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俄罗斯弹道导弹双雄:RS-24和“布拉瓦”最新发展动态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弹道导弹 俄罗斯 布拉 动态 发展

RS-24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和“布拉瓦”潜射战略弹道导弹是未来俄战略导弹核力量的主力,是近来年俄装备发展的重点。2012年1月,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发言人说,计划在2012年进行11次洲际弹道导弹试射,其中7次试验用于测试新导弹和为提高突防能力而改进现役型号,还将部署第二个RS-24导弹团。2月,俄国防部修改2011年至2020年国家武器发展计划,将增购两艘“北风”级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使其总数量达到10艘。同月,俄罗斯国防部长表示,“北风”级潜艇的第一艘“尤里-多尔戈鲁基”号和第二艘“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号将分别在于2012年6月和8月服役。预计该级潜艇的载弹“布拉瓦”导弹也将于2012年开始服役。RS-24和“布拉瓦”这两种新型导弹的发展与部署将极大提高俄战略核威慑与实战能力。RS-24和“布拉瓦”最新的发展动态到底如何?这两款导弹有怎样的能力?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弹道导弹和核武器专家周伟高级工程师。

载3枚至6枚分导式核弹头,最大当量90万吨(如果携载单弹头,则当量为50万吨);采用井基发射和公路机动发射方式,而白杨-M导弹则是单弹头的。之所以研制RS-24,很显然是针对美国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因为多弹头的突防能力要比单弹头强得多。

记:那“布拉瓦”呢?是什么原因导致它这些年来屡次发射失败?

周:“布拉瓦”导弹的研制工作于1998年开始,也由莫斯科热力工程研究所牵头实施。其实“布拉瓦”的试射问题是被新闻放大了的,仔细算一算,从2005年9月到2011年12月,“布拉瓦”导弹共进行18次飞行试验,其中11次成功,成功率为61%,不能说是一败涂地,只是发射成功率偏低,特别是最初10次试射失败多,成功率偏低。这说明之前的技术状态还不够稳定,需要继续排除解决问题而已。热工所方面最近更表示,“布拉瓦”的试射失败更多的是因为人为问题而非技术问题。事实上,“布拉瓦”的发射失败更多集中在开始阶段,最近5次连续试射都非常成功,说明该型号已经趋近于成熟。

在2011年12月进行的第18次飞行试验成功后,俄罗斯国家新型海基战略导弹试验委员会表示,将从2012年5月开始继续试射“布拉瓦”导弹,其目的是对该导弹系统进行服役前的考核。如果试验顺利,俄罗斯计划于2012年开始部署该弹。从停滞多时的“北风”级战略核潜艇项目重新开始启动也说明,配装它的“布拉瓦”导弹已经能够实用了。

“布拉瓦”导弹采用三级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射程8300千米至10000千米;弹长12.1米,直径2米,发射质量36.8吨,战斗部质量1200千克;配备惯性导航+格罗纳斯卫星导航系统,命中精度(CEP)250米至300米;可携载4枚至6枚分导式核弹头,总当量在30万吨至90万吨之间(如果携载单弹头,则当量为50万吨),“布拉瓦”的杀伤力与RS-24相当。

记:那您能否预测一下,“布拉瓦”的装备前景怎么样?

周:由于该弹的运载平台“北风”级核潜艇每艘可实战部署16枚该弹(第一艘“尤里-多尔戈鲁基”号可携载12枚),加上一定的储备弹和训练试验弹,根据俄罗斯2011年至2020年国家武器发展计划,我预计在2020年前俄至少需要为10艘核潜艇共生产约160枚至200枚“布拉瓦”导弹。

另外,作为核潜艇研制单位,俄罗斯“红宝石”设计局计划生产改进型“北风”级核潜艇,具体措施包括用升级计算机系统、将导弹发射筒数量从16个增加到20个。所以未来“布拉瓦”的装备数量还会继续提升。

记:有的说法认为导弹的发射成功率达到95%才算成熟可靠,您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周:一款潜射弹道导弹,即便列装之后,也要进行长时间的试射,美国的“三叉戟”潜射弹道导弹现在已经进行了上百次试射,在不断地积累中变得更加成熟可靠。

性能上的特点?

周:首先是通用性好。早先苏联更注重液体导弹发展的道路,大部分现役导弹都是液体导弹,后来才开始搞固体。总体设计单位有好几个,分系统设计单位更是多如牛毛,每一种导弹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和设计、零部件差异非常大,维护起来非常麻烦。当时苏联国力很强,维持如此庞大的战略导弹体系也要耗费大量的金钱、人力和物力,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力大不如前,因此就必须考虑到新研导弹的通用性,只有通用性高了,生产研发和维护费用才能降下来。俄罗斯之所以让莫斯科热工所一统天下,领衔陆基和潜射两种新型固体导弹的研制,用意也在于此。

RS-24和“布拉瓦”在结构、零部件和技术上,与“白杨”-M有相当强的继承关系,三者通用性很高,因此,在开发环节上,三种导弹可节省经费、缩短开发周期和充分利用成熟技术;在使用环节上,由于三种导弹可共享诸多零部件,维护成本较低。

记:您能否对此具体说明?

周:例如,三者都强调突防能力,并采用类似的突防技术和相关设备、零部件。

除了分导式多弹头的分离装置、弹头整流罩、制导系统和有效载荷外,RS-24导弹和“白杨”-M导弹在总体结构、许多其他零部件方面都实现了最大程度的统一,而由于通用性好,RS-24导弹甚至可以减少试射次数,通过密集高效的计算机模拟和大量的地面改进试验来推进研发,在部署之前该弹仅正式试飞了3次,更说明其与“白杨”-M通用性极高,采用了大量成熟部件和技术,因此成熟度高,无须更多试射。

而作为一种潜射导弹,“布拉瓦”导弹与其他两种导弹(陆基导弹)区别大一些,增大了研制难度,但仍与二者尽可能多地共用了大量技术和零部件。

另外举个例子,近日俄罗斯方面对首个列装的RS-24导弹团进行了媒体公开活动,首次公开了RS-24导弹的照片,但从外观看,无论是用于公路机动的导弹发射车、还是导弹发射箱、起竖装置等,与“白杨”-M都无明显区别,这足以证明其注重通用性。

首先,采用分导式多弹头。二者都通过配备分导式多弹头来增加敌方拦截的难度。

其次,采用弹道机动变轨技术。这是一个突出的技术亮点,通过新的空气动力学设计,二者的飞行弹道不是惯性弹道,而是多次变轨的M形弹道,使得导弹防御系统无法根据通常的惯性弹道来预测其飞行轨迹,极大增加了拦截难度。

除了弹体,弹头也采用机动变轨技术,每个子弹头上都安装有“后助推段飞行器”,用来控制投放弹头,子弹头通过惯性导航系统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格罗纳斯)接收机定位,确定各自的特殊弹道。

第三,缩短助推段飞行时间。这是主要针对美国的助推段拦截技术而研发的,传统上弹道导弹在助推段飞行速度慢,更容易被拦截。而RS-24和“布拉瓦”则不一样,它们采用了速燃助推固体火箭发动机,通过增大固体燃料横截面积等手段,使弹道导弹助推段发动机在推力和效率不降低的情况下,工作时间大幅缩短,可从180秒左右减少到100秒以内,实现末级发动机在大气层内关机。这样一来,留给美军弹道导弹探测卫星和F-35等弹道导弹探测平台的探测时间就大大减少、探测特征信号就大大减弱,从而造成敌方雷达、红外探测系统对其识别和定位的困难,甚至来不及探测和定位,可有效对付未来大气层外定向能武器助推段拦截;同时,由于导弹发动机在大气层内就关机了,这时大气层对X射线强激光和中性粒子束有显著衰减作用,可使激光和粒子束武器对导弹的拦截效能大为降低。

速燃助推技术可以说是目前弹道导弹在助推段防御各种拦截手段的有效措施之一。

第四,采用隐身、抗干扰和诱饵技术。两种导弹都采用吸收雷达波和降低红外特征的复合材料来制造

记: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战略导弹的对抗环境越来越恶劣,在生存能力方面,RS-24和“布拉瓦”有何考虑?

周:首先,两种导弹都采用了机动发射平台,以提高生存能力。其中,公路机动型R S-24导弹采用运输-起竖-发射一体的发射装置,具有较强的通过能力,可在行进中实施发射。而“布拉瓦”导弹的运载平台为“北风”级新型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潜艇之一,最大下潜深度450米,自持力100昼夜,在战时游弋于大洋之上,难以被发现和被瞄准,可有效保证该弹实施机动打击和第二次核打击。

另外值得强调的是,两种导弹的弹头都采用抗核加固技术,导弹弹头采用多层壳体结构,可有效防止核爆炸的烧蚀,还可屏蔽核电磁脉冲的辐射。特别是RS-24导弹,它采用新型防护涂层、屏蔽层、密封仪器舱以及专用机动软件,具有抗二级核爆能力;而“布拉瓦”导弹对核爆炸的失效距离为500米,是世界上同类导弹失效距离的二十分之一,也就是说,即便敌人的核导弹打过来,核爆炸在500米外发生,一样不影响“布拉瓦”的安全和核反击。

此外,我前面说过,核弹头所具备的最大当量均为90万吨,足以毁灭任何目标。同时,由于二者都具有较高的命中精度(CEP圆概率误差都小于300米),因此当携载当量达50万吨的单弹头时,可有效摧毁硬目标(如导弹发射井);当携载多弹头或单弹头时,均可有效对付软目标。特别是“布拉瓦”导弹在由核潜艇这种机动平台运载时几乎可用于对付任何目标。

记:现在核战争面临新的信息化环境,据我所知,俄罗斯战略导弹此前信息化程度并不高,RS-24和“布拉瓦”在这点上做得怎么样?

周:俄罗斯现役导弹中大量数量导弹都为冷战核战争所研发准备,因此信息化程度确实不高,不过为了适应信息化战争的要求,俄罗斯不仅对现役战略弹道导弹(如改进型“轻舟”潜射战略弹道导弹)进行技术改造,也通过发展新型C4ISR系统,强化RS-24、“布拉瓦”等新型导弹的网络化和信息化作战能力。

与S S-19、S S-18等现役老型号相比,RS-24和“布拉瓦”的信息化程度要高得多。2011年4月,俄罗斯第四代军事指挥自动化系统已经开始列装战略导弹部队。新系统集成了传统的接收指令、收集数据和监测发射准备等功能,能保证自动切换任务指令并重新定位目标;同时保证战斗指挥命令独立传达到发射装置,无需中间环节,即使在核战争爆发,导弹发射区域受到核压制和无线电干扰的情况任务也不受影响。另外,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已于2011年完成前期部署的4套数字化通信系统,而整个通信系统计划到2013年前全部完成数字化升级,并作为俄军单信道自动数字化通信系统的组成部分。

新的信息化手段使得RS-24和“布拉瓦”能够在高电磁对抗下正常接到发射指令,正常发射作战,其发射反应速度与以前相比,也有很大提高。

目前,俄罗斯现役战略弹道导弹力量的主体包括SS-19“匕首”、S S-18“撒旦”、S S-25“镰刀”和S S-27“白杨”-M等陆基型号,也包括SS-N-18“黄貂鱼”、SS-N-20“鲟鱼”、SS-N-23“轻舟”等潜射型号。但是,除了“白杨”-M外,这些型号都于上世纪70和80年代开始服役,目前存在着老化、超期服役等问题,虽然大多经过了延寿改进,但至2018年到2020年间,将面临着再次退役的问题。同时,这些型号退役后,陆基型号只剩下单弹头的

“白杨”-M导弹,海基型只剩下改进型“轻舟”多弹头导弹。这些导弹的数量都大大低于2010年4月签署的《美俄关于进一步削减与限制战略进攻性武器措施的条约》所规定的上限,即1550枚核弹头、700件核武器运载工具,无论从总量还是从类型上看,都不能满足俄战略核力量发展的需要,将大幅削弱俄战略威慑能力。

而RS-24导弹和“布拉瓦”导弹的服役将能避免这种局面的出现,保证俄罗斯新旧战略核力量的平稳过渡,保证俄罗斯的战略核打击力量不但不削弱,反而继续增强。

第二,是增强俄对抗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和维护俄美战略力量平衡的能力。

近年来,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在探测和拦截能力的发展上越来越强劲,在部署运用上越来越针对俄罗斯。在今后很长的一个时期内,俄罗斯战略导弹核力量将不得不面临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长期威胁。同时,美国的战略进攻性核力量和非核力量也将继续构成对俄相对优势。其中,常规全球快速打击系统将对俄形成新的威胁,潜射战略弹道导弹力量仍然强于俄现役的同类导弹。

另一方面,俄面临淘汰的战略弹道导弹基本上都是多弹头的重型导弹(仅SS-25为单弹头导弹),而继续服役的主要为单弹头“白杨”-M导弹和改进型“轻舟”多弹头导弹。虽然俄宣布将为“白杨”-M装配多弹头,但由于其载荷仅为1200千克,因此最多只能换装3枚子弹头。尽管俄一再宣称其有办法对付美导弹防御系统,但缺乏多弹头导弹无疑是对其战略威慑能力的一种削弱。俄专家分析认为,作为目前世界最大的战略弹道导弹,S S-18的1个弹头摧毁美单个“民兵”导弹发射井的概率为80%,而单弹头的“白杨-M”导弹对单个“民兵”导弹的摧毁概率仅为 20%。此外,S S-18对导弹防御系统的突防能力非常强,仅其携带的突防装置重量就与“白杨”-M导弹的弹头载荷相当。如果削减S S-18导弹,则意味着俄核威慑潜力仅相当于1991年时的1/6,甚至只能接近法国的核威慑能力。

由此可见,俄要对抗美导弹防御系统,保持高水平威慑能力,必须拥有多弹头的重型战略弹道导弹。RS-24和“布拉瓦”导弹的服役将填补众多多弹头导弹退役后所形成的空白,持续提高俄对抗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能力,弥补俄在常规战略力量上的劣势,维持俄美之间的战略平衡。

第三,推动俄建立起更合理的战略核力量结构。

目前,在俄战略导弹核力量中,陆基弹道导弹力量和海基弹道导弹力量是主体,空基战略巡航导弹力量是补充,而陆基力量与海基力量的规模之比为5:2,同时海基力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未发展新型号,而陆基力量由20世纪90年代晚期装备了较新的“白杨”-M导弹。也就是说,俄陆基战略弹道导弹核力量是俄战略导弹核力量的中坚。不仅如此,与美国相比,俄陆基战略弹道导弹核力量略占优势,但海基战略弹道导弹核力量有较大差距,而在未来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具有高度的生存能力、机动能力的海基战略弹道导弹核力量是发挥战略导弹核力量整体威慑与实战能力的关键因素。

因此,俄罗斯发展和部署RS-24陆基多弹头战略弹道导弹,并将之与“白杨”-M单弹头导弹一起作为陆基战略导弹核力量的核心,有利于简化型号,提高质量,同时大力发展“布拉瓦”导弹将有利于缩短俄与美之间在海基力量上的差距。另外,2012年2月,俄罗斯海军总司令维索兹基表示,俄罗斯海军现役的所有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将换装“渡轮”弹道导弹(“轻舟”的改进型)。预计该弹将服役至2025年至2030年。这样一来,随着俄陆基和海基战略弹道导弹核力量规模和打击能力趋于接近,俄将建立起结构更加合理、整体作战与威慑能力更强的核力量体系。

记: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Ω

相关文章:

Top