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航天科技知识论文4篇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航天科技知识论文 航天 知识 论文

航天科技知识论文4篇航天科技知识论文 航空航天概论论文 班级: 营销1413 学号: 47 姓名: 陈某某 目录: 一航空航天发展历史 二飞机原理三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航天科技知识论文4篇,供大家参考。

航天科技知识论文4篇

篇一:航天科技知识论文

空航天概论论文

 班级:

 营销 1413

 学号:

 47

  姓名:

 陈某某

 目录:

 一 航空航天发展历史

 二 飞机原理 三 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 四 载人航天的重大意义 五 我的感悟

 参考文献:

 西安航空学院《航空航天概论》 教材

  一 航空航天发展历史 探索浩瀚的宇宙, 是人类千百年来的美好梦想。

 我国在远古时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

 公元前 1700 年, 我国有"顺风飞车, 日行万里"之说, 还绘制了飞车腾云驾雾的想像图。

 外国也有许多有关月亮的美好传说。

 自从 1957 年 10 月 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以来, 到 1990 年 12 月底, 前苏联、 美国、 法国、 中国、 日本、 印度、 以色列和英国等国家以及欧洲航天局先后研制出约 80种运载火箭, 修建了 10 多个大型航天发射场, 建立了完善的地球测控网, 世界各国和地区先后发射成功 4127 个航天器。

 其中包括 3875 个各类卫星, 141 个载人航天器, 111 个空间探测器, 几十个应用卫星系统投入运行。

 目 前航天员在太空的持续飞行时间长达 438 天, 有 12 名航天员踏上月球。

 空间探测器的探测活动大大更新了有关空间物理和空间天文方面的知识。

 到上世纪末, 已有 5000 多个航天器上天。

 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航天活动, 利用航天技术成果, 或制定了 本国航天活动计划。

 航天活动成为国民经济和军事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

 航天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晶, 它以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为基础, 汇集了 20世纪许多工程技术的新成就。

 力学、 热力学、 材料学、 医学、 电子技术、 光电技术、 自动控制、 喷气推进、 计算机、 真空技术、 低温技术、 半导体技术、 制造工艺学等对航天技术的发展起了 重要作用。

 这些科学技术在航天应用中互相交叉和渗透, 产生了一些新学科, 使航天科学技术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航天技术不断提出的新要求, 又促进了 科学技术的进步。

 二 飞机原理

 飞机在向前运动时, 空气流到机翼前缘, 分为上下两股, 流过机翼上表现的流线, 受到凸起的影响, 使流线收敛变密, 流管(把两条临近的流线看成管子的管壁)

 变细; 而流过下表面的流线也受凸起的影响, 但下表面的凸起程度明显小于上表面, 所以, 相对于上表面来说流线较疏松, 流管较粗。

 由于机翼上表面流管变细, 流速加快, 压力较小, 而下表面流管粗, 流速慢, 压力较大。

 这样在机翼上、 下表面出现了 压力差。

 这个作用在机翼各切面上的压力差的总和便是机翼的升力(见图)。

 其方向与相对气流方向垂直; 其大小主要受飞行速度、 迎角(翼弦与相对气流方向之间的夹角)、 空气密度、 机翼切面形状和机翼面积等因素的影响。

 当然, 飞机的机身、 水平尾翼等部位也能产生部分升力, 但机翼升力是飞机升空的主要升力源。

 飞机之所以能起飞落地, 主要是通过改变其升力的大小而实现的。

 这就是飞机能离陆升空并在空中飞行的奥秘。

 三 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

 中国航天事业自 1956 年创建以来, 经历了艰苦创业、 配套发展、 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 迄今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

 1970 年 4月 24 日 21 时 31 分, 中国“东方红” 一号飞向太空, 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1975 年 11 月 26 日 , 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3 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87 年 8 月, 中国返回式卫星为法国搭载试验装置。

 这是中国打入世界航天市场的首次尝试; 2003 年 10 月15 日,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 2005 年 10 月 12 日, 航天员费俊龙、 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再次飞上太空, 并在遨游太空 5 天、 完成一系列太空实验后安全返回地面; 2007 年 10 月 24 日 18 时 05 分, 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 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成功发射; 2008 年 9月 25 日神舟七号发射升空, 并实现中国首次太空出仓活动; 2010 年 10 月 1 日18 时 59 分 57 秒,“嫦娥二号”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并获得了圆满成功。

  四 中国发展载人航天的重大意义 首先, 它能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提升国际威望。

 因为航天技术的水平与成就是一个国家经济、 科学和技术实力的综合反映。

 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向更高阶段的发展, 载人航天的突破--用本国的载人航天器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 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大的标志。

 发展载人航天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水平、发达的工业基础和雄厚的经济实力。

 迄今为止, 只有俄罗斯和美国实现了载人航天。

 其他拥有一定航天技术基础或较强经济实力的国家, 虽欲染指载人航天, 但因力不从心, 所以只能求助于与他们合作, 出钱出资, 用俄、 美的载人航天器将本国航天员送上太空, 以图逐步加入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

 没有两弹一星就没有中国的大国地位。

 所以, 我国航天员进入太空, 也能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拥有"两弹一星"那样, 引起全世界注视, 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振奋民族精神, 增强全民的凝聚力。

  其次, 它能体现现代科技多个领域的成就, 同时又给现代科技各个领域提出新的发展需求, 从而可以大大促进整个科技的发展, 并将为培养和造就航天科技人才作贡献。

 例如, 就载人航天器本身的研制和运行而言, 它对通信、 遥感、 推进、 测量、 材料、 计算机、 系统工程、 自动控制、 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等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因而大大推动了这些技术的进步。

 再有, 载人航天的发展能促进太空资源的开发, 为地

 球上的人类造福。

 载人航天器所处的高远位置和微重力等特殊环境, 可为科研提供一个理想的实验场所, 它在推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 微重力科学与应用等许多方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 并有望在一些前沿学科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为人类带来巨大的效益。

 一些国家已经在太空制药、 太空育种和太空材料加工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 并准备建造太空工厂, 其效率和效益不可限量。

 另外, 地球能容纳的人口是有限的, 大约 80 亿~110 亿, 因此有些人已经开始研究向外空移民的方案; 地球上的能源也日 益紧张, 那么是否可以到别的星球开发矿藏呢? 这是科学家所关心的一个问题, 而且不是天方夜潭, 因为类似载人登月 等许多过去可望不可及的神话和幻想, 如今有不少都变成了现实 五 感悟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 我明白了飞行器的飞行原理、 各部件的组成及应用价值、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及航空航天技术对人类的巨大作用。

 我深信, 人类生活将因航天航空技术的发展而有重大转变。

 未来, 甚至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 科幻电影中那些外星球居住、 新物种发现都不再只是人类的幻想。

 通过技术的学习,一切都可能改变, 而航天航空技术概论这门课程就是学习这些技术的入口, 成为了大学中重要的一门课程。

篇二:航天科技知识论文

国航天技术的发展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结课论文》

  专业

 自动化

 姓名

 班级学号090

  指导老师

 中国航天技术 摘要航空航天技术是综合性很强的高新技术。21 世纪的航空航天技术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国防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比较晚 但在几辈人的不懈努力下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虽然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但通过我们的努力在未来不久我们的航天事业会很快赶超其他国家。

 关键词中国航天技术

 空间

 人造卫星

 航天器

 载人航天

 飞船 人类在漫长的社会进步中不断扩展自身的生存空间。现在人类的活动范围已经历了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大气层空间 再从大气层空间到太空的逐步发展过程。人类活动范围的每一次扩展都是一次伟大的飞跃。

 航天技术不仅是为全人类获取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同时也是为了防卫人类内部的威胁。西方军事大国的信条是“谁控制了空间谁就能控制地球” 。为军事目的服务是军事大国航天活动的主旋律。

 航天技术对现代战争已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世界各国更加重视军事航天系统与反系统的研制特别是美国率先发展并决意部署 NMD(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将不可避免地把航天技术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当然不回落后于西方各国中国正在不断的努力发展航空航天技术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我国的航天技术起步比较晚中国航天事业是在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和特殊的国情、 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中国航天事业自 1956年创建以来 经历了艰苦创业、 配套发展、 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迄今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 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 设计、 生产和试验体系建立了能发射各类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航天器发射中心和由国内各地面站、 远程跟踪测量船组成的测控网建立了多种卫星应用系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系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队伍。

 1.人造地球卫星 中国于 1970 年 4 月 24 日成功地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 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截至 2000年 10 月中国共研制并发射了 47 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飞行成功率达

 90%以上。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四个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 “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 “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和“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 “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卫星回收成功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中国的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国际水平。近几年来 中国研制并发射的 6 颗通信、地球资源和气象卫星投入使用后工作稳定性能良好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运载火箭 1956 年 10 月 8 日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1958 年 4 月开始兴建我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

 1964年 7 月 19 日我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我国的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中国独立自主地研制了 12 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适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 9200 千克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 5100 千克 基本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自 1985 年中国政府正式宣布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以来已将 27 颗外国制造的卫星成功地送入太空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迄今 “长征” 系列运载火箭共实施了 63 次发射 1996 年 10 月至 2000 年 10 月“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连续 21 次发射成功。

 3.航天测控 1979 年远望 1 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我国成为世界上第 4 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国家。目前我国已形成先进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由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陆地测控站、4 艘远望号远洋航天测量船以及连接它们的通信网组成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国已建成完整的航天测控网包括陆地测控站和海上测控船圆满完成了从近地轨道卫星到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从卫星到试验飞船的航天测控任务。中国航天测控网已具备国际联网共享测控资源的能力测控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4.载人航天 1968 年 4 月 1 日我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航天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在 1992 年开始实施载人飞船航天工程研制了载人飞船和高可靠运载火箭开展了航天医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的工程研究选拔了预备航天员 研制了一批空间遥感和空间科学试验装置。

 1999 年 11 月 20 日至 21 日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艘“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船标志着中国已突破了载人飞船的基本技术 在载人航天领域迈出了重要步伐。

 2001 年 1 月 10 日、 2002年 3 月 25 日、2002 年 12 月 30 日我国又先后 3 次成功发射神舟一号至四号无人飞船载人飞行已为时不远。2003 年 10 月 15 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21 个小时 23 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 3 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2005 年 10 月 12 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并首次进行多人多天飞行试验。

 2008 年 9 月 25 日 “神舟” 7 号飞船在内蒙古预定区域着陆 顺利回收。

 2007年我国发射首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该探测器围绕月球飞行为月球表面拍摄高分辨率照片。2010 年10 月 1 日中国发射第二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二号。2011 年9 月 29 日中国发射天宫一号飞行器这是朝着在 2020 年左右建成空间站迈出的第一步。2011 年 11 月 3 日神舟八号飞船升空实现了首次航天器空间对接。

 在新的世纪 太空将进一步成为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重点考虑对象。大力发展军事和商业航天夺取和保持太空优势地位是 21 世纪超级大国和地区性强国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中国航天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业绩和成就但仍与世界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我们仍需加紧步伐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追赶去超越。

篇三:航天科技知识论文

INA VENTURE CAPITAL理论广角摘要:人类对宇宙未知世界探索的步伐从古至今从未停下过,从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到美国宇航员的首次登月,人类一直在积极尝试着探索未知的领域。

 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发展历程不过几十年,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却远超欧美发达国家。本文在阐述载人航天技术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展示了中国载人航天技术 40 年来的发展历程,最后分析了载人航天技术发展的重大意义。关键词:载人航天技术 基本内涵 发展历程 发展意义浅谈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的重要意义文 /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 何明聪1、载人航天技术的基本内涵载人航天技术是将人类通过载人航天器运送到太空中并进行生产生活、实验研究等基础探测活动。

 其研究难点包括三个,一是冲破地球大气压摆脱地球引力的作用, 二是航天器往返过程中运行轨道航线的确定,三是对宇航员生命安全系统的保障。载人航天技术被誉为 21 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技术,它是由物理动力学原理、 机械自动化原理以及计算机人工智能原理等多项高尖端复杂技术集成的综合性技术。

 在国家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支持下,我国载人航天技术有了更高水平的发展。2、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2.1 载人航天技术研究诞生期中国航天计划最早制定于 1956 年,周恩来总理率先提出了组建中国第一个运载火箭的战略目标, 从此打开了中国人民对航天技术的探索的大门。

 高中的物理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地球引力知识,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限制,普通的燃气很难让航天飞船冲破大气层。经过科研人员十几年的研发,终于设计出了适合航天飞船的液氢液氧技术。

 1970 年 4 月“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运输, 不但是我国第一颗全自主研发的航天器运载系统,也是我国迈入载人航天时代的第一步。

 1992 年 1 月国务院为载人航天工程发展战略,提出要在 1999 年之前将飞船输送到宇宙的目标。

 经过长达七年的研究试验,终于在 1999 年发出了中国第一艘航天飞船。

 紧接着,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成功发射了神州二号、三号、四号系列飞船。

 中国载人航天技术自此进入到了迅猛发展期。2.2 载人航天技术迅速发展期由我国科研人员自主研发的 CPU 芯片的成功使用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进入了迅速发展期。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科研人员陆续更新了载人航天技术, 比如抗辐射高密度计算机sip、 半导体集成电路以及混合集成电路。

 2003 年 10 月 15 日,“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出,我们的航天员被安全送入地球之外。

 并成功的完成了绕地球 14 圈后安全回程的任务。

 在接下来的五年时间里, 我们顺利发出了神州六号、 七号两艘载人飞船,实现了将五名航天员安全送入太空的目标,并进行了长时间的出舱活动。

 2011 年 11 月 1 日, “天宫一号”飞行器的空间对接完成, 标志着我国已经完全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与此同时,2012 年和 2013 年,我国再一次将六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其中一位女航天员还完成了太空授课活动。

 短短 10 年内,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完成了从无到有, 从借鉴到自主创新的历史性转折。

 自此,中国进入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成熟应用期。2.3 载人航天技术成熟应用期2016 年之后,中国载人航天技术进入了稳定成熟期。

 随着科研人员对各项技术的熟练掌握, 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发生了质的突破,多项应用已经成为世界前列甚至是首创的优异成绩。比如 2016 年 9 月 15 日建设的“天宫 2 号”空间实验站,2017 到2018 发射的“嫦娥系列”则实现了从神话传说到现实世界对月球的探索。

 2018 年 1 月“北斗系列”成功实现了 18 颗北斗三号卫星的系统布局。

 与此同时,更多的技术应用还体现在其对医疗事业、通讯事业以及工农业的帮助上。

 比如 2017 年 1 月发射的“张衡一号”卫星,可以实时获取全球电磁场变化信息,对我国地震监测有重要帮助。3、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意义3.1 推动了世界科技水平的进步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但推动了世界载人航天技术的进步,也带动了世界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

 由于载人航天技术涉及了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生物基因技术以及燃料推进技术等多项复杂技术。

 每一次载人航天技术的进步,都是这些复合技术水平提高的表现。

 2016 年 9 月 15 日,我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的顺利升空,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的第三个建立空间实验室的国家。

 这不但推动了国际永久性空间站的建立,也为其他各国建立空间站提供了参考技术。3.2 是我国综合国力的直接体现发展载人航天技术也是我国综合国力雄厚的表现。

 每一次航天器以及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射都是经过一年甚至几年的研究建造形成的,由于还可能出现失败的后果,其耗费的金钱、时间以及人力设备都是非常巨大的。

 据计算,仅 2017 年全年发射的人造卫星以及运载火箭、 航天飞船的基础设备成本就达到了200 亿元。

 人力资源、场地成本以及燃料成本也超过了 80 亿元人民币。

 这些巨大额度的资金都是由国家做支撑提供的,而这些资源来源则是由国家税收以及国家产业建设而来。

 我国之所以能够强力推进载人航天技术的建设发展,就是得益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3.3 有助于探索太空未知的资源随着地球资源的日渐枯竭,人类要想永久的生活繁衍下去,就需要寻找新的可替代资源。

 浩瀚宇宙遥遥无边,拥有的资源总数是地球的成百上千倍。载人航天技术通过将人类送入太空,以寻找研究地球上没有的新资源。

 与此同时,太空工厂的建立可以在全真空、无氧气的环境下制造出更加耐高温耐压力以及高密度低质量的新型合金材料。

 由此可见,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可以帮助人类发现应用太空未知资源。4、结语综上所述,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在经历了战略计划期,高速发展期之后已经进入了技术成熟应用期。

 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不但大大提高了我国在国际社会的综合竞争力,还推动了世界科技水平的进步。

 对人类进一步深入探索宇宙未知世界有重要帮助作用。因此,国家应该加大重视力度,加快发展载人航天技术。以保证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始终位列世界前端,从而带动我国各项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参考文献:[1]喻菲.创新与突破:2016 中国航天关键词盘点[J].卫星与网络,2016,(12).[2]庞兴国.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发展[J].中国经贸导刊,2016,(31).[3]戴阳丽,于淼.航天强国发展与启示[J].卫星应用,2014,(03).288万方数据

篇四:航天科技知识论文

国航天发展史论文 中国航天事业自 1 956 年创建以来, 经历了 艰苦创业、 配套发展、 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 迄今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

 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 设计、 生产和试验体系; 建立了能发射各类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航天器发射中心和由国内各地面站、 远程跟踪测量船组成的测控网; 建立了多种卫星应用系统, 取得了 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系统, 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 培育了一支素质好、 技术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队伍。

  中国航天事业是在基础工业比较薄弱、 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和特殊的国情、 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中国独立自主地进行航天活动, 以较少的投入, 在较短的时间里, 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 取得了 一系列重要成就。

 中国在卫星回收、 一箭多星、 低温燃料火箭技术、 捆绑火箭技术以及静止轨道卫星发射与测控等许多重要技术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在遥感卫星研制及其应用、 通信卫星研制及其应用、 载人飞船试验以及空间微重力实验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

  空间技术

 1. 人造地球卫星。中国于 1 970 年 4 月 24 日成功地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截至 2000年 1 0 月 , 中国共研制并发射了 47 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 飞行成功率达 90%以上。目前, 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四个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 “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 “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和“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 “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

 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卫星回收成功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

 中国的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国际水平。

 近几年来, 中国研制并发射的 6 颗通信、 地球资源和气象卫星投入使用后, 工作稳定, 性能良好, 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运载火箭。中国独立自主地研制了 1 2 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适用于发射近地轨道、 地球静止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 9200 千克, 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 51 00 千克, 基本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自 1 985 年中国政府正式宣布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以来, 已将 27 颗外国制造的卫星成功地送入太空, 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迄今,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实施了 63 次发射; 1 996 年 1 0 月至 2000 年 1 0 月,“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连续 21 次发射成功。

  3. 航天器发射场。

 中国已建成酒泉、 西昌、 太原三个航天器发射场, 并圆满完成了各种运载火箭的飞行试验和各类人造卫星、 试验飞船的发射任务。

 中国航天器发射场既可完成国内发射任务, 又具有完成为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和开展其他国际航天合作的能力。

  4. 航天测控。中国已建成完整的航天测控网, 包括陆地测控站和海上测控船, 圆满完成了从近地轨道卫星到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从卫星到试验飞船的航天测控任务。

 中国航天测控网已具备国际联网共享测控资源的能力, 测控技术达到了 世界先进水平。

  5. 载人航天。

 中国于 1 992 年开始实施载人飞船航天工程, 研制了载人飞船和高可靠运载火箭, 开展了航天医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的工程研究, 选拔了预备航天员, 研制了一批空间遥感和空间科学试验装置。

 1 999 年 1 1 月 20 日至 21 日, 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艘“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船, 标志着中国已突破了载人飞船的基本技术, 在载人航天领域迈出了重要步伐。

  空间应用

 中国重视研制各种应用卫星和开发卫星应用技术, 在卫星遥感、 卫星通信、 卫星导航定位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

 中国研制和发射的卫星中, 遥感卫星和通信卫星约占 71 %, 这些卫星已广泛应用于经济、 科技、 文化和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 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国家有关部门还积极利用国外各种应用卫星开展应用技术研究, 取得了 很好的应用效果。

  1. 卫星遥感。中国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开始利用国内外遥感卫星, 开展卫星遥感应用技术的研究、 开发和推广工作, 在气象、 地矿、 测绘、 农林、 水利、 海洋、 地震和城市建设等方面得到了 广泛应用。

 目前, 国家遥感中心、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 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和中国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等机构, 以及国务院有关部委、 部分省市和中国科学院的卫星遥感应用研究机构已经建立起来。这些专业机构利用国内外遥感卫星开展了气象预报、 国土普查、 作物估产、 森林调查、 灾害监测、 环境保护、 海洋预报、 城市规划和地图测绘等多方面、 多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

 特别是卫星气象地面应用系统的业务化运行, 极大地提高了对灾害性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使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经济损失有了明显的减少。

  2. 卫星通信。中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利用国内外通信卫星, 发展卫星通信技术, 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 广播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

 在卫星固定通信业务方面,全国建有数十座大中型卫星通信地球站, 联结世界 1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卫星通信话路达 2.7 万多条。

 中国已建成国内卫星公众通信网, 国内卫星通信话路达 7 万多条, 初步解决了边远地区的通信问题。

 甚小口径终端(VSAT)通信业务近几年发展较快, 已有国内甚小口径终端通信业务经营单位 30 个, 服务小站用户 1 5000 个, 其中双向小站用户超过 6300个; 同时建立了金融、 气象、 交通、 石油、 水利、 民航、 电力、 卫生和新闻等几十个部门的80 多个专用通信网, 甚小口径终端上万个。

 在卫星电视广播业务方面, 中国已建成覆盖全球的卫星电视广播系统和覆盖全国的卫星电视教育系统。

 中国从 1 985 年开始利用卫星传送广播电视节目, 目前已形成了占用 33 个通信卫星转发器的卫星传输覆盖网, 负责传送中央、地方电视节目和教育电视节目共计 47 套, 以及中央 32 路对内、 对外广播节目和近 40 套地方广播节目。

 卫星教育电视广播开播十多年来, 有 3000 多万人接受了大、 中专教育与培训。近年来, 中国建成了卫星直播试验平台, 通过数字压缩方式将中央和地方的卫星电视节目传送到无线广播电视覆盖不到的广大农村地区, 使中国广播电视的覆盖率有了很大提高。

 中国

  现有卫星电视广播接收站约 1 8.9 万座。

 在卫星直播试验平台上, 还建立了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网络, 面向全国开展远程教育和信息技术的综合服务。

  3. 卫星导航定位。

 中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利用国外导航卫星, 开展卫星导航定位应用技术开发工作, 并在大地测量、 船舶导航、 飞机导航、 地震监测、 地质防灾监测、 森林防火灭火和城市交通管理等许多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中国在 1 992 年加入了国际低轨道搜索和营救卫星组织(COSPAS-SARSAT)

 , 以后还建立了 中国任务控制中心, 大大提高了船舶、 飞机和车辆遇险报警服务能力。

  空间科学

 中国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开始利用探空火箭、 探空气球开展了 高层大气探测。

 在七十年代初期开始利用“实践” 系列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开展了一系列空间探测和研究, 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环境探测资料。

 近年来, 开展了空间天气预报的研究工作及相应的国际合作。

 从八十年代末开始利用返回型遥感卫星进行了多种空间科学实验, 在晶体和蛋白质生长、 细胞培养、 作物育种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中国空间科学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若干创新成果, 在空间物理学、 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等领域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对外开放的国家级实验室, 建立了 空间有效载荷应用中心, 具有支持进行空间科学实验的基本能力。

 近年来, 利用“实践” 系列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对近地空间环境中的带电粒子及其效应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测, 并首次完成了微重力流体物理两层流体空间实验, 实现了空间实验的遥操作。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