使用,新航站楼建设进展顺利。

 率先与铁道部合资组建成都轨道交通公司, 全面加快市域轨道交通建设。

 成昆铁路货运外绕线、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成运营, 成绵乐城际、 成都东客站、成蒲快铁、 成灌快铁彭州支线等重大铁路项目 加快实施, 成兰铁路、 成贵铁路、 成渝客专、 成西客专、 成雅铁路、 火车北站扩能改造和铁路“一所三段” 顺利启动, 成金快铁进入前期工作; 地铁 1 号线顺利投运, 地铁 2 号线加快建设; 第二绕城、 成德绵、 成自 泸、 成安渝、 成德南等 5 条高速公路开工建设, 邛名 高速建成投运。

 通信枢纽建设全面加快, 成都电信 1G 国际直达数据专用通道顺利开通, “无线成都” 综合应用平台、 万国数据存储与容灾系统等项目 建成投用, 成都超级计算中心二期、 物联网示范应用等工程加快推进, 成都互联网同城直联试验网运行良好, 3G 网络基本覆盖全域成

  都。

 二是城乡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

 中心城区“两轴四片”新开工重大项目 19 个, 完成投资 220 亿元, 东郊企业生活区危旧房改造惠民工程、 城中村改造分别完成投资 10. 2 亿元和 32 亿元。

 成灌快速路、 成德大道、 川陕路改造、 三环路龙潭立交桥、 天府大道下穿隧道等工程顺利竣工, 中心城区打通断头路 7 条、 建成投用人行天桥 42 座, 一环路西门车站等 3 座上跨立交桥开工建设, 成郫灌干道等市域快速通道加快建设。

 重点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264 亿元, 一般场镇改造完成投资 30 亿元, 黄龙溪、 平乐、 街子等古镇建设成效明显。

 新居工程安置房和新型社区分别新增竣工 230 万平方米、 216 万平方米。

 日 供水 40 万吨的自 来水六厂 C 厂建成投产。

 三是城乡 管理水平加快提升。

 中心城区主要干道和重要街区风貌整治扎实推进, 人民南路、 滨江路综合整治全面完成, 人民北( 中)

 路、 蜀都大道综合整治基本完成。

 智能交通综合数据枢纽建设方案编制完成, 公安交管指挥中心一期工程建成投用。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加大财政投入和补贴,新增公交专用道 12 条、 公交场站 11 个、 公交车 1200 辆、...

篇五:(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

厌 厌 厌 厌 厌 厌 厌 厌 缘 缘 缘 缘 缘 缘 缘 缘 缘 缘 缘 缘 缘 缘 缘 寓 寓 寓 寓 寓 寓 寓 寓 寓 寓 寓 寓 寓 寓 寓 寓 寓 寓 寓 寓 寓 朽 朽 医 医 医 医 医 医 医 医 医 医 医 医 医 医 医 医医 医 医 医 医 医 医 医 振 原 原 原 原 原 原 原 原 痒 痒 痒 痒 痒 痒 痒 痒 痒 痒 痒 痒 痒 痒 痒 痒 痒 痒 痒 痒 痒 艺 艺 艺 艺 艺 艺 艺 艺 艺 艺 艺 艺 艺 艺 艺 艺 艺 艺 艺 艺 艺 艺 艺 以 以 以 以 以 以 以 以 以 以 以 以 以 以 以 以 以 以 以 以 以以 以 诈 诈 诈 诈 诈 诈 诈 诈 诈 诈 诈 诈 诈 诈 诈 诈 诈 诈 诈 诈 诈 诈 诈 诈 诈 需 需 需 需 需 需 需 需 需 需 需 需 需 需 需 需 需 需 需 需 需 需 以 以 以 以 以 以 以 以 以 以 以 以 以 以 以 以 以 以 优 优 优 优 优 优 优 优 优 优 优 优 优 优 优 优优 虚 虚 虚 虚 虚 虚 虚 虚 虚 虚 虚 虚 虚 虚 虚 虚 虚 虚 诌 诌 诌 诌 诌 诌 诌 诌 诌 诌 诌 诌 诌 诌 诌 诌 诌 诌 诌 诌 诌 诌 诌 诌 诌 幼 幼 幼 幼 幼 幼 幼 幼 幼 幼 幼 幼 幼 幼 幼 扎 扎 扎 扎 扎 扎 扎 扎 扎 扎 扎 扎 扎 扎 扎 扎 扎 扎 扎 扎 扎 扎 秀 秀秀 秀 秀 秀 秀 秀 秀 秀 秀 秀 秀 秀 秀 秀 秀 秀 秀 秀 秀 坷 坷 坷 坷 坷 坷 坷 坷 坷 坷 坷 坷 坷 坷 坷 坷 坷 坷 坷 坷 炽 炽 炽 炽 炽 炽 炽 炽 炽 炽 炽 炽 炽 炽 炽 炽 炽 炽 炽 炽 炽 炽 炽 炽 炽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哈哈 掸 掸 掸 掸 掸 掸 掸 掸 掸 掸 掸 掸 掸 掸 掸 掸 官 官 官 官 官 官 官 官 官 官 官 官 官 官 官 波 波 波 波 波 波 波 波 波 波 波 波 波 波 波 波 波 波 波 波 波 波 波 波 客 客 客 客 客 客 客 客 客 客 客 客 客 客 客 客 客 客 客 从 从 从 从 从 从 从从 从 从 从 从 从 从 从 从 从 从 从 从 从 从 玖 玖 玖 玖 玖 玖 玖 玖 玖 玖 玖 玖 玖 玖 玖 玖 玖 玖 玖 玖 玖 玖 玖 玖 玖 玖 玖 玖 玖 玖 玖 玖 玖 玖 玖 玖 玖 玖 玖 玖 秽 秽 秽 秽 秽 秽 秽 秽 秽 秽 秽 秽 秽 秽 秽 秽 秽 秽 秽 秽 秽 秽 秽 靠 靠 靠 靠 靠靠 靠 靠 靠 靠 靠 靠 靠 靠 靠 靠 靠 靠 靠 靠 靠 靠 靠 靠 聪 聪 聪 聪 聪 聪 聪 聪 聪 聪 聪 聪 聪 聪 聪 聪 聪 裹 裹 裹 裹 裹 裹 裹 裹 裹 裹 裹 裹 裹 裹 裹 孩 孩 孩 孩 孩 孩 孩 孩 孩 孩 孩 孩 孩 孩 孩 孩 孩 孩 孩 称 称 称 称 称 称 称 称 称 称 称 称 称称 称 称 称 称 称 称 称 称 称 李 李 李 李 李 李 李 李 李 李 李 李 李 李 李 李 李 李 李 李 李 适 适 适 适 适 适 适 适 适 适 适 适 适 适 适 适 适 适 适 适 通 通 通 通 通 通 通 通 通 通 通 通 通 通 通 通 通 通 通 泅 泅 泅 泅 泅 泅 泅 泅 泅 泅 泅 泅泅 泅 泅 泅 泅 泅 泅 泅 泅 穗 穗 穗 穗 穗 穗 穗 穗 穗 穗 穗 穗 穗 穗 穗 穗 穗 穗 穗 穗 穗 穗 穗 穗 穗 瞒 瞒 瞒 瞒 瞒 瞒 瞒 瞒 瞒 瞒 瞒 瞒 瞒 瞒 瞒 瞒 瞒 瞒 匹 匹 匹 匹 匹 匹 匹 匹 匹 匹 匹 匹 匹 匹 卵 卵 卵 卵 卵 卵 卵 卵 卵 卵 卵 卵 卵 卵 卵 卵 卵卵 纬 纬 纬 纬 纬 纬 纬 纬 纬 纬 纬 纬 纬 纬 纬 纬 纬 纬 纬 纬 纬 纬 纬 纬 纬 黎 黎 黎 黎 黎 黎 黎 黎 黎 黎 黎 黎 黎 黎 黎 黎 黎 黎 黎 黎 黎 黎 妹 妹 妹 妹 妹 妹 妹 妹 妹 妹 妹 妹 妹 妹 妹 妹 妹 妹 妹 妹 妹 鳃 鳃 鳃 鳃 鳃 鳃 鳃 鳃 鳃 鳃 鳃 鳃 鳃 鳃鳃 鳃 鳃 鳃 鳃 婶 婶 婶 婶 婶 婶 婶 婶 婶 婶 婶 婶 婶 婶 婶 婶 婶 婶 尿 尿 尿 尿 尿 尿 尿 尿 尿 尿 尿 尿 尿 尿 尿 尿 尿 尿 尿 尿 尿 尿 尿 尿 亲 亲 亲 亲 亲 亲 亲 亲 亲 亲 亲 亲 亲 亲 亲 亲 亲 亲 亲 亲 亲 亲 跌 跌 跌 跌 跌 跌 跌 跌 跌 跌 跌 跌 跌跌 跌 湖 湖 湖 湖 湖 湖 湖 湖 湖 湖 湖 湖 湖 孩 剁 剁 剁 剁 剁 剁 剁 剁 剁 剁 剁 剁 剁 剁 剁 剁 剁 剁 剁 剁 剁 剁 剁 剁 槛 槛 槛 槛 槛 槛 槛 槛 槛 槛 槛 槛 槛 槛 槛 槛 创 创 创 创 创 创 创 创 创 创 创 创 创 创 创 创 创 创 创 创 创 创 创 绞 绞 绞 绞绞 绞 绞 绞 绞 绞 绞 绞 绞 绞 绞 绞 绞 绞 绞 绞 绞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炽 炽 炽 炽 炽 炽 炽 炽 炽 炽 炽 炽 炽 炽 炽 炽 炽 炽 炽 炽 炽 炽 贩 贩 贩 贩 贩 贩 贩 贩 贩 贩 贩 贩 贩 贩 贩 贩 贩 贩 贩 贩 贩 贩 贩 贩贩 兵 兵 兵 兵 兵 兵 兵 兵 兵 兵 兵 兵 兵 兵 兵 兵 兵 兵 兵 官 官 官 官 官 官 官 官 官 官 官 官 官 官 官 官 混 混 混 混 混 混 混 混 混 混 混 混 混 混 混 吵 吵 吵 吵 吵 吵 吵 吵 吵 吵 吵 吵 吵 吵 吵 吵 吵 吵 吵 吵 吵 吵 吵 吵 吵 般 般 般 般 般 般 般般 般 般 般 般 般 般 般 般 般 般 档 档 档 档 档 档 档 档 档 档 档 档 档 档 档 档 档 档 档 档 亨 亨 亨 亨 亨 亨 亨 亨 亨 亨 亨 亨 亨 亨 亨 亨 亨 亨 亨 亨 衡 瘸 瘸 瘸 瘸 瘸 瘸 瘸 瘸 瘸 瘸 瘸 瘸 瘸 瘸 瘸 瘸 瘸 瘸 瘸 瘸 啼 啼 啼 啼 啼 啼 啼 啼 啼 啼啼 啼 啼 啼 啼 啼 啼 啼 啼 啼 啼 啼 啼 啼 啼 顷 顷 顷 顷 顷 顷 顷 顷 顷 顷 顷 顷 顷 顷 顷 顷 顷 顷 顷 顷 顷 恰 暮 暮 暮 暮 暮 暮 暮 暮 暮 暮 暮 暮 暮 暮 暮 暮 拴 拴 拴 拴 拴 拴 拴 拴 拴 拴 拴 拴 拴 拴 拴 卢 卢 卢 卢 卢 卢 卢 卢 卢 卢 卢 卢 卢 卢 卢卢 卢 卢 卢 卢 卢 卢 篱 篱 篱 篱 篱 篱 篱 篱 篱 篱 篱 篱 篱 篱 篱 篱 篱 篱 篱 篱 篱 痛 痛 痛 痛 痛 痛 痛 痛 痛 痛 痛 痛 痛 痛 痛 痛 痛 痛 痛 痛 题 题 题 题 题 题 题 题 题 题 题 题 题 题 题 题 题 题 题 题 请 请 请 请 请 请 请 请 请 请 请 请 请 请 请请 请 请 请 请 挝 挝 挝 挝 挝 挝 挝 挝 挝 挝 挝 挝 挝 挝 挝 挝 挝 挝 挝 挝 挝 挝 挝 拎 拎 拎 拎 拎 拎 拎 拎 拎 拎 拎 拎 拎 拎 拎 拎 拎 拎 拎 拎 拎 拎 拎 拎 田 田 田 田 田 田 田 田 田 田 田 田 田 田 田 田 田 潍 潍 潍 潍 潍 潍 潍 潍 潍 潍 潍 潍 潍潍 潍 潍 潍 潍 潍 潍 潍 潍 潍 敏 敏 敏 敏 敏 敏 敏 敏 敏 敏 敏 敏 敏 敏 敏 敏 敏 敏 敏 敏 瑟 瑟 瑟 瑟 瑟 瑟 瑟 瑟 瑟 瑟 瑟 瑟 瑟 瑟 瑟 瑟 瑟 瑟 瑟 瑟 瓤 瓤 瓤 瓤 瓤 瓤 瓤 瓤 瓤 瓤 瓤 瓤 瓤 瓤 瓤 瓤 瓤 瓤 瓤 瓤 瓤 瓤 瓤 丸 丸 丸 丸 丸 丸 丸 丸 丸 丸丸 丸 丸 丸 丸 丸 丸 丸 丸 丸 丸 丸 丸 粮 粮 粮 粮 粮 粮 粮 粮 粮 粮 粮 粮 粮 粮 粮 粮 粮 亮 亮 亮 亮 亮 亮 亮 亮 亮 亮 亮 亮 亮 亮 亮 亮 澎 澎 澎 澎 澎 澎 澎 澎 澎 澎 澎 澎 澎 澎 澎 澎 澎 澎 澎 史 史 史 史 史 史 史 史 史 史 史 史 史 史 史 史 史 史史 史 史 史 史 史 哩 哩 哩

 2007 年 年 哩 成都市人民政府政府工 哩 作报告 过去五年的政府 哩 工作

 过去的五 请 年,在省委、省政府和 请 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 请 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 请下,市政府高举中国特 请 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请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请 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请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请 ,深入实施城乡统筹、 请 “四位一体”科学发展 请 总体战略,大力推进城 请 乡一体化发展,圆满完 请 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一次 请 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 请 务,全市经济社会实现 请 又好又快发展,人居环 请 境、创业环境和综合竞 请争力迈上了新台阶,被 请 国家批准为全国统筹城 请 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请 。

 一、经济健 请 康快速发展

 综 请 合实力大幅提升。经济 请 总量明显增长,200 请 7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 请 总值 3324.4 亿元 请 ,按可比价格比 200 请 2 年增长 91.2%; 请 一、二、三产业分别实 请 现增加值 235.5 亿 请 元、1504 亿元和 1 请 584.9 亿元,比 2 请 002 年分别增长 30 请 .4%、130.6% 请 和 73.5%,三次产 请 业比例由 2002 年的 请 8.4∶37.5∶5 欺4.1 调整为 7.1∶ 欺 45.2∶47.7。

 欺 财政收入大幅提高,财 欺 政总收入 993.2 亿 欺 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欺 716.8亿元,同口 欺 径比 2002 年分别增 欺 长 436%和 705% 欺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欺 入达14800 元,比 欺 2002 年增长 65% 欺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欺 达 5400 元,比 20 欺 02 年增长 59.9% 欺 。消费需求明显扩大, 欺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 屯 357 亿元,比 200 屯 2 年增长 91.3%。

 屯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实 屯 现增加值 1660 亿元 屯 ,比 2002 年增长 1 屯 44.2%。五年完成 屯 固定资产投资 7673 屯 亿元,其中民间投资占 屯56.4%。

  屯

  “三个集中”成效 屯 显著。推进工业集中发 屯 展取得明显突破。加强 屯 产业布局规划调控和政 屯策引导,健全投资促进 屯 机制,将原规模小、布 屯 局散的 116 个工业开 屯 发区,优化调整为 21 屯 个工业集中发展区,2 屯 007 年入驻规模以上 屯 工业企业 1449 户, 屯 工业增加值的集中度达 篇 63.5%。

 篇 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取得 篇 明显成效。采取入股、 篇 租赁、转包等形式,推 篇 进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 篇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篇 农民专合组织和种植大 篇 户集中,五年共流转农 篇 用地 235.6 万亩, 篇 其中流转耕地 170. 篇 8 万亩,全市 2000 篇 亩以上集中成片的粮食 篇 规模经营面积达 2.6 篇 万亩,平均每亩增收 6 篇 00 元以上。

 篇 推进农民向城镇集中取 篇得明显进展。中心城区 篇 农民集中居住区与城市 篇 社区完全接轨,县城和 卢 区域中心镇农民集中居 卢 住区参照城市社区标准 卢 建成城镇新型社区,有 粮 条件的农村地区参照城 粮 镇社区标准建成农村新 粮 型社区,五年新建农民 粮 集中居住区和农村新型 粮 社区 2249.1 万平 粮 方米,37.8 万农民 粮 生活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粮 ,城镇化率由 2002 粮 年的55.7%提高到 炸 63%。

 推进 炸 “三大工程”取得明显 炸 效果。加快实施农业产 炸 业化经营、农村发展环 炸 境建设和农村扶贫开发 炸 ,五年共实施土地整理 炸 114 万亩,改造中低 炸 产田土 80.8 万亩, 炸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38 炸1 平方公里,新建、改 炸 建镇村公路 5787 公 炸 里,实现电网改造户户 炸 通和同网同价、广播电 炸 视和电话村村通,解决 炸 了 82 万农村居民饮水 炸 安全问题,新建农村户 炸 用沼气池 12.8 万口 炸 ,帮扶贫困村 403 个 炸 ,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 炸 入年均增长 21.2% 炸 。

 三次产业协 炸 调发展。工业实现了新 炸 跨越。2007 年实现 炸 工业增加值1173. 幼 4 亿元,其中规模以上 幼 工业增加值 980.5 幼 亿元,比 2002 年分 幼 别增长 141.3%和 幼 193%。电子信息、 幼 机械等六大主导产业作 幼 用增强,2007 年实 幼 现增加值 750 亿元, 幼 比 2002 年增长 20 幼 6%。大企业大集团发 幼 展壮大,五年新增销售 幼 收入 10 亿元以上工业 幼 企业 20 户,50 亿元 幼 以上工业企业 5 户。工 幼 业发展后劲增强,五年 幼 完成工业投资 2005 幼 亿元、技改投资 147 幼 9.5 亿元,实施英特 幼 尔、攀成钢等重大产业 须 化项目 167 项,新创 须 中国名牌产品 18 个、 须 国家免检产品 70 个。

 须 全面完成市属国有工业 须 企业改制,基本完成东 须 郊工业区结构调整,搬 须 迁规模以上企业 163 须 户,129 户企业竣工 须 投产。

 服务业 须 增创了新优势。金融业 须 蓬勃发展,五年新增美 须 国花旗、英国汇丰等中 须 外金融机构 26 家,引 须 进建行、平安等金融机 须 构后台服务中心 12 家 须 ,市商业银行引进境内 须 外战略投资 60 亿元, 须 成功实施增资扩股。旅 须 游业快速发展,打造推 须 出三圣花乡等 8 个 4A 寓 级景区和旅游精品线路 寓 ,建成香格里拉等 10 寓 个五星级标准酒店和宜 寓 必思等一批经济型商务 寓 酒店,实现旅游总收入 寓 415 亿元,比 200 寓 2 年增长 136.9% 寓 ,荣获“中国最佳旅游 寓 城市”称号。物流业加 寓 快发展,开通蓉深海铁 寓 联运“五定班列”,新 寓 增成都至阿姆斯特丹等 寓 20 条国际航线,启动 寓 成都航空物流园区等 7 寓 个物流园区建设。会展 寓 业迅速发展,建成新国 寓 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 寓 欧洽会、花博会、糖酒 寓 会等重要展会 882 次 寓 。软件及信息服务业持 寓 续快速发展,实现经营 寓 收入 300 亿元,比 2 寓 002 增长490%, 寓 被授予首批“中国服务 寓 外包基地城市”。

 眩

  现代农业开拓了新 眩 局面。五年全市财政用 眩 于“三农”

 支出 254 眩 亿元,建成标准化特色 眩 农产品基地 152 个, 眩 新建农民专合组织 19 眩 11 个,培育规模以上 眩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6 眩 15 家,联系带动农户 眩 135.2 万户。茶叶 眩 、猕猴桃、花卉、蔬菜 眩 等十大特色优势农产品 眩 对农业产值贡献率达 7 眩 1%。组建现代农业发 眩 展投资公司、现代农业 眩 物流业投资公司和小城 眩 镇建设投资公司,创新 眩 担保、贴息、参股等方 眩 式支持农业农村发展, 眩 现代农业发展投融资平 幼 台基本形成。建成覆盖 幼 农村地区的农技、农机 幼 、检疫服务站点 224 幼 个,新增国家地理标志 幼 保护产品 7 个,获得无 幼 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 幼和有机食品认证 424 幼 件。

 二、人居 幼 环境显著改善

  幼

  强化了规划引领作 幼 用。编制完成十一五经 幼 济社会发展规划,启动 幼 实施“一区两带”和主 幼 体功能区规划,完善编 幼 制“四大现代产业基地 幼...

篇六:(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 ——在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蒋巨峰

 各位代表:

 现在, 我代表省人民政府, 向大会报告工作, 请予审查, 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2009年工作回顾

  2009 年, 面对繁重的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我们按照党中央、 国务院的要求和部署, 在省委的领导下, 在省人大、 省政协的监督支持下,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团结带领全省人民, 紧紧围绕“两个加快”,坚定信心、 攻坚克难, 灾后恢复重建加快推进, 经济止滑回升、 向好发展, 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纳入国家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项目开工 94.3%, 其中完工 73.6%; 完成投资 6002.7 亿元, 占概算投资的 63.9%。

 初步统计, 全省生产总值 14151.3 亿元,增长 14.5%;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1174.2 亿元, 增长 21.9%; 城镇新增就业 72 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 4.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904 元, 增长 10.1%; 农民人均纯收入 4462 元, 增长 8.3%;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0.8%; 人口自然增长率 2.7‰。

 一、 灾后恢复重建全力推进

  按照中央“力争在两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目标任务” 的要求, 及时调整目标进度和年度计划, 细化措施, 加强督查, 灾后恢复重建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灾区在重建中崛起, 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民生项目重建加快推进。

 规划重建的 126.3 万户农村永久性住房全部完成, 因余震等因素新增19.6 万户农村住房重建已开工 99.9%, 其中完工 77%。

 25.9 万套城镇住房开工 97.1%, 其中完工74.7%。3002 所学校开工 99.2%, 其中完工 79.7%。1362 个医疗卫生机构开工 93.8%, 其中完工 75.5%。福利院和敬老院开工 79%, 其中完工 49%。

 文化服务设施项目开工 78.3%, 其中完工 58.5%。

 广播电视项目开工 73.2%, 其中完工 9.3%。

 基础设施重建进展顺利。

 12 个高速公路和 88 个国省干线及重要经济干线项目全部开工。

 农村公路恢复重建 2.1 万公里, 383 个客运站完工 324 个。

 开工水利项目 1279 个, 震损水库除险加固完工 598 座, 解决 368.4 万群众饮水问题。

 完成 35 千伏及以上电网恢复重建项目 175 个。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项目完工 68.5%。

 北川、 汶川、 青川 3 个县城及映秀、 汉旺等 35 个城镇重建加快推进。

 产业重建成效明显。

 184 个农村建设项目全部开工。

 2440 户规模以上受损工业企业有 97.6%恢复生产, 6 个重灾市(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6239 个市场服务体系项目开工 6237 个, 其中完工 85.8%。

 灾区产业结构调整进展加快, 产业布局逐步优化。

 困难群众帮扶卓有成效。

 帮扶安置因灾失地农民 5.6 万户。

 帮助 41.9 万名受灾群众实现就业,对 1500 家企业、 18 万职工进行失业预登记并发放失业保险金。

 切实帮助农村建房困难群众解决住房贷款难问题。

 为 5424 户再生育家庭提供全程服务, 2842 名妇女怀孕, 已出生婴儿 1662 名。

 因灾造成的孤儿、 孤老、 孤残人员和无房散居“五保” 对象全部纳入福利院、 敬老院重建规划统筹安置。

 新建了一批残疾人康复机构。

 加强“四保一储备” 工作, 实施“爱心助孤” 行动, 确保灾区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欢乐过年。

 生态重建有序展开。

 林草植被恢复 165 万亩, 占规划的 35.9%。

 启动大熊猫栖息地修复项目。实施 39 个极重和重灾县地质灾害详查与区划工作, 对 11384 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落实防治措施, 成功避让重大地质灾害 36 起。

 精神家园重建同步实施。

 建立心理卫生五级服务网络和省心理卫生服务中心, 对灾区群众和基层干部开展心理抚慰。

 地震遗址保护工作得到加强, 都江堰伏龙观完成修复, 启动理县桃坪羌寨、马尔康直波碉楼等文物抢救保护工程, 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加快建设。

 对口支援工作扎实推进。

 援建省市区与灾区协议援建项目 3118 个, 到位资金 415.2 亿元; 开

 工 2831 个, 其中完工 1555 个。

 建设合作产业园区 18 个, 协议引进项目 420 个、 投资总额 500 多亿元。

 香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确定援助项目 291 个, 到位资金 41.2 亿元; 开工 87 个, 其中完工 3个。

 省内对口支援工作有效推进。

 重建工程质量和资金物资得到有效监管。

 坚持进度服从质量, 严格执行项目建设制度规定, 对市(州)和重灾县(市、 区)进行巡回检查、 驻点检查和跟踪审计, 及时督促整改发现的问题, 查处涉案人员 11 人、 涉案金额 1200 万元。

 重建工程质量和资金物资使用没有发现大的问题。

 二、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密切关注形势, 主动把握先机, 认真落实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 制定实施扩内需保增长计划及一系列专项政策措施, 全省经济率先止滑回升、 向好发展。

  投资消费强劲拉动。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2020.7 亿元, 增长 58.1%。

 达成扩能、 乐巴、 襄渝二线铁路竣工投运, 成绵乐城际、 成都至都江堰快速、 兰渝等铁路项目加快推进, 成都至蒲江、 巴达、 成都至都江堰彭州支线、 达万电气化改造、 成都站扩能改造等铁路项目开工建设。

 成自泸赤、巴南、 成安渝等 11 条高速公路开工建设, 在建里程 3020 公里; 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和农村断头路建设加快推进。

 双流机场二跑道基本建成。

 泸州、 宜宾港建设进展顺利。

 瀑布沟水电站蓄水发电, 溪洛渡、 向家坝等大中型水电工程顺利推进。

 亭子口水利工程开工, 武都、 二郎庙等 17 处大中型水利工程加快建设。

 建成向家坝至上海特高压、 德阳至宝鸡超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758.7 亿元, 增长 20%。

 城乡 流通网络逐步完善, 新建和改造“万村千乡” 农家店 1.2 万家。

 落实家电和汽车摩托车下乡、 汽车以旧换新政策, 发放补贴 14.4 亿元, 拉动消费 137 亿元。

  三次产业较快发展。

 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企业解困、 节日加班补贴, 实施阶段性优惠电价、 扩大直购电试点, 推进银企对接, 指导企业“抱团过冬”。

 制定实施工业“7+3” 产业发展规划、 八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行动计划。

 扎实推进培育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1525” 工程。

 完成技改投资 2540 亿元, 增长 54.6%。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 5678.3 亿元, 增长 19%;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21.2%,实现净利润 908.8 亿元、 增长 33.7%。

 落实强农惠农政策, 兑现粮食直补、 农资综合直补、 良种补贴、 农机补贴等 65.3 亿元。

 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推进, 畜牧业现代化试点提质扩面。

 新增有效灌面 57 万亩。

 农机总动力增长 8%。

 粮食总产量增产 15 亿斤, 肉类总产量增长 4.2%, 林业总产值增长 5.5%。

 第一产业增加值 2240.6 亿元, 增长 4.0%。

 制定实施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 生产性、民生性服务业发展加快, 软件、 信息服务和服务外包销售收入 650 亿元。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 25127.8 亿元, 比年初增加 6323.1 亿元; 本外币贷款余额 15979.4 亿元, 比年初增加 4560.7 亿元。

 启动旅游重振工程“五大行动”, 实现旅游收入 1472.5 亿元、 增长 34.8%, 国内游恢复到震前水平。

 启动 18 个投资上亿元的文化产业项目, 新增 10 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第三产业增加值5198.8 亿元, 增长 12.4%。

  改革开放务实推进。

 成都统筹城乡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正式批复并组织实施, 德阳、 自贡、 广元 3 个省级试点和 20 个市级试点扎实推进。

 扩权强县试点增加到 59 个, 试点县 GDP 增速比全省快 0.3 个百分点, 县域经济活力增强。

 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 省属国有企业改制取得新进展, 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占 GDP 的比重达到 54.2%。

 财税改革深入推进, 支出结构不断优化, 重点支出保障有力。

 金融改革扎实推进, 引进金融机构 7 家,通过企业上市、 保险机构直投、 资产证券化、 发行债券等直接融资 640 亿元。

 组建四川发展(控股)有限公司、 四川铁路投资集团两个省级投融资平台。

 除三州外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全部兑现。

 坚持高标准、 有特色, 成功举办第十届西博会, 我省共签约项目 1146 个、 投资总额 4705.3 亿元。

 大力承接产业转移, 组织参与国内外重大经贸活动, 到位国内省外资金 4063.7 亿元、 增长 35.5%, 实际使用外商投资 41.3 亿美元、 增长 23.5%。

 在川落户世界 500 强企业 151 家, 其中新增 9 家。

 进出口总额 242.3 亿美元、 增长 9.6%, 其中出口 141.5 亿美元、 增长 7.8%。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 33.7 亿美元, 增长 40.2%。

 外事、 港澳、 对台和侨务工作得到加强, 新增外国领事馆 1 家、 国际友城 3 对。

 口岸、 海关、 检验检疫等涉外管理服务更加科学高效。

 成都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行。

 区域开放合作深化, 启动成渝经济区四川部分“一极

 一轴一区块” 建设。

  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 生态建设力度加大。

 科技创新能力加强, 新增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5家、 国家创新型企业 7 家。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上升到 9%。

 获得授权专利 20132件, 增长 50.6%。

 新增中国驰名商标 27 个。

 实施一批重大节能减排工程, 钢铁、 电力、 造纸等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步伐加快。

 全面完成 200 家工业企业和 60 家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挂牌整治。城市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提高到 70%和 83%。

 省控城市有 2 个达到大气环境质量国家一级标准, 21 个达到二级标准。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81.5%, 五大流域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 100%。

 初步测算,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5.5%以上, 化学需氧量、 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 0.19%、 1.07%。

 生态省建设稳步推进, 建成省级生态县 9 个, 天然林保护、 退耕还林取得新成效, 完成营造林 903.8 万亩, 治理沙化土地 3.3 万亩, 退牧还草 960 万亩, 治理水土流失2250 平方公里, 森林覆盖率达到 31.3%。

  三、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强

 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民生工程深入推进。

 全省财政投入八项民生工程 800 亿元, 比上年增加 299 亿元。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突出解决五大重点群体就业困难。

 劳务输出 2173.9 万人, 实现劳务收入 1468.9 亿元。

 全面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 并将大学生全部纳入。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0.3%, 并将国有关闭破产企业退休职工全部纳入。

 277 万企业退休人员增加了基本养老金。

 启动21 个县(市、 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城镇和农村低保对象累计月人均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145 元、 56 元。

 全面实施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和帐篷新生活行动、 彝区“三房” 改造, 富民安康工程、 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深入推进。

 投入中央、 省级专项扶贫资金 20.7 亿元, 扶持 93.5 万贫困人口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启动巴中革命老区连片扶贫开发。

 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稳步推进。

 开工新建廉租住房 6.6 万套, 启动改造城市棚户区 5.8 万户。

 实施农村人饮安全工程解决 298 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实施红层找水打井工程解决 120.2 万人的饮水困难。

 建成农村公路 3.1 万公里、 乡镇客运站(点)550 个。

 新建农村沼气池 64.8 万口。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实施藏区“9+3” 免费教育计划, 组织万余名藏区学生到内地接受免费中职教育。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进一步推进,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逐步完善。

 启动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下拨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 8 亿元。

 支持 78 所中等职业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高等教育稳步发展。

 特殊教育有效推进。

 全面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五项重点改革顺利推进。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93.4%, 受益 2180 万人次。

 实行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 全省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下降 19.1%、 4.1%。

 社区卫生服务快速发展。

 依法科学有序防控甲型 H1N1 流感。

 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连续三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成功举办第二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羌年”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川博物院投入使用, 省图书馆、 美术馆新馆开工建设。

 成功承办第一届全国智力运动会, 举办省第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

 我省体育健儿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

 广播电视“村村通”、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 镇和社区综合文化站建设、“西新工程” 和农家书屋等工程扎实推进。

 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标准提高到 720 元。

  社会管理不断完善。

 基层派出所、 司法所和法庭建设加快。

 平安建设全力推进, “大调解” 工作格局初步建立, 信访总量和群体性事件明显下降。

 加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治力度, 全省各类安全事故下降 4.9%, 死亡人数下降 10%, 其中重大事故下降 66.7%。

 城乡 环境综合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城乡面貌、 人居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深入推进。

 价格监测和质量监管得到加强, 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加强。

 保密、 档案工作力度加大。

 妇女、 儿童、 老龄、 残疾人等工作得到加...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