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辽西松树卯地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辽西 松树 地质 特征 方向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辽西松树卯地区位于北东向的八家子-杨家杖子岩浆热液成矿带的中部,化探工作在接触带及碳酸盐岩地层内发现大面积的铅、锌、金、银化探异常,区内矿产分三种类型,接触交代矽卡岩型、裂隙充填型及充填交代型。北东向的接触带构造和断裂构造为该区的控矿构造,是今后的主要找矿方向。

【关键词】松树卯;多金属矿;找矿方向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运用接触交代式成矿理论在松树卯地区找到了松树卯钼矿床及一些小型的铅锌矿,有的至今还在开采,但该区的找矿工作一直没有取得突破。

近年分析该区的资料发现该区在岩体与元古代碳酸盐岩的接触带及地层内发现大面积的铅、锌、金、银化探异常存在。

根据成矿元素分带理论分析,该区应是铅、锌、银、金矿存在的有利部位,极具找矿前景。

1.地质背景

松树卯地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燕山台褶带东端的辽西台陷与山海关台拱的交接部位。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二叠系及第四系,共同构成了哑鹿沟向斜、笔架山向斜与松树卯背斜的地层组成。三者之间关系为(图1):晚侏罗世花岗闪长岩侵入,一直侵入到上覆的石英长石砂岩中,即向斜轴部石炭一二叠纪的石英长石砂岩;由于长期剥蚀,侵人轴部的花岗闪长岩已出露地表,形成背斜轴部为寒武一奥陶纪石灰岩的松树卯背斜。

矿内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褶皱构造主要为笔架山向斜、哑鹿沟向斜及松树卯背斜。断裂可划分为区域性构造系统控制断裂和与成矿作用有关的断裂两种。

区域性构造控制断裂规模甚大,一般都延长1000m以上,对地质单位有显著的破坏作用,有显著的错动位移和压碎带,有被后期脉状侵入岩充填占据的现象,断裂产状比较陡。

与成矿有关的断裂一般规模小,以张性断裂为主,一般平行于接触带的走向,断裂倾角很陡。(如图2)

区内出露的岩浆岩有松北闪长岩体、石虎岩体、旧门岩体、松树卯断层中充填的花岗斑岩脉、矿床中出露的晚期中基性岩脉。旧门花岗岩、石虎花岗岩、花岗斑岩在空间上沿北东向断裂带和南北向断裂呈连续发布。在时间上均属燕山期,是同源岩浆分异演化的产物。

2.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水系沉积物异常总体上能够反映出该区的地球化学趋势,1:5万水系沉积物Pb、Zn、Au、 Ag元素单独编图可看出该处异常呈北东向分布在接触带附近,从旧门岩体到虹螺山岩体均有分布。旧门岩体接触带附近规模最大的一处水系地球化学异常,长25km,宽2~5km,围绕北东向排列的岩体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展布,松北地区的矿床即产于该异常内。(如图3)

3.矿床特征

3.1.钼矿床特征

松树卯钼矿床由一条南北走向的主矿体和15条分枝矿体组成,主矿体赋存于接触带主矽卡岩体中和花岗斑岩中。产状比较稳定,平均走向10~11°,倾向北西,倾角70°。主矿体延长1000m,平均宽13.5m;延深南北不一,北部至-100m左右,南部至-300m左右。

分枝矿体赋存于矽卡岩分支中,产状与分枝矽卡岩体一致,平均走向10°左右,倾向北西,倾角30~45°。各条规模不等。大者长达400m,宽20m,延深100m。小者仅长几十米、厚1m多、延深60m。

矿石类型有两种:矽卡岩矿石和花岗斑岩矿石。两者均为原生硫化矿石。

矽卡岩矿石赋存于矽卡岩体之中。矿物成分以石榴子石、透辉石为主。其次有符山石、硅灰石、透闪石、阳起石、绿帘石、绿泥石、黝帘石、长石、萤石、方解石、石英等;金属矿物主要有辉钼矿、黄铁矿、另有少量黄铁矿、方铅矿、闪辉矿。

花岗斑岩矿石赋存于花岗斑岩之中。矿物成分主要有长石、石英。其次有绢云母、绿泥石、方解石、楣石、磷灰石等;金属矿物有辉钼矿、黄铁矿和少量黄铜矿。

矿石结构主要为呈致密块状结构。矿石构造主要有脉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网脉状集合体。

矿床蚀变作用主要有矽卡岩化、钾长石化、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角页岩化等。与矿化关系最密切的蚀变作用又矽卡岩化、钾长石化。

3.2铅锌多金属矿床特征

铅锌矿体主要赋存在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与奥陶系灰岩的接触部及地层内的裂隙内,受断裂构造控制。矿体形态以扁豆状、脉状为主,在走向上具有尖灭再现特征,矿体多为隐伏矿体。铅锌矿体围岩均为矽卡岩化、大理岩化灰岩,矿体上下盘界线清楚。

矿体呈透镜体状产出,矿体规模不大,单体长约100-150m,宽1.5m—3m,矿体规模大者走向NE为主,NW倾,倾角50-75°,延深50-100m。

矿石类型为矽卡岩型和裂隙充填脉状矿石。矽卡岩型沿花岗岩类侵入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的内外或离开岩体沿围岩岩层产出,常见金属矿物以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为主,次为黄铜矿、磁铁矿、磁黄铁矿及其他一些银矿物。隙充填脉状矿石产于沉积岩的断裂带内,常见金属矿物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银金矿等。

矿石结构为致密块状结构,矿石构造主要有脉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网脉状集合体。

矿床蚀变作用主要有矽卡岩化、碳酸盐化、角页岩化、绿泥石化、蛇纹石化等。与矿化关系最密切的蚀变作用又矽卡岩化、蛇纹石化。

4.矿床成因

地质构造作用使沉积岩发生错动和位移,中生代时,区域岩浆活动剧烈,岩浆岩大量侵入上升使上覆岩层变形,产生侵入体周围的相应断裂构造,与此同时岩浆岩携带的大量熔液与围岩发生接触,引起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反应。首先形成了规模较大分布普遍的矽卡岩,随着花岗岩继续侵入产生许多岩相变化和同化很强的岩石,并继续吸取围岩的有利化学成分。在温度压力等条件适合时,在构造裂隙中充填成矿,并使围岩产生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矽卡岩化等蚀变。应该说明矿液沿围岩裂隙侵入,并不是有一定专属性的,而是普遍侵入,在适合的构造裂隙,矿液都有结晶富集成矿的可能,不论其围岩为岩浆岩、矽卡岩、碳酸盐岩等都可能作为富集矿物的场所而存在。由于矿液充填沒有对围岩的严格选择,所以使松树卯矿床有矽卡岩型、岩浆岩型、碳酸盐型等矿石。

5.找矿方向及标志

(1)接触带和不同岩性接触面附近的大面积Pb、Zn多金属组合异常;

(2)接触带的矽卡岩或矽卡岩化蚀变体;

(3)北东向的构造破碎带,碳酸盐岩地层内的层间破碎带和密集裂隙带;

(4)地层内及接触带附进的铁帽、铁锰碳酸盐化蚀变体。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