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关于“十二五”时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几个问题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发展规划 几个问题 二五 时期 科技

[摘要]文章结合“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论述“十二五”时期科技发展面临的环境、呈现特征和发展形势等理论问题,为“十二五”科技发展实践,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与参照。

[关键词]科技创新;“十二五”规划

[作者简介]李京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方向:数量经济、工程管理,北京,100723

[中图分类号] F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1)07-0001-0006

近两年,中央相继组织制订了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和人才培养规划纲要,已经把“十二五”时期的任务基本上涵盖在里面了。因此,没有单独编制科教方面的规划,只在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中设了一章,即第七编“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这里笔者就这个题目做个论述。

一、科学技术创新是“十二五”规划的根本支撑

2010年10月,中共中央第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随后,国务院据此编制了“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请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后,现已颁布实施,各有关方面和地区正按此纲要要求,分别制定“十二五”规划。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站在历史的新高度,对未来五年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全面部署。“建议”和“纲要”鲜明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描绘了我国新世纪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宏伟蓝图。《建议》和《纲要》都明确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靠科学技术,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中科院、工程院两院院士大会讲话时也特别强调,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经济发展方式,创新成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的重要途径,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这些都反映了中央对创新高度重视和对科技寄予的厚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生产要素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科技进步是人类财富增长的重要源泉,科技进步是富国之源。科学技术已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因此,“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是科学发展观,主线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这种转变的主要支撑是科技进步与创新。

二、“十二五”科技规划面临的国际形势——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当今世界已进入全球化、信息化的新时代,世界的经济、社会与科技都具有一系列新特点:

一是全球经济仍将继续发展,同时将加速持续发展格局,世界经济、社会与科技都发展很不平衡,占全球人口小部分的工业发达国家,已完成工业化与城市化,进入后工业化时代,而大多数国家还处于工业化的初、中期,其中近年发展较快,正在崛起的几个新兴国家(即金砖国家)已在总体上或部分领域赶上或超过工业发达国家,中、俄、印、巴、南非五国人口占世界的40%左右,GDP占20%左右,在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第三类为经济发展也较快,在部分领域已赶上或接近工业发达国家的新兴工业国或地区(如亚洲四小龙、南美的墨西哥、阿根廷、智利和非洲的阿尔及利亚、埃及等国);第四类是其余发展中国家,它们或处于工业化初期、中期,或处于工业化前期。就科学技术而言,各个相关学科的各个领域发展也很不平衡。传统领域科学技术继续稳定发展、日益成熟,有的趋于淘汰,而信息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环境科技和航空航天、深海科技则迅速发展和扩散,催生了众多的新产业,同时,这些高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改造传统产业,导致经济、社会结构的大调整、大变动、并直接导致资源、能源供需关系及环境的大变动。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遭受了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与气候变异的持续冲击,激发了国际社会对既有经济秩序与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开始探索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道路,促进了对常规的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常规污染控制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日趋成熟,许多国家纷纷推出绿色新政和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节能产品,一些国家制订了以生态技术为基础的生态产业发展规划,开展地球综合观测与污染控制,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技术发展迅速,并不断向农业、装备制造业、医疗卫生和服务业渗透、融合。

总体上看,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高科技群体突破和深度交叉,融合中加速发展,科技为经济社会服务的任务越来越重。

例如,在能源领域,随着地球石化能源的不断枯竭和全球气候变暖,构建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体系将成为科学技术的首要任务,电动汽车、绿色照明设备、绿色建材等绿色节能的产品将在未来十多年里逐渐实现商业化应用,化石能源将向深度开发与清洁应用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未来20年左右实现大规模应用,核电将向第三代、第四代升级,电力行业向智能电网发展,建立更为有效的、安全、可信的现代化电网;又为环境技术与生物、信息、纳米技术结合,向全过程防控和综合治理方向发展。

第二,集成创新成为科技发展的重要途径

由于各领域的学科和技术交叉日益加剧,这就导致了科技创新模式日益向集成创新演化。科学发明和新技术广泛而深入地向各产业渗透与集群化,改变了原产业的形态和功能,深刻地改变着产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形态。例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与能源、材料技术的交叉融合,使制造技术不断向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系统化和极限制造发展,导致了装备制造业的根本改变。

第三,技术更新周期愈益缩短,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一体化发展愈益明显。

在许多产业,科学研究、试验与技术创新、产品更新和产业升级常常同时进行。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使得一体化趋势和周期大大缩短。

对于一般机械产品,这个周期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需要50年左右,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已缩短为7年左右,近几年只需2~3年。例如电话的普遍应用,20世纪前半叶,美国半数居民家庭使用电话花费了60年的时间,在20世纪末,互联网走进美国一半居民家庭只用了5年时间。同时,从基础研究到产品创新之间的距离也日益缩短。人类基因组、超导、纳米材料学研究成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转化为产品,技术创新与产品更新几乎同步。纳米技术、材料技术研发也用十分快的速度向信息、生物以及能源等领域渗透并进入工业生产阶段,有望领引下一轮经济增长。由此可见,科学、技术与产业的结合点已成为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生长点。重大的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将引领科学技术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向。

第四,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引发和加速了科技的更新换代。

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带来了微处理器集成度和处理能力的超长增长,计算机体系结构和计算模式不断更新,新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兴起,网络技术正在向互联网与物联网结合的方向发展。例如,信息技术与生物、纳米、认知等科学紧密结合,催生了物质科学与生物科学的突破。信息技术与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结合,成为建立高效、科学的认知系统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与产业技术及业务流程的深入结合催生了智能制造、虚拟制造、网络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模式和系统,实现精益生产和节能减排,同时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不断快速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据预测,在未来几十年内,计算机与通信网络的特点、速度、带宽、方便性、可靠性诸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进一步扩大其渗透力和影响力。总的讲,信息技术与各学科各领域的深入融合与广泛渗透,已成为各领域各产业的科技创新的主要源泉,并将不断促进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智能处理、协同工作,大大提高社会运行效率。

第五,应对全球性问题,人性化、绿色化、安全性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点。

在过去的50年里,全球经济总量增长了七倍,却使得区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大大超过可持续发展的极限。全球出现了能源与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瓶颈,气候与污染问题,生物品种减少,各种自然灾害和重病怪病频发,人类生存环境面临空前挑战,迫使人类从主要重视经济发展与物质财富的增长,转向注重经济、社会、技术、生态的综合影响,从追求征服自然转向努力重塑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六,后危机时代,各国纷纷加强新兴技术部署,并加快传统领域科技创新。

力图在先进技术、领航产业、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低碳环保、空间海洋成为科技竞争的重点。美国将建设新能源经济,促进国民健康,建立强有力的空间计划、提升信息技术等作为重点,并强调通过科技与创新战略,恢复美国制造业的领先地位,设置先进制造基金;德国将健康、安全、气候、资源保护及交通列为优先发展领域,韩国颁布了今后5年研发的汽车、造船、机械、IT基础、制药、核能、航天作为增长主攻方向。

三、“十二五”科技发展面临的国内环境

经过建国六十年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和共同努力,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由贫穷落后的“东亚病夫”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已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火车头之一。但人均水平低,人均GDP不到4000美元,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不及美、日发达国家的1/10,;而且地区、城乡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东部地区人均GDP为西部地区人均的4倍多,2009年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为农村居民的2倍半左右。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整体尚未完成,尚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重化工仍在深化发展,使得我国的重要重化工产品,如钢铁、有色金属、水泥、化肥等产品拥有巨大的生产能力,消耗大量能源,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由于发展方式粗放,造成资源、环境大幅超载,问题非常突出。同时,中国经济发展过于依赖投资拉动、要素投入,造成结构失衡问题也很突出。

当前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严重滞后。我国矿产资源人均占有还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消耗了世界能源的18%,钢铁和水泥的一半,却只生产了世界GDP的9%,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但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仍需要依靠进口。随着要素成本的提升,产业优化升级和持续发展的压力日益加重,迫切要求科技创新提高发展的质量,为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进步提供有力支撑。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因此,必须牢牢把握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务求突破,实现科技创新能力的跨越式提升,以支撑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四、当前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十一五”时期,全国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重点,着力提升科技整体实力和产业技术水平,加强科技与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取得了可喜成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技投入进入世界前列

“十一五”期间,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R&D)年均增长23.5%,2010年达到6980亿元,由“十五”末的世界第六位升为第四位,R&D人员全时当量达到252万人年,是2005年的1.85倍,居世界第二位。2009年财政科技支出达到3225亿元,是2005年的2.12倍,年均增长24.7%,高出“十五”年均增速约5个百分点。科技投入的快速增长,有力支撑了科技事业的发展。

(二)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稳步推进

“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中确定的16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已全面启动,总体进展顺利。还出台了几个指导性文件,建立和完善了科技专项实施的保障制度。2008~2010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了预算资金440亿元,支持了一批需求迫切、基础较好的项目,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改善民生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科技实力快速提升

新建和改造完成上海光伏、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中心、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累计达770家,科技发展的物质条件进一步改善。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由2005年居世界第13位上升为第9位。2010年国内专利被授权数和国内PCT(专利合作条约)专利申请量是2005年的近2.5倍。科技产出数量与质量的提高,说明科研成果的明显增多。科技对外依存度逐年降低,由2005年的约50%下降为2010年的30%左右。涌现出一批具有创新活力的企业(如华为)。

(四)重点科技领域实现了新突破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科技计划顺利展开,重点科技项目取得创新性成果,取得了千万亿次计算机、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诱导多功能干细胞、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高速铁路、载人深潜等一批具有重大意义的创新成果,并在控制城市污染、防灾术与实现农业、社会安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同时,必须看到,面对全球科技迅猛发展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我国科技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与困难,特别是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重复分散现象仍较严重;企业创新能力普遍较低,产学研结合机制不健全,科技与经济结合不理想,科技投入强度仍然较低;高层次创新人才严重缺乏,科技管理体制亟需改革创新。

五、“十二五”科技规划的首要任务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目标与内容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七篇的标题是:创新驱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这一篇的第一段是这样写的:“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可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十二五”期间“科技发展”的首要任务与要求。前面已经讲到,科技创新是“十二五”规划的支撑,而科技创新能力薄弱是我国科技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首要任务就是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中明确规定,我国科技发展的任务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这里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推进重大科学技术突破。这就是要把握科技发展趋势,超前部署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推动重大科学发现和新学科产生,当前要在一些重大科技领域,如在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地球科学、纳米科技等领域,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促进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紧密结合,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在现代农业、装备制造、生态环保、能源资源、信息网络、新型材料、公共安全和健康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增强共性、核心技术突破能力。

第二,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这就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的企业集聚,加大政府科技资源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增强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动力,鼓励大型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动,推动建立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参与的创新战略联盟,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军民科技资源集成融合,鼓励科技中介服务,提高服务企业能力,发挥国家创新型城市、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形成若干区域创新中心,把北京中关村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第三、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强化基础性、前沿性技术平台建设,建设和完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强相互配套,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在重点学科和战略高技术领域,新建若干国家科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构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优化国家工程中心建设布局,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支持面向企业的技术开发平台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面向公众的科学普及。

第四、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政策。

首先,要强化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财税、金融政策,保持财政科研经费投入稳定增长,加大政府对基础研究投入;其次,要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促进技术进步的税收鼓励政策;再次,实施知识产权质押等鼓励技术创新的金融政策,还有要建立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完善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力度,鼓励和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奖励制度,加强科研诚信建设。

六、“十二五”科技发展的第二个重大任务是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就要求,按照优先发展、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具体来讲,有以下几方面要求:

第一,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

教育按其培养对象可分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三类。其中每一类又可分为若干层次。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阶段,应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即幼儿园阶段教育,应提高其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科技水平的基础,要坚持办好,全面提升质量和水平,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巩固义务教育的成果。同时,要推动普通高中的多元化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要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是出人才的重要阶段,要全面提高其质量,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大批高水平大学,还要建设一批重点学科,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要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发展,推进“双语教学”,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第二,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1.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广西属于以上几个重点倾斜的地区,应努力去争取,当然在自治区内也要向有关的地、市、县、乡倾斜。

2.统筹规划学校布局,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行县(乡)域内中小学教师编制和工资同一标准,以及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取消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校和重点班。

3.新增高校招生向中西部倾斜,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招生规模,创新东西部高校校际合作机制和模式。

4.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逐步实行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

5.健全全国资助制度,扶助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完成学业。

第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有以下几点要求:

1.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2.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全面实施高中学生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克服应试教育倾向。

3.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学习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技能和本领。

4.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严格教师资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校长和教师专业化水平,鼓励优秀人才终身从教。

第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有以下几点要求:

1.改进考试招生办法,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制度。

2.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责任。

3.加强省级教育统筹,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平等的法律地位,规范办学秩序,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0%。

第五,“十二五”期间将实施的教育发展重点工程有:

1.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包括改造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实现城乡中小学结合,师资、设备、图书、体育场地基本达标。

2、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加强教师全员培训和农村学校薄弱学科教师队伍建设,建设边远艰苦地区教师周转宿舍。

3.农村学前教育推进。重点推进中西部贫困地区乡村幼儿园建设,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

4.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中高等职权示范学校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5.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继续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

6.民族教育发展。支持边疆县和民族自治地方贫困县高中阶段学校建设,加强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训,支持民族院校建设。

7.特殊学校建设。新扩建一批特殊教育学校、配备必要的教学生活、康复训练设施。

8.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改善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小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农村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完善助学标准。

9.教育信息化建设。

七、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一)指导方针与目标

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服务发展、人才领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总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加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二)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

困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重点,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创新教育方式,突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践培养,依据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建设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注重培养一线创新型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三)促进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大力开发装备制造、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国际商务、能源资源、农业科技等经济领域和教育、文化、政法、医药卫生等社会领域亟需的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推进党政、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高技能、农村实用、社会工作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人才数量、结构合理、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满足社会发展时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四)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立健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体制机制,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推动人才工作职能转变,规范行政行为,扩大和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深化国有企业和用人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作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尊重人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的社会环境,改进人才服务和管理方式,落实国家重大人才政策,抓好人才类重大工程,推动人才事业全面发展。

(五)“十二五”期间的重大人才工程

“十二五”期间的重大人才工程有:

(1)创新人才推进计划;(2)青年英才开发计划;(3)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推进工程;(4)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5)文化名家工程;(6)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7)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8)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9)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10)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11)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撑计划;(12)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