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广东丹霞山长老峰表土孢粉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表土 广东 长老 意义 价值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广东丹霞山表土孢粉的研究,是首次将孢粉学应用到丹霞地貌的研究领域。选取中国丹霞地貌地中最具典型最的代表地,也是丹霞地貌的命名地广东丹霞山作为案例研究,重点探讨广东丹霞山长老峰表土孢粉在不同丹霞坡面上的空间散布规律,特别关注珍稀濒危保护植被(科、属层面上)的花粉源及其在不同丹霞坡面上的空间散布规律,研究内容具有独特性、普遍性和实用性。鉴于由中国人命名的丹霞地貌这个地貌名词,目前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与接受,故本项目研究还具有国际对比与交流的价值。

关键词:丹霞地貌、广东丹霞山、孢粉

1 研究背景

2012年8月23-30日,四年一度的第十三届国际孢粉学、第九届国际古植物学联合大会(IPC XIII/IOPC IX)在日本东京召开,会议的主题是“环境世纪中的孢粉学与古植物学”(Palynology and Palaeobotany in the Century of the Environment)。孢粉既可以作为古植被的直接代用指标,又可以作为古气候的间接代用指标,目前,广泛地应用于古地层、古植被恢复和古气候重建等众多的研究领域之中(S. Sugita,1994;H. Seppä. and K. D. Bennett,2003)。

孢粉-植被-气候关系的研究一直是世界孢粉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如果用古地层中的孢粉来定量恢复古植被和重建古气候,首先必须查明孢粉源。探讨现代表土孢粉空间散布与地表植被的对应关系,可以弄清该地的孢粉源与孢粉的传播机制两大基本问题。

20 世纪60 年代,Davis(1963)提出了校正系数R值的概念, 为花粉与植被关系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20 世纪80 年代, Bartlein 等(1986)提出了花粉-气候响应面(Pollen_climate response surface)的方法。我国一些孢粉学家(宋长青,孙湘君等, 1997)应用转换函数法建立孢粉--气候的定量数学模型,对中国北方花粉-气候响应面进行了研究。

我国学者对表土孢粉与植被关系的研究地域遍布东北、华北、西北、青藏高原(Li et al ., 2000 ;阎顺等,1996;吕厚远等, 2001;许海清等,2005)以及华东、华中和华南 (于革等, 1995;刘会平等, 2001;Yiman Fang等,2015) 等全国各地。郑卓等(2008)首次在较大空间尺度范围内,将表土花粉的气候指示性与建群植物的气候指示性进行了对比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 海洋表层沉积物的孢粉研究相对增多,主要侧重于讨论海域孢粉散布、传播、沉积及其与沿岸植被间的相互关系(童国榜等, 2014)。

2意义与价值

虽然国内对表土孢粉的研究地域遍布全国,但是,关于丹霞地貌地表土孢粉空间散布与植被关系的研究至今尚未展开。中国目前已经发现1000多处丹霞地貌地,其空间分布范围亦遍及全国各地。中国丹霞六处世界自然遗产地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龟峰、浙江江郎山、贵州赤水、湖南崀山是中国众多丹霞地貌地中最典型、最突出的代表地。六处遗产地具有相近的纬度位置、气候带(水热资源)、山脉走向(北东向为主)、坡面形态(顶平、坡陡、麓缓)、地质构造环境等。遗产地植被类型复杂多样,孕育了大量国家濒危保护植被。故遗产地表土孢粉的类别、浓度、百分含量在不同丹霞坡面上(山顶、陡崖、山麓)的空间散布规律与地表植被的关系亟待挖掘,并为下一步用地层中的孢粉来恢复古植被和重建古气候的研究提供坚实的依据,这是研究内容的迫切性所在。

对山地、丘陵表土孢粉的研究,国内、外的学者主要关注的是山地垂直空间上的变化规律。但是,丹霞地貌具有独特的不同于其他类型山地和丘陵的“顶平、坡陡、麓缓”的坡面形态。丹霞地貌的山顶(大多为平顶山),还为植被的水平空间上的变化提供了条件。本项目在探讨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表土孢粉在垂直空间(丹霞崖壁)上散布规律的同时,还特别注意研究丹霞地貌的山顶表土孢粉在水平空间的散布规律。这是研究规律的独特性所在。

从陈国达1938年提出丹霞地貌这个地貌名词至今近80年的研究中,微观实验、定量解释的研究不多(欧阳杰等,2011)。2010年8月,由广东丹霞山、湖南崀山、浙江江郎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龟峰和贵州赤水六个丹霞地貌地联合组成的“中国丹霞”系列成功申报世界遗产,成为我国的第40处世界遗产地,标志着中国丹霞地貌的研究终于从国内走向了世界,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与关注。鉴于目前在国外已经有众多丹霞地貌地的发现,故本研究不仅弥补了孢粉学和丹霞地貌两大研究领域的空白,还可以与国外丹霞地貌的研究进行对比和交流,推动丹霞地貌研究的国际化进程,具有广泛的国际学术对比与交流的价值。这是研究范畴的国际性所在。

本项目拟选取目前我国丹霞地貌地中最突出最典型的中国丹霞六处世界自然遗产地广东丹霞山为代表,重点探讨遗产地表土孢粉的类型、浓度和百分含量在丹霞崖壁垂直空间上和丹霞山顶水平空间上的散布规律,预期的研究成果,可以和我国南方湿润区其他丹霞地貌地的表土孢粉空间散布与植被关系进行比照、验证和完善。这是研究价值的普遍性价值所在。

中国丹霞六个世界自然遗产地内植被类型复杂多样,孕育了大量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鉴于篇幅所限,不一一例举,仅以研究地广东丹霞山为例来说明。目前,广东丹霞山发现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维管植物9科9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植物8种,Ⅲ级保护植物2种;含模式标本种丹霞梧桐 (Firmiana danxiaensis);省级保护的渐危种5种(表1)。

表1广东丹霞山国家和省级保护植物表(据广东丹霞山申遗分文本,2010)

科名种名类别保护级别

水韭科*中华水韭 Isoetes sinensis(据覃朝锋,1979,《丹霞山植物名录》)渐危种国家I级

桫椤科桫椤(刺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 濒危种国家Ⅱ级

蚌壳蕨科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 渐危种国家Ⅱ级

安息香科银鈡花 Halesia macgregorii渐危种国家Ⅱ级

梧桐科丹霞梧桐 Firmiana danxiaensis稀有种国家Ⅱ级

樟科樟树 Cinnamomum camphora渐危种国家Ⅱ级

豆科缘毛红豆 Ormosia howii渐危种国家Ⅱ级

桑科白桂木 Artocarpus hypargyaea渐危种国家Ⅱ级

茜草科巴戟 Morida officinelis渐危种国家III级

柏科刺柏 Juniperus formosana渐危种广东省级

壳斗科秀丽椎 Castanopsis jucunda渐危种广东省级

卷柏科卷柏(还魂草)Selaginella tamariscina渐危种广东省级

莲座蕨科福建莲座蕨Angiopteris fokiensis渐危种广东省级

紫萁科华南紫萁Osmunda vachelii Hook.渐危种广东省级

本项目经过实地采样获取遗产地不同地貌部位的表土,通过实验分析,重点关注这些珍稀濒危保护植被(在科、属层面上)的花粉源及其在不同丹霞坡面(山顶、陡崖、山麓)上的空间散布与这些植被空间分布的对应关系,可以为遗产地珍稀濒危植物物种的保护与修复提供理论依据。这是研究价值的实用性价值所在。

3 总结

总之,本项目研究,首次尝试将孢粉学应用到丹霞地貌的研究领域,需求迫切。选择中国丹霞地貌地中最具典型的代表地广东丹霞山为案例,研究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表土孢粉在不同丹霞坡面上的空间散布规律,重点关注珍稀濒危保护植被(科、属层面上)的花粉源及其在不同丹霞坡面上的空间散布规律,研究内容极具独特性、普遍性和实用性。鉴于由中国人命名的丹霞地貌这个地貌名词,目前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与接受,故本项目研究还具有国际对比与交流的价值。简单的说,项目的研究具有迫切性、独特性、普遍性、实用性与国际性五个方面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Ouyang Jie, Zhu Cheng, Peng Hua, et al. Types and Spatial Combination of Danxia Landform of Fangyan in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09, 19: 631-640.

[2] 欧阳杰,朱诚,彭华等. 浙江方岩丹霞地貌类型及其空间组合. 地理学报, 2009,64(3),349-356.

[3]欧阳杰. 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地貌类型的对比研究. 当代旅游,2010,5, 81-85.

[4]欧阳杰, 朱诚,彭华. 丹霞地貌的国内外研究对比. 地理科学,2011,31(8):996-1000.

[5]欧阳杰, 朱诚,彭华等. 湖南崀山丹霞地貌岩体抗酸脆弱性的实验研究. 地球科学进展. 2011, 26(9): 965-970.

[6]欧阳杰,黄进. 中国丹霞地貌空间分布探讨. 地理空间信息,2011, 9(6) : 55-59.

[7]欧阳杰. 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岩体抗酸脆弱性的对比研究. 当代旅游, 2012,12,5-8.

[8]欧阳杰. 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丹霞地貌发育机制探讨. 地球科学前沿,2013,3(1):18-21.

[9]欧阳杰. 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岩体抗压强度差异的对比研究.中国-东盟博览,2013,2 :164-164.

[10]欧阳杰. 广东丹霞山崩岩空间分布的初步研究. 地球,2014(3):35-39.

[11]欧阳杰. 广东丹霞山丹霞地貌类型空间分布初探. 城市地理,2015(1):16-17.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批准号:2013FY111900)、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科研课题(立项编号:1517)经费资助。

作者简介:欧阳杰(1969-),男,安徽蚌埠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丹霞地貌、会展旅游、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等研究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