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江西省铜鼓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成因分析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铜鼓县 江西省 成因 发育 地质灾害

摘要:铜鼓县是位于江西省西北部的山区县,山地高丘约占总面积的87%,低丘、盆地约占13%。是地质灾害多发县之一,地质灾害类型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具点多面广的特点。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等方面对县域内的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特征以及成因进行分析, 大致圈定今后的铜鼓县域内地质灾害调查、防治与监测的重点范围。

关键词:地质灾害 发育特征 成因 工作重点

1、地质灾害成生条件

1.1 降雨

铜鼓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西与湖南省平江县、浏阳市接壤,全县总面积1548.98km2。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1817.59mm(1954—2001年),最大降雨量2848.5 mm(1998年),月最大降雨量788.9 mm(1998年6月),日最大降雨量288.8 mm(1995年6月23日)。年内降雨变幅大,其中4—6月降雨量居多,约占全年降雨量的47%。十一月至翌年元月为枯季,月降雨量少,约占全年降雨量的9%。

1.2 地形地貌

县域内的地貌成因类型大致分为构造侵蚀中山、构造侵蚀低山、构造剥蚀丘陵、构造侵蚀丹霞地貌、河谷堆积地貌,特征简述如下:

(1)构造侵蚀中山:分布在县内东南和西北部,由花岗闪长岩及双桥山群浅变质岩组成,呈北东向展布,山顶标高一般在1000—1400米,相对高差500—700米,自然坡角30—40度,山势挺拔陡峭,河谷深切呈“V”字形。

(2)构造侵蚀低山:广泛分布在金沙河流域和定江河流域东南部,由双桥山群浅变质岩组成,呈北东向展布,山顶标高600—800米,相对高差300—500米。谷地多呈“V”字形峡谷,坡角25—35度。山麓处地表风化残坡积层厚度可达15米,在强降雨条件下极易产生滑坡、泥石流。

(3)构造剥蚀丘陵:分布于县内南部和东部的大段、带溪地区,由花岗闪长岩组成,山顶标高300—500米,相对高差100—200米,丘顶浑圆,且不连续,山坡较缓,坡角15—28度。强风化带厚度约10米以上,在陡坎处易产生崩塌、滑坡。

(4)构造侵蚀丹霞地貌:分布于县城北东至三都、大段,常呈耸立的孤立山峰。白垩纪赣州群红层组成一系列的丹霞地形。山顶标高300—400米,相对高差60—100米。山腰基岩裸露,产状较平缓,在人为工程活动诱发下易产生崩塌、滑坡。

(5)河谷堆积地貌:主要分布在县城附近、古桥、东源等地。由全新世冲积亚砂土、砂、砾石层组成河流阶地,标高200—220米,该类地貌地势平缓。

1.3 地层、岩浆岩

县内出露有前震旦系、白垩系及第四系。岩浆岩有晋宁期和加里东期花岗岩,详见表1。

1.4 构造

铜鼓县地处扬子陆块与华南造山带交接部位北侧。造山过程中的强烈挤压作用,使本区经历了多次褶皱变形,卷入地层以中元古代双桥山群地层为主,以三都红盆为界分为东西两区,东区褶皱一般呈近东西向展布,西区褶皱则呈北西西向延伸,同时形成东西向韧—脆性变形带。新华夏系构造在区内以大规模北东向、近东西向断裂及红色断陷盆地形态为特征,展布于境内东南部,白垩纪地层也被其切割。西部上升运动剧烈,侵蚀、剥蚀、搬运作用强烈,东部上升运动相对较小;南北山区上升显著,中部坳陷区相对缓慢。新构造运动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或间歇性。

2、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分布总体特征

2.1 地质灾害类型、数量

铜鼓县境内发育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共三类。2002年调查的灾点数为548处,近年来因移民搬迁、治理已核销了一些灾点;至2011年统计,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共342处,威胁人口3380人,威胁财产2596.4万元。其中滑坡隐患点229处;崩塌隐患点47处;泥石流隐患点3处;不稳定斜坡隐患点63处。

2.2 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

县域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在全县各乡、镇(场)均有分布,具点多面广的特点。在全县13个乡、镇、场中以排埠镇、棋坪镇、大段镇地质灾害发育最多,约占灾点总数的51.8%;其次为为温泉镇、港口乡、三都镇、高桥乡、带溪乡,约占灾点总数的46.9%;龙门林场、大围山林场、茶山林场、花山林场地质灾害稀少,约占灾点总数的1.3%。

3、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从地质灾害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地形地貌及岩性、构造是决定地质灾害分布的主导因素,强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是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

3.1 地形地貌分析

铜鼓县东南部有九岭山脉,西偏北紧接幕阜山南支余脉的山枣岭;新开岭横贯县境中部,地势上大致由南西向北东倾斜。全境山地高丘约占总面积的87%,低丘、河谷约占13%。区域地貌控制着县域内地质灾害的总体分布。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低山和丘陵区,详见表2。

3.2 地层岩性分析

据统计,花岗岩分布面积374.55km2,占全县面积的24.2%,灾点数占全县灾点总数的48.2%,分布密度达0.71个/km2;变质岩分布面积1067.7km2,构造发育,岩石极破碎,灾点占全县灾点总数的49.5%,灾点密度为0.25个/km2;中部白垩纪红色碎屑岩面积68.2km2,基岩多裸露,强风化层较易软,如开挖坡体可能形成崩塌,的灾点占全县的2.3%,灾点密度为0.21个/km2。花岗岩分布区地质灾害最为发育,灾点多,其次是变质岩分布区,白垩系红层分布区地质灾害相对不发育,灾害点少。从灾害点的规模来看,花岗岩、红层分布区地质灾害发生的规模绝大多数是小规模的,而较大规模的地质灾害一般发生在变质岩地区。

3.3 构造特征分析

县域范围内的构造格局主要是以北东向、近东西向的断裂为主,其中一条通过县域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北东向断层,既控制了变质岩与白垩系红层岩性分界,又可能是对断裂带附近发生的多个规模较大的滑坡或滑坡群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

3.4 降雨分析

地质灾害的发生与降雨的大小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地质灾害的发生多集中于暴雨期或持续的强降雨期,与当地大气降水的强弱周期相吻合。

据铜鼓县1954—2001年降雨量资料,按年份计,多年最大降雨量发生在1998年(为2848.5mm),1998年所发生的灾点占全县灾点总的42.5%。按月份计,地质灾害多集中发生在每年汛期的5、6、7三个月,占灾害总数的95%。其中6月份灾体变形最多,约占51%;其次为7月份,约占33%;5月份约占11%,详见图1。因此认为,降雨是区内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区内各灾害发生时的前期累计降雨量和日降雨量的统计分析表明:滑坡与前期降雨量的大小存在正相关性,当累积连续降雨量在50—150mm,日降雨量在20 mm以上时,有小型的浅层滑坡开始发生;当累积连续降雨量在150mm以上,日降雨量在100 mm以上时,灾害的数量相应增多,较深层的中型规模的滑坡和碎岩土滑坡开始出现;当一次暴雨过程的累积降雨量在200—300 mm以上,日降雨量大于100mm时,灾害开始大量发生,并发生中型以上滑坡和泥石流。

3.5 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因素分析

县域内人类工程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

(1)山区的傍山切坡建房:当地居民在建房里大多依山切坡建房,切坡面陡立,切坡使斜坡临空而坡脚失去支撑,有利于滑坡的形成。加之切坡以上的山坡没有地表截排水,遇降雨时,雨水汇集下流使斜坡上的土体变形呈疏松状,内聚力减小,形成冲刷性滑坡。

(2)县境内省道及县、乡公路大多傍山切坡修建,切坡后没有支护,斜坡稳定性差,易诱发崩塌、滑坡。县境内有武吉高速、奉铜高速,由于建设过程中对切坡段采取了适当的支护措施,因此发生崩塌、滑坡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

(3)村民房后山坡上开垦的农田,在秋冬干旱季节,农田内表层泥土开裂形成裂缝,春季灌溉时,水顺裂缝渗流而下,促使滑坡发生。另外在山腰上修建无防渗设施的绕山水渠,渠水渗入坡体,加大孔隙水压力,软化土石,增大坡体容重,使坡体失稳。

4、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当地政府对地质灾害采取工程治理措施和移民集中安置措施,同时随着当地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类工程活动的不断增强,县域内的地质灾害分布及调查、防治重点将会随之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具体表现为:一,分布于中低山区的地质灾害发生较密集区,由于人口稀少、分散居住,使得灾点呈稳定性差、危险性大但危害性小的特点,因此工程治理不如搬迁更为有效,近年来已搬迁很多这样的地质灾害危险点,使得这部分地段不再作为重点防治区。二是随着铜鼓县的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在铜鼓县附近的温泉镇、永宁镇一带将作为开发区而大兴土木,势必会带来新的地质灾害隐患,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三是随着路网的不断完善,穿越县域范围内的武宁、奉铜高速以及各级公路两侧的切坡将成为新的防治、监测范围。四是已获相关部门批准建设的铜鼓县地质公园,虽地处地质灾害少发区、一般防治区内,但由于在建设过程中对原生地形地貌可能形成的改造与破坏,这些地段的可能产生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由于是白垩系红层分布区,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主要是坡体上部的残坡积、强风化层因切坡等形成崩塌。五是今后集中移民搬迁点的选址以及场地适宜性评价。

据以上分析,将今后铜鼓县地质灾害调查、防治、监测的重点放在以下区域:

(1)棋坪镇的香炉尖―港口镇的上沙;

(2)棋坪镇的幽居、炉湾、黄泥、游源~港口镇的赤洲、港口;

(3)排埠镇的华联、永丰、黄溪、三溪~永宁镇的丰田、西湖、上源、坪田、兴源、江头~温泉镇的石桥、光明、金星、风山、义田、坪段~铜鼓县地质公园~大段镇的凤竹、公益、龙泉源~带溪镇的东源、西村、新丰、铜鼓县境内武吉高速和奉铜高速沿线,

(4)省道、县道等傍山切坡的公路段两侧

大致计算上述面积约为350.86km2,占县域总面积1548.98km2的22.7%。其中包括了铜鼓县22个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中的19个点。

5、结语

铜鼓县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为崩塌、滑坡、泥石流,这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密切相关,对于自然因素的影响,主要采取以监测、预防为主,必要时避让的方式;对于人为因素,则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燃,最大限度地杜绝新的地质灾害的引发。

在编写过程中,引用了江西省地质调查院编制的《铜鼓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中的部分内容,在此谨向该项目组成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江西地质工程勘察院.江西省1/ 50 万环境地质调查报告[R].2001.09.

[2]江西省区调大队.1:20万铜鼓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地质部分)[R].1977

[3]江西省地质调查院.1:10万铜鼓县地质调查与区划报告[R].2002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