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抗战歌曲的历史记忆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抗战 记忆 历史 歌曲

摘要:抗战歌曲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文艺形态之一,是抗日战争时期进行革命宣传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太行山抗战民歌为考察对象,以民歌主题内容为划分依据,对其进行了分类研究。通过考察可以看出,太行山抗战民歌生动真实的记录了太行革命根据地社会形势与战争情况,反映了底层民众在战争中的真实经历与生命体验。

关键词:太行根据地 抗战民歌 历史记忆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2-0016-03

太行根据地作为共产党与八路军在华北抗日战争的指挥中心,共产党展开正面战争的主要战场,严峻的战争形势与艰难的抗战生活对太行山军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太行根据地文艺工作者与普通民众在中共文艺政策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民间音乐展开边区政治工作与宣传抗战,经过改造的太行山民歌在歌词内容与演唱形式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成为革命斗争的武器,自我教育的工具。在太行边区,无论是八路军战士还是普通老百姓都热衷于唱抗战民歌,“许多村区干部因为配合临时宣传动员的需要,将民间歌谣小曲改制,在每个县里,我们都可以听到他们自己编织出来的歌曲。”[1]太行抗战民歌,不仅鼓舞了军民的士气,反映了抗战时期边区严酷的战争生活,也表达了底层人民的真情实感。

一、揭露与控诉:诉苦歌的主题表达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同年9月,日军汇集5万余兵力开始进攻八路军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连续烧杀淫掠两个月之久。1941年后,日军为确保对华北的战略控制,在太行山根据地进行用大扫荡、清剿、蚕食等手段大肆残杀老百姓,掠夺控制占领地,太行人民生活在饥寒交迫、哀嚎遍野的生死线上,他们用一曲曲悲凉的民歌诉说着残酷的战争生活:

家住辽西县,南乡庄则村,日本鬼子侵略咱不得安宁;……逃难逃在外呀,娃娃抱在怀,哭了一声好恓惶,冻死俺的孩;娃娃你不要哭呀,娘娘也不好活,不是狼吃的日本鬼,哪有这一说;男人挑一担呀,女人掂一篮,逃难逃在外边,你看难不难。(《逃难》)[2]歌曲的旋律采用连续下行的方式,哀怨婉转的曲调,配以直白、真实的歌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争时代底层民众“丢了家,丢了地”,拖儿带女、离乡背井、颠破流离、无处可去的现实生活与悲惨遭遇。

再如武乡民歌《来了日本小熬胶》[3]“鸡儿(外)飞来狗子咬,来了日本小熬(呀)胶。①疙狸上树打颠倒,熬胶来了咱实难熬。②大开门的糊上火,哪霎霎来了咱哪霎霎躲。窗子开花不糊纸,哪霎霎来了咱哪霎霎死。……”随着战争的不断深入,日军加紧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蚕食与扫荡,尤其是处于抗战中心的武乡、左权一带,在日军的铁蹄蹂躏下,老百姓以字字是血,句句是泪民歌主题表达出太行百姓有家不能回,有地不能耕,挖野菜、吃菜根,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东躲西藏,如蝼蚁般朝不保夕的生命体验与社会现实。

在曲调的选择中,诉苦歌的曲调使用基本符合歌词内容与情绪情感的表达,如武乡民歌《来了日本小熬胶》,该曲第一个乐句从第一小节角音四度下行至变宫、羽、徵三音,第二小节旋律从徵音八度跳进羽音,后小三度跳进至宫音,旋律急轉直下回到角音,形成直上直下 的旋律线条,辅以自由延长的长音节奏,近乎呼喊式的控诉,表现出悲苦哀怨的音乐情绪。第二句旋律从徵音开始,以二度、三度的级进手法低回徘徊在徵音上结束,以小波浪 式低沉回环旋律线倾诉出底层民众在当下历史场景中的心理感受与情感体验。

二、反抗与斗争:革命话语权下抗战民歌建构

为了满足抗日宣传的现实需要,“动员全民抗战”成为太行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工作之一,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文艺是一条革命的“战线”,是一支“军队”和“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4]中共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实用功能,明确提出“革命文件不如革命口号,革命口号不如革命歌谣。”[5]利用音乐的教育功能宣传抗战必要性、紧迫性,民歌成为鼓舞激励民众战斗的武器。群众在接受中共文化的意识形态的同时,自身的革命主体意识,斗争意识得到强化,自觉地投入到民族解放的革命斗争中,民歌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建构出崭新的主题。

第一,反映出民众热情拥护共产党,积极参加八路军,“父送子、妻送郎”“村村住过八路军,户户都有子弟兵”,军民一心,浴血奋战,抵抗侵略的抗战历史图景。如《我送哥哥上前线》《当不了英雄别登门》《送郎去参军》《送青年们去参军》《哥哥扛上了机关枪》《参军曲》等,歌曲生动再现了“男女老少齐出动,锣鼓喧天送亲人;党的话儿记在心呀,勤学习 苦练兵,杀敌本领要过硬呀”全民动员积极参军的情景。

武乡民歌《我送哥哥上前线》:“我送哥哥上前线,手拿两颗手榴弹,一颗让给你打敌人,一刻让你护本身,哎吆哎吆嗯哎吆,一颗让你护本身。我送哥哥上前线,贴心话儿说不完,给你两只大信封,不立大功别写信,哎吆哎吆嗯哎吆,不立大功别写信。”歌曲记录了太行山敌后根据地妇女的革命精神与抗日救亡的勇气,她们将个人命运与根据地命运紧紧连在一起,把杀敌武器手榴弹作为礼物送给即将参军的心上人,并告知其战场上要“打敌人、立大功”。歌词内容层层递进,旋律进行以小三度跳进为主,曲调欢快明朗,节拍以四二拍与四三拍交替展开,切分节奏型与附点节奏贯穿全曲,加强了音乐的律动性,乐曲主体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第三句用衬词“哎吆哎吆嗯哎吆”重复句尾的方式扩充歌曲结构,增强了曲调的推动力,加强了歌曲的表现力,塑造了女性坚毅果敢、乐观积极的音乐形象。抗战时期武乡、左权根据地的妇女家国意识与主体意识空前觉醒,在共产党的号召下参加妇救会,她们一边宣传抗日、动员亲人,一边站岗放哨、参军参战,筹军粮、《做军鞋》《纺织好》,在后方配合军队,妇女以直接参战与支援抗战的方式能力投身抗战革命斗争中。

第二,民歌以其独特的形式与形象性的叙述,记录了太行山民众扩大党政军群力量,参加地方武装与群众武装,开展广泛的、经常的民兵游击战争,如《建立民兵》《窑洞保卫战》《太行山展开游击队》等。在《太行民兵》中,歌曲以极具生活化的口吻,欢快活泼的旋律与轻巧赋予动力感的节奏描写了太行山青年抗敌先锋队、民兵自卫队以及普通群众全民武装,“抬担架、送子弹”救护伤员,补充兵力,“放坐探、送情报、埋地雷、割电线、破道路”监视、阻挠敌军行动,“东一枪、西一炮”用“地道战、窑洞战、麻雀战”等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保卫家乡的抗战情景。

抗战民歌以战争参与者的视角与口头创作的文本记述真实的历史事件与自身的情感体验,是对近现代抗战音乐史史料的有益补充。1945年农历六月十五日,盘踞在盂县境内的百余日伪为了抢粮抓壮丁,在队长彭天柱的带领下,抄小路包围了大西庄,大西庄老百姓坚持共产党的坚壁清野政策,为了不给敌军一粒粮食,躲进村附近的地道内,日伪军恼羞成怒,残暴的杀害了大西庄的老百姓,民歌《大惨案》对详细的记录了这一历史事件:

“忘不了六月十五那一天,平定大西庄地道战的惨案,可恨敌人手段真毒辣,有烧又杀有抢三光政策;忘不了日本强盗五路进攻,包围了大西庄老百姓,四面八方人喊马叫,逼得男女老少钻了地道;忘不了日本强盗罪恶滔天,地道口点着草垛架着扇风扇,紅火黑烟钻进了地道,五十八口男女老少死的真可怜。”歌曲以平铺直叙的方式详细描述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以及日军的进攻方式与手段,展示出大西庄老百姓视死如归的精神气概,凸显出民歌的历史价值。

三、赞扬与歌颂:从战争描述到“颂歌”

音乐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6]中共的思想作风与意识形态随着抗日战争的展开,对太行根据地文艺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与领导人逐渐成为民众拥护、追随的核心对象,民歌由传统的抒发思想感情、寄托喜怒哀乐转向直接表现现实生活,歌词内容改换成歌颂共产党,革命领袖与抗日英雄人物:“有了共产党,俺才得解放,纪念他功劳大,永远不能忘,咱给他过生日,万寿永无疆;……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了秧,孩儿离不了娘,咱们都离不了,救命的共产党。”歌词用象征和比喻的手法将群众和共产党关系形容为“鱼和水、瓜和秧、孩子与娘”,把毛主席比喻为“红太阳、大救星”,展现出政党、英雄人物与群众的再生关系。在太行山抗战民歌中颂歌类作品占有较大的比重,“一声春雷震天响得儿响,侵略者(来)投了降得儿降,八年抗战今胜利,全国人民喜洋洋,胜利感谢共产党。……多亏总司令好指挥,全靠毛主席好主张,劳苦功高天下扬。”歌词在句式结构上采用了长短句相结合的方式,使歌曲富于变化,增强了歌曲的韵律与节奏感;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用一声春雷形容侵略者投降喜讯传到根据地后,群众激动喜悦的心情,衬词“得儿”的使用强化了歌曲感情基调;歌曲曲调选择了武乡秧歌“刮地风”调,旋律在长句中,以徵音到宫音的四度跳进辅以宫音到角音下行小六度跳进,短句旋律则以级进为主,与长句形成对称呼应关系,句间穿插富有动感锣鼓节奏烘托气氛,反映出群众边歌边舞、热烈欢庆抗战胜利的景象。

抗战歌曲既有对抗战历史大事件、领袖人物《永远跟随毛主席》《朱总栽下白杨树》《朱总司令在太行》《彭老总在麻田》的宣传歌颂,也有对民间英雄的讴歌,如《砖壁民兵英雄汉》《模范青抗先》武乡民歌《民兵高贵堂》中唱到“武乡上广志,民兵高贵堂,他今年二十三岁做汉长,胆大智谋强。鬼子进了庄,人们正打场,高贵堂掩护大家到后山,端起三八枪。乒的一声响,鬼子爬地上,高贵堂移转地方瞄准狗财狼,打死整两双。……鬼子撤出庄。”歌曲描述了抗战期间日军扫荡武乡县上广志村的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民兵高贵堂,歌曲以事件发生的时间为线索,从鬼子进庄到高贵堂“胆大智谋强”转移群众,与敌人作战,再到鬼子撤庄,用口语化的语言表达陈述了地点与人物,讲述了事件的经过和结果。

四、结语

太行山抗战民歌作为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真实记录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山革命根据地的战争与生活,补充了太行革命根据地的抗战史与社会史史料。抗战民歌与抗日救亡相结合,突出民歌政治教化作用,丰富了太行山民歌的题材内容,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太行抗战民歌既是一面镜子,又是沉甸甸的教科书,抗战民歌书写了太行人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精神史诗,记录了太行山人民的苦难史,表现了他们面对蹂躏不畏强暴、奋起反抗的坚韧品格,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与太行山群众共同驱逐侵略者、获取胜利的伟大历史。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发展历程中,抗战歌曲的诞生为中国新音乐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抗战歌曲以服务政治为中心,不仅是一种宣传工具,同时也是一种教育工具、组织工具。在抗日战争中,抗战歌曲有力的进行了抗战动员宣传,广泛深入的教育了广大人民群众,有效的组织了千千万万个民众参加抗战,它不但反映了抗战时期的社会,同时也改造了社会,它为民族独立、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注释:

①小熬胶:武乡方言,诅咒语,意为熬成胶水。

②疙狸:松鼠。

参考文献:

[1]山西省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山西文艺史料(第一辑)[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49.

[2]左权县文化馆.左权民歌选集[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4.

[3]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山西卷[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徐光友,徐兴华.歌声显威力[A].艰苦的历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革命军回忆录选辑(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6]樊篱,袁兴华.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发展初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