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对总部产业的十点理解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十点 总部 理解 产业

总部经济能够成为新经济现象,肯定是因为总部产业所带来的巨大经济空间。显然我们要通过总部产业搞总部经济,那么什么是总部产业?怎样搞好总部产业?

对于总部产业,我有如下十点理解。

一、什么是总部产业

什么是总部产业?一般而言,每一种特征经济都对应着一种特征产业。知识经济对应的是知识产业,IT经济对应的是信息产业。而产业显然是经济形态的具体化与具像化。所以总部产业可以理解为总部经济业态,是总部经济的产业。也可以说,总部经济是总部产业的经济。

事实上,经济形态与产业形态产生时间是不同的,一般来说产业形态在前,通过一段时间的运作,进入国民经济体系,才能成为一种经济形态。总部产业事实上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只是没有被专门化地研究、提炼与实践。现在,随着总部基地与总部基地现象的出现,总部产业的研究开始专门化,总部产业的实践更有一种现实意义与未来意义。

我们还回到我们的所谓的定义上来——什么是总部产业?总部产业就是一切以企业总部为脉络,为骨架,为重心与轴心,在总部与总部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中,在总部为了效率最大化而将非核心业务不断剥离的过程中,在这些剥离业务的市场化与企业化发展中,与原有总部所形成的共生系统。这个系统的每个结点都是企业,不同在于有一个服务于众多总部的公共经济环境与物理环境包括物业环境。这个大系统本身就是为了提高总部的效率,最大化总部的价值所形成的以总部为核心的产业生态群,更注重整体性与系统性。似乎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产业与行业归属,事实上,却构成一个经济循环体,所以总部产业隐身于各个产业之中,并在各个产业的总部化的组合中发挥作用。所以我又叫总部产业为虚拟产业或第四产业。

二、总部产业与总部经济的历史性

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我们在前面已经涉及了一些。在这里,我更多地是谈一些历史问题,也就是总部经济与总部产业发展史的问题。

就像有人就要有大脑,有企业就要有决策领导部门,这个部门发展到一定程度,独立起来,就成了企业总部。就这个独立性而言,这个企业总部已经成为总部企业。我们谈的总部就是指独立出来后,指挥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世界各个公司的母公司总部或子公司总部。在这个意义上,总部经济是历史的产物,总部产业也是历史的产物。也就是说,在总部经济没有明确提出来之前,在总部基地通过总部产业实践总部经济之前,总部已经作为经济单元成为吸引各种经济要素的引力点。

问题的关键在于,在总部经济提出来之前,企业总部只是被个体化地关注与服务,尽管针对各个总部的高端服务不断发展与升级,但是也是相应的服务企业利益驱动下的市场行为。而且总部们也有聚集现象,这与城市的形成很有些相似,对此,下面我们会专门提到这些。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这些都渐进地进行着。总部经济的提出是将“总部”这种最重要的社会资源与企业资源单提出来进行专门的研究与实践,这是一种创造。而且这也使总部基地得以有意识地按照资源价值最大化的方式进行总部产业的发展与建设。

总部基地是总部经济与总部产业市场化自觉的实践。这种自觉性就像马克思所云,“思想一旦抓住群众,将产生变革力量。”总部基地现阶段还处在物理形态的建设招商阶段,还没有真正形成总部产业的完整与成熟业态。而我们指出过,总部产业最大的特点是区域总部之间的“整体效应”。

在这里,这种整体性使总部产业具有“虚拟特征”,也就是说没有明确的企业状态。这使总部产业与总部经济和区域经济之间相互交融。但区别的一点是,总部产业是微观或中观实践型的和运转型的。

三、总部产业与其他产业相互渗透

关于总部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我们前面简单提到过。总部产业的整体性与虚拟性的特征,使之具有巨大的包容性,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都可以在总部产业中找到位置,重要的是第三产业的高端服务业或者说总部非核心业务的剥离业务部分将成为各个产业之间的联结纽带。正是在这些产业形态的耦合与结合中,总部产业才得到发展。单单提某个产业都不是总部产业,即便是高端服务业部分,没有核心总部的互动,无法显现其产业优势;同样,各个核心企业总部各自也形成不了总部产业。

总部产业的根本在于各个总部在区域公共经济环境中获得最大化的发展空间和多元化的发展可能。

因此,总部产业一方面要将各个产业引进来,一方面要使他们产生有机结合的创造性的关系。资源最大化地公共化、成本最小化与利益最大化。

总部产业是一个系统工程。

四、总部产业与区域竞争力和城市发展力

总部需要办公空间,总部产业需要总部的集聚,总部办公空间的集聚形成总部区域。总部基地就是这样的一个区域。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城市内一个区域总部的聚集增加了该区域在城市经济平面上的重量,形成城市发展的引擎。

显然,总部产业的整体性本身已经使总部产业的实践区域形成总部产业区域经济或者区域性的总部经济。而且这种整体性与系统性的实现本身客观地形成巨大的力量。这已经使总部产业区域化、经济化、竞争力化与发展化。

联系总部基地的发展与实践,我们看到总部产业巨大的抬升区域地位与价值的作用。也许最有说服力的例子就是国美以每亩680万元的价格收购总部基地东北角的地块,还有总部基地成为北京的新兴区域,丰台被规划为着力发展总部经济的行政区域。

还有,总部经济使北京在城市竞争力中找到了感觉。

五、总部产业的整体性与虚拟性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总部产业的整体性形成虚拟性,而总部产业的虚拟性体现了整体性。

整体性要求我们要给总部产业一个发展时间,因为毕竟总部产业发生理想作用需要各种要素都到位。在进行楼宇建设招商时不能期待总部产业基地成熟时的经济能力与品牌影响力。

虚拟性则在于总部产业是一个区域经济的产业构成的集合,许多价值产生在互动、内部市场、资源放大、市场放大、公共品牌或者区域文化等现象里,而没有一个具体的业态。但这种创造的价值需要一个业态来承载与说明。因为资源以总部资源为特征,价值也是总部资源充分集成整合的结果。所以产业价值要归于总部产业的头上。

六、总部产业要素与总部资源

总部产业形成需要几大基本要素,这是总部产业构成问题,或者说内部结构问题。由此,总部产业需要配置相应的资源,这些资源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总部产业的内部资源和总部产业的基本要素有重合的地方。

通过上面的定义以及各个方面的展开,我们知道总部构成的三大要素,第一是企业总部,第二是服务业的高度发达,第三是总部们共同认同的区域价值与价值观。前两个因素是物理形式的,第三个则是虚的看不见的,但最有力量。

人们看不见思想,但思想的力量何其之大?因此,总部产业的灵魂就在于第三个因素。只有第三个因素成熟起来,服务产业才能总部化地高度发达,总部产业才能在一个区域创造协同价值,也就是总部价值。所以评价一个总部产业、一个总部产业基地、一个总部经济区域的标准,就在于把握和评估这三大构成要素的成熟程度。

什么是总部资源?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问什么是资源?资,助也;源,本原也。资源就是对于一个事业有帮助的任何条件,既包括有形的条件,也包括无形的条件。显然,总部资源包括了企业总部们,包括了服务于总部的支撑体系产业,包括总部共同价值观。企业总部资源是总部产业的物质基础与运转核心。

这只是总部产业的内部资源,有些还正在形成中,需要指出的一点,总部基地正在进行服务产业的发展,2006年的经济主题词就是“总部基地为总部服务”,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总部灵魂元素,但我们必须打造好一个健康的总部基地身体。

但总部产业更需要强大的外部资源,如政策资源、法律资源、文化资源、金融资源、信用资源,说白了,就是总部产业基地作为一个整体以及各个总部核心的外部资源,这构成巨大的人脉,形成全面广大的信息流,“沟通创造价值”,信息流的畅通是总部产业基地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途径。

外部资源可以这样看,总部产业基地是一个区域性的“法人”,法人成长需要强大的社会背景、环境与资源的支撑,人需要交往,不断提升自己的地位,不断实现自己的价值等等。所有这些构成外部资源因素。例如,总部基地的发展就需要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文化部、国资委、专家群体、金融家群体、企业家群体的多元关注,这些机构或个人就形成总部基地强大的外部资源。

七、总部产业如何运行

思想是事业的种子,正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形式与总部办公的未来要求的思考,成就了一个属于未来的事业。思想如何成为一个事业?这是一个实践问题。就总部基地而言,已经走过了两年半的时间,当然,从策划立项到现在,远远不止两年半的时间。

那么,总部产业如何运行?这里,总部产业基地不是自然形成的群落,而是根据优势条件有意识进行的一个专业化的总部产业基地的建设。首先,还是物理空间的建设,这表现为楼宇等房地产形态。其次,要将合适的企业总部邀请到基地来办公。再次,为了能够使企业总部能够到基地办公,要搞好物业服务与配套设施的建设。第四,重要的是如何催生更高端的服务产业,形成总部基地公共服务平台,从而使各个企业总部向更专业化发展,剥离非核心业务,在服务产业看来,这表现为巨大的资源释放与资源整合。同时,经过这种整合,业务上、空间上、情感上乃至文化上才能形成总部之间的关系与互动。总部产业基地才能成为真正的公共平台。最后,需要总部产业基地的灵魂,这就是总部文化,这样基地才能成为一个生命体。

显然,这几个方面的建设在空间上可以同时进行的,但本质上,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只有在共同的公共利益的基础上,才能有所谓的经济共同体。所以总部产业基地任何阶段的建设除了考虑各个企业总部的特殊需求,尤其要注重大家都在关心的公共利益的建设与管理。没有这种公共利益的关注,就没有共同的未来。而总部们之所以走到一起来,不仅仅是这里的办公环境,相互之间的简单交往,而是为一个共同的想法所鼓舞——将总部创造的价值最大化。

对于总部基地建设而言,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在物业基础上保证各个企业的公共需求,我们还建立了总部基地共同基金,在资本上有一个公共机构,我们还将在教育、培训、文化上建立一个NGO性质的公社化的公共组织。2005年,我们搞了四期总裁沙龙,主要为总部基地企业和各个区外企业搭建总裁之间的交流平台。目的是为各位总裁营造良好的经营生态环境。总部基地需要总部们,需要我们一起去建设,共谋发展大计。

八、总部产业的创造特性与文化力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思想,总部经济是创造性的。在我游学欧洲时,我曾经深刻思考过经济发展的未来推动力的问题。鸟无头不飞,人无头不行,总部是企业的首要资源与第一资源。

一个概念或思路从无到有是一种创造,将这种概念付诸实践也要一种创造。当我漫步在西方人性化的花园式的办公环境时,我曾设想正在崛起的中国的未来需要。很幸运,我争取到这个机会,这个实践自己的理想与思想,并能够对丰台、北京乃至中国都有启发力量的一个项目。2005年2月,我在哈佛的讲坛上和全球各个重要的企业家互动时曾经说,中国的崛起需要一种创造与创新的模式,总部经济模式提供了一个选择路径。

创造依然是总部基地发展的动力。我们的区域形象、我们的广告、我们的活动都要求大气、符合一个新崛起的经济高地的未来品位,同时又能入人眼目、无法忘记。我们要求传递一种新的精神、新的经济时尚与未来经典、一种新的文化。

谈到文化,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特色文化。但总部基地必然是有着中国特色的移民性质的全球化的文化。企业总部来自世界各地五湖四海,人们来自各个大洲,这里需要也必然在形成一种包容的、民主的、各个企业总部不分大小拥有共同的对这个区域责任的文化。独木不成林,总部基地有500棵参天大树,我们一定会形成良好区域经济生态环境。

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文化?是一种自由民主的文化,一种充满竞争力与生命力的文化,一种年轻的文化,能够释放一个古老民族深厚历史积淀的力量的文化,是将国外文化充分加以吸收的文化。这是一种新文化。这种文化将给总部基地带来生命的感觉,一种灵动与跳跃,从而也形成一种文化的生产力。

这种区域大文化将对各个企业总部产生影响,进而互动起来,形成一个现实的有生命力的区域经济生态系统。

九、总部产业、企业总部与总部企业

总部产业是对企业总部有意识地经营的产业。在这种经营中,原来的总部职能必将产生分化与剥离,区域内部市场的形成已经“创造”了许多高端服务产业,这样,总部在专业化进行总部职能的同时,将进行资本、人才等直接生产价值的活动。在这个过程里,总部职能日益专业化,同时总部又可能直接参与价值的创造。于是企业总部就成为总部企业。也就是说有自己的利润直接来源的存在形态。

当然,这只是一些探索。总部产业更关注的是创造价值。

十、总部产业的价值

我们提到总部产业的整体业态以及虚拟业态,这为什么能形成新的业态?这是因为总部产业创造了价值。任何产业必须都要产生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否则就不能成为一个产业。这种整体性表现为产业链的区域特征与内部组合,从而区域经济就成了一个产业单元。

总部产业的价值体现就在于资源最大化地结构化与平台化,这将产生巨大的区域经济效益和巨大的区域品牌的塑造力。这种价值几乎是无法估量的。就社会价值而言,则将使相应的区域成一个城市中心,成为一个区域彻底的变革力量。

总部产业最大的价值在于总部所聚集的人群都是高端的,几乎是经济的聚合体。这种“脑矿”的可开采价值是无尽的。文明是人创造的,一个场所这么多高端人群将会产生什么样的效应与效果?这是无法估量的。

总部产业的价值在于,总部产业的发展必然需要一个标准化的产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充分研究与有效推广将会变革国家的经济面目。在企业资源得到充分挖掘与整合的前提下,中国经济开发区或者高新技术产业区可以有意识地打造总部园区。因为中国需要与国际进行经济竞争与合作,这种竞争与合作尤其需要规模能力与竞争力。这是总部产业的对于中国崛起的价值之一。

北京在发展总部经济方面的优势明显

地理位置优势。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政治、文化、科技、信息中心和对外交往的中心。国家经济的宏观决策和调控部门等均在北京。同时其航空和铁路客货流量位居全国第一。这些优势是所有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

集群效应优势。许多企业如跨国公司的总部、研发机构、大型企业、外省级办事处已落户北京,从而形成有一定规模的总部经济,可产生产业集群效应,吸引更多的总部进驻。

人才、教育、科技资源优势。北京的人才、教育、科技资源优势明显,能够为总部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撑。在国内各大城市之间,北京的人才、科技竞争力指标最高。在每百万人口中,北京的专业技术人员约占10万,广泛分布在经济领域,涉及电子及通信、计算机应用、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

同时,北京是全国最大的教育基地。北京有高校59所,其中重点高校23所,占全国重点高校的四分之一。北京高校中有500个博士培养点,博士培养规模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有1081个硕士培养点,硕士生规模占全国的五分之一。

另外,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半以上分布在北京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北京地区每年开展科技课题3万多项,取得科技成果1万多项,获国家级奖项约占全国的30%左右。

知识型服务业发达,提供配套服务优势。发达的知识型服务业能为"总部经济"发展提供配套服务。知识型服务业不同于商业、房地产、饭店等传统服务业,它涉及会展与机构服务、现代金融服务、研发与技术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传媒、医疗保健等,具有知识要素投入密集、增值度高、附加值高等特点。

就目前的北京而言,已经有多个“总部”牌的产品。

最早、也是目前规模最大的是中关村丰台科技园和英国道丰国际集团合作开发的总部基地。它不仅是中国最明确地提出以总部经济作为发展目标的项目,也是一个集办公、科研、中试、产业于一体的企业总部集群基地。它包括了500栋企业总部楼、一个五星级酒店、约40000平方米的商业配套总部公寓和26个200平方米至500平方米不等的会所及相关的商业设施,并将吸纳约500家大型企业,约2000家中小型企业的总部入驻。

华润置地(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在长安街也开发了8栋独立企业总部;万通集团在CBD开发的“万通中心”,由4栋单体总部楼组成。首创集团与怀柔区政府总投资150亿元联合开发怀柔“总部新城”,也意在打造一个非生产性的高科技园区,成为跨国公司及财团在北京总部的郊区化办公、商务、研发和培训基地。

还有,位于通州区的“总部小镇”已经启动。总部小镇位于CBD东北,京哈高速路以北,温榆河以东,占地面积预计在15平方公里到30平方公里之间,仅一级开发就需要动用资金数十亿元。

与此同时,京西石景山的民营总部育成基地已经在建设之中。

北京总部基地新区雏形初现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北京总部基地捷报频传:2005年10月29日,总部基地董事长许为平被评选为“2005十大中华管理新闻人物”;2005年11月8日,CCIM(美国国际注册商业房地产投资师)协会携40名世界知名房地产投资大鳄莅临总部基地考察,表达了浓厚的合作意向;2005年11月22日,全球500强的美国江森自控公司与中关村丰台园签订入驻协议,将北京江森自控有限公司(JCI)能源管理中国区总部迁入总部基地,改善区内能源管理,并以此为核心,迅速向全国各地辐射;2005年12月10日,香港凤凰卫视与总部基地联合举办的高级“总裁沙龙”在总部基地大讲堂举行,120多位企业总裁欢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及“十一五”规划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

与此同时,总部基地三期130多栋总部楼全部竣工,进入绿化阶段;已签约的近160家企业陆续入驻总部基地办公或正在装修;会所、超市、餐厅、商务中心等各种相关配套设施也相继完工并投入使用,兼容高档商务设施和企业软件服务平台的商务功能社区启动在即,与300多栋总部楼形成经济配套,与区内55%的绿化景观形成和谐的高档总部集群区域。总部基地———国内首个总部经济新区———一个生态化、现代化、智能化的资源共享的大中型企业总部聚集区雏形初现。

总部基地:用心为入驻企业总部提供服务

自2003年6月19日开工以来,总部基地的建设一直以高效、高质、安全而在业界享有盛名。北京市建委一领导说,总部基地体量如此之大,还能做到如此高效、高质、安全,确实不容易,这在北京乃至全国都是罕见的。在不到两年半的时间内,总部基地西区已建成300多栋单体独栋总部楼,21个风格别致而高雅的总部会所,并同期完成相关绿化及各项配套建设,让各企业进得放心,住得舒心。

与建设发展同步,总部基地内资产管理、技术转化和人才交流、国际会展等专门为企业总部进行信息、金融、人力资源服务的“软件”配套措施已在总部基地加快筹备和运营。

据悉,加强入驻企业投融资管理、信用投资管理的总部资产管理运营中心已进入筹备阶段,正在发挥其服务功能,该中心办公大楼即将投入使用;总部物业公司已走入正常运营服务阶段,除为企业建立基础物业服务之外,还将建立企业服务软件平台,真正完善区内多元化服务体系,还专门针对总部基地入驻企业的实际需求推出了“总部特色服务”,包括客户服务大使、特别安保服务、特约经营服务、配套招商服务、物业管理培训服务等。

不仅如此,具有总部特色的总部公社正在完善机构及配套,着手建立以总部新文化体系为主的区内生活管理服务。据了解,总部公社将在服务理念及文化培养上为企业服务,并经常在区内开展以总部生活为中心的相匹配的各种社交、庆典、联谊活动。

160多家企业入驻北京总部基地

总部基地先进的理念和设计、优美的办公环境、良好的软硬件服务和较高的性价比,以及全国罕见的企业总部聚集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的极大热情与关注,前来参观、访问、取经者络绎不绝,签约入驻的企业积极踊跃。目前,近160多家企业已签约入驻。

在这些家企业中,既有北京地区的企业,也有浙江、上海、天津、陕西、山西、内蒙古、湖北、河南等全国各地的企业;既有改制后的国资委属下企业,也有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从所属行业来看,既有钢铁行业的,也有自动化行业、铁路系统、航空航天业、电信行业、金融行业、医药行业等各行各业的。

在这些企业中,很多是行业的领头羊或佼佼者,如国家航天工业龙头企业——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长征火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畜牧业龙头企业——中牧股份,中国民营钢铁企业佼佼者———建龙钢铁、德龙控股……

2004年6月,新融友联作为第一家企业正式入驻总部基地一区16号楼办公,标志着总部基地入住工作全面展开。如今,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的内,部分签约入驻企业中已入驻总部基地一期或二期办公,如中华通信、中国铁通、星玛电梯、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牧股份、世纪卫星、建龙钢铁、德龙控股、旭阳焦化、德国美克马力北京公司、鹿王羊绒、中联动力、北京电力、振龙科技、财富时报……还有部分企业正在装修,如北京依文服饰集团、中电投集团等。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