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地表形态变化的核心知识、能力与备考策略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地表 备考 形态 变化 核心

一、高考试题呈现

(2011年上海地理卷·十七)读地层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1 地层剖面示意图

沉积地层剖面以及其中的断层、褶皱等各种地质现象,就像一本地质历史教科书,记录了地壳发展、演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是我们了解地壳发展演化的窗口。

(1)已知石灰岩、页岩、砂岩分别是深海、浅海、河湖沉积的产物。根据该地层剖面岩层顺序,说明C层所处的海陆环境,并逐层分析从E层到G层海平面升降的变化过程。

(2)剖面图显示,该地区地层曾发生过褶皱。据图分析,该区褶皱发生在哪一地层形成以后,哪一地层形成以前?(以字母代地层)

(3)比较断层M的左右两侧地层,写出左侧缺失的地层。(写出字母)

(4)据图判断断层M与地层O形成的先后关系。

(5)根据该地层剖面,归纳该地区地壳演化过程中内外力地质作用的各种表现。

内力作用表现:

外力作用表现:

【答案】(1)C层表示该区为陆地环境;从E层到F层海平面下降;从F层到G层海平面上升。

(2)褶皱发生在K地层形成后,N地层形成前。

(3)H、I、J、K地层缺失。

(4)地层O先形成,断层M后形成。

(5)内力作用表现:褶皱、断层、地壳的升降运动。(任答两点即可)

外力作用表现:沉积地层、P层受侵蚀变薄、部分地层受侵蚀而缺失。(任答两点即可)

从上述高考试题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对地表形态变化这一内容的高考要求:

第一,要能判断出基本地质现象名称(静态的),如褶皱、断层以及各种地貌类型。

第二,要能恢复出地质演化的过程(动态的),而这些过程要通过地质现象的特征来判断。比如:沉积岩的岩层通常是水平状态的,当发生褶皱后才会发生弯曲和倾斜;岩层通常是连续的,当发生断裂后,才会出现岩层的错位;同一个地质作用下岩层应该是连续递变的,上下岩层间应该是整合的(如图中B→K岩层),当出现不整合现象时(如图中N与其以下岩层之间的关系),说明在发生N岩层沉积前有过侵蚀作用。只有通过对这些特征的判读才能分析出地质现象发生的时间先后。

要解决这类问题,我们必须掌握哪些核心知识和必须具备哪些核心能力?下面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期望达到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效果。

二、地表形态变化的核心知识

1.地形地貌的分类与辨识

我们很难把地球上的各种地形地貌一一罗列出来,但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一个大概的归类,这样做有利于我们对地形地貌的辨识与理解。

(1)依据尺度大小进行分类。

从宇宙角度看,地球是一个球体;从全球角度看,地球表面分为海洋和陆地;陆地上有高低起伏,总体又可以分为五类地形单元(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每类地形单元都不是孤立的,可以相互交错、相互包含,比如青藏高原上有山脉、盆地,四川盆地里有山地、丘陵;每个地形单元内部又可以继续分类,比如山地地形又分出山谷、山脊、山峰、鞍部、陡崖、山坡,而山谷还有峡谷、宽谷之分,山坡还有陡坡、缓坡之分……

(2)依据岩性影响进行分类

不同岩石的岩性不同,会形成特有的地形地貌,这些独特的地貌非常具有代表性,常常用来作为命题的切入点。比如,花岗岩地貌,以球状风化为代表;石灰岩地貌,以溶洞为代表;红色砂岩地貌,以丹霞地貌为代表;黄土地貌,以多沟壑为代表。

(3)从成因角度进行分类

断层地貌,以连绵陡崖为代表;岩浆活动地貌,以火山为代表;冰川地貌,以“U”型谷为代表;流水地貌,以“V”型谷、冲积扇等为代表;海岸地貌,以海蚀柱为代表;风成地貌,以“蘑菇石”、沙丘为代表。

2.地质构造与地形

地质构造,是指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常见的有褶皱和断层两类。因此,判断地质构造要看岩层,通俗地说是看“地下”。而地形是指地表形态,通俗地说是看“地上”。要掌握地质构造与地形,最好的方法不是读文字,而是看图示(图3)。

图3 地质构造与地形

从图3中,要求能读出:一是地质构造会导致地表高低起伏的变化;二是不同的地质构造规定着不同的地形;三是图中虚线所表示的是一个原始状态下的褶皱,图中地形是后来经过外力作用的塑造而成。

最大一级的地貌是虚线所示的构造所形成的陆地和海洋,陆地上则有褶皱和断层所形成的山脉,这些山脉(或高山、低山、丘陵)由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而成。

3.板块构造学说与内力作用

板块构造学说是目前解释大尺度地质地貌特征的最完善的学说,尤其是解释分布在板块边界的地质地貌特征,如: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多岛弧;消亡边界的海沟与岛弧(或海岸山脉)成对出现;用类似生长边界的理论解释东非大裂谷;用板块挤压、地壳上升,海洋逐渐演化为陆地的过程中,出现深海洋逐渐变为大陆架、生物大量繁殖的原理,来解释西亚、中亚、我国新疆一带多石油的现象。

因此,板块构造学说是个重点知识,其核心知识是板块的两大边界的分布以及板块俯冲示意图(图4)的解读。

图4 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

4.侵蚀、搬运、沉积与外力大小的关系

侵蚀、搬运、沉积是外力作用的三种主要结果,这三种结果的实质是外力(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大小的体现,而外力的大小又跟速度相关(速度越大,外力越大)。以流水作用为例,一条河流的任何位置都同时存在着侵蚀、搬运、沉积作用。一般而言,河流上游流速快、外力大,侵蚀作用大于沉积作用,总体表现为侵蚀,河床下切,地貌特征是河谷深,呈“V”字型;河流下游流速慢,侵蚀作用小于沉积作用,总体表现为沉积,江宽水深,地貌特征是形成三角洲;河流中游流速居中,侵蚀作用与沉积作用相当,既不表现为侵蚀,也不表现为沉积,总体表现为搬运,所以在所有地貌中,没有搬运地貌一说。许多同学会把移动沙丘误解为搬运地貌,移动沙丘的风力作用表现为迎风侧侵蚀、背风侧沉积,且两者相当,从而向前推进;只有固定的沙丘是风力沉积的地貌表现。

三、核心能力

从学习和应试两个角度讲,核心是对地貌的辨识和地貌成因的地质过程推理。地貌的辨识是静态的,而地貌成因的地质过程是动态的,从静态的表象联系到动态的推理分析,是本部分内容的核心能力。

1.地质构造形成的连续性

水平岩层—褶皱—断层—火山(地震)是内力作用的过程:在地壳运动过程中,水平岩层受到挤压,出现了褶皱;进一步挤压出现了断层等地质构造,使得地球表面起伏不平;在岩石断裂发生的那一刻,积累在岩石中的能量被释放,发生了地震;岩石断裂后,该处岩层比较薄弱,地下岩浆容易沿断裂处侵入上升,个别情况下,也有可能形成火山喷发(过程如图5所示)。

2.地质现象发生的时序先后判别

许多地质作用是同时进行、共同作用的,但地质作用下发生的现象是有先后的,对简单地质图要具备正确的判断推理能力。

比如对图6这一地质构造进行过程恢复的结论如下:

第一步,先发生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

第二步,受内力作用挤压,岩石发生形变,形成褶皱。

第三步,继续受挤压,形成断层。

第四步,岩浆上升侵入,形成侵入岩。

第五步,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这里的地质构造的过程恢复,参考图5的过程图,就容易理解了。

地质过程的恢复可以总结出两个知识点:一是沉积岩是后来者居上,也就是覆盖在上面的形成较晚;二是被破坏的构造总是先形成的,后形成的构造总是改变着先形成的。如图7所示,断层L1与L2比较,L1先于L2形成,因为L2是完整的,L1是不连续的,并发生了错位。

3.外力作用过程与地形地貌的变化

外力作用是在内力作用形成的地形“毛坯”上进行的进一步的塑造,它是一个不断“雕刻”的过程,因此不同阶段的地形地貌又有不同的表现。同时,这个“雕刻”的过程又是连续的,所以它们在地形地貌上有一定的联系。比如黄土高原上有三种最基本的地貌(如图8所示),分别为黄土塬、黄土梁和黄土茆,从塬、梁、茆三个字的字面上看,我们也能推测它们的特征。黄土塬是指黄土高原面上表面相对平坦的地形,形似平原;黄土梁指高原面上的一串山岭;黄土茆是指围着高原上一个独立的小山丘,开辟的一圈圈的梯田地形。它们的形成过程:平坦的黄土塬上被流水冲出一条条冲沟,沟与沟之间就留下了一道道梁;梁被流水进一步横切,就形成了一个个山包形的圆丘,就是茆。

图8

四、备考策略

1.熟悉各种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很难说清楚有多少种,而且能被我们亲眼所见的又不多,这给我们辨识地形地貌造成了困难。弥补这一不足的方法就是要多看地形地貌的景观图和示意图,尤其是那些具有典型特征的图。从应试的角度来说,这些景观图和示意图常常被用来作为高考命题的素材。

地形地貌是组成地理环境的要素之一,它是区域特征差异性的一个体现。因此,要结合区域地理知识,对不同区域的地形地貌进行比较、辨识。这样比较性地进行学习,我们能自觉地发现其中的一些规律,有利于理解和记忆。

2.从自然环境整体性去分析地形地貌的特征和变化

看地形地貌的景观图和示意图时,千万不能孤立地记,要与周边的景观(比如植被、河流等)结合在一起整体地观察,因为某一地形地貌的出现,总是与周边的环境相联系的。

比如,风力地貌总是分布在风力强大的区域,或者说外力主要是风力为主的区域,所以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容易形成风力地貌(如风蚀蘑菇、风蚀城堡、雅丹地形、沙丘和移动沙丘等)。冰川地貌就必定发育在能形成冰川的区域(纬度较高或海拔较高的地区)。喀斯特地貌则肯定出现在有石灰岩分布的地区。

也可以进行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分析。比如,从水系图中去判断地形地貌特征。以图9为例,为某岛水系和铁路图,从水系分布中可以判断出该岛西侧有一列山脉,山脉为东北—西南走向,岛屿的西侧陡峭、东侧较平缓;从铁路的分布可以推出,沿海为狭窄平原。

3.通过地形地貌对环境进行综合分析

从地形地貌中去分析该地的环境特征,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我们以科罗拉多大峡谷的一组试题为例,一起来体会这一点。

科罗拉多大峡谷穿过美国科罗拉多高原,大峡谷山石多为红色,从谷底到顶部分布着从寒武纪到新生代各个时期的水平岩层,层次清晰,色调各异,并且含有各个地质年代的代表性生物化石,被称为“活的地质史教科书”。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图10

(1)大峡谷地区的岩石,按成因来分属于 岩。

(2)景观1中,①位置以 (外力作用)为主,②位置以 (外力作用)为主。

(3)景观2中,石拱门的形成以风化和 (外力作用)为主。这一景观反映了当地的气候特征是

【答案及解析】(1)沉积岩。从材料中的“从谷底到顶部分布着从寒武纪到新生代各个时期的水平岩层……并且含有各个地质年代的代表性生物化石”可以推断出为沉积岩。

(2)沉积;侵蚀。从景观1图中,可以知道①位置位于河流的凸岸,相比于凹岸流速较缓,易发生沉积作用,而凹岸的沉积物就比较缺乏。②位置是基岩,为河流下切侵蚀所致,以侵蚀作用为主。

(3)风力侵蚀;干燥、风力大。景观2图,从外观上看是侵蚀的残余,拱门为差异侵蚀所致;周围的植被失分稀少,气候特征应该是干燥的;由此,推断该地的风力较大,石拱门的形成以风化和风力侵蚀为主。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