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零缺陷”的逆向风险与控制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逆向 缺陷 风险 控制

[摘 要]“零缺陷”旨在控制风险,提升质量管理水平,被众多领域的科研生产活动广泛采纳,并发挥了重要作用。航天作为高风险的领域,对其尤为推崇。但随着实践的深入,“零缺陷”在航天领域中也有走向固化和泛化的趋势。这反过来催生了潜在的逆向风险,主要体现为对创新、效率、改革发展、人才成长等的抑制。对此应加以有效控制,首先应廓清“零缺陷”的属性,避免运用的误区,其次要结合实践经验,给出“零缺陷”对科研生产实践具体方面的约束性要求,同时还可以采取专业化的办法,推动专业机构、专业队伍、专业理念建设,形成不同业务在组织体系、队伍体系、文化体系上的平衡。

[关键词]零缺陷;质量管理;风险控制;风险管理

航天是典型的“高、精、尖”领域,本质上具有高风险特征,对质量有着至上的追求。“零缺陷”思想充分满足了这种追求,不仅广为推崇,更在航天领域的质量管理和风险控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如果过度解读、不设条件地运用“零缺陷”,是否也会导致逆向的风险?面对航天领域发展新形势、新要求,有必要对此进行审慎的反思与分析,同时也可对其他领域提供有益的对比参考。

1 对“零缺陷”的采纳与强化

“零缺陷”思想自上世纪60年代初被提出以来,对质量管理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精髓在于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全力预防缺陷,而非事后找出缺陷后再行弥补。在航天这样一个高难度、高成本、高风险的领域里,飞行任务一旦执行,在目前的条件下要么成功,要么失败并难以挽回、损失巨大。“零缺陷”思想与航天的任务特点需要高度契合,并成为当前中国航天科研生产规范的重要要求。

上世纪90年代,中国航天遭遇多次任务失利,一时跌入低谷。当时对此曾有多种解释,如“外因论”、“特殊论”、“失败难免论”等。这些论调看似合理,但实质上并未触及根本层面——质量管理与控制是否到位,航天工作者的履职尽责是否到位;离开这些,推因于其他“不可抗”的外因或规律都只能是一种搪塞。在当时的应对措施中,航天系统首先是抓队伍,集中开展思想、作风、纪律整顿,引入、强化“零缺陷”,转变对质量和管理的态度,落实质量责任制,提升质量管理意识和质量控制水平。随后,中国航天从全局到具体的研究院、厂所各级,都将强化质量体系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零缺陷”也日益深入人心。

新世纪以来,中国航天发展进入“快车道”,运载能力大幅提升,战略装备威慑强化,神舟飞船十一次飞天、交会对接顺利实现,嫦娥玉兔奔月圆梦,北斗导航规模已具,应用卫星走出国门,产业辐射大为延展……航天的整体规模和综合影响力不断增强,大大提升了航天人的自豪感与自信心,也在客观上强化了既有经验、既有文化的正当性与权威性。“零缺陷”也不止作为一种质量标准、一种认识工具,更成为一种日益巩固的强势文化;其影响不仅止于科研生产领域,还广泛渗透并体现在航天事业的方方面面。

2 “零缺陷”的逆向风险分析

矫枉必须过正,但过犹往往不及,其中的“度”必须在发展予以辩证地把握。作为旨在控制风险的意识导向,向“零缺陷”看齐能够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航天走出低谷、连获辉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如果僵化地把“零缺陷”视作金科玉律、不二信条,教条地执行而不充分考虑、不切实结合具体的实际需要,也会导致潜在的逆向风险,对创新、效率、改革发展和人才成长等形成一定的抑制。

2.1 抑制创新:因循守成成主流,创新求变“不入流”

航天活动作为一种工程实践,从科学规律的角度讲出现问题与失利的风险是始终存在的,“试错”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零缺陷”旨在全力控制并减少可能出现的风险,但并不意味着反对创新。但在实践中,对“零缺陷”的恪守一旦僵化教条,不仅容易落入更愿沿袭既有经验模式、不愿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的求稳陷阱,而且容易因为偏重关注既有型号任务的推进实施情况,弱化了对专业建设、研发创新等基础能力与战略储备的关切。

创新意味着改变,改变就会带来新的不确定性。“零缺陷”作为一种认识工具,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管控不确定性,是一种风险管理的标准和追求,服务于保成功的目标;但对“零缺陷”的過度强调,将其延伸为工作目标本身,便在实际操作中成了绕开问题、规避风险的充分条件,结果不仅没有消除风险,更形成了对创新的抑制。一些型号工程人员便出现了因循胜过思变、守成强于求新的倾向,甚至出现了“唯我”的优越心理。对专业建设、研发创新等岗位人员来说,在强势的型号文化和不宽容的创新氛围中,束缚了思想与探索,不能有力支撑技术储备能力建设,无益于“非对称性优势”的形成和追赶超越的实现。

应该看到,对创新的抑制还诱发了一种“共输”循环。技术研发或设备制造单位(部门/个人)因难以得到型号方面的认可与采用,而不愿将该技术或设备推向完善,甚至放弃了该领域的创新;型号沿袭既有成功经验模式,不能完善地满足市场需求,致使竞争力减弱,只能被动地应变,但却难以再获得有力支撑,只能继续依靠加码人力、物力来要素驱动,发展动能难以为继。长此以往,型号任务模式的惯性越来越强,改造优化愈发不易,基础能力建设和战略能力储备长期乏力,远景发展的支撑不足。

2.2 抑制效率:成本意识淡薄,效率诉求不强

航天的质量理念是“质量是政治、质量是生命、质量是效益”。这种表述在句式上是并列的,但在重要性上常被看作是递减的。首要的“政治”意义意味着,“任务成功=政治正确”经常压倒一切。这样,确保“零缺陷”、实现“保成功”往往成为最重要甚至唯一的工作目标,仿佛为此所采取的必要举措都是正当的、可以接受的,哪怕忽略成本、牺牲效率,甚至不计代价也在所不惜。

作为参与市场经济的组织,改善效率、控制成本、提升发展质量是组织的本能追求。航天领域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市场需求不断激发,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拿出过硬的发展能力与创新实力,就必须在成本控制、效率提升等方面下更大功夫。质量理念中的“质量是效率”一语,意指实现一次成功而避免挽救弥补的节约意义,但这并不意味着为了实现这一次成功而透支过程的推进效率。在具体任务中,如果为了“零缺陷”而“零缺陷”,只靠在成本上加码投入,用过程效率换取目标实现,不仅损害发展质量,削弱组织科学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而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能形成对风险的真正有效应对。

2.3 抑制发展:经营改革易受阻,综合管理难提升

“零缺陷”作为一个旨在追求完满的规范,对其理解与实践的固化,使具体的决策与行为充满了刚性。经营改革、综合管理等工作往往需服从并服务于科研生产中心任务的“零缺陷”,这就需要其在具体的探索与改进中,以足够灵活的柔性来匹配后者的刚性需要。另一方面,受强势型号文化的影响,“零缺陷”理念也扩散并泛化成为经营改革、综合管理的标准与目标,这强化了既有成熟管理做法的刚性。于是便形成了在管理业务中柔性推力与刚性牵引的博弈,如果不能实现动态的相对平衡,管理就容易出现激进、反复、停滞甚至倒退。

具体到经营改革,这不只是一个发展指标问题,更是一个认识问题、文化问题。要经营就要开源、节流,必须关注效率,关切成本;要改革就要求新、求变,这则与因循守成严重冲突。当前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在认识、对策上的应对如果不到位,一定会伴随着经营发展风险。

具体到综合管理,管理实践的深化往往提升专业化、精细化的程度,也容易会诱发并加重保守心态。这一收敛惯性与前述刚性牵引高度同向契合,相叠加形成倍增效应。于是,要深化管理探索、改进管理手段,提升管理效能,就变得越来越不容易。

2.4 抑制个性:个体价值掩于工程异化,追求个性泯于强调共性

人类进入工业大生产时代以来,“异化”现象越来越普遍而深刻。相较而言,航天的工程实践链条复杂、流程繁琐、标准严格、衔接紧密,对人的异化更加显著。人首先作为工程的参与要素,首先应满足团队协作、岗位配合、履职尽责等品质,首先应为达成共同目标而全力以赴;而对人本身的关切,如发挥能动性、释放活力、自主探索、实现成长等在淡化。“零缺陷”的嵌入与推广,加剧了这种不平衡。一些推动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多口号响亮、目标可喜,但成效欠佳、期待落空,其症结往往在此。

组织的生命力在于开放。开放不仅是人才要素流动的开放,更在于心态的开放、文化的开放。由于工程异化的突出效应,个性受到的同化压力更加全方位,个体自由、自主诉求在工程集同中受到抑制,个体的开放性逐渐收敛,开拓探索的能动性进而受挫,低头环顾、追逐背影成为常态,抬头看路、仰望星空难以成习。长此以往,航天人的心态和航天组织文化的开放性都会被削弱,我们的组织队伍和集体主义文化就会反遭稳健性危机。

3 对“零缺陷”逆向风险的控制

实践证明,“零缺陷”对航天事业取得一系列成就起到了实实在在的作用,是行之有效的认识工具。但应该看到,随着将“零缺陷”的要求强化、触角延伸,催生了一定的或显或隐的逆向风险。对此,有必要采取一定措施,实现对所谓逆向风险的“反抑制”。

具体来说,首先要廓清“零缺陷”的属性,避免运用的误区,其次要结合实践经验,给出“零缺陷”在航天实践中对不同方面工作的约束性要求,同时还要推动专业机构、专业队伍、专业理念建设,形成不同业务在组织体系、队伍体系、文化体系上的平衡。

3.1 廓清“零缺陷”的属性,避免运用的误区

应该明确,“零缺陷”思想是一种标准,是我们开展质量管理、加强风险控制应恪守的规范性要求,其“把事情一次做好”的精髓要义是科学的、有效的。但应该避免以下三个误区。

一是标准目的化、规范教条化。基于前文分析,把“零缺陷”强化为工作目的,会使工程的目标更严更难,系统就会难以堪负,效率与稳健就会受损。而对“零缺陷”规范的教条执行,更是一种形而上的、不实事求是的做法。

二是不加设定条件,通行通用。认识、作风的不到位是航天跌入低谷的原因之一,矫枉过正地全方位推行“零缺陷”在当时是必要的。但随着航天的持续发展壮大,应基于实践检视“零缺陷”的适应性,实事求是地改变通行通用的做法。

三是以最高标准代替最低要求。要坚持“零缺陷”,杜绝缺陷是最高标准,避免缺陷是最低要求,是底限。从规律的角度讲,我们应守住底限,努力追求最高标准,而应反对把杜绝缺陷当作底限要求的做法,否则就会人精疲力竭、事欲速不达。

3.2 给出“零缺陷”在航天实践中对不同方面工作的约束性要求

“零缺陷”的精髓是必须坚持的,能够起到控制风险、控制成本、保证效率作用等,但在实践中必须对不同工作方面加以区分,匹配以不同水平的约束性要求。

在成熟型号任务的科研生产实践中,要严控过程管理不放松,恪守全链条“零缺陷”,杜绝低层次质量问题和风险,坚决“保成功”。在“七位一体”安全工作中,也应全力做到“零缺陷”。

在需研发、采用新技术、新模式、新要求的科研生产实践中,既要秉承“零缺陷”要求,确保稳妥推进,力求一次成功,又要注重控制成本、提升效率,对其考核还应给出一定的裕度。

在專业建设、研发论证、改革创新等实践中,要将“零缺陷”用在“把事情一次做好”本身,还需做好政策承接、战略设计与方向牵引,增加工作柔性,明确职责所属,反对责任下移或“均沾”,反对事事以成败论英雄。

在经营发展、综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其他实践中,可以将“零缺陷”作为工作标准之一,更应以我为主、主动创新,在求稳中求变,注重对既有工作模式和业务流程的持续改造,不断提升竞争力和发展效益。

3.3 推动专业机构、专业队伍、专业理念建设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机构、专业的人来做,并匹配以专业的理念,是专业化的内在要求,有利于组织多元化发展,消减保守倾向,提升开放性水平。针对科研生产以外其他方面工作受“零缺陷”等理念固化、泛化而受到抑制的风险,可以尝试采取适度扩张的专业化的对策。如专门成立研发机构、创新特区,专门成立面向新业务的组织机构、强化资源政策配套支持,专门探索建立经营管理等方面人才引进培养和任用拔擢机制,专门梳理体系完整、强度适宜的专业理念体系,等等。

近年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从院到厂所都采取了大量专业化实践,取得丰硕成效。在研究院层面,为增强基础研发与创新能力,成立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为推动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推动资产证券化,着眼于打造现代企业家队伍,并组织召开工作会、强化顶层战略谋划等。同时基于自身实践,做好对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企业文化体系的承接落地,建成覆盖全面、力度均衡的企业文化理念系统,使不同方面的工作都惠于理念的科学性而得以平稳推进。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已初显成效,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纪原.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哲学思想[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张国航(1989—),男,汉族,山东潍坊人,政工师,博士研究生,单位:中央党校研究生院科学技术哲学专业,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事业部,研究方向:科学技术与社会。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