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对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现代化的历史审视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北洋 审视 统治 现代化 时期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1-0109-01

摘要:现代化是最近三四百年来直至以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人类历史发展共同追求的目标。然而,从鸦片战争后至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的现代化的道路布满了荆棘,一不留心刺得满身是伤。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仁人志士迎难而上,梦想通过现代化“救国”、“立国”乃至“强国”,梦想终归是梦,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实现现代化是不现实的。

关键词:北洋政府;现代化;困难;历史审视

有人认为,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血泪史和抗争史,在外族枪坚炮利的蹂躏,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国家日益衰败的泥沼地里。一批批仁人志士为了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不断奔走呼喊,虽然屡遭失败,但他们依然在国际国内恶劣的环境下,摸索着实现现代化的“强国之路”。 可以说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迁和发展的主题,“从现代化的理论框架来看,近百年来为振兴中国而进行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运动,都可以统称为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运动”。[1](341)抗拒现代化的潮流中国将陷入自设的“亡国灭种”的牢笼,所以中国近现代史更是一部实现强国复兴的现代化史。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现代化就是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缩影,拙文着重通过对北洋政府统治前的现代化探索的介绍及北洋政府时期政治衰败,资金缺乏,民族国家缺失等影响现代化发展的内因和外国列强的侵略外部因素的探讨,来阐明北洋政府实现现代化的困难。

一、现代化“救国”的尝试

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的开端,是中国走出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迎来所谓的“蓝色文明”追寻现代化的起点,中国早期现代化经历了从器物层面(洋务运动)到制度层面(维新变法),再到思想层面(立宪运动)的发展历程。在此过程中,中国的社会结构,社会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鸦片战争后,一批讲求“经世致用”思想的开明绅士,如林则徐、魏源率先“开眼看世界”,反对当权派的愚昧无知和妄自尊大,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念以抵御外敌的侵略,这是中国探索现代化的最早理念;中国真正起步实践现代化应该是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共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它的重点是发展军事工业,在器物层面学习西方,增强国防实力,是防卫性的现代化。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大量国土和主权沦丧,列强在中国猎取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得到暂时的满足,国内农民起义也在“华洋会剿”下陷入低谷,国内出现了短暂的“稳定”局面。但是一批官员高瞻远瞩,面临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在外国枪坚炮利的“长技”的威胁下,预感到了危机。一批军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沉睡的狮子”上建立起来,如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设立的安庆军械所等,不胜枚举。洋务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古老的中国开创了近代工业的先河,促进了中国现代化因素的产生与发展。但是,由于清廷推行改革是为了挽救其苟延残喘的腐朽王朝,只注意器物的引进,忽视了改革最根本的东西——社会制度,从而洋务运动并未使清廷走出困境,这也宣告清政府专走器物现代化道路的失败。但是后来的“制度层面”、“思想层面”的变革也未能在中国实现,在此拙文不在详述了。

晚清政府没有抗拒现代化的潮流,顺应时代潮流迈开实现现代化的步伐,但晚清政府的改革都是小修小补,根本没有对千疮百孔的旧体制这块毒瘤彻底拔除,在这种前提下进行的现代化注定是要失败的。那么北洋政府时期的现代化的命运如何呢?

二、现代化“立国”的失败

辛亥革命结束了长达两千年的“家天下”的局面,初步建立了一个具有“民族主义”的现代国家的雏形,孙中山为中国的经济现代化绘制了一幅宏伟的蓝图——《实业计划》,主张以工立国,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辛亥革命为中国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契机,可是好景不长,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篡取,中国陷入了北洋军阀黑暗专制统治的漩涡,国家四分五裂,陷入了一种无序的社会状态。可想而知,在北洋军阀混乱局面下,必定实现不了中国现代化构想。

(一) 稳定政局的缺失

中央政府没有必要的政治权威和政治资源动员和足够的社会控制力,有资料显示:“在军阀时期的12年中,北京的全国性政府令人手足无措地变动无常,7个人当总统和国家首脑,其中一人是两次,实际上等于8个国家首脑。除此之外有4个摄政内阁在短暂的过渡期间管理政府,还有一次满族皇帝的复辟。学者们列举出24个内阁、5届议会或国会、至少4部宪法或基本法。人物机关以及法律上和政治上的变更过多,因而要以清晰易读的方式记述北京的政治斗争非常困难。”[2](342)]另外,北洋军阀政府的政策导向呈现明显的军事化特征,为了扩张各自的势力,各派系都想方设法的争取帝国主义和豪绅的支持,不惜出卖国家利益,对内横征暴敛,压榨、奴役贫困的百姓,甚至置人民的生命不顾,发动战争争夺地盘,控制资源,导致政治上的不统一和中央政权统治的低效,可以说在北洋政府时期看不到中国有任何现代化发展的意识,它留给人们的只是痛苦和灾难:从辛亥革命到1927年间,战争不断,大小军阀混战达40次之多 “中国古朴之人民二十余年来,唯有长期困顿于水深火热中,宛转于铁蹄之下,吞声饮泣,敢怒而不敢言。”[3]另外,在北洋政府执政期间,北洋政府的现代化政策与晚清没什么改变,基本沿袭清末新政时期的政策,虽然颁布了众多的经济法律法规,加强地方基层政权正规化建设等措施促使北洋政府的现代化的发展,但是它的发展极其缓慢,如蜗牛一样只是缓缓向前挪动,正如美国人罗兹曼先生在中日俄三国现代化比较研究中,谈到北洋政府时曾叹息:“就建立一个具有征集资源和协调地方活动能力的中央集权政体来看,中国比日本、俄国落后何止40年。”[4](636)

(二)建设资金的缺乏

进行现代化需要大量的资金,资金的缺乏,使北洋中央政府根本无力顾及现代化建设。北洋军阀时期,各派系为了争夺地盘,战争不断,军费开支剧增, “清末每年国家军费不过1亿元,1916年(袁世凯死去)前后不过1.42亿元,到1928年,军事费用猛增到8亿元。”[5]军费开支成为军阀政府沉重的财政负担和消耗社会财富的无底洞。在财政面临重重困难下,中央政府为维持正常运转只能依赖举借外债的措施弥补。据统计,“1916年——1927年,中央政府举借外债次数是319次,举借外债总额达到742,115,000元,实际债务到位609,151,000元。在中央政府举借外债的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上行下效,大借外债,总数也达到9000万元。”[6](240)这些债务构成了中国财政的沉重负担,造成了中国实现现代化所需资金的稀缺。为了偿还借款,军阀大肆搜刮,鱼肉百姓,政府根本无力发展现代化。

(三)西方国家的插足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延续了清末以来地方势力膨胀的局面,“干弱枝强”的形势愈演愈烈,中央政府名存实亡。而西方实现现代化具有明显的扩张性和侵略性, “资本主义精神(就我们所用的意义上而言)为了取得统治的地位,必须同各种敌对力量的世界进行搏斗。”[7]英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现代化国家,除了本国的“圈地运动”外,海外殖民和贸易扩张也是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枝干,它拓宽了英国的海外市场,英国率先凭借“资本主义精神”将其势力渗透到儒教色彩浓厚的国度——中国,打破了古老东方以往的“安逸”。紧接着西方列强将中国视为一块肥得流油的“北京烤鸭”,任意宰割,分别扶植地方军阀进行混战,使中国陷入了一个分崩离析的局面:段祺瑞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庇护下控制皖、鲁、浙、陕等省的皖系军阀,把持北京中央政权,势力也最大;以英、美为靠山霸占苏、赣、鄂等长江流域的直系军阀;盘踞在东北的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扶植下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还有阎锡山的晋系,唐继尧的滇系以及陆荣廷的桂系。

三、现代化“强国”的载体

列强的入侵首先带来的就是民族压迫和剥削,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不惜出卖国家的主权,换得帝国主义的支持,成为列强欺凌的玩偶,因此正像钱乘旦先生所说 “民族国家是现代化的保障,没有民族国家,现代化是不能起步的。”混乱的北洋军阀并不能带领中国人民踏上现代化的征程,实现现代化只是天方夜谭。

要实现现代化,必须首先争取民族独立,“才有可能抗拒‘先进国家’的欺凌、在民族自卫的基础上保存和发展自己。”[8]以美国为例,它通过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统一的民族国家——美利坚合众国,在获得民族独立之后,美国才真正得到发展。要实现现代化,中国也应当如此,建立民族国家,首先要保证国家中央政权的统一、提高社会控制力,大力发展本国经济,动员社会的一切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大学出版1993年版.

[2][美]费正清等.《剑桥中华民国史》(上)[M].杨品泉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3]杨幸之:《论中国现代化》,载《申报月刊》[N].第2卷第7号.

[4][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北华捷报》[N].1921年2月5日.

[6]徐义生.《中国近代外债史统计资料(1853—1927)》[M].中华书局,1962年版.

[7]马克思·韦伯.《新教论理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

[8]钱乘旦.“1500年:现代化起步——换一种视角解读近现代史”,《南风窗》[J].2004,第1期(上)

作者简介:江芦(1985—),女,江西萍乡,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09级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方向。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